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工荒”看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

2012-04-14彭焕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民工荒新生代劳动力

彭焕才

从“民工荒”看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

彭焕才

“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荒”、“质量荒”。从“民工荒”反映出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必须确立新生代农民工是重要人力资本的共识,破除阻碍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劳动力自身发展的社会保障,增大以培养现代产业工人和新市民为目标的教育投入,加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培训,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资源。

“民工荒”;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投资

近年来“民工荒”频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人们从“民工荒”中日益清醒地看到,农民工并非“无限供给”、“取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我国要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中成功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把农民工变成高价值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当下“民工荒”是在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务工主体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从“民工荒”审视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问题,意义重大,值得高度关注,深入研究。

一、“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荒”、“质量荒”

所谓“民工荒”是指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劳动力短缺。自2004年以来,这一经济社会现象便开始发生并不断出现,迄今仍在继续,甚至愈演愈烈。无论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还是2010、2011年经济形势好转,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民工荒”。当初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东部沿海地区,后来则逐渐漫延到内地的河南、江西、安徽与四川等地。仅2009年深圳劳动力市场用工缺口达12万,而2010年广州在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等行业领域缺工量就接近15万,东莞作为“世界工厂”缺工过百万。湖南长株潭地区2011年用工短缺亦逾3万人。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刘易斯拐点”,揭示了在城乡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到一定阶段就不再继续。随着“民工荒”的出现,一些人提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复苏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真的到了“刘易斯拐点”、到了企业用工普遍短缺的时候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中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巨大,劳动力转移将长期存在。根据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到2006年底为53 100万人。近年来这一数据又有了上升。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在2050年我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有一个重要指标,那就是农村人口低于国家全部人口的20%。这就说明在未来40年中,我国平均每年需要从农村向城镇转移1 400万人口。因此,在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民工荒”的出现并不是劳动力总量短缺。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持续的“民工荒”呢?人们进行广泛调研,得出的结论是:经济迅速回暖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企业用工需求随之加大;工资待遇未能改善,生活环境差,民工外出就业人数减少;国家在农村推出的惠农政策增多,返乡农民工多就近择业;生活水平提高,自愿失业人数增加;信息不畅通,农民工无序流动等是重要因素。[1]实际上,除此之外,从发展趋势与深层次根源来说,“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结构荒”与“质量荒”。最新的有关调查表明,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一些没有进行产业升级的企业大量倒闭,剩下的多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为了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增强竞争能力,不少企业正在加速推进产业调整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的更多的是技能型劳动,而不是普通劳动。近期有研究者对600家制造业企业的招聘信息和5 000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40%以上的企业要求应聘者有技工证,但考取技工证的农民只有10%。企业招工岗位中近1/3都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而要求具备初级工水平和要求达到中级工及以上水平的岗位分别占了25%和 7%。[2]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企业更是需要大量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熟练工,尤其是需要高级工。一方面,企业对中高级技工求贤若渴,不惜重金招揽贤才;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寻求就业的农民工又恰恰缺乏这种专业技能,从而造成民工的“质量荒”。同时,从年龄结构看,企业对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需求量最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09年对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表明,约86%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其中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约占总体需求的63.3%(16~2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约占31.7%,25~3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约占31.6%)。[3]这导致了年龄结构需求的失衡。由此可见,“民工荒”并不是因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造成的用工短缺,而是由特定人群缺乏导致的结构性供给不足,或者说是结构性有效供给总量不足。正是这种民工的“结构荒”、“质量荒”,导致了一方面“劳力荒”、另一方面“就业难”的怪圈。

二、“民工荒”折射出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缺失

“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引人深思,为什么用人单位和企业会有大量技术岗位的空缺?如何解决“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矛盾?符合实际的回答是,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缺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根本出路在于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所谓人力资本投资就是对人的成长、发展的投入,其实质是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知识素质的投资。从国家层面或宏观角度讲,人力资本投资包括用于整个人口的抚养、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其他方面的费用支出。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人力资本投资的统计不很完整,例如2006年我国的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GDP的4.6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8%以上)。[4]具体到农民工,其人力资本投资的水平就非常低了。

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主要体现在流迁费、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生活与职业教育培训等方面。从“民工荒”反映出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

1.工资收入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06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大规模调查,发现农民工收入状况整体欠佳,尤其是青年农民工收入偏低,其月收入在 1 501~2 000元、1 001~1 500元、701~1 000元和501 700元的分别占比为16.9%、21.6%、26.6%和23.4%。2007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也显示,拿到上年全部工资和大部分工资的农民工只有81%和18%,没有拿到或只拿到少部分工资的农民工仍然有1%左右。湖南长株潭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月收入普遍偏低,以2010年为例,800~1 000元的占了50%,1 000~1 500元的占了25%,1 500元以上的勉强占到25%。而欠薪的现象令人堪忧,能按月支取应得工资的农民工只有16.7%,拖欠一两个月的现象最常见,将近四成,经常被拖欠3个月以上的竟然高达37.1%。

2.流迁费用等成本高。流迁费用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经济条件下政府基于非经济因素考虑而收取的各种“入门费”和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交通费、信息费等。如流动人口证、暂住证、计划生育证等办证费用和城市增容费,民工输出地开计划生育证明、劳务用工证明、边防证等费用,打工地收取的介绍费、各种押金等。这些费用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动辄数百元,无形中加重了民工的负担,使其实际收入大大减少。[5]

3.社会保障缺乏。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做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他们在很恶劣的条件下生产和生活,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补偿和保障,不少人付出了健康代价,甚至为此失去生命。因此,他们有很高的社会保障需求。然而,由于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等原因,他们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很低,始终被排除在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相关调查材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很少,而雇主或单位为他们缴纳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6%、21.8%、12.2%、3.9%和2.3%。[6]这些数据从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

4.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尤其是职业教育培训缺位。北京市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多数农民工在城里的文化支出为零,在回答“你工作的单位或居住地是否有业余文化生活设施”时,选择“有,比较多”的仅占8%,“没有”的达60%。调查还发现,10年没有看过电影的农民工占到60%以上,聊天、睡觉、打牌赌钱、闲逛是90%以上农民工打发空闲时间的主要方式。[7]各级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与投资远远不够。更令人焦虑的是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严重缺乏。由于只重视正规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培训,我国建立的职业技术学校非常有限,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建设未能发展,且逐年萎缩。2002年全国各地停办的技校就有大约600所,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5年,职业教育从58%下滑到38%。[5]权威调查报告显示,在外出农民工中,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含文盲)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分别为76.5%和23.5%,而51.1%的外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6]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企业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优势是劳动力低成本。不少企业以低成本劳动力为竞争力,奉行“拿来主义”,只招熟练工,一旦完成订单,对农民工就弃之不用。它们不愿意与农民工签订长期用工合同,更不注重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从而造成农民工缺乏教育培训,文化水平与劳动技能无法得到提高。

三、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20世纪80、90年代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民工。21世纪到来后,老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增大逐步退出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则逐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据最新统计,全国有农民工2.23亿,其中新生代农民工1.4亿,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8]“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新生代农民工荒。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

1.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发展与劳动力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条件

成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加速转型历史条件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迫切要求改变自身的发展状况,实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他们更多地将离开乡村到外地打工看作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机会的契机。他们不仅关注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权利的实现。然而,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和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需求表现出淡漠,只求不计后果的掠夺式利用。这既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也对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必须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并切实加强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供给。

2.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新生代农民工较之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与非农领域就业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管理体制已经没有办法把他们拒绝于城市之外,或者把他们再送回农村。而实际上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已离不开他们。目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农村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适应非农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提高劳动力素质,将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和新市民势在必行。而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问题。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有效提升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3.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

“民工荒”给经济发展提供的一个信号就是倒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升级。当今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产相对过剩,中国企业主要以低廉的劳动成本迅速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必须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步伐、不能适应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兴第三产业要求的问题。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高素质专业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也离不开高素质一般人力资本。掌握一定技术和具有较高素养的普通工人是最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因素。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又依赖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层次的提高。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不断促进其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可以在推动消费增长、消费结构变化的条件下,拉动消费市场,从而为刺激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4.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增强农民工的认同度、归属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关乎国家长远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处于17岁至29岁,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的心理波动和改变比较大,受环境影响,易于产生苦闷、彷徨、压抑等负面情绪,形成不安定因素[9]。他们具有丰富的强烈的文化教育需求,如果这种需求受到压抑、得不到合理满足,就会转化为不满、憎恨与仇视,从而形成新的社会矛盾。“民工荒”表现出不少新生代农民工找不到或失去工作,一些人从“流民”、“饥民”演变为“暴民”。这种状况无疑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从长远战略来看,上述问题不解决,将对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成为现代产业工人造成极大障碍。因此,加大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强化教育、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使之具备健康心理、良好法律意识和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对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度和归属感、促进国家长远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四、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思路

“民工荒”反映出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既凸显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成长发展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也警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遭受障碍的严重性。必须形成正确的思路,采取切实的措施,努力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

1.确立新生代农民工是重要人力资本的共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人力资本作为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资本,在形成过程中花费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能够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年龄较小,可塑造性较强,受教育程度较高,对文化专业知识有极强探求欲和进取精神的特征。他们居住在城市,熟悉都市生活,宜工不宜农。作为农村劳动力中的高素质人员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有必要对其进行人力资源再投资和开发。因此,必须在全社会确立新生代农民工是重要人力资本的共识,使政府和企业在努力开发专业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同时,克服“农民工是取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的错误认识和将新生代农民工排斥在人力资本范畴之外的错误做法,注重开发普通人力资本,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从而为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真正解决“民工荒”问题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2.破除阻碍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障碍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及依附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平等待遇规定,是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严重障碍。必须大力改革,推进城乡制度变迁,坚持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方式,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实行城乡户籍一体化,实现户籍管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尽快改变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制定和完善外来人口的管理制度,努力降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和定居的门槛,尊重他们就业和居住的自由权。帮助其解决居住问题,对进城新生代农民工购买或者租赁城镇住房给予政策支持。组织和引导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有序地流动,建立连接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实施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逐步取消劳动者的各种身份界限。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落实相关政策,让有强烈离农愿望的新生代农民工优先转变为城镇居民,对在城市有稳定收入、有固定住所的新生代农民工可以考虑给予市民身份,加快其市民化进程。努力剥离户籍制度上附系的一系列利益,促使户籍制度同就业、工资、教育、社会福利等诸多制度相分离,避免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身份限制而遭遇各种不平等待遇。同时加快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劳动在收入中所占比例。

3.健全促进劳动力自身发展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公共服务性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十分重要。政府和社会应逐步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失业、工伤、医疗、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中,减轻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改善生活环境。加快封闭型城市社会保障向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的开放型社会保障的转变步伐,努力健全促进劳动力自身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水平,通过强化征缴扩大覆盖面,使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建立应急救助机制,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应急救助、贫困救助、教育救助和法律援助等。同时,根据职业特点、收入状况、流动程度及定居城镇意愿,采取分类分层的措施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使之有尊严地有保障地生活与工作,真正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早期投入、延长收益,提高收益回报率。

4.增大以培养现代产业工人和新市民为目标的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投资,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质量的关键所在。应基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目标、人生理想、价值观的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长远战略考虑,确立把新生代农民工培养为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和新市民的政策目标,在不断提高国民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基础上,增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投入。为此,必须将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中央投资范畴,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奠定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良好基础教育的坚实基础。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出台相应政策,将其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设立“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发展基金”,以不断提升业务与综合素质。鼓励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终身教育,满足其多层次学习和发展需要。并努力创造条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使之享受在父母打工城市接受教育的权益,从而提高十几年后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5.加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培训

职业技能的高低是人力资本存量大小的重要标志,决定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择业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寻求非农就业职业发展的特点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大力加强职业技术培训。首先,大力发展正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前,通过国家补贴等措施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入中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以提高新增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其次,抓好成人再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包括职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等补偿教育,使新生代农民工能适应企业或用工单位的工作,着力建立一个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面向基层、覆盖城乡的,包括职业技校、成人夜校、社区教育以及就业辅导在内的多元培训教育体系;第三,根据不同的就业意向和需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分别提供实用的职业培训,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从“一锅炒”走向专业化,从就业教育逐步走向创业教育;第四,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创新培训内容,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特殊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实现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培训的有机融合,在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训练的核心地位的同时,加强政策法规、心理辅导、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等素质教育,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努力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质和精神文化素养。

[1]姚全忠.民工荒到底“荒”在哪[J].施工企业管理,2011,(3):58-59.

[2]马建富,华慧颖.破解“用工荒”的职业教育之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24):37.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度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EB/OL].http://www.mingong123.com/2010-02-21.

[4]温源.“民工荒”矛盾纠结如何解?[N].光明日报,2009-10-18(7).

[5]李波平.“民工荒”成因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11,(1):61.

[6]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es.gov.cn/2010-03-19.

[7]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让农民工快乐多一点[N].光明日报,2010-06-18(9).

[8]邹勇文,杨华星.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难在何处?[DB/OL].http://www.gmw.cn/2011-01-17.

[9]齐 芳.从心理学看“富士康事件”[N].光明日报,2010-05-23(3).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a Perspective from the Migrant Worker Shortage

PENG Huan-cai

Migrant worker shortage,to a large extent,is the shortage of structure and quality.From the realistic situation of this kind of shortage,it can be seen that migrant workers,especially the new generation,are characterized by severe insufficiency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Strengthening th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for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enormous realistic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To make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 high quality human resource in the new stage of the century,a consensus must be reached that the migrant workers in the new generation are important human capitals,and the hindering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th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must be removed.Also,China must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to promote self-development of labor force,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that aims at educating modern industrial workers and new citizens,and strengthen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that helps the new generation adapt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make rural migrant workers of the new generation become high-quality human resources in new century.

migrant worker shortage;ruralmigrant workers of the new generation;human capital;stock;investment

彭焕才,湖南商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 410205)

(责任编校:文 心)

2010-2013年度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的缺失与发展对策研究”(2010ZK3101)

猜你喜欢

民工荒新生代劳动力
“新生代”学数学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民工荒’和社会保障缺位
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现象并存的分析
刘易斯理论模型及其“拐点”问题研究综述
农民工“短工化”视角下的“民工荒”问题及其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