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创新思考

2012-04-13胡新明

四川建筑 2012年1期
关键词:铁路体系标准

吴 闽,胡新明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是铁路工程建设的技术基础,是铁路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做好铁路建设标准设计,对于有效实施宏观调控,规范建设管理和市场行为,确保工程建设安全质量,促进铁路技术进步,提高铁路建设社会经济效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铁路建设标准设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适应大规模、高标准铁路建设形势需要,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新理念和“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为指导,大力推进标准化创新建设,使客运专线铁路建设标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然而,建设世界一流客运专线,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给铁路建设标准设计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面对这种形势,目前铁路的建设标准设计工作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1 技术标准水平不高

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客运专线目标,技术标准是前提,只有建立了世界一流的技术标准体系,才能建成世界一流的客运专线。由于我国客运专线建设标准技术储备不足,缺少科研基础和实践检验,随着工程建设的全面实施,已经发布的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将逐步暴露,比如缺项、漏项,相互矛盾,对国外标准引进不够系统,理解消化存在偏差,站后专业标准系统性和完善性不够等等,这些都表明我国铁路的技术标准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1.2 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和货车装备的更新、货车速度的提高以及集装箱运输、特种货物运输的发展,繁忙干线将逐步全面实施客货分线运输,一些以货运如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铁路通道将投入建设。而我国铁路目前初步建立起来的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比如货运专线、重载铁路、快速货运铁路等标准研究刚刚起步;还有不少综合性、专业性标准,尤其是一些站后专业标准尚未健全;铁路施工企业标准也是处于空白状态,不利于提高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小的代价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构建世界一流的建设标准体系,为新一轮大规模、高标准的铁路建设提供保证。

1.3 与市场接轨步伐缓慢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铁路改进工程造价标准体系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工程造价标准体系与市场接轨,既是国际惯例,也是国内建筑业工程造价改革的方向,必须加快步伐,迎头赶上。

2 铁路建设标准创新设计原则、目标和基本框架

2.1 设计原则

为实现构建世界一流建设标准体系的总体目标,必须坚持以铁路建设新理念为指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等规定,积极借鉴国外先进建设标准,紧密结合我国客运专线建设实际和铁路技术创新工作的进展,全力加速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创新研究,其设计主要原则:

(1)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牢固坚持以铁路建设新理念为指导,切实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

(2)认真落实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适应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管理信息化、检测现代化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建立客运高速、货运重载、行车高密度协调发展的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3)适应铁路生产力布局改革形势的需要,牢固坚持服务运输的思想,不断调整和完善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充分体现建设标准的先导作用、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4)牢固坚持系统论的思想,努力构建有我国特色的,科学、开放、完整的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真正体现出结构优化、分类明确、层次清楚、数量合理、协调配套的特点。同时,考虑不同区域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要求。

2.2 标准体系的总体目标

(1)构建健全的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基本构成包含客货共线、客运专线、货运专线铁路工程,覆盖综合、专业两大类别和不同层次的、比较完整的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2)创新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机制。建立开放、科学、动态的管理机制,坚持系统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吸纳最新科技成果,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不断修订和完善标准。

(3)建立有利于市场竞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初步形成“编制办法相对稳定、工程定额动态管理、价格信息及时发布、前期后期有机衔接”的工程造价标准体系,不断改进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促进价格竞争,降低工程造价。

(4)实现施工规范向施工技术指南过渡转轨。按照“政府抓两头(指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标准)、中间促企业(指企业标准)”的改革方向,完成施工规范向施工技术指南的过渡,指导设计、施工企业建立比行业标准更细更严、体现自身特点和管理水平的企业标准。

(5)研究确定建设标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合理体现企业价值的有效途径。

2.3 铁路建设标准体系创新基本框架

从基本结构上看,新的铁路工程建设标准是一个科学、开放、完整的有机整体。新的铁路建设标准体系分近期标准体系和远期标准体系两个阶段实施,近期标准体系中客货共线铁路和客运专线铁路相对独立,远期将客货共线铁路、货运专线铁路及客运专线统一为一整体。

(1)综合标准是涉及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和公众利益等方面的目标要求或为达到这些目标而必须满足的技术要求及管理要求,是完全强制性的标准。

(2)专业标准是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由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三个层次构成,各层次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主从关系,上层标准内容是下层标准内容的共性提升,上层标准对下层标准具有制约作用。

3 做好创新标准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之间的关系、层次、性质以及每本标准界定的内容,都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及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注意标准体系与规章制度、组织管理体系的关系

按照“十二五”期间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标准、组织管理三大体系的工作思路和初步设想,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作为三大体系之一,必须与其他两大体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使三大体系之间相辅相成,使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能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满足建设规章制度要求,有效促进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方便组织实施和建设项目管理,指导企业标准建立,从而有效促进铁路建设及管理水平提高。

3.2 处理好既有标准与新体系间的“四个关系”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重载运输方式的出现,使铁路运输管理模式正在由客货共线向客货分线运输方向发展。由于构建新时期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必须构建在既有标准和系统引进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因此,必须要处理好既有标准与新体系之间的四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既有标准与体系调整的关系,实现既有标准向新体系构建与实施的平稳过渡,确保标准制订修订的工作秩序和正常的铁路建设及管理秩序,防止“打乱仗”现象;二是处理好以客货共线标准为主体的既有标准与新体系中客货共线、客运专线、货运专线共存的关系,充分体现运输性质、功能和管理模式不同对标准要求的不同;三是要处理好既有标准与新体系开放性要求的关系,既要传承中国铁路建设的良好传统,又要打破旧理念的束缚,充分体现中国铁路建设的特点,为系统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创造条件;四是要处理好新体系与既有铁路产品标准、运营维护标准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职责明确,减少交叉,避免矛盾。

3.3 把握好专业标准内部的“三个层次”

这里所反映层次是专业标准下的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基础标准,第二层为通用标准,第三层为专用标准。层次之间应反映标准之间的主从关系,上层标准指导和制约下层标准,下层标准服务和服从于上层标准;上层标准是下层标准的共性要求,下层标准是上层标准的具体体现。基础标准是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共同遵守的准则,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通用标准是针对多项专业标准制定的覆盖面较大的共性标准,是制定和实施专用标准的依据;专用标准是针对某一具体标准化对象或作为通用标准的补充、延伸制定的个性标准,横向比较独立,内容比较具体,覆盖面较小。

3.4 解决好各项标准间的横向关系

构建新标准体系时,我们必须做到有的放矢,解决好各项基础标准与基础标准之间、通用标准与通用标准之间、专用标准与专用标准之间的横向关系,尤其是要有效解决好各专业标准之间发展不平衡、项目不配套、内容不协调、组成不合理、管理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增加标准的覆盖面,有效防止标准内容相互交叉、重复和矛盾的问题。

4 结束语

做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创新设计,是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高铁路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必须首先使铁路建设标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铁路建设新理念,坚持系统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提高标准水平,加快编制步伐,加强动态管理,方能构建起世界一流的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1]候敬.构建标准体系创新管理机制贯彻落实铁路建设新理念[J].中国铁路,2006(1)

[2]安国栋.贯彻新理念适应大发展构建新时期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J].铁道标准设计,2006(1)

猜你喜欢

铁路体系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