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的控制

2012-04-23孙国莹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造价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

孙国莹

摘要: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项目决策阶段正确投资造价的决策控制。

关键词: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评估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首先解决“生产多少”的问题。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存在着合理规模的选择问题。生产规模过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单位产品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下;生产规模过大,超过了项目产品市场的需求量;则会导致开工不足、产品积压或降价销售,致使项目经济效益也会低下。因此,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工程造价合理与否。在确定项目规模时,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匹配、能力协调,还要使所有生产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在规模上大小适应。这样可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须注意,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效益不是无限的,它受技术进步、管理水平、项目经济技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超过一定限度,规模效益将不再出现,甚至可能出现单位成本递增和收益递减的现象。我们注意到项目合理化制约因素有:

1.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其中,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是确定项目生产规模的前提。一般情况下,项目的生产规模应以市场预测的需求量为限,并根据项目产品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作相应调整。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原材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它们也对项目规模的选择起着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如项目规模过大可能导致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项目所需投资资金的筹集困难和资金成本上升等。

2.技术因素

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技术装备是项目规模效益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相应的管理技术水平则是实现规模效益的保证。若与经济规模生产相适应的先进技术及其装备的来源没有保障,或许获取技术的成本过高,或管理水平跟不上,则不仅预期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还会给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工程支出浪费严重。

3.环境因素

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及土地条件、运输及通讯条件。其中,政策因素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等。特别是为了取得较好的规模效益,国家对部分行业的新建项目规模作了下限规定,选择项目规模时应予以遵照执行。

二、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一)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

我国现阶段对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在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工作方面做的不够深入,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不足。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研究成果一般体现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由于在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投资者不重视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不考虑承担投资风险,缺乏搞好可行性研究、提高投资经济效益的主动性。咨询、设计单位隶属于各级行政部门,往往受“长官意志”或本位主义影响,高估效益,低估投资。这些原因往往使可行性研究变成“可批性研究”,使这一工作失去原有的意义,难以达到投资控制效果。

2.可行性研究周期短,缺乏多种投资方案的比较。由于可行性研究工作时间较短,往往无真正的替代备选方案,研究工作仅作为惟一方案的“可行”而开展,或仅凭主观倾向性确定项目的技术路线,缺乏深入论证,衡量方案是否可行往往只凭少数几个静态指标,缺乏科学性,容易出现决策失误。一个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

3.开展投资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欠缺。由于基层单位缺乏信息手段,技术经济人员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信息不灵,往往无法进行可靠的市场预测分析。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的确定缺乏足够的依据,加之基础资料不落实就急于开展工作。资金筹措和各种外部协作条件往往凭经验假定,所有这些原因,造成投资控制的方案缺乏可信性。

(二)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

1.对于可行性研究周期段的问题,国家和行业部门应学习国外经验,对以往的规定进行清理,指定新的有关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使得可行性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作好人力资源工作和健全信息网络。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丰富的经验,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在信息方面有着成熟的网络技术,高度的信息共享系统,在市场占领和时机把握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3.投资估算必须是设计的真实反映。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主要工艺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方案要优化,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所以工程经济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就应该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打足投资不留缺口,这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三、结论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是项目决策和设计。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实施有效的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项目的实施阶段,把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的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智峰.建设工程的全过程控制[J].煤炭企业管理,2000,(7).

[2]胡建明.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参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探讨[J].工程造价管理,2002,(5).

[3] 杨朝晖;浅谈工程建设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J];工程设计与建设;2004年01期.

猜你喜欢

造价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论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
哪些建设项目需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