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考试考核改革
2012-04-20朱文友
朱文友
摘 要:本文对高职院校课程考试考核系统化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高职院校课程考试考核力争实现“五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考试考核;改革
高职院校考试考核改革,要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岗位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能力训练为主线,形成以“三多”为主体的综合性评价,即利用多种评价手段、多种评价形式和多方评价主体来衡量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课程考核系统化改革,实现“五化”,即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科学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对象差异化、考核时间全程化。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将成绩分数分解到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使考试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并以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变革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从而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考核形式多样化
要针对不同专业特点与课程特点,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式。要改变目前课程考核中存在的过于注重考核学生课本知识掌握情况,而轻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的倾向,使考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职业技能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要善于从实践(际)要求与课程内容联系和运用出发,强化应用与实践能力考核。通过多样化考核形式真实考查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继续做好传统的笔试(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半开卷考试)与口试外,鼓励采用成果性考核(大作业、调研报告、读书报告、作品展示、课程设计与课程论文等)、操作任务考核(实际操作、模拟操作、情景描述等)、计算机及网上考核、自我评定与小组评定考核(学生笔记、学生学习总结、小组协作与配合意识、团队贡献等)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特别提倡两种或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来全面评价学生。也可以采用分段考核评价形式,或组织知识技能竞赛,根据名次确定学生成绩,强化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就业能力等。如“思想政治”课程,可采用案例分析、热点评析、读书报告、综述演讲、小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二、考核内容科学化
考核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献资料检索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减少死记硬背内容,增加动手操作考核内容。特别是专业核心课要重点考核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情况,尤其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基础,重在应用,贵在创新。
采用笔试考核的专业核心课程,客观型试题、单一知识点试题一般应控制在30%以下,主观型试题、综合运用型试题应不少于40%。所有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理论部分考核所占比重应控制在40%及以下。
三、考核主体多元化
尝试走出教室、实训室,进入行业企业一线,实行由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社会和学院多方共同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考核的评价机制。实行院、系(院、部)两级考核管理模式,以系(院、部)管理为主。各系要根据各专业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安排学生参加社会所认可的各种资格证书考试。
四、考核对象差异化
通过标准化考核与分层考核相结合,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教师在命题时(含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要针对性地设计标准题和选作题。标准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主要是考核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占70%;选作题(分为A、B、C三级)是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的,占30%。学生选作A级(较难)题目的,按评分标准的120%计分;选做B级(一般)题目的,按评分标准的110%计分,选做C级(较易)题目的,按评分标准的100%计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向上。
五、考核时间全程化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打破“一刀切”的考核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地确定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的比例。平时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考勤、回答问题与讨论、作业和实践操作技能情况、小论文(读书报告)的撰写能力等,还可适当增加各种小型实验实训、小型测验的考核次数,期末考核侧重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