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施工管理在软路基中的应用

2012-04-23刘乾坤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工序质量施工

刘乾坤

摘要:论文主要研究了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问题。首先分析和阐述了国内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指出现有运行体系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企业自己的管理体制等解决方案。论文在总结项目管理体系,体制等理论基础上,以现代管理手段,严格控制项目质量保证和项目质量控制的两个过程,实施地基处理项目全方位、全面的质量管理为核心,研究了公司在铁路路基施工管理领域的应用问题,论文成果对铁路分公司推行有效的路基施工高质量,高标准管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管理问题;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第一章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研究背景

随着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迅猛发展,土地显得越来越紧张,建筑与人口争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保畅通,包环境,滨海新区与世界接轨,许多建筑物不得不选择外迁,李港铁路部分线路迁至城市外围,其中有高路基地段。当拟建铁路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往往需要采用人工地基进行加固补强,即地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满足铁路的使用要求。地基处理是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改变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它分为置换法、排水固结法、灌入固化物法、振密挤密法、加筋法、冷热处理法、托换法、纠偏顶升法等方法。采用地基处理方法,有充分发挥原地基土承载力,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地基处理费用低的特点。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变化大,差异显著,建筑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经济欠发达,设计可靠度低,如使用大量桩基础工程,必然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施工费用加大,也造成工程费用的浪费,这是国情和财力所不允许的,因此,低廉、快速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非常适合我国国情。

1.2国内外施工质量管理的发展和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百废待兴,由于国际和国内政治的因素,我国的质量管理模式照搬了原苏联的模式,即一长制。一长制是原苏联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它从材料采购、组织工人生产、质量检验到工程交工都是由厂长一人负责,一人决策,一人说了算,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病是不能发挥其他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的聪明才智,不能充分调动其他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的积极性,还极容易产生一人专制,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随着我国与苏联关系的紧张,加之我国工程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人们开始反省质量管理模式。这时候,开始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由于管理模式没有根本改变,质量并没有改观,最后以失败而结束,苏联模式就这样延续了30多年。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处,我国从日本和德国分别引进项目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才开始推广应用,并迅速得到了发展。

1.3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

1.3.1质量意识淡薄

铁路运输数以万吨的荷载最终全部由地基承担,因此,地基处理项目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如果地基出现质量问题,无论上部结构工程质量如何,都将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较小的质量事故可能造成不均匀沉降或建筑物倾斜影响感观或使用功能,严重的质量事故可能造成建筑物开裂或丧失部分使用功能甚至整个铁路运营线报废。由此可见,地基处理质量事故一旦发生,就是非常严重的质量事故,后期加固、补强施工非常困难,费用很高,给使用造成许多不便,所以说加强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应引起项目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真正树立起“质量第一”的思想,让质量管理深入项目每个施工过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1.3.2管理缺位

管理缺位是地基处理项目质量不高,管理混乱,存在隐患,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造成这一原因表面看是地基处理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造成的,实质上是政府、企业管理缺位所致。

如何加强软土路基质量控制

2.1加强项目部质量体系组织结构

本工程由公司副经理、副总工程师、质量部主任组成质量委员会,管理和监督项目质量小组的工作,由经过公开竞争产生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与公司协商聘任的质量、技术、生产副经理组成质量小组,负责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材料、质检、施工、技术、计量、资料员对各分管工作负责,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实行公司、项目、班组三级负责制。

2.2建立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2.2.1施工前的规划制度

依据公司、建设方的质量方针,施工合同、文件等规定确定本工程的质量方针是:建设方满意度大于98%,上道工序一次交工合格率98%。根据项目质量方针,各工序要制定工序质量方针,对可能发生或影响质量的因素采用因果关系图进行质量分析,加强对人员、设备、材料、环境和工艺的管理,特别是以往工程经验教训应吸取。

2.2.2强化质量、技术、生产负责人制度

本工程设质量、技术、生产副经理,各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分级负责管理。严格依据国家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技术规程,验收规范和技术管理制度等,进行对该项目的质量管理。

2.2.3质量管理教育制度

每天工作前利用半小时召集会议,明确质量标准,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严格掌握质量规定和操作规程,让他们做到行动有目标,手中有标准;下班后利用半小时召集会议,对一天的质量管理进行讲评,肯定成绩、指出差距、提出明天要求。

2.2.4质量管理奖罚制度

质量副经理有权对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管理者、操作者进行奖罚。对于严格依据技术标准执行操作,勇于发现问题和改进工序质量的操作人员实行奖励,反之对不依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或偷工减料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等行为的操作者予以处罚。

2.2.5质量自检、互检制度

为实现“三全”管理,要督促各检测班组,建立健全自检和互检制度。做到保证本工序,监督前工序,服务后工序。保证不合格工序不进入下道工序。遇到不合格工序,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2.3总结

目前,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在国内外的大、中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质量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化,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激烈,加强和改进地基处理领域项目质量管理逐渐被重视。在我国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起步较晚,不论从组织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还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有许多工作要做,现在这种状况已严重制约了地基处理领域质量的发展,在大型的国际项目竞争中显现出了劣势和不足。如何进一步提高地基处理项目质量以适应实际需要和与国际质量管理接轨是地基处理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复杂的课题。本文从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入手,对我国地基处理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应该看到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门系统的管理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建立几项制度,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是不够的,它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不断改进完善,才能把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顾平,现代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2]赵涛潘欣鹏,项目质量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3]田郁,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4]刘广第,质量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猜你喜欢

工序质量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修铁链
减少无效工序提高作业效能的认识与方法
电缆行业成本核算中原材料损耗算法分析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