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方言研究的重要成果
——力量《宿豫方言研究》评介
2012-04-13王玉梅
王玉梅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苏北方言研究的重要成果
——力量《宿豫方言研究》评介
王玉梅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宿豫区隶属宿迁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与沭阳县、泗阳县、宿城区、泗洪县、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及泗县毗邻,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古城。从语言地理的角度看,宿豫方言属中原官话郑曹片,但是由于宿豫境内部分地区地处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的分界线上,所以其大部分地区属于中原官话,小部分地区则兼有中原官话、江淮官话的特点,属过渡性方言,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目前,学界对宿豫方言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宿迁人怎样辨认古入声字》(力量,1981)、《宿迁方言的词类特点》(力量,1994)、《宿迁方言语法述要》(力量,1996)、《宿迁方言本字考》(张进,2006)、《宿迁方言中的两种特殊句式》(陈福迎,2011),等等,这些论文论著从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对宿豫方言进行分析研究,作出了详尽的描述,为宿豫方言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总体看来,目前学界对当代宿豫方言的研究尚显薄弱,尤其缺乏对该方言全面系统的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力量教授的新作《宿豫方言研究》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
《宿豫方言研究》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1年9月批准立项的“十五规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于2011年10月由河海大学出版发行。《宿豫方言研究》一书在深入方言区调查、广泛收集方言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描写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对宿豫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分析和研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宿豫方言的基本面貌,揭示了宿豫方言的特点,是研究苏北方言的重要成果。该书具有如下三方面特点。
一、内容全面、体系严谨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前言概括介绍了宿豫的地理人口、历史沿革、方言所属和方言研究成果,并且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宿豫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以及宿豫方言的历史演变情况。第二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语音,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四个方面详细描述了宿豫方言的语音系统、语音特点和语音配合规律,深入分析了声韵调的内部差异,细致探讨了宿豫音与北京音以及与毗邻地区音之间的异同,找出其对应规律。第二章词汇,在分析比较与普通话词汇差异的同时,深入挖掘宿豫方言中丰富的同义词并比较其在方言区内部使用的情况,探讨宿豫方言词语的构词特色,分析其独有的重叠形式和附加成分,详细列举宿豫人常用的歇后语、惯用语和谚语,并将谚语按事理、修养、生产生活、时令气象进行分类描写。第三章语法,重在研讨宿豫方言中富有地方特色的词类和结构,副词和语气词是凸显方言特色的重要部分,在与普通话语法进行比较的同时,注重方言区内部句法结构的使用差异,表现过渡性方言的特点。第四章方言历史演变,运用动态分析方法研究宿豫方言的形成、词语的嬗变,梳理宿豫方言历时的演变情况。第三部分为宿豫方言词汇表。以宿豫区比较特殊的说法为主要收词范围,在释义的同时加以举例说明。该词汇表全面细致而又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宿豫百姓的口语词使用情况。整部书条理清晰、内容全面,语音、词汇、语法均有研究,各章节既自成系统又紧密联系,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宿豫方言的基本面貌,深入地揭示了该方言的基本特点。
二、语料详实、研究精审
《江苏省方言志》、《江苏省方言总汇》等对宿豫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有所描述,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是提纲挈领简要介绍。《宿豫方言研究》作者汲取上述著作的优点,深入方言区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收集大量的方言语料并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更具开拓性和创新性。宿豫方言属于狭义的北方方言,其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与普通话较为接近,但由于宿豫境内部分地区处在江淮方言和中原官话的分界线上,所以必须对宿豫境内方言及周边方言有所考察研究,才能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语音方面以声母为例,该书列表详细比较了宿豫音声母与北京音声母及徐州、沭阳、泗阳、泗洪毗邻四地音声母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宿豫音的声母与北京音声母接近,不同的是宿豫音无唇齿音[f],凡在普通话里应读声母[f]的,宿豫音皆读作[x],这为当地人学习普通话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方法,也为毗邻地区方言声母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对于宿豫音声母的内部使用情况,该书条分缕析比较了宿豫城区和东部地区使用差异,论证了宿豫方言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方方言区域,小部分地区处于江淮方言与北方方言分界线上,方言兼具北方方言和江淮方言特点的结论。对于宿豫方言研究语料之详实,研究之精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宿豫方言词汇表部分。该词汇表收词范围以宿豫地区比较特殊的说法为主,属全国通行的说法一般不收,因此对语料的筛选严谨、细致。词目按宿豫方言的声母分类,科学合理,便于检索。各词条加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精准地描述了宿豫方言词汇的实际读音,为汉语方言研究提供方便。每个词条都加以释义,释义以与普通话不同的意义为主,释义后大都有举例说明,鲜活地再现了特色词语在实际运用中的真实面貌。宿豫方言词汇表容量大,共收词语1 700条,释义上追根溯源,旁征博引,力求挖掘释义的深度。如“趄”,宿豫方言有“倾斜;斜靠”的意思,该词表以《篇海类编·人事类·走部》佐证,材料扎实,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足以显示作者研究态度之认真严谨。
三、意义深远、价值丰厚
过渡性方言具有地缘性、渐变性、兼容性和系统性四大基本特征,一直是汉语方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过渡性方言能为方言的形成、演变、发展、接触等各方面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佐证。宿豫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历史上又曾在楚国的管辖范围内,由于语言内部的继承性,宿豫方言词语中的一部分直接来自古代的楚方言,此外,历史上的几次移民,也使得宿豫方言发生变化。众多因素促使宿豫方言复杂多样,颇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宿豫方言研究》克服重重困难,广泛收集语料,对语音、词汇、语法和历史演变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深挖细琢,去伪存真,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探索性,在理论上可为汉语史的研究和汉语方言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丰富而精准的语料为建立、完善汉语方言学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共时、静态描写为主,部分历时、动态分析的方法,描述宿豫方言现状,探讨宿豫方言历史,横向对比与纵向分析的论证使该方言研究更加全面、科学、深入。更为可贵的是,《宿豫方言研究》注重与北京音及周边地区方言音的比较研究,这不仅使宿豫方言研究更加精准,而且为泗阳、泗洪、沭阳等苏北地区方言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对这些地区的方言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演进,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普及,方言的地域性框架正逐渐被打破,我国局部地区方言呈现式微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方言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都在或快或慢地向普通话靠拢,方言的地方特色也正日渐削弱。例如,以宿豫城区为代表的广大区域没有[f]声母,只有[x]声母,但是,由于受普通话的强势影响,绝大多数青年人,尤其是学生能够分清并使用这两个声母。若干年后,也许[f]、[x]声母完全与普通话对应,从而失去宿豫方言原有的特点。因此,《宿豫方言研究》所记录的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大量的第一手语料,其价值尤为突出。
《宿豫方言研究》还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以语音为例,当今的宿豫音和北京音一样没有入声,古入声字,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里,但归入的调类又不尽相同。《宿豫方言研究》收入了一些常见的古入声字,先按宿豫音的调类进行排列,再按北京音的调类排列作为对照,可以看到有哪些常用的古入声字以及它们在宿豫音和北京音中念哪一个声调。掌握了这些常用的古入声字的宿豫音,对操宿豫方言的人学习普通话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比于苏南方言和苏中方言,苏北方言的研究略显薄弱,《宿豫方言研究》一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总而言之,《宿豫方言研究》是了解宿豫方言、苏北方言的宝贵资料,也是周边地区方言研究不可或缺的借鉴,实为苏北方言研究的重要成果。
H172
A
1007-8444(2012)02-0274-03
2012-02-22
王玉梅(1970-),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责任编辑:刘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