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2012-04-29刘善军
刘善军
摘 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主体和主导的关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素质教育
化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化学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主体和主导的关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导”: 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如果认为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能自学教材,而忽视了教师的必要的、及时的、适时的“导”就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导”得得法,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一事无成。
如何“导”?“导”什么?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
“引”是指引的意思,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指引学生到正确的方向上去。《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标形势下的化学教学,把学生置于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地位,教师必然要站在主导的位置上,主导自然着眼于“导”。导者,因势利导:“因势”,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承认学生的知识、智力、情感、兴趣等对于教师的制约作用,教师只能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不能逆势而牵;“利導”,就是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他们的认识和发展的情境中去,从而使学生自奋其力,去求得认识和发展,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如讲授《钢铁的腐蚀》这一节时,教师带来了两种金属,一块是铁块,一块是铝块,引导学生观察下这两块金属表面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一般学生都能找出铁表面生锈了,而铝表面没有,这样就进入了这一堂课的主题,生活中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才能防锈呢?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及时,学生都能朝着相应的学习目标迈出很大的一步。
二、指导
在新形势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等还是处于较低的层次,需要我们教师的指导。但这种指导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应是平等中的“首席”,是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角色转变。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进而形成社会所需要的自学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师傅带徒弟”,这些工作的实施可以大大地解决学生探究时候的盲目性,为他们的快速成长缩短了时间。如在化学中补做的一个实验:“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中,会看到钠块在水面上变成一个火球在游动,这个时候就要让学生去思考,看到火焰说明物质在燃烧,而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要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钠块与水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接着教师指导学生,钠和水的分子中可以燃烧的只有氢气,同时反应时候肯定发出热量,加上空气就顺理成章的燃烧了,并且氢气推动了钠在水面上游动。这样,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写出化学方程式,充分领悟实验的整个过程,同时还会进一步推断出化学方程式,不仅把学生的主体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诱导
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承,一本教科书直接对学生宣讲,把理论的知识讲透讲实,也不管学生的实际感受,在多数情况下,非但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某种程度上还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与学习期望,当然也就是仅仅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忽略了学生其他诸方面的能力。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强调,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感受学习过程,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重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要在一个情境中开始,这个情境就是教师为诱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而准备的,这样的诱导有故事诱导、特设场景诱导、课件诱导、多媒体播放诱导等,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情境中,激发学生去探究,并通过他们的自身参与获取学习的方法,从而感受学习的苦和乐。如在讲解厨房里的化学时,我特地播放了夏天变馊的饭菜,同时我又播放了米酒制作的过程,也是变馊,时间的长短不同,产生的东西不同,有的变成了米酒,有的变成了醋,有的成了酱油……学生对这个过程很好奇,心里会想:我们平时的好东西就是这样变出来的,我回家也要去做一做。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布置一下,让学生回家去摸索,体验成功的乐趣,然后再讲解其产生的过程、发生的变化等,使学生在你的诱导下能真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诱导的方法和途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教师可以在新课的讲解中诱导,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诱导,也可以在中间的某一个细节诱导。只要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角,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信心去掌握,对自己有足够的肯定,也就达到了我们的诱导目的。
四、辅导
学生学习的能力各有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就会产生一些学困生,那就需要教师辅导知识和方法,弥补学习的不足,当然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也需要方法的辅导,只不过少点而已。学生的学习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知识,但整个过程仍然离不开教师的辅导,如各种资料的准备,有关信息的处理,否则,完成起来肯定有困难。必要的辅导是不可少的,不要认为新课改学生是主体,什么都听他们的,那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肯定还需要教师的辅导,帮助他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提升到某一个学习层次。如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时,我用锥形瓶中的气球变化探究了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消耗。看着气球的胀与瘪,学生惊奇万分,他们就想搞清楚什么气体多出来,什么气体少了,并进一步运用。这样,通过正反正的教学思路,就能使我们的辅导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地学到东西。
五、教导
对于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教师由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是学生的朋友、师长,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只在整个过程中担负着教导学生的责任,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符合时代需要的各种优秀品质,具备区分良莠的能力。如在学生学完《化学与社会发展》知识讲座时,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预防”“温室效应的原因”“当代军事与化学”等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科学讲究实事求是,严谨的探究精神、主动的思考能力、克服一切困难不怕输的精神使人类成功地攻克了一项又一项的化学难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投身到化学的学习队伍中。
总之,教师“导”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但如果没有第一个“教”,也无从谈“不教”。正确、科学地使用教师的“导”,不仅不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力。所以,通过我的“导”是化学教学中的门之槛的说法,希望更多的同行正确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或者提出新的观点,让学生在我们的“导”下碰撞出创新的思维、智慧的灵感、激情的共鸣,真正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实践者,在感知、实践、感悟、思辨中获取知识经验,获得情感陶冶,把新课改顺利推行下去,从而全面提高我们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传英.小学数学“探索式学习”的理论
与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2]高洪娟.浅谈教师的主导作用[J].神州,
2011(31).
(淮安市淮安区泾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