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之梦-文化传承
2012-04-23鞠娜
鞠娜
摘要:影像和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影与文学的相遇也是有原因的,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蒙太奇的出现更是为两个艺术的结合提供了契机。剧本直接影响着电影的成败,将文学成功的改编成为剧本也是一种挑战。其中,将文学改编成剧本最为成功的国内导演当属张艺谋。影视作品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视觉效果,文学作品也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内容和文化。
关键字:影像,影像发展,文学,电影剧本,蒙太奇
中图分类号: I23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影像的出现,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得以实现和发展的,他不断吸取着文学,戏剧,音乐,摄影,绘画等艺术门类,他是艺术的综合体,他是要经过包装的艺术!其中最核心的便是文化!文学!没有一个好的剧本,再光鲜的包装也是徒劳!就像张艺谋在拍《英雄》的时候,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观看影片的时候画面的美感,质量,色彩,演员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在国内并没有产生好的反响,最后张导才发现原来是剧本出了问题!可见剧本的重要性。文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无可厚非,从人类文明以来人们就用文字记载,记载历史,记载文章,文学的出现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娱乐,还有反思。文学的种种作用似乎都与影像建立了不解之缘…
影像成就了电影,文学与电影之间也产生了化学反应,电影仅有百年的历史,年轻的一代总是需要老一辈的呵护和提拔,电影中的剧本创作就像是文学创作,影视创作中根据文学演变成剧本的有很多,像好莱坞的《乱世佳人》,《呼啸山庄》,《关山飞渡》,《茶花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基督山伯爵》,再说我国的《玉观音》,《风声》,《蜗居》,《赤壁》,《活着》,《红高粱》等很多优秀的作品也引领了一阵热流!《风声》是2009年国内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看了之后让我觉得很自豪,很骄傲,《风声》根据麦加的《风声》,他写的还有一部作品《暗算》也被拍成了电视剧,《风声》和《暗算》都获得了矛盾文学奖!好的文学作品作为剧本,加上好的导演和演员,一部优秀的作品就问世了!
首次在电影中与文学相结合的影片:默片《同族人》,根据小说《一个国家的诞生》改编,这是电影初创阶段电影人的一次伟大的实践!在影片中,导演完全忠于原著,沿用了小说的结构和规模,并将小说史诗般的背景搬进影片,无论在电影界改编史还是在电影艺术史上,这部影片都是值得怀念和铭记的,因为导演第一次开创了以电影的语言来讲述小说中的内容。这为后来的文学改编成电影提供了基本样式。与此同时,世界另一端的电影人,苏联的许多艺术家也尝试着将《母亲》,《童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经典的文学巨著搬上银幕。
电影与文学的相遇也是有原因的,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
首先,文学与影视作品可以产生相同的作用和影响,文学是人学,他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涉及最为基本的社会价值关系,他与人,社会和自然是分不开的,他所反映的内容必定会有受众群,会与不同阶层的人联系在一起,影视作品也是如此,电视需要收视率,电影要求票房,影视作品要想长久的存活就必须要有他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次,就是在表现方式上,在文学作品中,叙事方法有很多,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发展,当然,也有倒叙,插叙,这些对于电影来说,也许是有些难度的,直到蒙太奇的出现,为电影和文学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连接点,使电影摆脱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困扰,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向我们描述故事的发展和经过,再大的跳跃也能很好的表达出来,影视作品通过剪辑的方式,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蒙太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的丰富了电影的内容,它解决了电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度,这样一来,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就容易得多了!
再者,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需要剧本,剧本的创作与文学一样,需要灵感,他们与社会人文,自然,都是分不开的,就像《重庆森林》,王家卫很恰当的表现出了现代都市中人们的孤独与茫然,这是当今社会留给我们的难题。电影《门徒》,让我印象深刻,以至于使我对毒品深恶痛绝,贩毒的人更是如此,现在的社会中,吸食毒品的人很多,毒品早就是世界的的核心问题了。电影《拆弹部队》,拍的如此真实,仿佛是把我们带到了阿富汗的战场,美国士兵的压力,阿富汗人民疾苦,战争的危害和伤痛,永远都不能抚平,和平来之不易啊!
文学作品在成就影视作品的同时,影视作品也在成就着文学作品,但是很多观众反映,一些根据文学所拍出来的影视作品比原著差好远,让人失望,一些负面影响也让很多的影视制作人望而却步......,但是其中也不乏有好的作品出现,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光只是按照原来的文学作品完完整整的搬上银幕,他要有自己的创造,要有所不同,要体现出一个独特的视角,将文学据为己有,通过自己的作品重新诠释,用你的语言和想法,这样才能成为独立的作品,成为新的艺术!
在中国的电影史中“第五代”导演应该是最浓重的一笔,像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黄建新,张军钊,吴子牛等。与老一辈热衷于经典名著改编不同,他们开始回避经典,把眼光投向了小说以外的题材和那些反省民族文化和民族生命力的作品。陈凯歌的处女作《黄土地》受八十年代的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体现了民族文化,后来的《霸王别姬》,他与顾长卫的完美合作让他在1993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桐奖,为我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也提高了我国电影在世界中的地位,陈凯歌在我国导演中的文艺气质是最浓的,在电影中他充分展示了东方的美,东方的文艺特色。在这些导演中最值得称道的当属张艺谋,他像我们展示了,让电影选择小说,重归故事后,仍然可以让观众为电影本身震撼,并不为原本的小说而拘谨。而他的大多数作品也均取材于当今流行的小说。《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高粱酒》和《高粱地》,《菊豆》改编自刘恒的《伏羲伏羲》,《秋菊打官司》改编自陈源斌的《万家诉讼》,《活着》是余华的同名小说,《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有话好好说》是述平的同名小说,《我的父亲母亲》是鲍十的小说,《幸福时光》是莫言的小说,《英雄》和《十面埋伏》是的李冯的小说,《金陵十三钗》是严歌苓的小说。因此可以说是文学成就了张艺谋,这些文写作品被张艺谋充分的利用,并根据自己的体悟进行诠释。张艺谋的电影也成就了一批作家。在他的电影中,夸张的色彩,浓郁的民族风情,传统的民间音乐,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视觉上和感受上做得淋漓尽致。而张艺谋通常还会影片加入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理解。比如在《活着》中加入有庆死在刘春生车轮下,凤霞因红卫兵占领医院延误治疗难产而死等情节,弥补了原作中回避社会背景的不足加入社会因素,使影片更加真实,更富有感染力和批判力。
电影的文学性也一直被人们重视着夏衍电影文学奖就是对电影剧本的评选活动!影视作品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视觉效果,文学作品也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内容和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包容,与其说是文学,不如说是人学,是文化,是在这个大时代下的生活着的行行色色的人,是在过去为我们的今天努力创造的人,是现在人们对未来的种种预测,是恐慌,是担忧,也有憧憬,所有的一切都在影响着我们,丰富了艺术创作,丰富了人文精神,在与时具进的同时,勿忘文化,勿忘人们心中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