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2012-04-27张欣毅
马晓亭、陈臣二君合著之“云”系列课题成果至本期推出第3篇,内容亦从“云存储”转至“云迁移”。近读业界有史以来第一个学科发展报告《2011-2012图书馆学学科发展报告》,“云计算在图书馆的应用”俨然最是抢眼的理论与技术前沿论域。本刊忝列所谓“核刊”,得“马太效应”之利,能征得如此新作力作,自是不胜感念,更遑论此“云”竟越飘越大,愈益多姿多彩。
不独有偶。若“图书馆绩效评估的第三方评价”,大抵也是当代业内学术前沿命题之一。特别是公共图书馆领域,假今年5月正式实施《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之时势,绩效评估的“制度设计创新”正在获得日益增长的意义与价值。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正当其时。
相形之下,“网络传播权保护在图书馆等公益领域的适用性”研究,其选题或不是太新,但实践向度上的“推陈出旧”似仍有较大空间。中青年学者赵杰专注于斯,相关讨论有棱有角,颇具进一步“争鸣”之意蕴。
因着插排临设项目,本期不得不在栏目总量与栏目发文量二者间找些平衡。如此情势下,“信息管理与信息学”“文献学”“海外链接”“地方文献·民族文献”四个拓展性论域栏目的“结构性”价值就有所突显。幸赖刘春年教授、朱季康博士、杨佶女士诸大作鼎力,此半壁江山的分量也还是有的。
追求一期发文结构布局上的“冷热既济”是本刊不变的风格与“范”。当然,这里的“冷”主要是通俗上所谓的“冷门”和“冷题”。殊不知,“冷热既济”也是要讲究“冷”的转暖与转热的。若“文献学”“地方文献·民族文献”,假时下“典籍传承”时代主题的推动,正在汇聚热力与热量。而“分类法研究”之正在“转暖”之中亦为我刊所关注。这不,原本计划在今年只设两期的“知识组织系统研究与《中图法》信息”专栏,因着来稿日众,似不得不另作安排。
传统的图书文献分类学上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叫“文献保证”。看来,它也适用于编刊。而对于一个以接受自由投稿为主的专业刊物来说,“文献保证”或正是编刊人最是要细心体察的“给力”要素。
2012年6月26日夜于银川·枕水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