姓氏:庙姓
2012-04-29林泽南
林泽南
城隍庙是庙姓的起源之一。作为古老的宗教祭祀场所,城隍庙曾广泛分布,如今,在许多城市还可以见到城隍庙的遗迹。图为河南郑州城隍庙。
说起庙姓,大家一定会首先想到“庙宇、庙堂”,古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实际上,庙姓由来的确与“庙堂”有着密切联系。
庙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王朝的国姓——姬姓。西周时期,汉水上游居住有一支巴族人,他们是周人的“同宗之后”,史称“姬姓巴国”。殷末周初,巴族参与武王伐纣,英勇善战,胜利后受到周王室分封,成为周王室控制西南地区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如此,巴族中的一些长者还担任了西周庙堂(宗庙)掌管一职,地位极其显赫。后世子孙中以此为荣,便以“宗”、“庙”为姓,改称宗氏、庙氏。
除了上面这个说法,很多专家认为庙姓的起源不仅与巴国、姬姓有关,还源于一种历史悠久的宗教场所——城隍庙。
城隍,是我国民众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其中“城”指城墙,“隍”指护城河,“城隍”即泛指城池。原始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灵, 于是城和隍便被神化为城市的守护神。相传,我国第一座城隍庙建于春秋时期巴蜀之地的丰都城,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后来,随着城隍庙在民间的影响日益显著,凡有城池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城隍庙的影子。人们把建造和维护城隍庙的人称为庙主,其后裔子孙往往就以庙为姓。
由于历朝封建统治者对宗教的推崇和管制,庙主的身份颇高。早在魏晋时期,中央政府就设置有机构“太庙署”,到了明朝初年,庙主的地位空前显赫,甚至已进入地方官员行列。在流传至今的《河南偃师王氏笠、筒、篱王文家谱》中,记载有这样一段话:“王氏家族的始祖母庙氏老夫人,庙尚书之妹,世传曰八老夫人,携二子自山西潞安府长子县马村迁偃,居治西十里大槐树村。”据考证,这里所记载的“庙尚书”,就是元朝时期山西某地的城隍庙主,官位从七品。其后裔以先祖的职守为姓,称为庙姓,并世代相传至今。
在现代,庙姓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揭阳,河南省濮阳、洛阳,浙江的绍兴,黑龙江省庙噶山等地。其中河南省濮阳、偃师两地是我国庙姓人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在濮阳县梨园乡三河村,400多户人家几乎全都姓庙。我国著名爆破技术专家庙延钢,就是濮阳县人,此外庙姓名人还有著名教育家庙文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