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搞农建正当时 转型跨越谱新篇
2012-04-14
近年来,高平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饮水安全、水源保障、增收富民、防洪保安、水保生态等五大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履坚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大兴水利为先。高平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08 m3,每公顷平均占有量2 670 m3,分别占全省的43.7%和73.6%。面对转型跨越的发展重任,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挑战,水资源需求迅猛增长,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已经成为制约全市发展的主要瓶颈。可以说,不把水利的文章做好,经济建设就难以为继;不把节水的文章做好,转型跨越就失去了依托。为此,我们坚持水利先行、量水而动,大力实施蓄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引进外来水、用好废污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的“五路治水”战略,以现有的水利设施配套为基础,以张峰水库供水为依托,以构建新的高平大水网为目标,大搞农建,大兴水利,形成了“四纵两横”、互通互补的“手掌形”供水网络体系。2012年9月12日,高平市举行“关井压采”及张峰水库供水启动仪式,标志着全省“两纵十横”大水网的第七横全面受益,张峰水库工程每年可向全市供水3 500万m3,有效缓解了全市供水紧张的局面。
二是多元筹资为径。在水利投入上,主动多方筹资,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模式。一靠财政投。2007年以来,全市连续6年每年都要拿出近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靠上级争。全市积极向上争项目、争资金、挤盘子,2011年争取上级资金6 400余万元。三靠社会融。本着“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民营大户参与农建,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家,仅2011年投入资金就达1.2亿元。四靠市场引。采取股份合作、合伙制等办法,广泛吸引资金。比如,西部供水网络建设中,采取股份制模式,一次性筹集资金4 800万元。五靠煤矿筹。采取以工补农方式,鼓励引导煤炭资金参与农建。丹河综合整治过程中,煤矿企业7年累计投入3.2亿元,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六靠百姓补。探索尝试“一事一议”,解决了农民自筹资金。
三是民生水利为要。水利是民生改善的紧迫要务,是维系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我们率先实施了“饮水安全全覆盖”和“自来水全覆盖”工程,累计建成安全饮水工程323处,保障了445个行政村、41.3万人民便捷地喝上干净水,喝上放心水。2011年以来,投入1 855万元,实施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惠及60个村、5万余人。同时,针对河流防洪能力低、小型水库病险率高、山洪灾害防治薄弱等问题,大兴水利、排除水患,综合整治丹河,全面治理东仓河、东大河、许河等6条支流,累计治理河道130多km。除险加固釜山、杜寨、赵庄等小型水库17座,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人水和谐为本。第一,坚持以水滋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五谷丰。全市投资5 080万元,重点实施国家级小水重点县、粮食产能县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0.3万 hm2,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2.5亿kg,总产单产再创历史新高。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日光温室大棚0.133万hm2,建成金田、凯永、天润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力地带动了农民致富增收。第二,坚持以水促工。建成西部供水网络、张峰水库引水等工程,积极推进“东水西调”、张峰水库东延、“三网合一”等高平大水网建设,实现供水能力8 200万m3,为全市高新技术、煤电化、装备制造、轻工食品四大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为寺庄、河西、东部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坚持以水养绿。我们把建设美好家园、打造宜居城市作为宗旨,实施了水保生态工程,2011年以来治理小流域5条,初治水土流失面积0.12万hm2。实施生态绿化工程,植树180万株,造林0.133万hm2,呈现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