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性透视
2012-04-18华雷
华雷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性透视
华雷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民族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互依赖、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两种基本形式。民族化是中国化的空间寓所,是中国化的外在表现。时代化是中国化的时间界域,是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二者统一于中国化进程之中,形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任务凸现出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自觉。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实践上全面扩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华民族特点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民族语言、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和民族品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一体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相结合,使之更好地顺应时代变化、符合时代要求、回答时代课题、反映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民族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互依赖、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两种基本形式。民族化是中国化的空间寓所,是中国化的外在表现。时代化是中国化的时间界域,是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二者统一于中国化进程之中,形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民族化是时代化的基础,时代化是中华民族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没有民族化,时代化就是虚无缥缈的空谈;时代化反映民族化的性质,决定民族化的前途,不体现时代主题、不顺应时代变革的民族化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原有的民族化成果也会丧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想化的状态是把民族化和时代化紧密结合、贯穿始终、相互促进,在民族化中体现和实现时代化,用时代化推进和巩固民族化。但是,由于民族化和时代化的内容并不相同,在中国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中的地位作用也不相同。充分认识这个差别,发掘其变化规律,适时进行工作重心转变,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两次民族化
中国共产党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之初的一段时期中,强调的是“走俄国人的路”,并没有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问题。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同志在撰写的《调查工作》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P111-112),可以看作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最早认识。在汲取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教训后,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搞革命,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靠别人的指导、照搬别国的经验是不能成功的,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民族特点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式的革命道路。1938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要求,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离开中国特色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2](P533-534)从他的阐释中,我们清楚地发现这个“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就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民族形式、民族品质、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走上成熟,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形成并逐步完善。毛泽东思想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但其自身的民族特点十分鲜明。比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等等,每一方面都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带有中国的民族特色。正因如此,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飞跃。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民族化。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主要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贫穷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虽然也进行了许多有益探讨,但是,或者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还不丰富,或者由于指导思想的失误,在一段时期中犯了照搬别国模式和“左”倾急躁的错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上并不成功。于是,这个历史任务留给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邓小平同志从恢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入手,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要求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实事求是则要求在充分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特点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结合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上来。经过二十余年的探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第二个成果——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全面形成。邓小平理论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每一方面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强调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更不能超越阶段;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上,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上,强调既要坚持独立自主,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步骤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逐步实现现代化;在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是依靠力量;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在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下,邓小平理论彻底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第二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的两次民族化,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两个关键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理念。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自觉
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程实际上是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同时进行的。从空间来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民族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而从时间来看,毛泽东思想是帝国主义战争和中华民族寻求独立、解放的时代产物,邓小平理论则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和中国人民追求更加富足美好生活的时代要求。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民族化时,其时代化内容显示得还不十分明显的话,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第二次民族化时,其时代化的特征已经全面显现。比如:邓小平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概括、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等等,既从当代中国国情出发,又兼顾世界潮流和发展趋势,无不带有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但是,我们还是客观地看到,邓小平理论依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上,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状况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化仍然是民族化的副产品。“三个代表”的提出,特别是其“始终”代表的要求,则从真正意义上开始关注时代化问题,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建设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自觉行为。
(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始终”与先进生产力要求同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一切思想、理论都根源于它并由它来决定。生产力也是最革命的因素,它的不断发展也导致了思想、理论的新陈代谢。于是,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曾经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促进作用的思想、理论在生产力的发展下归于陈腐,失去了现代价值。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诞生一个半世纪后仍然具有勃勃生机,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充分认识到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并把自己的理论建筑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而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绝对真理,是亘古不变的教条。这样,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到了帝国主义时期发展成为列宁主义,到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到了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当代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些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时代化的历程。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个过程能够在自发的状态下逐步完成。但是也由于它的自发性,使得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每一次时代化都付出巨大的代价。前苏联不顾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味强调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结果欲速而不达,最终共产党失去了政权;我国则出现“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错误,丧失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得这个自发过程变成了自觉的过程。因为,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生产力的发展从无止境,一时的先进生产力终归要成为落后的,要被更先进的生产力所代替,建立在原有生产力水平上的思想、理论也要被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理论所代替;又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处于加速发展的状态,先进生产力的更替周期越来越短,不断跟上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步伐,“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成为科学的思想、理论追求的目标。“三个代表”正是以这样的认识,要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
(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始终”与先进文化发展同向,适应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对其他先进文化和理论的兼收并蓄是它的特有品质。从其形成来看,它离不开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的继承;也缺少不了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经济学说的借鉴;同时还离不开对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思想的批判吸收。从其发展来看,我们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的最高成果,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是绝对真理,永不过时。但是人类文化的发展终究是先进不断代替落后的过程,任何科学的理论都只有在广泛吸收、全面借鉴其他先进思想文化的最新成果中保持其科学性,否则,必然被历史所淘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从来不把自己的理论当作终极真理,而是当作在历史和实践的发展中广泛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不断接受实践检验,不断在实践中修正错误认识的理论。于是,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俄国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发展成为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非常明了地告诉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吸收借鉴当代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新文化成果,跟上先进文化发展的时代步伐。
(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始终”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
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初衷在于他们发现资本主义是一个少数人剥削压迫多数人的不合理制度,于是,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他们苦心钻研,创造出了无产阶级自己的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来看,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点,它所强调的实践是特指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革命实践,离开了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物质依托,也失去其存在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来看,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建立共产主义为目标,但是其最终目的并不是建立一个制度,而是要实现人的充分自由和全面发展,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需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随时代发展、条件改变而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同一阶级同一群体,利益要求也会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就我国工农大众来讲,民主革命时期的最根本利益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民政权,使人民群众摆脱受奴役、被压迫的状态,革命胜利后则是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前苏联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搞得国强而民不富,国家在民怨沸腾中走向解体。建国后的一段时期中,我们忽视了对人民群众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结果党群关系出现危机,事业受到巨大损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重新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确立为主要矛盾,集中精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对人民群众利益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动态发展、不断扩展、永无止境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时刻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适应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不断变化和最新要求,才能“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扩展
如果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从时代发展的视角要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那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则在此基础上扩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适应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虽然源自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但它们更多地吸收借鉴了当代世界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不但充实丰富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而且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为世界认同,进而影响世界开辟了空间。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的认同
事实上,我们对发展观的问题早就有所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提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概念,后来苏联及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也都强调发展要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早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就明确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转变一直没有很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一些列问题:重物不重人,把发展视为物质产品的增加,忽视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的改善;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建设,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逐步加大;资源耗损严重、环境遭到重大破坏,发展呈现不可持续等等。中国如何破解这些发展困境?我们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原则,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把视线转到国际现代化进程,考察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论变革,一下子豁然开朗。从发展只是经济发展到发展=经济+自然、再到发展=经济+自然+社会、直至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等等,随着当代世界发展观的演进,科学发展观的轮廓跃然纸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发展是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展是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3](P8-9)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强调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发展承担责任;把为中国人民造福与为人类造福统一起来,强调中国的发展保障人类的永续发展,实现了发展观的根本性变革。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展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维
同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光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也全面吸收借鉴了发达国家社会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最新理念。我们需要客观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批判基础上的。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把关注点放在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上,很少论及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即使有所阐述,也主要在政权建设方面和经济建设上。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一开始建立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也由于我们在一段时期里忽视经济建设,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要解决经济问题,把促进经济发展当作重中之重,这是必然的。但是,由此也出现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增多并日益加剧,“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如何摆脱这种局面?我们还是把视线瞄准世界。从实践上看,远的有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混乱的局面,近的有现代“拉美现象”的教训,更有一些发达国家把政府职能定位于社会服务上,一再摆脱社会危机的经验。从理论上看,在西方社会思想近200年的演进历程中形成了众多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比如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帕森斯的社会整合理论、哈贝马斯和达伦道夫的社会冲突理论、罗尔斯的社会公正理论等都对和谐社会构建进行了全面有益的阐述。[4]正是在这种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思维全面形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因此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的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同时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建设;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必须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又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潮流,提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强调“我们应当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当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5],社会主义的中国将以崭新的形象立足于当代世界,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踏准时代节拍、具有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可以看成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肯定和升华。
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进程。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但它所具有的彻底批判精神、对人的终极关怀、方法论的普遍意义使其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6]马克思主义这种特有的与时俱进理论品质,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来实现。所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上下功夫。其次,当今世界处于快速发展、急剧变革的时代,当代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时期,各种矛盾纷繁复杂、层出不穷,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丰富、发展、完善自己,全面推进时代化,才能肩负起指导中国人民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第三,经过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实践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重点转移到时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第四,在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的当代世界,人类的共同利益日益增多,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还必须通过自觉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此基础上逐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7]
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而一百五十多年前就已经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众多国家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仍然在中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则在于中国共产党把握世界主题、顺应时代潮流、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同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主要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之与中国的国情和民族特点相适应,在中国生根,那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则重点是把民族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一方面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则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代主题和人类发展规律相适应,让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具有世界意义,发挥世界影响,直至最终完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0.
[4]李培林,苏国勋,张旅平,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J].社会,2005(6).
[5]胡锦涛.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9-16.
[6]牛先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化、大众化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6).
[7]张木林.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当代使命[N].湖北日报,2010-02-27.
From Marxism Nationalization to Marxism Contemporarization——a rational reflection on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Marxism sinolization
HUA Lei
(CPC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Harbin 150080,China)
NationalizationandContemporarizationaretwomutuallydependentandindispensable respects and forms for Marxism sinolization:Nationalization being its geographic territory and outer expression;contemporarization being its temporal realm and inner requirement.Consistent in the sinolization process,the both respects form a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By Mao Zedong's Thoughts and later Deng Xiaoping's Theory,the task of nationalization has been generally completed,and the task of contemporarization is put in urgent priority.The“Three Represents”Thoughts initiates the theoretical awareness of Marxism contemporarization.The Scientific Outlook of Development and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ory roll out the practices in overall scale.
Marxism sinolization;Marxism nationalization;Marxism contemporarilization
D26献标识码:A
10.3969/j.issn.1674-8107.2012.05.010
1674-8107(2012)05-0055-06
(责任编辑:韩曦)
2012-04-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0BK014)。
华雷(196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