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议口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2012-04-18万宏瑜杜小红

关键词:译员口译话语

万宏瑜,杜小红

(1.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 200083;2.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会议口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万宏瑜1,杜小红2

(1.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 200083;2.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几十年来会议口译的研究主要侧重经验性地描述和推断其认知过程,伴随着口译职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口译活动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文章从介绍会议口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出发,主张把会议口译放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观察和分析以便更能展现口译活动中各方之间的关系及其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特点。

口译;社会文化语境;社会学转向;关系;跨文化交际

西方会议口译研究从20世纪50-60年代起,

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1](P149-158),从信息处理范式(information-processing paradigm)、释意理论、和神经生理学(neurophysiologic approach)到倍受推崇的跨学科实证研究(the general empirical research)以及描写翻译研究等视角围绕着口译训练、语言问题、认知问题、质量问题和从业问题对口译进行了研究[2]。但大部分研究侧重描写口译的认知过程,用心理语言学的方法探索诸如注意力、工作记忆和多任务处理等(multitasking),很少关注同传译员在社会文化语境中工作或生存的现象、译员的存在和表现以及与周围社会语境之间的依存关系。会议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的社会话语中的微妙变化以及社会公众话语和译员的自我认知之间的差距并未得到充分的诠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开始引入社会学的理论以观察翻译活动中各种行为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3][4]等。口译因其口语的转瞬即逝特点和笔译研究有很大差异,不可能出现对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原作进行译品的历时性分析,但是把口译放在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研究的趋势也已呈现,学者们渐渐意识到用社会学的视角还口译其原貌的重要性。下面从语境、公众/媒体话语、质量与规范、角色认知和职业化几个方面分别阐述口译研究的社会化视角。

一、社会文化语境

早在1976年Anderson就提出同传是在一个社会环境中工作的,译员的角色影响着这个群体组织架构(group structure)的发展和互动的结果。1978年Anderson又撰文指出口译的名与实并不相符,意指口译的概念和译员的实际操作之间有差距。[5]Kirchhoff强调口译作为一种交际系统受到诸多语言和非语言变量的影响,指出了语境(context)对形成话语意义的重要性。[6-7]Stenzl强调应该建立一个更详细更全面的同声传译过程模式,不仅仅是译员心智运作的流程图,而是包括情景语境中讲者、译员和目标文化接收者,提出要研究译员的存在和行为如何影响交际双方的互动。[8]而这恰好符合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倡导的对人和研究对象都“从关系的角度来思考”[9]。这可以算是会议口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初露端倪。

Roy从宏观和微观两层面探讨同传译员和社会文化互动语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描述口译这一行业的元话语表征,Roy分析了同声传译各主体各机构的话语,解读职业规范、相关的专业网站、流行大众书籍、平面和电子媒体报道以及同传译员们在媒体展露的心声等,探寻的是同传译员工作和继续发展的更广泛的社会互动意识形态语境。在微观层面Roy就一个特定的为期两天的同传会议对译员、讲者、组织方、听众各方进行采访了解各方对译员的表现的不同的看法,此外还针对译语中第一人称“我”的使用进行分析,观察和分析译员何时以及如何使用“发言人说的‘我’(Speakers'I)”,换言之,研究的是译员何时和如何转换说话主体(speaking subject)。[10]

对真实同传会议的语境化研究还有Franz P öchhaker,为证实Hans Vermeer和Justa Holz-Mänttäri提出的口笔译功能理论(Functionalist Theory)的有效性,把一个为期3天的真实会议和译员的产出放在真实的情境和文化中研究,并侧重译员如何处理称呼的方式(forms of address)和幽默。[11](P31-53)Kalina利用Van Dijk和Kintsch提出的话语模式,用话语心智建模方法(discoursebased mental modeling approach)对录制下来的口译进行研究,并通过译员内省式的自我评价和听众的评价综合分析口译策略,分析把同传看成策略处理过程并强调了同传中情境知识的重要性。[12]Setton(1999)利用多种理论框架(关联理论、认知语义学、心智模型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研究真实的和模拟的同传语料,从认知语用的角度研究会议口译语境中意义是如何被处理的,旨在弥补信息处理模式和诠释理论模式的不足,强调把同传放在社会语境里研究,Setton的理论框架侧重语境的心智模式。[13]

鉴于翻译研究中其它领域取得了诸多理论上的进步,Cronin呼吁口译研究应该有个“文化转向”,他强调,应该用全新视角来诠释植根于人们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各种类型的口译活动。[14](P45-62)此后Diriker,Vuorikoski,Monacelli和Beaton都从不同方面探索了译员的存在和表现与更宽泛更切近的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直指口译研究中一直缺乏的对语篇、情境、文化以及口译全过程的整体观念。

Diriker在《会议口译的脱离语境化和重新语境化——译员是在象牙塔中吗?》一书中用社会学的视角探讨同声传译是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活动,并阐述了这些语境和实际的同传(SI)活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15]其人类学研究方法独具创新意义,可谓对口译研究的一大贡献。Diriker对一个为期两天的政治和玄学会议进行参与者观察、与会者采访录音,比对了元话语对会议口译的认识和真实社会文化语境下会议口译活动以及口译员的表现,该实证研究挑战了传统的普遍接受的偏重认知模式的研究,推崇社会文化语境下跨学科的口译实证研究。该研究指出以前对同传质量评估的标准如“意思准确逻辑一致”等非常模糊。用户问卷调查中的各项评估标准实际上有着太宽泛的界定。该研究表明用户调查问卷的结果很可能只反映了用户对同传译员工作期望和评估复杂性的某些方面,所以之前研究讨论的很可能不是同一个概念。另外本研究指出,译语不一定是讲话者意欲表达的意思,而是译员斟酌出来的意思(meaning negotiated by the simultaneous interpreter),源语和译员的主观性和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因素有着辨证的关系,这个结果挑战了那些以往只关注心智过程倾向于解读孤立的译语的同传认知模式。

Vuorikoski分析欧洲议会的录音资料,考察原语中的修辞手法在译文中如何处理,除了考虑原语信息密集度和演讲速度,Vuorikoski还强调熟悉欧盟社会文化语境对译语产出非常关键。[16]Monacelli结合意大利议会的口译资料和译员的内省评价来探讨自律(self-regulatory survival move)举措。她认为同声传译是一个颇耗费精力并且容易丢面子的事情,她列举了收集的语料中译员常用的非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减少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的方法来自保。[17]Beaton收集了欧洲议会使用同传的政治辩论,探讨某些意识形态的概念是如何口译的,在这种语境下通过口译的交流是否受到译员所属机构、译员主观性的影响,她认为欧洲议会使用同传本身就加强了欧洲机构的意识形态,这种政治话语通过口译来加强沟通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重要性。[18]除此之外还有Garzone&Viezzi,SchaffnerPyMet al,Inghilleri编的专辑The Translator。

二、社会公众/媒体话语

有关同传的话语是和这一职业的形象和地位紧密相关的,其中对这一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话语就是媒体。而话语不应被看作是‘真实’事物的中立的表征,而是和这事物相关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期望、要求和视角。分析有关“同传”的话语不仅可以了解‘事实’和‘现实’,还有助于参透产生这种话语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因这种话语而催生的社会文化因素。[19][20]

Diriker分析了土耳其报纸、杂志、期刊、电视新闻和节目(1988-2003)中对同传的描述和评价,考察同声传译这个职业何时、为什么成为关注的焦点,并分析媒体和译员各自不同的话语。[21]分析结果显示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8年的美伊战争使得媒体大量关注同传,最初电视台使用内部工作人员充当同声传译译员,质量差强人意。随后启用专业同传译员,效果迥异。“高收入、误译和出名”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楚媒体话语中的高频词。报道海湾战争后,“高收入”这一话语产生者(discourse-generator)影响减弱,职业译员走入大众视野和土耳其经济开放使得媒体关注其它方面,如“忠实于原文、流畅和与原讲话者同步”被认为是同声传译的显著特点。

尽管媒体(评论员、记者、专栏作者等)和译员的话语都是由相同的话语产生者(discoursegenerator)引发,但差别很大。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质量标准“忠实”的理解。媒体认为同传最关键的是要忠实于“原讲话的字词”,而面对媒体的职业译员不断强调同声传译是传达信息的意思而不是字眼。有译员表示翻译过程中会有“并不‘干预’或‘背离’原意”的诠释。译员回忆的逸闻趣事总能反映译员们在交际过程中自己做出判断、关键决策、积极参与沟通的方面。回到宽泛地、去语境化描述同传时,她们往往又转而强调传统的话语,即:着重强调对原语的诠释与讲者的意思不谋而合。

探究会议口译职业形象的元话语,研究词典、百科全书、口译行业机构、口译研究学术团体、土耳其媒体、小说等是如何反映译员生活的。基于不同媒体报道来分析法国公众眼中的译员形象,作者分析了2008年版小说Prolongations描写了欧盟机构内译员非常理想化虚幻的形象。作者还仔细研究了三种法语报纸中使用的“interprète”一词的语境以及内涵和外延。这两种性质迥异的文献的分析结果表明,会议口译职业依然不被人了解,公众对这一行业的认知是神秘美好而不可捉摸。

三、质量和规范

社会学理论中的惯习概念(habitus)关注的是个体/参与者社会化的问题。会议口译译员在并不算长的时间里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而反过来受到这种行为倾向的影响。Schlesinger发起讨论,是否可以把笔译中的规范(norms)扩展至口译,但自己也担心,口译历史不长、从业人数不多,是否能制订口译规范。[22](P227-245)由此后来出现了一些研究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口译以期更好地了解口译行为和规范。Harris积极响应号召,以一些通常的做法和对口译的期待作为口译规范,认为译员首先应该用第一人称。[23]Gile也认为有必要开始讨论口译规范,使研究者们关注以前忽视的社会学概念和工作方法。尽管如此,他也认为同传的质量评估脱离社会语境:清晰、术语准确性等,不仅评估者意见不一,甚至对这些标准的定义也各不相同。[24]

Bühler问AIIC会员在推荐新人入会时对质量标准的重视程度。从此引发口译质量研究的热潮。这个仅收到48个回复的研究至今被援引为AIIC对质量的观点。[25]除了Chiaro&Nocella以外,后来的调查研究都只针对用户,报告了不少发现。Angelelli曾调查北美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和医疗口译的角色认知。[26]该研究挑战了“译者的隐身”这一概念,衡量了译者在交际过程中参与的程度,认为译者的功能和作用与口译质量紧密相关。发现抽象的评分与听实际同传录音时评分有差异。也有研究指出:在其它因素相当的情况下,产出质量因素中标准语调在一般评价时的重要性小于整体评价时的重要性。Takeda描述了译员建立的一套流程以确保客户和用户的信任。[27](P191-200)三组不同种族不同工作的语言工作者在口译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日本本土人做译员、美籍日本人做监听、美国军官做语言仲裁者,就任何有争议的译语做裁决。在这个等级架构里信任、权力和控制等社会政治因素表现得很明显。在政治场合以及其它场合,译员的忠实超越了翻译的质量。

四、角色认知

对话口译(dialogue interpreting)中口译员的积极作用已经有较为深入的探讨,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认同,但会议口译(包括讲台上(platforMinterpreting)的独白式讲话(monologue)的交替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和大会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并没有明确的直接交流对象,更容易被人认为是与讲话者亦步亦趋,如同中间人(conduit)。

Pöchhaker做了一个口译用户意见的调查研究。Zwischenberger的研究受Bühler启发,重新把视角对准全球AIIC会员,该研究着眼于口译员在交际过程中的自我角色认知。[28](P239-253)这个名为“会议口译和自我表征”的全球网络调查重点在于比较有关译员角色的已知的元文本(metatexts)和通过网络调查新收集的信息。该研究还简要介绍了网络调查方法的潜力及其局限性。Pöchhacker发表的会议口译行业调查报告旨在进一步了解这一行业包括译员本人的角色认知(role perception)根据抽样调查、问卷类型等设计该研究共考察了40份调查。[29]会议译员的角色日益成为最近调查研究的重大课题。Zwischenberger和P öchhacker发布了会议口译的期望和自我评价(Survey on Quality and Role:Conference interpreters' expectations and self-perceptions)调查报告。[30]这是2008年对AIIC会员进行有关质量和译员在交际过程中的角色的网络调查,这个关于质量和角色的调查问卷收到704个回复,其中还考察了译员们对“干预/质疑原语、忠实于原文/发言人、对工作环境的反应、译者的中立”等问题的观点。

五、口译职业

国内近年来口译学术界出现“口译职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强烈呼声,口译职业化是一个系统发展的过程,王恩冕的“口译在中国”调查报告认为应该对市场进行合理规范,建立合乎国际标准的译员培训、考试和资格认证体系。[31]潘珺等做了上海及江苏地区口译现状调查研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32]

洪惠芬在硕士论文中指出早在60年代,欧美就发表了很多有关译员工作压力的文章。[33]她用定性研究和采访文本分析方法探讨了台湾会议口译人员工作压力分析,认为台湾译员的工作压力和欧美译员相当,但台湾会议口译市场太小,译员承受额外的压力——工作不稳定,并提出应对这种压力的方法,其中包括对译员培训机构和译员要根据市场需求扩展知识面并适应各种类型的口译,尤其是双向口译。徐祯做了会议口译工作环境研究,同传间的环境、物理因素会影响口译质量,该研究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采访收集了定性定量数据。[34]结果表明同传间的相关因素会影响口译质量。研究建议宣传译员的重要性并促进更多的相关研究改善同传室条件以利译员、听众和会议。陈凯怡对台湾地区口译员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研究。[35]结果表明译员非常看重自我价值实现、安全感和享乐和个人进步、对口译工作的内在的因素表示满意、喜欢有机会从事各种话题的工作并从中得到成就感、自由的工作时间也是一大因素。另一方面,口译职业没有稳定的工作、福利和充足的职业发展空间、有时客户不配合也令译员失望。最后该研究建议提高公众对译员及职业的认识。保护译员利益、提高自治能力。启动职业发展计划建立职业联盟有助于达此目标。

六、结语

以往的口译研究大多是经验性的描述和推断,Diriker指出那些描述同传译员是如何获取和传递讲者意思的观点太过简单化同传的实际工作了,这些观点阻碍了进一步对实际同传工作的研究,并认为语际交流真的是简单的透明的意义对等。另外,区分意义和形式、冗余内容和基本内容、重要信息和次重要信息,导致模糊甚至似是而非的口译角色的描述,一方面要求译员促成交流、弥合文化差异、过滤冗余信息,另一方面要求译员严格遵守忠实于原文、保守中立和公允。要求译员变成讲者“我”,这是普通去语境化同传研究的惯常观点,这实际上简单化了讲者和译员之间语境化社会化的关系。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真实的会议口译活动才能真正讨论译员是如何在真实语境中经过社会、心理、身体和认知因素的协调产出译语的。

其实M.Lederer早在1981年就开始对录音记录进行研究。[36]这种真实语料库研究在语料采集和数据表征上都有很大困难,而且会议的议题、情境等各不相同,研究的伦理问题也使得这种研究困难重重,因此还是有很多从未触及的领域,如性别、口译机构和意识形态,影响译员行为的因素和有译员参与的活动的运作机制等。这些都成为口译研究新的出发点,希望今后会有更多学者关注会议口译、意识形态和社会语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1]Gile,Daniel.Opening up in Interpretation Studies[A].In Mary Snell-Hornby Franz Pochhacker&Klaus Kaindl(eds.)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rdiscipline[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4.

[2]肖晓燕.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2002(4).

[3]Wolf,M.Introduction:The Emergence of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A].In M.Wolf&A.Fukari(Eds.).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B.V.,2007a.

[4]Pym.(ed)Sociocultural Aspects of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with MiriaMShlesinger and Zuzana Jettmarová[C].AmsterdaMand Philadelphia:Benjamins,2006.

[5]Anderson,Bruce.Perspectives on the Role of the Interpreter[A].In Richard Brislin(ed.)Translation: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C].New York Gardner Press,1976.

[6]Kirchhoff,Hella.Das Simultandolmetschen:Interdependenz der Variablen iMDolmetschprozess,Dolmetschmodelle und Dolmetschstrategien[A].in Horst Drescher and Signe Scheffzek(eds)Theorie und Praxisdes Ubersetzens and Dolmetschens[C].Bern&Frankfurt:Peter Lang,1976a.

[7]Kirchhoff,Hella.Das Dreigliedrige,zweisprachige KommunikationssysteMDolmetschen[J].La Language et l'Homme, 1976 b(31).

[8]Stenzl,Catherine.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Groundwork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Model.Unpublished MA Thesis[D]. London:Birkbeck College,University of London,1983.

[9]Diriker,Ebru.De-/Re-Contextualizing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Interpreters in the Ivory Tower?[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2004.

[10]Roy,Cynthia.Interpreting as a Discourse Process[M].New Y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1]P?chhacker,Franz.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M].Hermes,1995(14).

[12]Kalina,Sylvia.Strategische Prozesse beiMDolmetschen:Theoretische Grundlagen,empirische Fallstudien,didaktische Konsequenzen[M].Tübingen:Gunter Narr,1998.

[13]Setton,Robin.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A Cognitive-pragmatic Analysis[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1999.

[14]Cronin,Michael.“The Empire Talks Back:Orality,Heteronomy and the Cultural Turn in Interpreting Studies”[A]. in Maria Tymoczko and Edwin Gentzler(eds)Translation and Power[C].Amherst and Bosto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02.

[15]Diriker,Ebru.De-/Re-Contextualizing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Interpreters in the Ivory Tower?[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2004.

[16]Vuorikoski,Anna-Riitta.A voice of its citizens or a Modern Tower of Babel:The Quality of Interpreting as a Function of Political Rhetoric in the European Parliament,Doctoral dissertation[D].Tampere,Finland:University of Tampere, 2004.

[17]Monacelli,Claudia.Surviving the Role:A Corpus-Based Study of Self-Regulat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s Perceived through Participation Framework and Interactional Politeness,Doctoral dissertation[D].Edinburgh:Heriott-Watt University,2005.

[18]Beaton,Morven.Interpreted Ideologies in Institutional Discourse:The Case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J].The Translator, 2007a.13(2).

[19]Fairclough,Norma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Longman,1989/2001.

[20]Faieclough,Norman.Media Discourse[M].London:Longman,1995.

[21]Diriker,Ebru.Present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Discourse of the Turkish Media,1988-2003[EB/OL].http:// www.aiic.net/ViewPage.cfm/article1341.htm(March/April 2005)Accessed 09/01/2010.

[22]Schjoldager,Anna.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ranslational Norm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s'[A].in Peter Jansen(ed.)Selected Papers of the CERA Research Semina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1992-1993[C].Leuven: Katholieke Universiteit,1995a.

[23]Harris,Brian.Norms in Interpretation[J].Target,1990(2-1).

[24]Gile,Daniel.Observational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ing[J].Target, 1998(1).

[25]Bühler,Hildegund(ed.)Translators and their Position in Society:Proceedings of the Xth World Congress of FIT[C]. Vienna:WilhelMBraumuller,1985.

[26]Angelelli,Claudia.Re-visiting the Role of the Interpreter:A Study of conference,court and medical interpreters in Canada,Mexico and the United States[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4.

[27]Takeda,Kayoko.The Interpreter,the Monitor and the Language Arbiter[J].Meta,2009(54:2).

[28]Zwischenberger,Cornelia.Conference interpreters and their self-representation:A worldwide web-based survey[J].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2009(4:2).

[29]Pöchhacker,Franz.“Quality Research Revisited”[J].The Interpreter's Newsletter,2005(13).

[30]Zwischenberger&Pöchhacker(2010):Survey on quality and role:conference interpreters'expectations and self-perceptions[EB/OL].http://www.aiic.net/ViewPage.cfm/page197(accessed 20 January 2010).

[31]王恩冕.“口译在中国”调查报告[J].中国翻译,2005(2).

[32]潘珺,孙志祥,王红华.口译的职业化与职业化发展——上海及江苏地区口译现状调查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

[33]洪惠芬.台湾会议口译人员工作压力分析[D].云林科技大学,2002.

[34]徐祯.会议口译工作环境研究:台北地区固定式口译间之初探[D].国立台湾范大学翻译研究所,2007.

[35]陈凯怡.台湾地区口译员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D].国立台湾范大学翻译研究所,2007.

[36]Lederer,M.La traduxtion simultanée,expérience et théorie,Minard Lettres Modernes[M].Paris,1981.

Th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of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Research

WAN Hong-yu1,DU Xiao-hong2
(1.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3,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343009,China)

With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pproached mainly froM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 throughout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this paper takes a fresh look at the profession through sociological lens,that is,to put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in an authentic and larger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Th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 better present a holistic view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and among different actors in the interpreting activities and the profession as a whole.

interpreting;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sociological turn;relation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 159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2.06.019

1674-8107(2012)06-0111-06

(责任编辑:刘伙根,庄暨军)

2012-06-15

上海外国语大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技口译教学评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KX 171217)。

1.万宏瑜(1974-),女,江西南昌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口译教学实践与研究。2.杜小红(1973-),女,江西吉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会议口译中译员的译前准备研究——一项基于上海译员的问卷调查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口译中的“陷阱”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