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优与劣
2012-04-23李爱红
李爱红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科学的进步、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作为现代经济环境的产物,小企业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在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程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如不设账、以票代账、科目混乱、恶意漏税等,成为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针对小企业不同于大中型企业规模较大、业务繁重复杂的特点,财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正式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用于规范小企业的会计制度。本文主要探讨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利与弊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规范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提高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建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健全我国法规体系的需要,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计法》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加速与国际会计的接轨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该制度的颁布是对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重要补充,标志着以《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体系的基本形成。但毕竟该制度刚开始实施,其利弊尚需要实践的检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弥补。因此,近年来围绕着《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现有相关制度的比较
(一)《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遵循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条件下,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核算大体一致,实质上,二者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制定依据、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要求、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方法等五个方面。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适用范围、会计制度总体设计、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具体内容等四个方面。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
2010年11月1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推进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要举措。在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对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特点进行总结,认为《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具有精简通俗与规范化相结合、借鉴、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注重会计处理的可操作性,做到与税法要求相互协调等特点。
(三)《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
企业会计制度主要维护所有者利益,而税收制度主要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二者出发点不一样,势必在对企业的经济事项处理上有所差别。和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较,《小企业会计制度》与我国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更加协调,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资产的计价和摊销方面的差异;在成本费用的确认和扣除方面的差异;在收入(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差异.
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征及优越性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统筹兼顾,解释详尽。这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小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特殊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作了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全面指导。二是以附录的形式,分别对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应收股息、存货、待摊费用、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利润、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预提费用、待转资产价值等小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交易事项,如何编制会计分录进行了逐一举例,详细介绍,为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做了具体的指导。三是为便于小企业会计人员正确理解账面余额及账面价值,《小企业会计制度》明确了两者的定义;第四,注重实效,切合实际。在遵循会计核算原则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小企业自身特点及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会计核算要求。
针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点,认为主要体现在:
(1)确定了会计主体。《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这就明确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主体。
(2)明确了会计目标。小企业的会计目标应当以满足其主管税务部门、内部管理者以及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需求为主,以纳税为导向,更多地考虑税务管理的需要,注意会计与税收的协调,适当减少纳税调整。
(3)会计制度可以选择和转换。《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接照本制度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在执行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也不是“从一而终”,当企业发展变化符合该制度有关规定时,可以进行相应的制度转换。这不仅体现了灵活性,而且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建立、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三、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实施中的若干建议与对策
完善有效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是保证现代小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而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规范基本会计核算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鼓励推动小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会计所需的信息等措施是完善有效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关键。除了实施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规范基本会计核算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鼓励推动小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会计所需的信息、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等措施之外,还要不断探索、寻求完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新方法、新对策,从而真正建立起符小企业特点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四、《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小企业会计制度》自2005年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以来,对促进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其中的一些潜在阻碍因素也日益暴露出来。(1)部分会计处理方法欠妥、脱离企业实际,现金流量表的选择编制不利于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支持。(2)管理费用范围与所得税法不一致,增加企业负担。(3)应付税款法加重小企业的所得税负担,不利于小企业的发展。(4)简化会计处理后,不能正确反映企业业绩,影响小企业的正确决策。
五、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研究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对于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我们有必要从理论的高度去分析《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征、优越性,并深入实地,调查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加以修正,从而更好地引导小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1, 杨宏慧 《知识经济下会计新发展》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6月2,, 刘国臣 有关小企业会计制度研究《会计之友》 2005年3月3, 汪兴元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不足与改进《财会通讯》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