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贯彻落实高教30条 全面提高学院教学质量

2012-04-18蔡建辉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学院工作

蔡建辉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2012年3月,教育部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颁布并部署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30条”)。吉林医药学院从军队转隶到吉林省办学8年,学院发展已由“夯实基础,形成规模”阶段进入“整体优化,重点跨越”阶段。2013年上半年学院将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内涵发展是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教30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质量的硬招实招,措施科学具体,是一场“及时雨”,为学院的迎评促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1 强化以质量求生存意识,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而言,2002年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医学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医学教育始终应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在连年扩大招生和在校生规模不断增加而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学院对教学质量与规模发展之间的矛盾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关注办学规模与效益问题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求生存意识,树立质量求发展的办学观。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是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医改促教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院“生命线”的观念,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

要建立健全各级教学工作管理体制,明确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教学工作,确定教学工作的方针政策;院长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工作,动员、组织、协调学院各部门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教学工作会议制度,有关教学的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措施等,应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院长办公会决定;健全各级领导定期听查课、参加调研制度,了解教学一线动态,提高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启动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落实。

2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教师。目前,学院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体制和机制创新。

要深化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向教学第一线倾斜。从人才强校的高度,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兼职教师聘用力度,提高教师待遇;修订教学事故处理规定,端正教学风气,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鼓励高职称教师从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临床实践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有一大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走上讲台,要求高职称教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

根据“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高校教师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种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才能确保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坚持师德建设和业务建设并重的方针,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完善教学和科研激励及约束机制,重奖在教学第一线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的教师和团队,让每一位教师体会到学院是他(她)们实现人生价值、展示其才能的舞台。健全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严格经费管理。2012年学院获批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新药创制项目获批,到账纵向经费142万元;13项课题获省级立项;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项、省科技进步奖7项,数量上创历史新高。

中青年教师是承担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应把中青年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对青年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同时,要为他们指定导师,帮助和指导他们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备好课,坚持进行试讲合格后,才能正式上讲台。在教师职称评聘中,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必须有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

3 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践教学质量

为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实现学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必须修订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对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管理规范,不断促进学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优秀、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管理干部的岗位培训和在职学习,分期分批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教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结合工作实际,有组织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与实验,开展考察、交流和研讨活动,适应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医学技能操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新建模拟实验室,更新添置实验设备,保证实验开出率。加强实验、实训、见习、实习检查与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强化实验教学队伍与实验课程建设,加强对现有实验人员的培训,注意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推进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实现专业实验课单独设课;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和实习基地、生产实习教学环节改革力度;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的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

积极推进临床实践教学建设,加强技能训练,注重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本着“教学相长、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合作双赢”的原则,新增北京军区总医院等校外临床实习基地6个,与梅河口市中心医院等洽谈建设非直属附属医院;第四批临床学生赴浙江舟山医院异地教学顺利开班。教务处及附属医院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临床教学工作的管理力度,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和完善管理体系改革,实现对临床带教医师的规范化、量化管理目标。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培养面向基层、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合格医学人才。

4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

医学模式和国家医改深化,为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学院把创新人才模式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树立精英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拓宽国际视野和信守本土情怀相结合、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两个项目获评“吉林省高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工作评价制度项目”优秀项目。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院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积极申报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一些创造性教学方法;科研是教学的基础,高校科研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教学、服务人才培养,学院教师要善于通过科研掌握科技和学术发展的最新趋势,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感受鲜活的研究过程,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要提倡师生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互动中真正让学生敞开思维、放开思想,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潜质、批判式的思维和质疑的勇气。

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总结学院多年来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对“吉医人”的身份认同和对“吉医精神”的文化认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化传承创新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中。大力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具有关爱患者、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培养出具有优良的思想品格、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多样性,多规格的应用型人才。近日,学院举办了第三届“益智杯”影像专业知识大赛、第八届“天使之星”护理技能操作大赛、首届大学生“讲课”大赛及第二届临床技能操作大赛等;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东北赛区竞赛三等奖。

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百折不挠、凝心聚力、勇创一流”的学院精神传统。树立学风建设也是质量的观点,将学风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健全和完善考核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排除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努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违反学院纪律的学生,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5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专业和学科建设力度

医学发展新趋势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学人才培养的结构、质量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医学的社会性、公平性、整合性以及健康需求的广泛性、医学国际化等都在加速发展。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立足“扬优、扶新、改老、拓宽”,坚持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并举,积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学院现有医学类专业7个,理学类专业3个,管理学类专业3个,工学类专业1个,初步构建了医学教育和非医学教育相互促进,医、理、工、管学科互生共荣的专业体系。近日,学院重新遴选出17个专业负责人并完成了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的第三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明确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实现学年制管理和学分制管理有机融合,使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

构建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分层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以加快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主导,切实做到“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杰出人才、培养优秀人才”,壮大学科教学科研队伍力量,强化学科梯队建设。针对性准备新增药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及学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报材料,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目标、保障措施以及主攻方向。近日,辐射损伤防治实验室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室被确立为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口腔科被确立为吉林省卫生厅重点扶持专科;到账年度省级重点学科纵向建设经费65万元。

6 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转制办学8年来,虽然教学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教学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办学规模的递增速度与办学条件的改善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特别要加大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投入,每年投入经费不低于前一年设备总值的10%。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效率。大力整合资源,进一步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学、科研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大教学图书资料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新图书馆功能。加强校园网及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7 构建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探索符合国情、校情的质量标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和评价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和社会监督与学院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教育质量监测和保障体系,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机制。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评价方案为蓝本,制订学院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法和实施方案,二级学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实施细则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等系列评估办法,分解细化专业、课程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等评估指标,并将责任落实到二级学院(系)、教研室及每位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完善教学工作质量奖惩制度及落实校、院系领导听课、课程评估、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制度;增加教学督导组成员,细化工作任务,建立校、院系二级教学督导制,设立学生信息员,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对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引导和规范社会评估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教学通报制度,定期将教学评估结果及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向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通报,完善舆论监督和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把质量监测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实现质量监控的常态化和信息化。

当前,学院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高教30条”,通过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转变了教育思想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加强了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和学科建设,巩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学院工作
初等教育学院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不工作,爽飞了?
学院掠影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选工作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