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肛门瘙痒症
2012-04-18秦宇伯梁德森汪大伟
秦宇伯 梁德森 汪大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肛门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人群发病率为1%~4%,多发于40~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以肛门部皮肤剧痒为典型症状。大多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比较困难,现有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包括药物内服外用,肛周频谱照射等;及手术疗法包括肛周神经末梢切断术,肛周皮肤切除术等。我们从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用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肛门瘙痒症8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8例,女37例,男女之比1.3∶1。年龄最小30岁,最大57岁,平均46岁。病程最长的15年,最短的半年。经治疗的全部85例患者均不伴有肛周原发性皮肤损害,属于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继发性肛门瘙痒不在本组治疗范围之内。
1.2 治疗方法 术前1d半流食,术前清洁灌肠,术区备皮,标识肛门瘙痒范围。患者取左侧卧位,靠床面一侧下肢半伸位,上面下肢屈膝位,使肛门充分暴露。碘伏常规消毒手术野,铺无菌洞巾,将超出所标识肛门瘙痒范围外缘约0.5cm与肛门内缘之间的区域做皮下浸润麻醉。取肛门后正中,与尾骨中线平行切口长约1.0cm,切开皮肤。用小弯钳向肛门潜行分离皮肤至肛缘,其间肉柱用小组织剪剪断。用小组织剪将分离的皮瓣内层的组织(主要为脂肪组织)剪去,切勿剪破皮肤以保持皮肤完整性,用腋臭专用刮匙搔刮皮下直至无组织刮出,此时皮瓣呈樱桃红色,以0.9%氯化钠注射液加庆大霉素8万u冲洗空腔尽可能无组织碎片残留,挤尽空腔内残留液体。切口不予缝合,以丁字带加压包扎。术后抗炎对症治疗,禁食水1d,留置肛管2d,便后常规换药后加压包扎。
1.3 疗效标准 治愈:肛门瘙痒症状消失。有效:肛门瘙痒症状有改善。
1.4 结果 本组85例患者中,治愈75例,占88.2%,随访3个月至2年无复发。有效10例,占11.8%。术后并发症:血肿形成1例 ,皮下积液2例。
2 讨 论
肛门瘙痒症属肛肠科常见病。患者往往苦不堪言,且易复发,有时经久不愈,甚至有些患者因此而患上抑郁症[1]。瘙痒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表皮内及真皮浅层的游离神经末梢是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受物理化学刺激后导致局部组织胺、激肽和蛋白分解酶等化学性介质的释放。释放的介质作用于神经末梢引起冲动[2]。本组患者均为原发性肛门瘙痒,不伴有原发性皮肤损害,以瘙痒为主要症状,肛门瘙痒是一种自觉症状,从本组患者临床症状观察,70%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殖器,腋下等部位的瘙痒,而这些部位均是大汗腺分布区域。大汗腺又称顶泌汗腺,主要分布于腋窝,乳晕,肛门及外阴等处,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其分泌部位于皮下脂肪层中,腺体为一层扁平、立方或柱状的分泌细胞,其导管结构与小汗腺相似,但直径约为小汗腺的10倍,大汗腺导管开口于毛囊上部皮脂腺开口上方[3]。通常肛门周围大汗腺异常分泌可导致肛门瘙痒症的发生[4]。因此,我们提出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肛门瘙痒症,手术目的在于破坏肛周表皮内及真皮浅层的游离神经末梢的同时清除肛周大汗腺组织,使局部皮肤感受器敏感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又使局部汗腺分泌明显减少,肛周的瘙痒得以治愈。术后出现血肿,皮下积液处理观察提示与术后加压包扎不彻底有关,均经穿刺抽液仔细包扎加压一周愈合。
本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治疗,继发性肛门瘙痒症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Chaudhry V,Bastawrous A.Idiopathic pruritus ani[J].Semin Colon Rectal Surg,2003,14:196-202.
[2]胡佰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98.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
[4]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