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密运筹对晋中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12-04-25席晋飞杨珍平张定宇高志强
席晋飞,杨珍平,张定宇,高志强
(1.山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2.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生院,山西 太谷030801)
小麦是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73.33 104hm2左右,总产量稳定在20 108~25 108kg之间,只能满足本省50%的消费需求,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和耕地的锐减,供需缺口不断增大。要想进一步提高山西省小麦的供给能力,只有在稳定现有小麦面积基础上,充分挖掘品种资源潜力、栽培技术潜力,促进小麦产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研究表明,在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中,穗数的遗传力为4.6%~7.0%,穗粒数的遗传力为24.0%~35.4%,粒重的遗传力为52.0%~81.7%[1]。其中穗数受栽培因素影响最大,也是最易操控的因素,要实现小麦高产尽可能以增穗为基础[2]。大穗(重穗)型品种的单株调节能力较差,生产中适当增加基本苗有利于其产量潜力的发挥;多穗型品种的分蘖成穗率较高,自身调节能力较强,生产中应适当降低基本苗数,通过提高分蘖成穗率达到合理穗数实现超高产指标,但若基本苗数过多会因群体质量恶化,产量降低[3~6]。研究还表明,肥密等栽培措施不仅影响叶片光合性能与籽粒产量,而且影响籽粒品质[7~10]。晋中晚熟冬麦区地处北方温带区域,充足的光热资源形成两年三熟的种植制度,且近年来育成品种多为重穗型,但冬小麦播种往往在春作物收获之后,因而易造成播种较晚,产量较低,限制重穗型品种粒重潜力的发挥。关于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关于不同肥力、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对晚播小麦功能叶生理特性、花后干物质积累运转分配、氮素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前人已做了相关研究[11~15]。本研究拟在探讨合理的肥密运筹提高晋中晚播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
试验于2009~2011年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的生态研究室及实验农场进行。两年趋势一致。本文以2009~2010年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1.2 试验田土壤肥力水平
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土质中壤土,0~40cm耕层土壤全氮含量1.80~1.98g·kg-1,全磷含量320~770mg·kg-1,有机质12.6~13.9g·kg-1。
1.3 供试品种
山西农业大学育成品系040121-135(重穗型)。
1.4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氮肥运筹为主区,设基肥+拔节肥(基追比为2∶1,A1),基肥+孕穗肥(基追比为2∶1,A2),基肥+拔节肥+孕穗肥(基追比为4∶1∶1,A3),3个水平;以播种密度为副区,设225(B1)、375(B2),450(B3)、525(B4)、600(B5)万·hm-2基本苗,5个水平,共15个小区(处理),每个小区面积22(5.5×4)m2。重复3次。施氮量300kg·hm-2,基施磷、钾肥,P2O5225kg·hm-2,K2O 225kg·hm-2。撒施基肥尿素,旋耕翻入土壤。撒施追肥尿素,施肥后浇水。10月16日播种,行距20cm。出苗后,每个小区选择3个长势均匀有代表性的固定样段(1m2)。于不同生育时期对固定样段进行群体分蘖调查及成熟期的测产考种。
1.5 指标测定
籽粒收获后晒干,采用瑞典Perten生产的DA7200型品质分析仪测定籽粒品质。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用SAS 8.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文中数据皆采用平均值±S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密互作对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群体密度与追肥时期均显著影响到晚播小麦的产量(P<0.05)。群体密度的产量效果因追肥时期而异,表现为:一次追施拔节肥,B5、B2产量较高,分别为8.60、7.96t·hm-2,B1产量最低(6.18t·hm-2),B3、B4居中;一次追施孕穗肥,B3、B5产量较高,分别为7.56、7.43t·hm-2,B4产量最低,B1、B2居中;将全部追肥量分为拔节、孕穗期两次追施时,B2~B5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B1产量差异显著,且B1产量最低4.92t·hm-2。同一密度下各追肥处理的产量情况,无论一次追施拔节肥还是孕穗肥,产量均较将同样的追肥量分为两次追施要高;当群体密度为B3(450万·hm-2)时,A1和A2产量差异不显著;当群体密度低于或高于B3时,除B1(225万·hm-2)外,其余密度水平均以A1产量最高。所有处理中,以A1B5产量最高为8.60t·hm-2,A1B2产量次之,为7.96t·hm-2。总体来看,在晋中地区,当10月中旬以后播种小麦时,应增加播种密度,适宜的播种密度为600万·hm-2,而且由于播种较晚,冬前植株生长较弱,因而在春季管理时,应重施拔节肥,以促进植株个体发育。
表1 追肥时期与群体密度对晋中晚播小麦产量的互作效应/t·hm-2Table 1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different densities and topdressing stages on yield of later-sowing wheat in Jinzhong/t·hm-2
2.2 追肥时期对晚播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2看出,与2次分期追肥比较,一次追施拔节肥或孕穗肥,均有利于促进群体株高(86cm左右)、保证基本苗(460万·hm-2左右),有利于获得足够的群体穗数(600万·hm-2左右),进而收获足够的生物产量(16t·hm-2左右)与籽粒产量(7t·hm-2左右),但每穗粒数不及两次分期追肥多。无论哪种追肥方式,对每穗小穗数与千粒重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比较而言,拔节肥A1更有利于营养生长,增源;而孕穗肥A2更有利于生殖生长,扩库,提高经济系数。就实际产量来看,拔节肥产量最高。
表2 追肥时期对晋中晚播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topdressing stages on yield and yield structures of later-sowing wheat in Jinzhong
2.3 群体密度对晚播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基本苗的增加,群体株高、成穗数、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及理论产量均呈增加趋势,但个体发育变差,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不同程度地有所降低,经济系数亦随之降低。综合分析,B2~B5实际产量差异不显著,B1~B3或B4~B5千粒重差异不显著。本试验中,最高产量为B5(7.4t·hm-2),其产量结构分别为群体穗数731.8 万·hm-2,穗粒数30.8 粒,千粒重46.9g,符合高产结构5、3、4,即50万·0.067 hm-2合750 万·hm-2穗数、30 粒、40g[16,17]。
表3 群体密度对晋中晚播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densities on yield and yield structures of later-sowing wheat in Jinzhong
2.4 肥密运筹对晚播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在高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晚播小麦籽粒品质进行评价(表4、表5)。结果表明,群体密度对籽粒品质的影响除容重外均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的原因是,在2009~2010年度,小麦全生育期间总积温3294℃,日照时数1807h,降雨量101mm,包括夏闲期在内的总降雨量367mm,满足冬小麦正常生长所需;尤其在小麦抽穗到成熟期间光照充足,积温高,降雨量适宜(图1),缩小了密度间的差异。而追肥时期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沉降值、容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以孕穗期追肥 A2蛋白质含量最高(14.12%)、湿面筋含量最高(25.2%)、面团形成时间长(3.26min)、沉降值大(31.8mL),籽粒品质更好。
从肥密互作(表6)进一步可以看出,从B1到B4,均表现为A2的籽粒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较高,吸水率(B4除外)较大,面团稳定时间较长,容重较高;A3的面团形成时间(B3除外)较长,沉降值较大;密度间以低密处理品质更好。B5时,A1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高,吸水率大,面团稳定时间长,容重高;A2的湿面筋含量高,面团形成时间长,延展性及沉降值均较大。就各个指标分别来看,A2B1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最高;A3B2面团形成时间最长,沉降值最大;A2B2面团延展性最大,稳定时间最长,籽粒容重最高;A2B3吸水率最高。
可见晋中晚播小麦重施孕穗肥更有利于提高籽粒品质,密度因气候而异。
表4 群体密度对晋中晚播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densities on grain qualities of later-sowing wheat in Jinzhong
表5 追肥时期对晋中晚播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topdressing stages on grain qualities of later-sowing wheat in Jinzhong
图1 本试验地小麦全生育期气象资料(由山西省太谷县气象站提供2009~2010年)Fig.1 Climate data at different stages of wheat in this test places(Provided by th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in Taigu County,Shanxi Province)
表6 肥密互作对晋中晚播小麦040121-135籽粒品质的影响Table 6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different densities and topdressing stages on grain qualities of later-sowing wheat in Jinzhong
3 结论与讨论
晋中晚熟冬麦区是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太谷县杨家庄小麦产量平均达到4500kg·hm-2,其中高产地块可达6750kg·hm-2以上。到70年代,文水县开栅大队产量达到6750kg·hm-2,其高产田突破7500kg·hm-2。1997年,祁县贾令镇农民技术员郝立武个人承包种植的0.07hm2“晋麦48”,经山西省组织专家实产验收,产 量达9949.5kg·hm-2,这是山西省第一块产量突破9000kg·hm-2的麦田,这一高产记录较山东、河南的高产记录足足提早了7年[1]。上述高产田均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即9月25日左右到10月初播种。本研究表明,在晋中,通过合理的肥密运筹,播期在10月中旬左右的晚播小麦同样可以获得7.5t·hm-2(即7500kg·hm-2)以上的高产,高产处理分别为 A1B58.6t·hm-2、A1B27.96t·hm-2、A1B47.59t·hm-2、A2B37.56t·hm-2。
前人研究表明,晚播冬小麦中、高密度处理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且中密度处理叶片含氮量、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全株氮素积累量均高于其他2个密度处理[13,14];拔节期、孕穗期追肥对晚播皖麦38的千粒重、容重及其他性状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最好[17]。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晋中晚播小麦,重施拔节肥有利于营养生长,增源;重施孕穗肥有利于生殖生长,扩库;分次追施拔节肥和孕穗肥的效果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肥量不足。从本试验的群体密度范围来看,在试验当年的适宜气候下,随密度增加,群体穗数增加,但个体性状变差,最终B2~B5产量差异不显著。考虑到气候的可变性与产量的稳定性,晋中晚播小麦适宜的播种密度为450万·hm-2以上。
于振文等[18]用强筋小麦烟农15和中筋小麦鲁麦22研究了不同追氮时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增加了两品种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提高了沉降值,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增加了籽粒容重。本研究结果亦表明,后期重施孕穗肥有利于提高晚播小麦籽粒品质。
综合考虑,对于晋中晚播小麦,重施拔节肥实际产量更高,重施孕穗肥籽粒品质更好。同时重施拔节肥与孕穗肥的产量与品质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任济星.山西小麦增产潜力分析及实现途径[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8):9-11.
[2]梅楠,迟范民.冬小麦穗粒形成的生物学分析及其肥水调控[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0,18(3):1-12.
[3]单玉珊.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8.
[4]钱惠明,徐建中,陈玉林.昆山市玉山镇百亩小麦丰产方超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2):52-53.
[5]张维城,王志和,朱明哲.小麦超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成产因素相关分析与超高产小麦增产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26(1):1-5.
[6]陈兴武,赵奇,吴新元.试论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S1):10-12.
[7]李君楠,张彦才.晚播小麦优质高产施肥数学模型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4):1-4.
[8]朱新开,张旭东,郭文善.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效率的差异[J].麦类作物学报,2003,21(1):53-56.
[9]杨珍平,周乃健,苗果园.晋中晚熟冬麦区小麦高产群体结构的产量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2,22(1):63-66.
[10]杨珍平,周乃健,苗果园.晋中晚熟冬麦区不同群体模式小麦光合性能分析[J].作物学报,2004,30(9):878-882.
[11]阎素红,蔡忠民,杨兆生,等.不同肥力对晚播小麦开花后地上器官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0,20(3):46-49.
[12]王振林,尹燕枰,贺明荣,等.晚播小麦源库调节对籽粒灌浆期光合物质分配及产量因素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1996,29(1):50-58.
[13]沈学善,李金才,屈会娟,等.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氮素同化积累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4):41-46.
[14]张金宝,秦霞,孙佩贤,等.黄淮麦区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花后氮素代谢和利用率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2):112-116.
[15]高福平,叶国民.不同时期追肥对晚播皖麦38千粒重和容重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6):774.
[16]郭天财,朱云集,王晨阳,等.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46-50.
[17]朱云集,郭天财,崔金梅,等.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选用及其关键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5(1):39-41.
[18]于振文,田奇卓,潘庆民,等.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J].作物学报,2002,28(5):57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