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及原因探究

2012-04-18万建强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生产力改革开放建设

■万建强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及原因探究

■万建强

邓小平;改革开放;历史贡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20周年。为缅怀这位世纪伟人,毫不动摇地把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论述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探究他为什么能作出如此卓越的贡献及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一、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至1949年10月,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建立后至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9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党缺乏执政和建设的经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认识不深刻,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过失误,遭受了挫折。

粉碎“四人帮”后,重新恢复工作后的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思考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倾听实践和时代的呼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以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仅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且在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一)推动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迈进改革开放新时期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解放思想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前提。粉碎“四人帮”后不久的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两个凡是”错误观点。“两个凡是”实质就是维护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维护“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它使人们在长期动乱后,急迫要求澄清是非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并形成了新的思想禁锢,捆住了历史前进的脚步。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怎样才能打破新的思想禁锢,开辟一条发展新路呢?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次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新华社向全国转发。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这篇文章的锋芒直指“两个凡是”,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震动,但也遇到了很大阻力。

针对当时一些人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情况,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远见卓识和革命胆略,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行。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1](P38)他振聋发聩地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P143)邓小平严厉批评“两个凡是”,鼎力支持思想解放。

在邓小平、胡耀邦、陈云、叶剑英、李先念等人旗帜鲜明地支持和推动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大大提高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马列主义觉悟,使大家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开启了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国迈进改革开放新时期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明确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新思想,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要改革?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仍然存在一个继续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改革则是解放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2](P148-149)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他指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2](P370)这就打破了过去马克思主义一直把阶级斗争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传统观念,第一次明确把革命、改革、解放生产力这三者联系起来。这些观点和论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中国为什么要改革的问题,这就是为了改变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家昌盛,人民富裕,社会主义制度巩固。

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冲破了长期以来人民公社体制对农村生产力的束缚,广大农村出现生机盎然的局面。在农村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后,城市改革也开始起步,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在改革中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我国的开放始于创办深圳经济特区,尔后从沿海扩展到沿江沿边。通过敞开国门,分享到大量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并且使得大量利用外国资金、市场、资源、能源成为可能。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变。

(三)有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判断,为我们党制定基本路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列主义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的结论,现实中没有可效仿的成功模式。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他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P3)他立足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经济不发达的基本国情,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2](P252)他强调,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同志对国情的科学判断,为我们党正确地认识国情,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党的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P366)他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2](P379-380)他反复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从而增强了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四)立足中国国情,精心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蓝图

邓小平同志依据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集中全党的智慧,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蓝图。1979年,他提出在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后他在多次讲话中逐步形成了从80年代初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的设想:“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末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2](P251)对于如何进行改革开放,他明确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2](P237)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他把政治体制改革视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以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强调要在稳定的环境中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强调要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政企分开,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转变政府职能。从而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政治文明开辟了道路。他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要求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五)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新概括,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内在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如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等于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有人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有的人甚至担心搞改革开放会走了资本主义道路。使得一些本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因为头脑中的框框而不敢放开手脚,影响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不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打破新的思想僵化和半僵化状态,不破除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革开放就有可能半途夭折。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时刻的1992年1月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这一重大认识问题。他跳出传统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角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手段与目的相一致的新的思维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在南方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迈不出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P372)提出“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后,他又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P273)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厘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僵化认识。这样就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扫清了继续前进的思想障碍,大大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邓小平同志在积极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所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以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思想回答并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成功地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贡献巨大。

二、邓小平为什么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历史性的贡献及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历史性的贡献,究其主要原因:

(一)始终胸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

邓小平同志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相连,忠诚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个理想,是他的庄严的人生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他说:“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2](P173)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之中,他的理想信念都没有发生过动摇。

20世纪30年代初期,邓小平在江西苏区时先后担任过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等领导职务,后因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和主张,被“左”倾错误领导者打成“江西罗明路线的代表”、“毛派”的头子,受到了撤销职务和党内“最后严重警告”的处分。面对厄运和打击,邓小平没有消极颓废,而是耐心等待复出机会。不久,他在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副主任贺昌等的支持帮助下,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部秘书长和《红星报》主编,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落起”。

1966年“文革”爆发,邓小平被打成“全国第二号走资派”,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1969年10月至1973年初,他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面对逆境和危难,60多岁的邓小平没有丧失理想信念,相信自己还会出来工作,以平和的心态参加劳动,阅读书籍,帮助操持家务,每天在住处通往工厂的“小平小道”上思考着中国的现实和未来。1973年2月,邓小平接到中央正式通知,离开江西回到阔别了三年多的北京。随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决定。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二次“落起”。

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不久,为了扭转动乱时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大刀阔斧地抓全面整顿。特别是他要纠正“文革”错误,引起了“四人帮”的仇恨和毛泽东的不满。于是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位老人身上,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遭到错误的批判。在1976年4月,他又一次被打倒,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文革”十年动乱宣告结束。在叶剑英、陈云等老同志的推动下,1977年7月,72岁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三次“落起”。复出后,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勇气领导全党拨乱反正,进行改革开放,终于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人民的命运。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对中国改革开放作出历史性贡献,是因为理想信念坚定,意志顽强。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只有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理想,为中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人民幸福的不懈奋斗过程中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才有可能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为党为人民的事业作出历史性的贡献。我们党现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的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我们要像小平同志那样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管前进道路上困难多大,环境多恶劣,也不管价值观如何多元化,都不动摇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改变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有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如一地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判断国情,勇于开拓创新。他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1](P143)在江西苏区时期,他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和主张,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土地分配、扩红、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等项工作,取得显著政绩。他第二次被打倒后复出时,针对“文革”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着手进行全面整顿,纠正毛泽东晚年的失误。他在1975年9月召开的农村工作座谈会上说:“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1](P35)由于他坚持实事求是,大刀阔斧地解决问题,对各方面工作的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恢复工作后,我们的党处于能否实事求是地认真总结反思社会主义的模式和经验,纠正“左”的错误,开创新局面的特殊历史时期。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1](P141)他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他在南方谈话时疾呼:“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2](P372)由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倾听实践和时代的呼声,才会有“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新思想,才会有“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才会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新论断,才会有“三个有利于”的新标准,并终于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对中国改革开放作出历史性贡献,是因为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只有破除迷信,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形势,正确决策,开拓创新,才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机遇和新挑战,同样要靠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科学创造精神。我们要像小平同志那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不断认识客观规律,不断激发创造活力,积极探索,大胆实验,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三)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邓小平同志来自人民,热爱人民。他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1931年8月,邓小平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时,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纠正“肃社党”的错误,平反了一大批蒙冤的干部群众,对土地分配进行检查和重新分配。此外,他还大力组织兴修水利,兴办工业和手工业,建立合作社、互助队、突击队,开展劳动竞赛、增产节约、支援前线等活动,使整个瑞金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1969年10月至1973年初,邓小平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期间看到了基层工人群众生活的困难处境后,对工人们说,以后生产发展了,就能过上好日子。特别是他第二次复出之前,赴吉安、井冈山、赣南、瑞金、景德镇等地深入工厂、农村进行调研活动时耳闻目睹了当时老区落后的生产力和群众的生活状况,更促使了他复出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人民群众收入,让老百姓过上富裕日子的决心。于是他第二次复出后,抓经济建设,抓科学技术,领导开展全面整顿,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由停滞、下降转为回升,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的1978年9月,在东北视察时对在场的领导干部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他说:“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P12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反复地讲,搞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增加人民收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再不迅速发展生产力,我们就可能亡党亡国;再不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就将失去吸引力。他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他最注重给人民带来实惠,特别强调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的根本标准。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对中国改革开放作出历史性贡献,是因为他热爱人民,情系百姓。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巩固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像小平同志那样,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党努力工作,为人民踏实办事,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呼声,满足群众需要,尊重群众创造精神,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带领群众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起艰苦奋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代伟人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思想回答并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并且从国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正确主张和举措,成功地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他为党、为人民、为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不愧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中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文件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他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积极推动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他明确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新思想,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他有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判断,为我们党制定基本路线提供了科学依据;他立足中国国情,精心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蓝图;他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新概括,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本文还联系邓小平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阐述了他为什么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如此卓越的贡献:这就是他始终胸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有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A849.1

]A

]1004-518X(2012)03-0016-06

万建强(1953—),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江西地方史。(江西南昌 330077)

【责任编辑:高 平】

猜你喜欢

生产力改革开放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