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再上路”
2012-04-19
□ 本刊记者 郭 鹏
垃圾分类“再上路”
□ 本刊记者 郭 鹏
初冬的清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清水苑小区四号楼四单元,一对刚入住的年轻夫妇将满满的几袋房屋装修余料,随手扔进了楼下标记着“厨余”的绿色垃圾桶里。
此举正好被站在垃圾桶旁边的老人郑清秀看到,老人嘴角轻微动了一下。当年轻夫妇转身离开的时候,郑清秀叫住了他们,并弯腰将刚才那袋垃圾掏了出来。
老人告诉这对夫妇,“这三个是垃圾分类的专用桶,生活垃圾不能随便丢掉。”随后,老人将垃圾袋打开,用手一样一样地将垃圾归成几个小堆,然后放进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
郑清秀是清水苑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她指指胳膊上的绿袖标,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就是她的工作,“自己挑垃圾,也告诉别人怎样分垃圾。”
不顺畅的推广之路
据了解,自2010年北京市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北京市已采取加强源头分类收集运输及中间转运环节的分类方式,在1800个试点小区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涉及16个区县、101.85万户、300多万人。
清水苑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宋淑贤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清水苑小区是今年9月5日刚被确立的新一批垃圾分类试点之一。目前,清水苑小区只有四号楼四单元为试点单元,其他的单元不在试点范围内。
“这个试点单元是由街道和区里商议后选定的,考虑到这个单元的居民基本都是在机关单位上班,素质相对高一些,垃圾分类相对容易推进一些。”宋淑贤说。
据介绍,清水苑小区希望通过这个试点单元影响其他单元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到12月底,小区会联合街道的环卫所进行评比,对优秀的分类家庭给予一些奖励。
至于其他单元何时能开展分类工作,宋淑贤表示,会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等试点单元有了成效之后,再推动多个单元进行垃圾分类。
事实上,垃圾分类在北京已有多年历史。早在2000年6月,住建部就已确定北京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北京在垃圾分类上已探索多年。
“绿袖标”郑清秀表示,经过社区工作人员和她这几个月的宣传倡导,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了意识,也会主动配合。而一部分居民因为自身传统观念,要他们改变生活习惯,仍然比较困难。“老年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很多年轻人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特别是现在出租房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宣传和执行起来会比较困难。”
外来流动人口成为小区垃圾分类的难点,对位于东城区的东四块玉小区来说也有着同样的困惑。小区物业的副经理耿丽鹏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有些租户很多时候并不配合“绿袖标”的工作,有的租户刚被指导员的辛苦和热心行为打动,却没几天就搬走了。
有着7栋住宅楼、400多户居民的东四块玉小区目前垃圾投放准确率已经达到70%,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5%。值得一提的是,该小区2003年就安装并运行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
据耿丽鹏介绍,该小区每天会进行30公斤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通过设备运行工作,这些厨余垃圾被加工成花肥,当花肥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再免费分配给小区的居民使用。
东城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市容管理科负责人孙治中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东城区140个分类小区中,目前有4个小区安装并运行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其他的136个小区由小区安排专业队伍每日进行厨余垃圾的上门收运,保证日产日清,从而保证各小区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环节的有效衔接。
11月30日,北京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民安社区“绿厨小屋”环保绿卡发放仪式现场。图/郭鹏
尽管东四块玉小区在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过程中,一直在积极配合并努力行动,也取得了很好效果,但困难依然存在。
耿丽鹏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小区的垃圾处理设备每年会产生近4000元的费用,这些费用都由小区物业自己承担。她希望区政府能加大对小区物业的扶持力度,“因为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部分是由居民完成的,另一部分就是物业做的。”她认为光靠“绿袖标”和物业公司的一腔热情,对实现垃圾分类来说不是长久之计。
老旧小区或成新问题
根据《北京市2010—2012年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折子工程》要求,东城区分别在三年开展了45个、63个、32个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建设工作。其中,2012年的小区建设任务已经提前完成,目前共有140个小区达到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居住小区标准,占东城区居住小区个数的60%,共涉及居民7.02万户、20.67万人,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总数达到了694人。
数字很光鲜,但不能忽视数字以外的现实。
《民生周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被定为垃圾分类试点和已经达标的小区都是一些配套成熟、管理完善的小区,而那些老旧小区还没有享受垃圾分类的资格。
在离清水苑小区不远的新中西里小区,《民生周刊》记者看到,该小区破旧不堪,每个楼道口前面放着一个脏旧的大垃圾桶。《民生周刊》记者向该小区的一位居民询问是否有分类垃圾桶时,这位居民表示没听说过这种垃圾桶。“谁管我们这啊,小区连个物业都没有。”
针对这种情况,孙治中对《民生周刊》记者表示,老旧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区已经进行多次开会研究,但是由于条件落后,要想在老旧小区推行垃圾分类还有待时日。
在几个老旧小区里,《民生周刊》记者向多位路人询问,是否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得到的答案大多是“不太清楚,如果有分类垃圾桶的话可能就知道了”一类的回答,对垃圾具体的分类及如何划分等概念都不明确。
对此,孙治中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并联合区房管局小区办对分类小区物业经理定期开展培训和参观活动,树立和推广如东四块玉南街四号院等优秀物业小区试点,注重发挥物业公司在分类小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物业公司配合好、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据悉,东城区自启动垃圾分类活动以来,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以每个“周四垃圾减量日”为载体,广泛征集“家庭垃圾减分小妙招”,积极组织市民参加“垃圾文明一日游”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动员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学习掌握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
无用功让热情崩溃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小区居民关注的焦点是:分类后的垃圾究竟进行怎样的处理?垃圾运走后,没有分类的垃圾和分类后的垃圾最终会不会混合在一起?
北京清华规划院副院长梁伟曾就此问题表示,“我认为末端处置方式是决定性的。如果只是简单填埋,市民垃圾分类做得再完美,那么每当看到垃圾车将不同的垃圾倒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感觉肯定是崩溃。”
对于部分居民对垃圾混装等问题的担心,东城区相关部门也在进行着多方面的努力。
11月12日,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在官网上公布了一则消息:东城区城管委召开了关于4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问题通报整改会议,会上通报了北新桥街道海运仓小区、体育馆路街道体委13号楼小区、龙潭街道幸福家园小区未分类收集的具体问题及东花市街道花市枣苑厨余设备启用的问题,会议当场发放了市垃圾渣土管理处检查时拍摄的照片,并通报了东城区城管委对4个小区的复查结果。
对此,孙治中认为,目前东城区已在全市率先将分类小区建设和维护情况纳入城区网格监督系统,即区城管委与区城管监督中心合作,聘请了区监督中心90名网格监督员进行达标分类小区的日常检查工作,各监督员对相关问题直接拍照上传,检查结果纳入全区考核评价,实行“周检查”、“月通报”、“季评价”、“年评比”制度;从10月17日起正式开始检查,目前共检查出问题144件,结合市级检查结果,按照街道属地进行排名与通报。
除东城区以外,北京市其他区域的生活垃圾分类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推进,尽管垃圾分类的推广之路走得不是很顺畅,但是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以东城区为例,据孙治中介绍,2012年1—10月东城区生活垃圾产量为38.96万吨,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0.45万吨,同期减少1.13%。东城区不仅达到北京市折子工程中规定的“年度产生量增长率3%以下”的要求,且逐月呈负增长趋势。
“不难看出,生活垃圾分类已经发挥了实际作用。”孙治中肯定地说。他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东城区在这些年垃圾分类的工作中,已经想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推进办法,比如利用网格化检查垃圾分类小区、在配发的户用垃圾袋上印刷了街道办事处和分类小区名称,便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各小区源头投放情况的检查、试行厨余投放积分制等。
尽管如此,亦有观点认为,北京市能否在2015年前达到80%的居住小区实现垃圾分类达标,关键还是要看推进过程中,居民能否在垃圾分类中受益并养成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