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周期注水技术的广泛应用
2012-04-23岳婷
岳婷
摘要:分析了周期注水采油机理及技术特点,评价了周期注水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确定周期注水适用条件及开展原则。在常规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油层发育特征、井网部署情况以及生产井变化动态,利用地下压力场的变化,对周期注水相应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使周期注水技术得到广泛、深入应用。
关键词:周期注水地下压力场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地区水驱开发即将进入特高含水期,“控水挖潜”已成为水驱开发的首要任务。由于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后,在稳定注水条件下,注入水很难扩大波及体积,注入水的利用率越来越低,而且伴随油田采出水量逐渐增加,开发效果逐年变差。近年来,围绕“控水挖潜”为中心,在A开发区广泛开展了周期注水调整工作,努力控制、减少无效、低效注水,挖潜剩余油潜力,减缓含水上升速度,显著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一、周期注水采油机理
大量的矿场试验证明,周期注水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有效方法。周期注水过程中除毛细管力作用外,还通过压力场的调整使油内层产生了附加窜流,从而使原滞留状态的原油动用起来。附加窜流的产生是由于在停注或减少注入量的半周期,因含油饱和度及渗透率的差异,高渗透段压力下降快,低渗透段压力下降慢,导致同一时刻内高渗透段压力较低,低渗透段压力较高,从而产生层段间不稳定势差,形成了附加压力差。相反,在重新注水或加大注水量的半周期内,高渗透层段压力恢复快,低渗透段压力恢复慢,又产生了反方向的附加压力差。在周期注水的两个半周期内,层段间产生了方向相反的两种不稳定窜流,这种附加窜流起到了均匀水淹的作用,是油田开发的有利因素,适合油田的不同开发阶段。
二、技术特点
在常规注水、多层合采的情况下,由于层间物性的差异,高渗透层含水上升快、含水率高、压力水平较高,对中、低渗透层干扰严重,致使中、低渗透层开发效果差。为了减少这种干扰,除了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外,更主要的是调整两类油层的生产压差。采用周期注水技术,在周期注水停注半周期,高渗透好油层压力下降快于低渗透差油层,差油层压力水平高于好油层压力水平,差油层产液能力相对于好油层增强;在恢复注水半周期,好油层压力恢复速度快于差油层,差油层压力水平低于好油层,差油层吸水能力较常规注水时增强。这种压力的交替变化,在“时间域”上将高、低渗透层分层开采,减少了层间干扰,缓解了层间矛盾,使差油层的开发效果得到改善。与层内非均质油层相类似,周期注水也会使平面上高、低渗透条带间发生交渗现象。虽然这种作用比层内小,但只要高、低渗透带间渗透率级差足够大,接触面积足够大,低渗透带中的残余油就会流向高渗透带并被采出,从而提高采收率。
三、周期注水技术适用条件及原则
3.1适用条件
周期注水技术的深入应用可以进一步改善水驱效果,提高动用程度,通过对周期注水效果的分析总结出周期注水技术的适用条件。
(1)开展周期注水的区块要求相对独立,注采系统较完善。
(2)周期注水目的油层具有一定的剩余油潜力,适合开展周期注水。
(3)保持较高的地层压力水平,为周期注水提供有利保证,避免在停注的半周期内,当地层压力降到饱和压力以下时,油层中会脱气,形成油、气、水三相流,影响开发效果,降低采收率。
3.2遵循原则
根据历年来实施周期注水的经验,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周期注水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生产和试验的正常继续,即在现有井网和工艺开采方式下,油水井正常生产,而且方案又便于实施。
(2)周期注水期间内累积注入量必须保证区块注采平衡,以确保油田始终有旺盛的生产能力。
(3)针对周期注水阶段变化、不同井区平面开采矛盾、不同砂体开采状况,要求合理调整注水周期和周期注水量,保证充分挖掘剩余油,控制含水上升速度。遵循以上原则,力求达到少注水,多产出,提高注水利用率,达到最佳开发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周期注水效果分析
A开发区从1999年开始实施周期注水,并且逐年扩大应用规模,其中2002年~2004年,2007年以及2009年~2012年周期注水实施工作量比较集中,截止到目前为止,实施周期注水井数达到196口,日注水量由周期注水前的19670m3下调到平均日注水量16129m3,目前周期日注水量15477m3,周围283口油井见效,日产液由12927t下降到11134t,日产油由895.1t上升到952.3t,含水由93.1%下降到92.4%,有效减少了注入水量,提高注入水利用率,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五、结束语
常规周期注水技术在A开发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日益成熟,按着周期注水技术适用条件及开展原则,提高注入水利用率,可以进一步改善水驱效果,油层动用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叶鹏,何艳玲,张宇.周期注水技术在水驱开发中的深入应用[C].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优秀论文集,2006,9:111-118.
[2] 叶庆全.油气田开发地质[M].石油出版社,1998.
[3] 张琪.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