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成因及处理对策
2012-04-23戴兴华
戴兴华
【摘要】 在房屋安全鉴定中,常常会遇见的问题就是建筑工程中的裂缝问题。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本文重点分析了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房屋安全鉴定;裂缝成因;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73+.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代的科学研究和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裂缝的产生是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也是适当允许的。房屋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因此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鉴定和分析裂缝。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设计错误、材料本身特性、环境条件的影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都是造成建筑物出现裂缝的原因,因此在房屋安全鉴定时,应该多方面的分析房屋裂缝出现的原因。
一、裂缝的概述
1.1裂缝的定义
裂缝是固体材料某种不连续现象,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建筑物的裂缝大多是由于材料本身固有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将裂缝的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1.2裂缝的分类
建筑物的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荷载和变形引起的。结构材料本身的抗拉强度小于由荷载和变形引起的拉应力,使得构件在薄弱处出现裂缝。建筑结构构件的裂缝一般有两大类: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其中80%以上是变形裂缝,温度裂缝又是变形裂缝中最常见、最复杂和最难避免的。变形裂缝在竣工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出现并持续发展,在地基沉降两三年内稳定,干缩变形一两年内完成,其中温度裂缝在经过一到两年后,可稳定在小范围内,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做周期变化。荷载裂缝会由于荷载的持续作用逐渐发展,一般不会自行稳定,最终危及到结构安全。
二、房屋结构类型
在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中长常见的房屋结构类型主要有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两种。
2.1混凝土结构
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统称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及约束等问题导致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众多的气穴和微裂缝,一般来说,微裂缝是一种无害的裂缝,但由于混凝土会受到温差和荷载等作用,会引起微裂缝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宏观裂缝,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裂缝。
2.2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主要是由块状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整体性较差,抗拉、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
三、房屋安全鉴定中常见裂缝分析
3.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分析
3.1.1判断是结构裂缝还是非结构裂缝
判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是属于结构裂缝还是非结构裂缝,首先要清楚结构受力状态和裂缝对结构的影响,结构裂缝多是由于结构应力达到限值,承载力不足所引起的,非结构性裂缝常由于自身应力形成,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就属于非结构性裂缝。结构性裂缝是结构破坏开始和结构强度不足的特征,其危险度较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非结构性裂缝的危险程度较低,根据结构耐久性、抗渗、抗震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采取修补措施即可。
3.1.2判明结构性裂缝的受力性质
按受力性质和破坏形式可将结构性裂缝分为脆性破坏裂缝和塑性破坏裂缝两种。脆性破坏是突然发生的,没有明显的征兆,一旦发生,会极大的影响结构强度,从而引发结构破坏,受压构件裂缝、受弯构件的受压区裂缝、冲切面裂缝等是属于脆性破坏裂缝。这类裂缝非常危险,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和其它安全措施。塑性破坏事先会有明显的变形和裂缝预兆,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补救,相对于脆性破坏,它的危险性较低,属于塑性破坏裂缝的有:受拉构件正截面裂缝、受弯构件正截面受拉区裂缝等。塑性破坏裂缝对结构的影响受其裂缝位置、长度、深度和发展情况而定。
3.1.3查明裂缝的宽度、长度、深度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按其表征可分为表面细小裂缝、中等裂缝和贯穿性裂缝。表面细小裂缝的缝宽小,长度短,深度浅;中等裂缝的宽度在0.2mm左右,长度在受拉区,裂缝深入结构一定深度;贯穿性裂缝的缝宽超过1.3mm,长度伸到受压区,裂缝贯穿于整个截面或部分截面。裂缝的宽度越大,说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被破坏的越大,钢筋就越容易被锈蚀,意味着其使用性能下降,使用寿命已近终结。裂缝长度较长,深度较深时,结构构件的整体性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常被视为破坏的征兆。通常情况下,表面裂缝多为非结构性裂缝,贯穿性裂缝则常属于结构性裂缝,贯穿性裂缝的危险性较大,要查明具体原因,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3.1.4判明裂缝是发展的还是稳定的
按扩展性质,可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分为稳定裂缝、活动性裂缝和发展裂缝三种。稳定裂缝的宽度、长度保持不变;活动性裂缝的宽度和长度随着受荷状态和周围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裂缝的宽度及深度则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不可避免,但裂缝若是稳定的,宽度也不大,就属于安全构件,没有什么危险性。若裂缝随时间不断扩展,意味着钢筋应力可能接近或达到极限,其承载力会受到影响,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这时就需要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裂缝是否稳定,是否扩展,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裂缝的稳定状态时,应根据实际条件加以分析。
3.1.5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防裂变措施
3.1.5.1在填充墙砌至接近梁、 板底时, 应留一定的空隙,使填充墙自由沉降变形,避免当墙体的自然沉降展开时,墙体上部与主体间的接触处产生裂缝。
3.1.5.2在墙的高度、厚度、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突然变化处及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
3.1.5.3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上下层错缝组砌。砌体砌筑前, 绘制块植物区系排列图, 确定皮数杆每层砌筑皮数, 水平、 竖直灰缝宽度, 砌块的搭接长度,及不同规格砌块的使用位置等, 并且严格控制砂浆饱满度及灰缝的厚度。
3.1.5.4砌筑后避免墙体的撞击振动,及时对墙体进行养护,保证砌体强度得到正常的增长,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3.2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变形分析
受到荷载、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使用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会出现变形和变位的问题。结构构件的变形会影响结构受力和稳定。结构变形的测定项目要针对可疑迹象,根据测定要求和目的来选择,但还必须要检测最大挠度和位移。由于结构的过渡变形会产生相应的裂缝,裂缝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结构的变形,因此,应将变形的两侧同裂缝的两侧相结合,以防止双方的互相影响。在对结构变形进行分析时,还应注意变形是稳定的还是发展的。变形基本稳定就是属于正常情况下的变形,若发展很快,就是异常现象,可能意味着结构的破坏,要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一般来说,结构的过度变形象征着结构刚度或稳定性的不足,影响结构变形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断面尺寸、荷载。材料质量等,结构的变形一般并不直接反应结构的强度,但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影响结构构件的正常工作。所以,在安全鉴定时,要将裂缝和结构构件的稳定等问题结合考虑。
3.3砌体结构中的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
3.3.1温度变化裂缝
温度变化裂缝是指建筑物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常常呈现对称性,仅在两端一两个区间内出现的裂缝是属于轻微性的,若发展到到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的就是严重的温度变化裂缝。温度变化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其下砖砌体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防止温度变化裂缝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3.3.1.1避免砌体干缩或温度变形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设计符合规定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保证墙体长度符合设计规范。
3.3.1.2结构的每层都设沿墙贯通圈梁。墙体交接处设构造柱,加强圈梁刚度和对墙体的约束力,利用圈梁和构造柱间的框架来分散墙体的附加力,防止裂缝的产生。
3.3.1.3在阁楼层坡屋顶板上作瓦屋面,并设置挤塑保温板,避免阳光直射在屋面板上,利用波形屋面上瓦的波形产生的空隙通风散热,防止屋面板温度过高而产生的裂缝。
3.3.2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在建筑物的下部,裂缝可能从下往上发展,地基沉降的不均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裂缝,如当建筑物的中部沉降过大或两端沉降过大时,在房屋两端会产生裂缝,在窗对角突破;某一段沉降过大时,会在那一段形成斜裂缝等。不均匀导致的沉降主要以预防为主,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不得任意更改。防止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的裂缝主要有以下方法:砌体砌筑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砌筑方法;底层窗口下墙体配筋,与构造柱连为一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道断裂、渗漏水情况。
3.3.3砌体材料引起的裂缝
施工过程中竖缝砂浆不饱满或特殊的构造要求会导致砌体材料产生裂缝。蒸压灰砂空心砖等砌体的外观和尺寸指标较好,但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如对温差敏感、表面光滑等会在施工中导致除存在黏土砖常见裂缝和较长墙段中部及外墙窗台下的竖斜裂缝。主要预防措施有:保证蒸压灰砂空心砖使用前处于稳定期;改善砖面造型;控制含水量;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构造要求施工。
四、结语
房屋的安全鉴定关系到房屋的使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房屋的安全鉴定中,房屋结构的裂缝问题是影响房屋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对结构裂缝的分析和防治非常重要,也是进行房屋鉴定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工作人员应当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房屋安全鉴定水平。
参考文献
【l】郅伦海,周会平.浅谈建筑结构的鉴定与加固[J].国外建材科技,2006(1).
【2】刘锡军,祝明桥,王齐仁.房屋结构损伤及安全性评估实例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