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冲火拼王伦为哪般

2012-04-25陈枯朽

福建文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王伦吴用晁盖

陈枯朽

金圣叹说林冲是个“熬得住”的人,似乎有点儿依据。妻子被人侮辱,他熬住了;白虎节堂遭人陷害,他熬住了;野猪林差点死于非命,他也熬住了。

然而,在王伦与晁盖争夺梁山领导权的节骨眼上,他却熬不住了,非得帮助晁盖而火并了王伦,这究竟是为了哪般?

无论怎么说,王伦多多少少对林冲还是有恩的。林冲火烧草料场,杀官差,走投无路,经柴进的推荐,雪夜上了梁山。对于是否收留林冲,梁山集团内部有过一番争论。寨主王伦主张不收留,理由有三:其一,林冲“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担心强宾压主,镇不住,危及梁山稳定大局。其二,林冲犯的是“弥天大罪”,得罪的是当朝军事最高长官高太尉,担心会引来官兵追捕,危及梁山和平大局。其三,林冲过去毕竟是拿工资吃皇粮的朝廷中级军官,“今日上山,却不知心腹,倘或来看虚实”,潜伏卧底、里应外合,危及梁山安全大局。而朱贵、杜迁、宋万等辈则主张收留,理由是:柴进的面子驳不得。按民主表决,一比三,王伦获败。林冲被正式录入梁山花名册,坐了第四把交椅。至于要林冲纳“投名状”之类,不过是王伦自找的台阶,不是有意刁难林冲。林冲当时也表决心:“林冲虽然不才,望赐收录。当以一死向前,并无谄佞,实为平生之幸。”

但当晁盖一伙上山时,林冲却违反组织原则,私自拜会了素不相识的晁盖等众。代课教师吴用乘机挑拨说,凭你林教头的本事,理应坐第一把交椅。理由:一是“此天下公论”,二是“也不负了柴大官人之书信”。明眼人都晓得,吴用所持乃“弱肉强食”之森林法则和强盗理论,而所谓的天下公论应该是“先到为君,后到为臣”才说得过去。如果照吴用以武艺排座次之公论,那么后来的梁山泊也轮不到宋江来掌舵。我们知道,位子问题历来是中国讳莫如深的敏感问题,而吴用的强盗理论恰好戳到了林冲“怀才不遇”的痛处。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吐露了心中的积怨:“王伦只心术不定,语言不准,难以相聚。”——这就有点恶人先告状,冤枉王伦了。因为王伦只答应收留你,并没有另外承诺你什么,哪来的“语言不准”失信于你。既然你觉得“难以相聚”,可另投别处,何必死皮赖脸地呆在山寨不走,天下之大,何止区区一水泊梁山?再说,你林冲上山后,也不过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并未见有寸进之功,哪来的委屈!

善于审时度势又居心叵测的吴用,听林冲说王伦已有打发晁盖一伙下山的意图时,又一次抓住良机,以退为进地刺激林冲道:“既然王头领有这般之心,我等休要待他发付,自投别处去便了。”本有投怀送抱的林冲,俨然以梁山老大的口吻劝道:“众豪杰休生见外之心,林冲自有分晓。小可只恐众豪杰生退去之意,特来早早说知。倘若这厮(指王伦)今朝有半句话参差时,尽在林冲身上。”原来林冲“特来早早说知”的是要表明自己的立场,桌面话是惺惺相惜,暗地里就是卖主求荣。因为斯时,梁山泊的归属直接取决于林冲的站队,林冲反水,晁盖可取而代之;林冲不反水,晁盖便只能走路。果不其然,林冲在吴用的明挑暗示下,边破口大骂,边“拿住王伦,去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

可怜饱读诗书的不弟秀才王伦,至死也没想到林冲是只“中山狼”,那么快就另栖良木,暗投新主,甚至取了自己的性命。

即便王伦真是个如林冲所说的“心胸狭隘,嫉贤妒能”之人,也罪不至死,更不应该由你林冲来“火并”啊。毕竟他当初在你穷途末路之时伸了援手,为你解了燃眉之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大凡拥立新君,多少都能捞到一点好处。林冲火并了王伦,帮助晁盖占了窝,似乎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论功行赏,林冲应该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可事实上,林冲的级别没有动,还是屈居第四,反倒遭老同事杜迁、宋万、朱贵等辈的不齿和新同事晁盖一伙的忌惮,甚至落下个不仁不义的嫌疑,又何苦来哉!

当然,王伦也有失误。其失有二,其一失在心肠不硬耳根子软,假如当初不留林冲,梁山自是另外一种局面。其二失在不知开空头支票,假如许诺给林冲调整位子或替林冲报仇雪恨之类,谅林冲也不至于借外援而生异心“反失上下”动了刀子。

平心而论,从当时情势上看,梁山归属问题着实亟待解决。如果晁盖强占,江湖名声不好听;如果合伙经营,一山又难容二虎;不如由林冲来当这个冤大头刀刃老领导为合宜。因为林冲身上毕竟背了多条命案,再多这一条也不多。这也许就是作者有意让“熬得住”的林冲,熬不住一回的初衷罢了。而金圣叹看走眼,也许另有原因。

猜你喜欢

王伦吴用晁盖
Two-color laser PEEM imaging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onents of femtosecond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白衣秀士冤不冤
“痞子大使”王伦
《水浒传》中晁盖之死新探
晁盖:误闯梁山的孩童
晁盖:误闯梁山的孩童
《水浒传》之吴用形象研究
吴用和时迁比轻功
吴用和时迁比“轻功”
吴用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