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的传统
2012-04-23徐欣
徐欣
摘要/围绕“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嫁接”、“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等设计理念,通过几处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建筑,解读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内化表现,同时探讨建筑在表达传统文化精神过程中的守成、错位、流失等困境。提出在表现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上不应仅仅是在空间和形式上的对有形文化的描摹,更应注重建筑中的表现生活场景、生活方式在内的无形文化层面的设计。
关键词/内化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嫁接有形文化无形文化
Abstract / around the " cultural heritage ", " the culture of graft ", " physical culture " and " intangible culture " design concepts, through a few Chinese contemporary influential construction,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inner expression, and in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press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servatism, dislocation, loss and difficulties. Put forward in the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not only in space and form of tangible culture description, more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building in the performance scenes of life, way of life, intangible culture design.
Key words / internalization traditions,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grafting, physical culture, intangibl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自二十世纪以来,建筑1)的外延扩大到了人类聚居、城市、社会、自然、经济、哲学、科技、环境、文化、美学等多方面。建筑艺术在现代主义2)之后获得了极大的丰富,随着建筑艺术的活动日趋活跃,文化所占的地位也愈加重要。文化性的建筑更加注重设计语言对地域特征的阐释,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建筑之中,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这一点在近几年中国成功的建筑设计中有相当明显的体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里我们仅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嫁接、有形文化、无形文化等方面出发探讨和解读几处中国当代建筑。
2.文化的传承
表现传统文化的建筑曾一度被概括为“民族形式”(1)。设计思想是将中国传统建筑中形式美的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从而追求一种形神兼备的再现感,传统结构也被作为一种必要的形式和象征。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不再追求对传统建筑表面性的描摹,转而强调对传统建筑所蕴含的文化的解读和提炼。在设计中将传统元素抽象化、符号化,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建筑语言之中,用建筑表达文化传承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从而摆脱了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苏州博物馆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座建筑。
“一轴长卷,且走且思”——由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伊始就吸引了全世界目光。
尽管白色粉墙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玻璃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粱和木椽构架系统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这座屹立在古城中的现代建筑再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混凝土建筑套上大坡顶的模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纯粹装饰的构件是很少的。适用则可,绝不无谓添加。苏州博物馆新馆,正是将这一文化传承下来。更加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不再刻意地附加装饰。此外苏州博物馆新馆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中国传统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论建筑群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这一点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表现得更为充分。随着道路穿过一道道大门,便会有一个个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开朗。建筑序列尤如一轴长卷,且走且思,道不尽则思不尽。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一种设计思潮的代表。建筑表现手法脱离技术和材料的历史束缚,更加注重对地域文化的阐释和传承。将建筑还原为一种文化诉求——重领悟、重层次、重气氛。而诉求的内核就是传统的人文思想。因此这类的文化建筑(如菊儿胡同、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博物馆、世博中国馆等)便摆脱传统的形式约束,以全新的开放的却又合乎逻辑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形成了独有的内涵。
然而并不是所有具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建筑设计都是成功的。对传统的反思始终是中国建筑文化的薄弱环节,要么义无反顾的“大拆迁”,要么就是因循守旧的文化守成 (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些历史保护的街区看到千篇一律的现代仿古建筑)。“大屋顶”的盛行虽然能导致一般意义上的视觉统一,却难免与建筑的现代性产生了背离。这种千篇一律的现代仿古建筑没有现代建筑的技术特征,不去注重设计语言对文化的阐释,看似再现了传统建筑,其实结果却导致传统文化在建筑中流失。这一时期,充斥仿古建筑的街道盛行而后又日渐萧条;“大屋顶”高调回归继而又黯然退场等都是其真实写照。
3.文化的嫁接3)
西方建筑理论体系的引入对中国建筑有了很大的冲击,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呈现出空前的膨胀与丰盛,主要表现在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的全方位文化嫁接。在中西文化在碰撞中最终以一种交融、嫁接的多元形式稳定下来。这一过程中金茂大厦的设计有一定的代表性。
“收城市胜景,揽天地入怀”——金茂大厦以其独特的东方塔形建筑风格,当将西方建筑思想和现代科技材料完美融合。作为20世纪中国高层建筑水平的代表作,金茂大厦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它的标志性地位不仅仅是由于它的高度和科技含量,更重要的是它的设计思想和文化品味。
金茂大厦的平面构图是双轴对称的正方形,由下而上、四角内收。从平面正方形对角线上看,构成两个最佳的视角。金茂大厦上小下大,逐节加快,巍峨神奇,兼有中国塔的视觉意象。环顾仰望,金茂大厦似塔似碑,形体不断变化,母题不断重复。层层向上收的体形使得它充满中国古塔的神韵,但高科技的材料却使它随着昼夜更替,阴晴变化,远近高低视点的改变而或金或银,或蓝或灰,或隐或现。金茂的体量非常巨大,但并非大而无物。事实上,金茂大厦总在给予我们惊喜,我们可以看到九曲桥飞跨在中庭中;可以看到江南月洞门从后院深处走到前厅中庭;可以看到北方民居花格窗由百姓门面变成金拱顶饰。金茂找到了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传统文化蕴涵的纤致性(2),更进一步地讲,其实是找回了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失落已久的原创性和文化品味。超高建筑在这里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中国塔,它既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又能承载新的风格和形式。
然而并不是每座建筑都是成功的将多元文化成功嫁接,杂处共陈的。建筑设计上对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创新不是都能成功的,更多的表现为将外来文化直接引入与移植。“欧陆风情”曾在改革开放之初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20年间盛行不衰。对西方古典文化的盲目崇拜借着中国建筑业的繁荣演绎出来。无数希腊山花、罗马柱式、大理石拱券、石膏人像等凌乱的西方古典元素被“移植”、“克隆”在中国建筑上,对当代中国进行了一场“洗礼”。这种外来文化在建筑上的错位和传统文化的流失现象并没有完全消逝,甚至在21世纪更为彰显。“创新性”、“标志性”概念被误读,鲜见的新奇形式受到膜拜并成为弘扬国力的创新典范(引发了广泛争议的如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奥运主场等建筑)。这种激进情绪与以往的文化守成现象相对照,又是走向另一种极端。
4.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4)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尤其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普遍认同,对历史街区的建筑保护理念也日益加强。保护对象也从静止的文物、遗址等发展到对既存的活的、动态的文化活动、文化形态及风貌的保护。这种新的发展趋势让设计者越来越意识到应将表现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提到表现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的高度上来。设计内容应从传统样式和特征等有形文化层面转到包括文化氛围、传统生活方式在内无形文化层面。而这正是这类文化建筑的灵魂所在。既要表现其文化特征,又要将其传统生活方式展现。能做到这两点却并非易事。早期的历史街区保护往往只是对其建筑外观等有形文化特征进行修复,甚至用新的材料覆盖,忽视其文化的延续性(如大量的如出一辙的古镇古街)。上海新天地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海上传奇”—上海新天地是上海具有浓厚“海派”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之一——一个世纪历史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石库门建筑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更是代表了近代的上海历史文化。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昔日风光显赫的石库门早已不能满足居住需求而渐渐淡出历史舞台。1997年建筑师提出了一个石库门建筑改造的新理念:改变原先的居住功能,赋予它新的商业经营价值。建筑设计师们最后决定在整体规划上保留北部地块大部分石库门建筑,穿插了部分现代建筑。为了强调历史感,保护其有形文化,设计师决定保留原有的砖、瓦并作为建材。通过对其中一幢楼的重新布置、家具摆设,原汁原味地再现20世纪初上海一家人的生活形态,延续石库门的无形文化,让游客在怀旧寻根的情绪中了解老上海的生活方式。但是改造后的石库门中的大部分建筑,按照二十一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进行改造,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
既保持文化传统,又要投入生活,体现活力,将无形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是这一类建筑改造的难点。新天地就是进行了这一方面的探索,通过功能延续与商业再植入的方式提升历史街区的吸引力,实现其功能价值。但新天地也是存在争议的,它以“物态保护”为主,具有一定片面性。它体现了另外一种倾向:“表皮化”(3),即掏空建筑的内部,只留下表皮。把历史建筑变成徒具装饰作用的空洞外壳。虽然老建筑得到了利用,但对历史建筑则多多少少显得有些傲慢。很多类似新天地的建筑,在文化传承的表现方面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还是引入老字号、手工作坊等物化的方式。单纯的表现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方式,民俗活动等画面还是不够的,还是没有脱离“戏台”式的生活展示。这些做法其实仍只是停留在有形模式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改造中,不再引入外来文化,而是试图将原住民留住,通过这一方式保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情趣,另外通过无形文化有形化,通过赋予无形文化有形的场所与载体5),动态的复原了传统的生活场景,由此让民众在心里上形成产生认同和归属,继而实现无形文化的传承(近年比较突出的例子如扬州东关街、长沙太平街等)。
正如I.L.Peretz所说:“不仅是个人,包括整个民族,都必须保有记忆。”(4)建筑物是表现传统,传承文化,增强民族记忆的重要工具之一。将中国传统文化用内化的方式来表达,以上这几座著名建筑在这方面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语言是无声的,在我们静静地默读、细细地品味、反复地琢磨、冥冥地感悟之后,获得的方是顿悟、惊喜、叫绝。也许等到下一次再读的时候,又有另一番滋味……
注释
1)建筑一词在英语中可理解为建筑物的技术和艺术的系统知识,我们称之为建筑学。
古典建筑学的内容包括两方面——技术和艺术。而且在工业革命之前,建筑师通常扮演着工程师和艺术家的双重角色。
2)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3)“文化嫁接”由社会工作者王昱州提出,是指不同文化融合的一种形式。
4)无形文化,即指无形的文化,诸如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宗教、神话、礼仪、习惯、风俗、节庆、手工艺等不能够固化的人类财富。 “无形文化”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むけいぶんかざい),而日本也是最早以法律形式对“无形文化遗产”实行保护措施的国家,其最初对“无形文化遗产”的界定推动了人类对遗产的认知进程。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一)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参考文献
梁思成,《建筑的民族形式》,1950营建学研究会上撰稿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赖祥斌:《一种表皮化的商品》,中外建筑,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