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2012-04-13仇学颜
仇学颜
(宁夏灵武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灵武 750400)
猪瘟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仇学颜
(宁夏灵武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灵武 750400)
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猪瘟俗名“烂肠瘟”,国外称为猪霍乱,本病流行广,传染快,死亡率高,急性以出血性败血症,慢性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其特征。
一、病原
病原是猪瘟病毒,它存在于病猪的各个器官、组织、分泌物以及粪尿中,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随其粪尿、唾液等排出,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和外界环境。本病经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皮肤伤口传染。此外,畜禽、人和运输工具也能机械带毒,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病毒易被碱性化学药品和高温杀死,如2%烧碱。
二、流行病学
1.在自然条件下,只能感染猪发病。不分品种、性别、年龄,其他动物一般不易感,传染来源是病猪和带毒猪,不仅潜伏期带毒,病愈后仍有带毒和排毒现象,还有病猪死后处理不当,死猪肉上市出售,洗肉水及胃肠内容物到处乱抛,以及利用污染的残羹喂猪等,是传播本病最常见的重要因素。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春、秋较为严重。当本病初次传入易感猪群时,往往呈急性暴发,在1~3月内达到发病高峰,出现多数急性病例,几乎全群感染。急性暴发时,先是几头猪发病,往往突然发病,继而病猪数量不断增多,多数呈急性经过和死亡,3周后逐渐趋向低潮,在饲养管理不良,猪群拥挤,接触频繁,未能坚持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预防注射,都能引起本病的发生流行。
2.近年我国猪瘟发病特点。由于大规模的实施猪瘟疫苗的计划免疫,使猪瘟流行发生了变化,出现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以及散发流行。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轻或不明显,死亡率低,病理变化不明显。
在集约化猪场里,已基本杜绝了种猪和生长猪的临床发病病例,但在部分猪场中,种猪的亚临床感染依然存在,其有持续感染和潜伏感染两种表现,前者表现为繁殖障碍(死胎、流产)和两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后者主要表现在保育期仔猪的发病死亡。持续感染的母猪血清检测不到抗体或者只有低水平的抗体。
三、症状
潜伏期为4~21 d,根据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三种。
1.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41℃以上,食欲废绝,有脓性结膜炎,鼻盘干燥,行动缓慢,背腰拱起,走路不稳,常挤卧一起。初便秘,排栗子粪便,后下痢,粪便混有血液和伪膜,耳根腹下及四肢内侧皮肤上有暗红色出血点。阴茎鞘积尿,膨胀变大,手挤有白色液体流出,有的病猪有神经症状,表现局部麻痹,运动失调。小猪较多见,病程一周左右,多数病猪死亡。
2.亚急性。多见于流行中后期或猪瘟常发地区,症状和急性型相似,但较缓和,病猪体温先升高后下降,以后又升高,直至死亡。口腔黏膜发生炎症,扁桃体肿胀,有溃疡,舌、唇及齿龈有时也有溃疡,耳、四肢腹下会阴等处皮肤上有出血点,有的病猪呈现坏死和痘样疹。病猪逐渐消瘦和衰弱,行走摇晃,后躯无力,站立困难,终归死亡。病程3~4周。
3.慢性型。症状很不规则,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病猪消瘦,腹部缩起,精神萎顿,行走不稳,病程长,死亡率较低,很难完全恢复。症状较轻的仔猪康复后,常成为发育不良的僵猪,病程为一个月以上。
四、病理剖检
1.急性猪瘟。①以出血性变化为特征,全身皮肤、黏膜、浆膜和心、肺、喉头、肾盂、膀胱、胆囊等实质器官有数量不等和大小不一的出血点。②全身淋巴结发生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尤其是颈部、肠系膜以及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出血肿胀明显,暗红色、切开淋巴结,周边出血、中央呈灰红色,红白相间,似大理石样花纹。③脾脏不肿大,边缘可见黑红色、隆起的出血性梗死灶和楔状梗死区。④肾苍白贫血,包膜下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外观似麻雀蛋壳样。⑤扁桃体常有炎症。⑥脑的变化以出血为主,偶见脑膜有少数出血点。⑦公猪包皮积尿。
2.慢性猪瘟。除了不同程度的上述变化外,主要为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在回肠、结肠、回盲瓣处黏膜出现特有的钮扣状溃疡,呈同心轮层状的,黑褐色,突出黏膜表面,中央低陷,有的剥脱形成溃疡。或在肺脏表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变化。呼吸困难,常呈犬坐姿势喘气,发病后1~2 d内死亡,皮肤上发生红斑。慢性猪肺疫为散发性,主要多见于成年猪。
(3)与猪副伤寒区别:猪副伤寒主要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仔猪。
五、诊断
六、防制
早期确诊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因猪瘟病情复杂,在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有很多方面类似猪丹毒,猪肺疫和副伤寒,因此,诊断本病需要采取以下方法。
1.本病不分猪的年龄、性别和品种都能发病,无季节性,死亡率高。
2.猪瘟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稽留,全身衰弱,后躯无力,有化脓性结膜炎,皮肤常有出血斑点,口腔、齿龈黏膜有溃疡,先便秘后腹泻。有的呈现运动失调,昏迷和惊厥等神经症状。血检白细胞减少。
3.剖检急性猪瘟主要呈现出血性败血症变化,在全身皮肤,黏膜、浆膜和实质器官都有大小不一出血斑点,淋巴结周边出血。慢性猪瘟则在盲肠、结肠及回盲瓣处有“扣状”溃疡。
4.常可根据用药情况,作诊断参考。如使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未见治疗效果,在当地又确实存在猪瘟时,应首先考虑猪瘟。
5.本病与猪丹毒、猪肺疫和猪副伤寒的区别。
(1)与猪丹毒区别:猪丹毒病势急剧,体温可升高达42℃~43℃,急性者皮肤发红,指压褪色。有的病猪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稍高于周围皮肤,且界限明显,触之有疼痛感。有的伴发皮肤坏死。
(2)与猪肺疫区别:急性猪肺疫常突然发生,咽喉呈炎性肿胀,
控制和消灭猪瘟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猪瘟免疫程序如下:
1.种猪免疫。每年注射疫苗二次或每胎次注射一次。剂量用疫苗标示剂量的3~4头份。
2.仔猪免疫。有超前免疫和常规免疫两种方法可循。前者在染疫猪场使用,即在仔猪出生后马上注射猪瘟疫苗,并隔离1 h再吮吸初乳,由于猪的产程一般都在2~3 h,甚至更长时间,所以疫苗稀释后要置于带冰的保温杯(桶)内,超前免疫的剂量经研究证明注射1头份即可。常规免疫有二次免疫法,二次免疫法的首免在30日龄(不能提前,以防母源抗体的干扰),二免在60日龄,剂量用疫苗标示剂量的3~4头份。
同时,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做到养猪有圈,经常保持猪圈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当发生猪瘟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当地乡镇动物防疫组织或者县(市、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上报疫情,由动物防疫机构划定疫点、疫区,按“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封锁疫点疫区,隔离病猪,同时对病猪舍及污染的场所和用具等彻底消毒,对受威胁区的易感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在发病猪处理结束14日内,未再出现新的病例,经彻底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