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游憩发展中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途径

2012-04-13

关键词:旅游传统文化

陶 玉 霞

(河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近年来学术界对具有初级阶段特色的“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研究较多,而对较为发达的农村悄然兴起的乡村游憩现象涉猎不多。目前国家和政府在努力探寻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有效途径,也有学者从乡村角度关注传统文化的变迁[1],但还很少有人以深厚的中国乡土文化为大背景,注意到乡村游憩发展之于传统文化变迁与现代传承的意义。笔者认为,将乡村游憩的设计思路和消费理念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系统,提升到国家发展道路的高度,以更为长远的眼光看待乡村游憩之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及丰富世界文化体系的意义,对于我国现代文化的建构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乡村游憩的概念界定及其发展目标

(一)乡村游憩的概念界定

对于游憩的概念学术界见仁见智说法不一,主要分歧在于游憩的活动空间是否包括室内,游憩的时间是否包括非休闲时间。笔者认为,从时间范围看,游憩活动在休闲时间展开,可长可短;从空间范围看,游憩是一种离开自己住所的休闲活动。“旅游”是指以“旅”为手段所达成的游憩活动,是离开住地的游憩;游憩包含旅游,游憩更强调活动的休闲性,更多的游憩发生在住地周围或附近。

强调乡村游憩之于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重要意义中,对乡村游憩这个概念的界定非常重要。因为,从游憩角度看旅游,就要重视当地的资源开发建设如何满足当地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不仅仅是关注学界和业界所看重的城市旅游市场,而是要把重点放在乡村,放在乡村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权益上。本文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公平的角度主张一种乡村天然农副业经济生态链健康成长基础上的基于提高乡村居民精神颐养富于传统文化要素的乡村游憩建设,即使发展乡村旅游也应是在此基础上的小规模的强调文化功能的类似走亲戚形式的“小众”(少数人的个别行为的)旅游。因此,乡村游憩是发生在乡村地域(非指目前热门的环城游憩或城郊游憩之区域)的游憩活动,乡村游憩建设是经济文化基础发展较好的乡村为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开展的内涵式建设。

(二)乡村游憩发展的目标

1.乡村游憩发展的背景和动因

我国大部分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着眼于旅游带动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开发与管理经验和企业家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及发展旅游经济激烈竞争的现实,使目的地经济体不得不依靠来自体外的投资和管理,目的地的经济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发展产生刚性约束,目的地供给潜力扩张有限,增加了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在“契约”形式隐蔽下,旅游业直接经营者对东道社区旅游发展的控制、干涉与旅游利益的掠夺、剥削,使旅游目的地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飞地”、“殖民地”,导致乡村旅游经营商业化、乡村景观城市化、传统文化异化、“乡村性”消解诸种问题[2]。即使条件好一些的地方也仍然出现了传统文化的戕害和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正像Walmsley所说,乡村旅游开发并不一定是农村社区发展经济的灵丹妙药,要考虑我们“赢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2]。在乡村发展中,乡民往往由于制度和文化水平的原因而失去实际的发展话语权,往往由于经济的诉求而忽略文化公平。如果乡村旅游带来的绩效低于乡民的期望,为发展旅游而保护乡村的逻辑就会崩溃[3]。但随着城市居民身心和环境压力的加剧,以及出于教育目的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乡村;经济文化发展较好的乡村为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满足村民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开始了乡村的游憩设施建设,同时也契合了城市居民这个市场的迫切需求。

我们界定的这种乡村游憩的发展是一种健康的乡村经济文化发展模式,考察发现这些刚刚兴起的乡村游憩地绝大多数规模小,水平较低,尚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意识。在国家倡导文化产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发展模式尽管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

2.乡村游憩发展的目标和意义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水平的新农村。乡村游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健康模式,终极目标是要实现乡村发展的生态平衡、文化平衡、经济平衡、代际公平、空间公平[4]。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应把握好乡村游憩这一传统文化遗产现代开发与传承的契机,挖掘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真、善、美的要素,构建健康和谐的现代文化,凝聚现代民族文化认同和精神价值,通过乡村游憩设施建设和游憩活动的开展展示出来,并有效影响游憩者,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和消费理念的健康转向。有效的政治实践往往依赖一种文化理论的突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仅仅在讨论乡村和游憩,也不是仅仅在讨论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传承,而是在探索乡村发展道路,探索中国道路。

二、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载体

(一)传统文化的复兴

进入消费时代的中国,大规模的商品消费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整体性的文化传统。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由自主地陷入到名利的追逐与攀比中,许多优秀的、固有的传统价值取向被盲目而理直气壮地摒弃与践踏。同时,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将大量社会成员抛到一个单纯的利益链条中,而单纯的经济诉求却无法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民族共同体提供社会认同意义和持续奋斗的精神价值[5]。快速增长的城市化进程深刻影响着传统农村的生存状态与文化观念。处于“无序”和困顿境地的知识分子蒙受“家园丧失”、“不知归处”的痛苦,反复述说着心底的文化乡愁与焦虑,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

目前,中国的文化复兴正在积蓄能量,各级政府上上下下都在致力倡导并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界也开始努力尝试着将传统文化内容以符合当今时代需求的表现形式重新展现出来,从而向更年轻一代进行推广,促进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全球化的一种地方性知识,是一个民族谱系的符号象征。特别是在全球化加速、社会日益碎片化的转型期,它在赋予生活意义、维系族群记忆、保持身份认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6]。我们之所以陷入文化信仰、身份的缺失,是因为我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而不仅仅是目前,逐渐失去了文化和身份的根源,脱离了我们的土地,越来越缺少大地给我们的滋养,包括城市化过程中不断现代化的底层的农民。

(二)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困难和可能性

构成今日中国时代情绪的茫然无措,不仅源于空间上的无从定位,更源于时间维度上的自我迷失。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7]。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在人文价值观上取得共识,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与发展,达到“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一体,这是历史进程中必须跨出的一步。

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困难也显而易见。首先,在现代消费主义被奉为圭臬、多元文化交互丛生的环境中,社会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确非易事;其次,即便认清了什么是好的东西,放弃欲望,克己求真,也相当困难;再次,文化产业也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在乡村,当传统文化成为资本获利和投机的工具时,没有强大经济和文化支撑而是靠旅游促经济的旅游发展模式无疑是一种自戕,这样的文化产业是靠不住的。

就中国文化的渊源来看,中国文化呈现出非常包容多元的样态,以汉族为中心构建历史观基本上是明代中叶以后的事情,所谓“华夷之辨”作为历史观的基础是很晚才出现的,属于“发明的传统”[5]。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所以中国的文化才能有今天的博大与精深。如果我们能认清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地位,政府提供科学的政策支持和方向引导,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我们的文化就完全有能力在现代文化丛林中游刃有余,中国现代的“文化重建”并非无路可走。

(三)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载体

乡土是“基本的、原生的”,是人们心中生命的本原。作为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还要深深植根于乡土文化,从乡村起步。传统的乡土是中国主体的社会形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无视城市而自足地存在;对乡土的想象和表达也如此,有鲜明和强大的自足性。乡土文化之所以对现代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就在于他们在乡土文化的感知中能够得到回归自然的满足。能读懂庶民的言说,是文化重建的重要工作[8]。从乡土文化的挖掘和重构开始,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我们就必须珍惜普通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对于脚下的土地而言是真实的普通事物[9]。乡村游憩正契合了国人的乡土田园情结及在传统文化中寻求现代精神支撑的诉求。如果我们能通过乡村游憩建设精心、耐心熔铸本土文化传承与创新,引导一流的游憩和旅游方式,就不仅是在探索乡村发展途径,从农业大国的角度,也是在探索中国发展思路;我们就不仅能够建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化,能够丰富世界文化体系,甚至可以成为文化输出国。

三、乡村游憩发展中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途径

本文认为,乡村游憩发展中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使命,就是从乡土资源利用、乡村耕作与生产方式、乡村经济模式、乡村生活内容、乡村文化传统等方面因势利导,使原生态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在乡村游憩设计中得以重建,通过游憩体验向消费者浸润,并为民众消费提供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导向,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建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化,为人们提供持续奋斗的精神价值。

(一)乡村游憩设计的空间格局与文化要素

传统的乡村营建是一个自发、自主的过程,在漫长的时间作用下,这些聚落演化成一个个极其复杂的“生命”系统,在外表“随意、无序”的意象下,内部却隐藏着高度的秩序与关联,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血缘、地缘、族群等各种纽带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具有活力的生活场景[1]。在人们的意象中,乡村及其文化就是桃花源,是一种田园格局,乡村游憩的设计也必然要求是中国桃花源式的田园空间格局。桃花源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农耕先辈们与各种自然灾害斗争,经过无数次的适应、尝试、失败和胜利的经验产物。它不仅是我们对世外桃源的想象,更是我们生活其中的实实在在的土地、庄稼和村落,世世代代滋养着我们的身体和精神。

乡村游憩设计的文化要素包含中国乡土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包括生产、生活、信仰、礼仪、居住、游艺、经济(民间活动)等系统性要素,是一种生产性的场,是具有生命活力和生产能力的大地景观。从根本上来说,传统文化积淀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但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其中的诸多成分慢慢贵族化,逐步失去了生产生活的元素,失去了生命的鲜活和生产的能力。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很多的乡村也正经历着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的演变,乡村文化也悄悄发生着嬗变,但人们在心底里仍然渴望保存宗族记忆,寻找群体归属感,变迁中的中国乡村社会同样需要传统文化的传承予自身成长以给养。一个理想主义者必须是个现实主义者,乡村游憩设计的要义就是通过空间格局和文化要素的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和价值观念展现给游憩者,让游憩者深入体验,从而广布全社会,实现教化民众的使命。

(二)乡村游憩发展中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途径

1.政府职能

在乡村游憩发展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理念引导职能十分重要。首先,政府要确立发展乡村游憩的立脚点和目标旨归;其次,要指导有关部门或乡村建设主体通过乡村游憩建设实现文化传承之使命;再次,要通过指导乡村游憩设计和大众教育媒体展示科学健康的游憩消费行为和理念。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心里要有一个真正的“民本”概念,更注重乡村游憩的文化功能,懂得物质文明的发展要无条件地体现对“人”的关怀,发展设计就是发展民主,建设乡村首为创造民生幸福。

2.与新农村规划协调发展

这是一个很平常已经没有新意的口号,但真正落实却多不见其效。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建设中,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应放在产业规划和村镇规划两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游憩的建设也许恰好给新农村的两个方面的规划提供了两全其美的可行性途径。

3.景观设计中文化之美的展示

生命力的展示。游憩设计要通过物种的选择、田园游憩功能区的规划展示生命和自然的魅力,让人们在游憩时“从机器(工具机器和社会机器)的异化里走出来,也从后现代的迷雾里走出来,就像文艺复兴时从神的异化中走出来一样”[10]。

人性真善美的展示。乡村游憩活动设计中要体现人际和谐和人性美善的环节,譬如耕作方式中人与人的协作,经济贸易中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传统娱乐活动中人们情真意切的流露,民居体验中传统审美情愫的展示等。

生产的功能。景观可以表现为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风景)、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栖居地)、具有结构与功能和具有内在与外在联系的有机生态系统以及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的符号[11]。现代的诸多景观设计只是追求表面的华美,而置景观之生产性于不顾,譬之一人只有华美的装扮而气血不通。乡村游憩景观应该是一种与大地联系更为紧密的景观,应该建设源于生存而充满诗情,与生命之道治国之理一脉相通,丰产而且美丽的桃花源。

生活的功能。乡村是一个供人分享、同欢、看和被看的所在,是寄托希望并以其为归属的地方,是家的所在。对家的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内在人的体验;人们心中的桃花源是一个可重归和认识人性、阅读大地、体验生活、聆听故事、感受成长的人性空间和诗意场所。如果阉割了乡村的生活功能,忽视乡民的身份认同和草根信仰,扼杀了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陷阱。乡村游憩的景观当然不是孤立的展览区,而应当就是乡村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居民生活和游憩的场所,是乡村景观整体不可分割分解的要素。

四、乡村游憩设计原则

(一)“小众旅游”设计原则

所谓“小众旅游”,是相对于“大众旅游”而言的,强调游憩设计中各类针对外来游客的旅游设施仅提供小规模旅游接待,并在实际接待中严格控制外来客流量。游憩设计中首先强调当地的宜居环境建设和文化颐养功能,达到“无为而治”自然吸引游客的目的,同时又通过客流量控制实现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保护和开发协调统一的效果。至于游客流量的控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旅游预订系统,预订额满系统便自动关闭不再发售进入券。

(二)区域规划原则

乡村游憩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有机构成部分,某一地域的乡村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和周围的乡村、市镇、自然文化景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村落的自然、文化与周围和谐共存。因此,任何一地的乡村游憩设计都应秉持一种区域规划原则,或依山傍水或兼得自然人文为其整体环境的依托,任何一个村落都是区域山水文化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其之于区域自然文化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维护区域整体自然文化格局和大地肌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乡土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破坏山水文化生态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了自然文化的过程,必然会使村落自然和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失去依托。

(三)文化发展原则

传统文化包括民俗、信仰、建筑、习惯、生活生产和经济交流模式等,都有其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我们要用发展的观念看待和承继传统文化。在乡村游憩的设计中,应该通过各个环节展示传统文化中美好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精华要素,那些落后于时代,不利于民主、和谐、民生的因素,自然要摈除。譬如像埋儿奉母、闻雷泣墓之孝,夸富重丧、迷信、慕官之风等等文化现象,都是需要我们细心分辨、慎重取舍的文化要素。同时,优秀的文化要素还要以适当的形式展现出来,要有健康和富有生命力的形式,譬如怎样复兴高雅的传统文娱活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又要摈弃商品化、奢侈消费的扭曲。

(四)消费引导原则

在这个物欲渐欲迷人眼的时代,更多的人投入消费攀比的潮流,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被弃置甚至嘲讽;更为重要的是失却身份认同和生存信仰的人们不相信人类的明天,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更不能把握自己的未来,更深地陷入消费主义的泥潭,企图以大肆的挥霍来减轻心灵苦孤无助的剧痛。

消费之成为主义,源于人们把它感受为诱惑,源于人们对于它的诱惑只是作为被动的客体加以接受,而不能作为有意识的主体批判性地面对。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力量,以个人的方式承担某种共同体的命运,确立责任对于欲望的优先秩序,健康消费的达成需要的只是——也只能是——每个人改变一下他们刚刚习惯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而已[12]。因此,乡村游憩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要素的展示和传承,重塑文化信仰,构筑健康的现代文化,从而解救人们于消费主义或物质主义的苦难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使命。

消费生产着生产,生产生产着消费[13],游憩设计肩负着引导消费理念的责任。通过信仰、劳作、生活、娱乐等现代文化的系统构筑,让游憩者驻足坚实的大地温习家的宁静、安全、和谐与轻松,从而引导人们生产生活的价值取向,构建健康的消费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重新感受生命的蓬勃生机,建立对美好未来的信仰,让人们活得更加健康、鲜活、惬意,重新走进我们心底的桃花源。

[1]贺勇,孙炜玮,马灵燕.乡村建造,作为一种观念与方法[J].建筑学报,2011(4):19-22.

[2]Walmsley,D.J,Rural Tourism:A Case of Life Style Led Opportunities[J].Australian Geographer,2003(1):61-72.

[3]马波.乡村的力量乡民的立场[J].旅游学刊,2011,26(10):5-6.

[4]陶玉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4):85-89.

[5]杨念群.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重建”?[J].读书,2010(1):73-77.

[6]杨晓民.全球化时代的地域文化[J].读书,2010(11):59-64.

[7]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88.

[8]刘健芝.当代文化建设的困难和可能性[J].读书,2010(8):69-72.

[9]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J].城市环境设计,2007(3):12-18.

[10]李泽厚.“情本体”是一种世界性视角[J].决策与信息,2011(03):9-13.

[1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52.

[12]毕会成.他们为什么不用节能灯[J].读书,2011(4):18-24.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1-97.

猜你喜欢

旅游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