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外来工“最幸福”
2012-04-20郭文治
□ 郭文治
泉州外来工“最幸福”
□ 郭文治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联合工众网发布《中国农民工“生存感受”2012年度报告》,报告调查了中国20个主要用工城市外来工主观感受,从外来工的“幸福感”来看,福建省泉州市排名首位。
泉州缘何能成为外来工心目中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该报告主笔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胡平分析说:“泉州的城市环境及经济发展可能更适于外来工生活,社会经济竞争并不非常剧烈,外来工的幸福感会比较高;同时在学习和发展层面给予外来工的机会可能更多。”
泉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大市,活跃着180多万全国各地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成为泉州经济社会建设主力军的同时,也被泉州市民亲切地接纳为“新泉州人”。
“幸福不幸福,关键看收入”
“幸福不幸福,关键看收入,收入多少直接决定着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度。”在采访中,大多数的被访者认为薪酬最能体现员工的职业价值,部分被访者认为工资待遇是激发员工积极性最重要的因素。
“在民企员工的幸福指数中,收入因素排在第一位,也就是企业要给员工有竞争力的薪酬,这是最基本的。”华侨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向前教授认为,企业幸福感由企业的物质待遇、精神待遇、社会地位三方面构成。对一般员工来说,物质以及与物质相关的待遇是被看重的首要因素,其次才是精神待遇。
在泉州清濛开发区奔达集团,笔者走访了解,这里员工薪水都很高,一线员工每月工资会超过500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超过8000元。来自香港的奔达公司是泉州市引进的高科技企业,其中员工大部分来自内地省市,在这里工作最长时间的有8年,最短的也有两年了。
除了收入外,更重要的是员工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怀,也提升着他们的幸福感。在晋江某鞋厂上班的小韩说,“我老家在贵州山区,交通不便。以前春节回趟家,光是路费就要好几千元。这几年,我们公司在春节期间承包专车安排我们回乡。这样,不仅使我们安心工作到放假,还能省下很多钱。”为解决农民工返乡过年乘车难等实际困难,2005年起,泉州市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为外来工返乡提供包专机、包专车、包专列“三包”服务,被全国总工会领导誉为“最有创意的关爱行动”。
更有甚者,泉州不少企业还通过股权激励措施吸引并留住人才。早在2010年,匹克公司就将共计1308.5万股的股票授予包括生产一线在内的400多名员工。张向前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泉州企业能把外来人员真正当做“新泉州人”,真正为他们谋福利谋发展,让他们确实感到被尊重、被认同。
“我觉得自己就是泉州人”
仅仅有较高的薪水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这样的幸福感也许不会持久。作为泉州市的外来工,他们也会有政治地位和荣誉感的要求;作为融入泉州800万市民中的一员,他们也有子女教育、医疗住房、个人的发展等需求。只有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幸福才是真正和持久的。
魏远荣是革命老区福建龙岩市长汀县人,1990年中专毕业后来到泉州打工。2002年,魏远荣当选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届人大代表,成为泉州市首位外来工区人大代表。魏远荣履行自己的职责,数次在人代会上呼吁取消外来工子女入学的借读费,受到丰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当年,泉州市就实行外来工子女在泉入学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待遇。并且不久,市政府出台规定,将这一举措在全市推广。2005年,魏远荣还经泉州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推荐,当选全国劳模。
魏远荣只是在泉外来工参政议政的一个缩影,几年来,先后有上百名外来工通过各级人大、政协参政议政。“尊重外来工不仅仅是要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和人身权益,也要体现在他们的政治地位和荣誉感上。”泉州市总工会副主席赖畅水表示,通过参政议政,外来工可以更好地融入泉州。
子女上学的问题曾经困扰着这个庞大的打工群体,高昂的借读费让他们远离当地优质教育资源。2008年,陈惠莲来到晋江一家鞋服公司工作。也在这一年,泉州开通了扶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绿色通道。陈惠莲把儿子接到晋江,上了当地公立小学。“除了买校服,学校不收我们任何费用。”
根据泉州市教育部门信息,目前有超过25万名外来工子女在泉州市就读,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有21万人,占全市学生总数的21%,他们享受到了与本地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
最近,身患阑尾炎的泉州市棉塑厂湖南籍外来工黄立军从泉州市总工会负责人手上接到了医疗互助的补助金800元,他是泉州市推行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后第一个拿到医疗互助金的外来工。“不管本地工还是外来工,一年缴费36元,每年最高可享受2万元医疗互助金。”泉州市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在全国首次将数以百万计的外来工纳入住院医疗互助对象。
上图:去年春节,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留在泉州过年,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为他们开通了免费亲情电话,以解乡思。
下图:泉州部分优秀外来工子女参加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活动,并受赠图书。
来自甘肃的陈天水一家住在见龙亭小区,这是政府的限价房。90平方米的房子是三室一厅的小格局,客厅很宽敞,墙上挂着一张结婚照,新郎新娘的笑脸让这个小屋洋溢着幸福和温馨。陈天水告诉记者:“这房子一平方米不到4000元,而在市区,同样房子的价格至少翻一番。外来工也可以买经济实用房和限价房,和本地人没什么两样了,我觉得自己就是泉州人了。”
近几年来,泉州市将保障性住房的申购条件向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敞开大门,陈天水就是其中的幸运者之一。
“就是要让外来工享受市民化待遇”
让外来工更和谐地融入城市,考验当地政府的执政能力。
泉州为了把外来工“人留住、心留住、幸福留住”作了多方努力,从保证外来工的吃穿住行等物质层面,到满足情感关怀、文化服务、素质提升等精神诉求,各级部门均给予大力支持。
在泉州,有一部保障百万外来工权益的“小宪法”,这就是2003年泉州市政府出台的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规定。该规定有20多项,明确指出外来务工人员享有与市民一样的合法权益,可参与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参与党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推选,可依法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外来务工人员可拥有泉州户口,其子女入学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享受义务教育等。“一句话,政府就是要让外来工享受市民化待遇,变为‘新泉州人’。”一位参与了《规定》起草工作的市政府官员说。
“小宪法”出台的背后,是泉州市民对外来工态度的巨大转变。以前,泉州人对说普通话的外来工有些隔阂,称他们为“阿北仔”。现在,普通话在泉州慢慢盛行。在泉州中心客运站开小超市的林阿伯就是操着一口闽南味的普通话和天南地北的过客做着生意。
在保障外来工合法权益的过程中,泉州市总工会发挥了“娘家人”的作用。曾经,泉州这片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热土,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遭遇民工荒。“民工荒的实质就是外来工维权出现真空!”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吴共湖曾说过。泉州市总工会把工作重心转向中小民营企业和基层社区,建立起了乡镇—村—新经济组织三级工会组织网络,为维护外来工合法权益提供全方位保障。2006年1月,泉州这一外来工维权新模式荣获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近几年泉州市政府在提升外来工幸福感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还要继续做得更好。”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肖北婴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接下来,政府要从外来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政府要起主导性作用,让更多的外来工对泉州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尤其是“80后”、“90后”新生代外来工逐渐成为劳动力主力军,他们与父辈相比,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更大需求。政府和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工业区的交通设施和其他配套设施,让他们能安心工作,幸福快乐地生活。
□ 编辑 崔银娜 □ 美编 阎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