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巅峰
2012-04-29易珏
易珏
创新曾经是惠普强大的基因。时至今日,创新成为惠普重返巅峰的砝码。
过去的2011财年,惠普—这家拥有超过70年历史的美国硅谷招牌公司一直处在舆论的暴风眼。从李艾科上台,到高价收购Palm,到计划放弃PC业务,再到李艾科被闪电辞退等等,一举一动都牵动着IT业界的眼球。如此高频率的爆料平添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却并没有为惠普带来半点好处,业绩下滑、高层动荡、员工流失、股价跌至谷底。
eBay前总裁梅格·惠特曼的上台同样遭受多方质疑。说话稍有不慎,惠普就会被媒体说三道四,股价随即下跌;一贯称雄的个人电脑领域,也遭遇了来自苹果和联想的双重夹击,一度失去全球PC老大的地位。
润物细无声,是一种境界,同样也是惠普的股市表现。从去年9月以来的18美元悄无声息地回升至现在的27美元,梅格·惠特曼的各种举措的确让员工和股民重拾信心。
合并,双赢?
3月21日,惠普宣布合并打印机部门(IPG)和以PC为主的个人系统部门(PSG)业务。这是从去年9月份出任惠普CEO后,惠特曼做出的第二个重大决策。2011年PC的去留成为惠普高层头疼的决定。惠特曼上任后尽管及时稳住了军心,保住PC业务,并开源Webos系统,但仍需要解决PC利润与业绩下滑的难题。
此前,惠普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球PC市场巅峰,PC业务营收额为407亿美元,占全公司总营收的三分之一,但利润却仅有20亿美元,占全公司13%,也难怪被视为“鸡肋”。相比而言,惠普成像和打印集团与个人系统集团(IPG)2011年的业绩则好看得多,总销售额为650亿美元,总利润为63亿美元,是PC部门利润额的三倍。不过,两大部门的前景同样不被看好。根据IDC预测,未来几年PC市场的增长将只有5%,打印及销量仅有1-2%的增长空间。
截至1月31日的财季中,惠普PC业务营收下滑15%,营业利润下滑34%,打印机业务的营收和营业利润则分别下滑了7%和32%。两大业务部门的合并在惠特曼看来,可以大幅节约企业成本,缩减部门投入,将其中的部门开支转化为企业的利润,以帮助惠普从泥淖中走出来。
合并之后,是否真的有助于惠普实现业务重塑?惠普内部人士告诉本刊记者,成本节约仅仅是原因之一,并不能解决业务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合并的重要性在于两大业务集团的渠道整合。事实上,PC的客户与成像打印的客户存在部分重合,尤其是企业级大客户。两大集团整合之后,可以省去很多中间环节,缩短产品链条,拓宽销售渠道。此外,两大集团的合并,也有助于在办公一体化及技术革新,惠普打印机推出以云打印为首的无线打印策略和首次将APPS植入产品;另外,惠普也是首家将3D概念运用于打印产品的厂商,其最新推出的Topshop LaserJet Pro M275一体机产品还开发了3D扫描功能。
在ICD刚刚公布的一份市场份额调查报告中,惠普今年一季度全球市场份额为18%,联想全球市场份额从第四季度的13.6%微降至13.4%。面对不到5%的差距,联想表示有信心在2012年底超越惠普成为坐上全球PC老大的宝座。另外一份调查数据佐证了惠普的险境——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发布报告称,如果算上iPad平板电脑的销量,苹果在2012年有望超越惠普,电脑出货量将成为全球第一,因为2012年四季度,苹果电脑市场份额有望从9%提升到15%。
有调查显示,在欧美发达市场,消费者已经推迟了PC更新换代的计划,转而购买苹果等公司出品的手机和平板电脑。这些因素都成为惠普需要面临的外部挑战。惠普成像打印和个人系统业务在2011年的总销售额达到650亿美元,是惠普总销售额的51%,占据半壁江山。两大业务集团的价值在于它们依然能够为惠普提供足够客观的现金流,但在以上诸多未知因素的作用下,这样的现金流会否变成“陷阱流”,将是一个疑问?1加1在怎样的理想化状态下才能够大于2?
布局融合云
由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0大CIO优先考虑的IT技术(The top 10 tech priorities of CIOs)排名较2011年度有了较大的变化,2011年位居首位的云计算,已经退居第三位。2012年的前两位已经变成:分析与商业智能;移动技术。
“只是打了一个盹儿,就可能被人超了”柳传志曾经这样比喻IT行业的激烈竞争。事实的确如此,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不计其数,而能在拼杀中残存至今的屈指可数。云计算在2011年的中国还是被热炒的新概念,在2012年就已经有诸多公司将研发技术落地。
4月13日,据国外媒体报道,惠普宣布将推出一款测试版“惠普融合云”的云服务,准许企业PC接入互联网,以替代价格高昂的服务器。惠普软件部门主管比尔·维迪( Bill Veghte)称,惠普融合云将使企业把公共云、私有云和管理的云服务与现有的IT基础设施结合在一起,创建一个无缝的混合环境,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这意味着惠普将在云计算服务领域与IBM、甲骨文、亚马逊、AT&T等巨头展开对抗。IDC分析师表示,亚马逊早已占据先机,成为云计算服务市场中的龙头,它“当前已经为云计算服务定下了收费和简单化的标准。对于像IBM和惠普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如果无法面对面与亚马逊展开竞争,那么就会被亚马逊挤出这一市场。” 惠普并未公开云计算服务的具体项目于价格,但承诺小型计算工作按小时计算,价格低廉。
在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新领域中,惠普仅仅“打了个盹儿”。一步慢步步慢,严峻的商业环境正在考虑这个年逾古稀的小巨人。
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曾预计,2012年底,云计算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10亿美元。好在云计算市场迅速膨胀,惠普可以在扩张的市场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地盘。梅格·惠特曼希望通过提高云计算收入,减轻PC和打印机销售收入下降的痛苦。云计算也将是未来惠普重返巅峰的重要战略。
IBM软件化的成功,从某个层面来说为惠普向高利润的软件和服务行业转型提供了前车之鉴。这一系列对软件与电子数据系统的收购都在为惠普转型IT解决方案搭建庞大的框架。
重返创新
惠普作为硅谷的创新品牌,也曾一度让乔布斯痴迷。援引《巴伦周刊》的报道,2011财季, IBM、苹果和甲骨文的研发支出比平均都在6.9%左右。尽管术业有专攻,但对创新的重视却所见略同二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惠普向研发部门的投入占公司财年营收的比例连年下滑,从十年前的5.8%下跌至 2.6%。
造成这样的局面,源自于过去十年惠普高管的频繁更换。惠普更换的三位首席执行官为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都大相径庭。2002年,时任惠普CEO的卡莉-菲奥里娜依然决定斥资250亿美元收购美国另一大电脑公司康柏,意在推动惠普转变成一家消费类的PC公司。而2005年上任的马克-赫德则在2008年8月决定斥资139亿美元收购数据运行管理企业(Electronic Data Systems);随后李艾科又斥资100亿美元收购了英国软件公司 Autonomy,决意重走IBM之路,将惠普变成一家软件及服务公司。
如此频繁的换将,公司的重心一再更迭。董事会对业绩的重视,更使得过去的CEO将惠普视为“提款机”,创新的投入迅速缩减。惠特曼上任之后,一再表示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比例,重视创新精神。创新曾经是惠普的企业文化,是惠普强大的重要基因。时至今日,创新又称为惠普重返巅峰的重要砝码。但是,创新不仅仅需要金钱的投入、人才的加入,还需要对公司前景的稳定预期。惠特曼要将惠普带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