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对日本汉语传播的启示*
2012-04-13吴峰
吴 峰
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吴应辉,2011),“汉语热”是“中国热”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同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这需要众多通晓汉语的高级人才来支撑,而有此需求的国家和地区要想又快又好地开展汉语教学,可以从典型个案的研究中得到启示,指导本国的汉语传播顺利前行。
一、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值得日本借鉴
近几年,泰国政府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并审时度势地在全国提出汉语推广战略,加之诗琳通公主学习汉语的垂范影响,华人华侨以及普通民众的积极响应,媒体的海量宣传,使汉语在泰国的传播呈现出超常发展的态势,同时中国在软硬件方面的大力支持也弥补了泰国汉语发展条件的不足,顺应“汉语热”的天时,承中泰近邻的地利,以及“中泰一家亲”的政通人和,泰国走出了一条有泰国特色的汉语快速传播道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
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及其成因在于:“泰国政府主导,高效快捷地推动泰国全国性的汉语教学;民间响应,形成各级各类学校争相开设汉语课的良好局面;中国支持,成为泰国汉语快速传播的助推器;媒体造势,形成推动泰国汉语教学的舆论氛围;超常发展,创造了汉语国际传播的奇迹。”(吴应辉、杨吉春,2008)总之,泰国的汉语教学虽起步较晚,但却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泰国和日本是亚洲的两个重要国家,作为中国的近邻,与中国的交流由来已久。日本虽有属于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天然优势,但汉语传播仍面临诸多挑战。研究泰国推广汉语的经验,对日本的汉语传播具有启示作用。
二、日本汉语传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将近40年的时间里,汉语在日本的传播虽远未达到作为国际语言英语那样的普遍认同度,但在规模、范围上却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究其原因,从宏观层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蓬勃发展也给日本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中观层面分析,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汉语教学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日本民众对了解当代中国存有强烈愿望,学习动机的多元化使学生生源结构和数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汉语在日本的传播;从微观层面来说,得益于日本汉语传播的良好基础,汉语和日语都使用的汉字给日本汉语学习者带来极大的亲切感,覆盖日本全国、全年性的NHK“中国语讲座”为日本汉语教学的普及与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土的学术性研究组织和汉语水平考试从研究和评估的角度推动了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型汉语教材的层出不穷和汉语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也促进了日本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进入网络化时代后,计算机网络汉语教学从内容和途径上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孔子学院的相继成立进一步拉近了民众与汉语的距离。不少日籍汉语专家在国际性汉语学术组织机构担任要职,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综上所述,比较世界各国的汉语传播现状,日本是走在前列的国家之一。可是,即便是如此“繁荣”的局面,却也隐藏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汉语学习者人数众多,大学汉语教学十分普遍,但中小学汉语教学相对薄弱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国内汉语学习者数量约为200万(一直以来的说法,并无官方确切的统计数字),约占人口总数的1.57%①日本总务省公布人口动态调查结果显示,至2010年3月末,日本全国登记人口127 057 860人。,汉语学习者人数众多且长年保持稳定。
日本的汉语传播已经渗透到国民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日本大学普遍开设汉语课,在每年约30万的汉语学习者中,以汉语作为专业的学生有2万余名(郭春贵,2005),汉语作为公共外语(二外)则是日本大学汉语教学的主流。
在日本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普及率并不高,且发展不平衡。虽然1997年汉语就被列为日本高考外语科目之一,但是以2005年为例,开设汉语课的高中只有553所,只占日本全国高中总数的10.2%,学习者有22 161名,只相当于高中生总数的0.1%,开设汉语课的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仅分别为412所和141所(古川裕,2008),比例接近3∶1。以汉语作为高考外语语种的学生,还面临着升入下一个学习阶段后汉语课程的衔接问题。由此可见,日本中小学汉语教学是亟待发展和提升的环节。
(二)顶层设计缺失,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欠佳
目前,日本并未出台与汉语传播相关的战略规划,亦无明确的汉语语言政策,这使日本的汉语教学难以找准定位,且由于没有相关的教学标准,亦难以衡量教学效果。2007年,日本“中国语教育协会”编订了《初级阶段教学大纲:词汇、语法》,日本文部省委托“日本论坛”(The Japan Forum,TJF,日本民间教育国际交流论坛)起草了“未来日本高中汉语和韩语教学指导纲要”,为进一步加强日本高中汉语和韩语教学提供了指导。但是,这些文件都由民间机构推出,缺乏官方政策的权威性以及对汉语教学的针对性。
从学习者个人角度分析,日本历来存在着忽视汉语的外国语性质的倾向,对汉语学习的艰苦度认识不足(王顺洪,2008)。大学生选修汉语,多存在汉语里有汉字,因此汉语课比较容易拿学分的择易心理,学习动机不太强烈。此外,传统教学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较被动,发言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果难有突破。
在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的情况下,不少大学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重文化轻语言的倾向,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少汉语专业的学生听说和读写能力脱节。大学公共汉语的课时少,教学进度缓慢,教学内容多是初级水平或者根本不涉及汉语教学。为节省开支多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学生在课上基本只接触一点中国文化,课后能坚持学习(包括自学)到中高级阶段的人寥寥无几。
在日本的汉语教材中,初级阶段的教材过多,中高级教材较少,成系统、高使用率的教材少之又少,中日合作编写的教材较少,本体研究的成果没有很好地运用到学历教育教材的编写中来。
日本的汉语教学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大学里专职教师少,能胜任语言教学的教师少,中国籍专职教师少,这“三少”现象说明日本汉语教学在教师数量、职业素质、华人师资比例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如此,不少大学的汉语教学任务多由兼职教师承担,甚至启用一些不太熟悉汉语教学的中国籍留学生来充任汉语教师,这些措施都无法适应汉语教学的需求。
(三)与中国合作不够,专业交流不足
中日高校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已经初具规模,但还未形成拉动日本汉语教学水平整体提高的实力。日本在汉语传播的“三教”领域里与中国的合作还不够深入、广泛,鲜有中日专家合作编写的日本本土汉语教材,日本关西大学孔子学院和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都曾举办过“汉语教师培训系列讲座”,但是从接受培训的师资规模和效果来看,这些培训对提升日本本土汉语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由于多种原因,日本向中国申请派遣汉语教学志愿者的需求较少,在中国国家汉办提供的诸多汉语师资培训项目和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的申请者中,日本的申请者都很少。
中日汉语专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不少针对日本学生的教学法,如“软诱导方式教学”和“翻译训练法”(古川典代,2005),有的学者主张适当使用的“双语法”教学(王顺洪,2008),早稻田大学的Tutorial远程教学模式(郑艳群,2004),以及目前在日本中小学外语教学中最流行的“团队教学法”(Team Teaching)①这种方法主要是聘请外籍助理教师,以助手的身份协助日本外语教师进行教学。这种教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对提高日本教师的外语水平和教学方法也有很大促进,增强了日本师生的国际理解能力。(杨晓斐,2010)。目前日本的汉语教学,需要中日汉语教师基于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及时沟通交流,结合双方对日本学生的汉语教学经验,整合出一套适合日本汉语教学的教学法。目前,有专家建议中国国家汉办与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以及各日本大学多召开一些有针对性的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比如专门针对日本汉语教学的教学法专题讨论会。
三、泰日两国汉语传播的可比性分析
国别汉语传播的比较研究应建立在多角度、多层次可比性的基础之上。泰国和日本在政体上同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汉语和汉文化对两国王室影响深远;两国的华人和华侨不仅是汉语学习者的主要群体之一,也是推动汉语传播的中坚力量。两国同处于汉语国际传播外围圈①汉语国际传播圈层论:汉语国际传播分核心圈、边缘圈、外围圈和辐射圈。其中,韩国、朝鲜、日本和越南四个汉字圈国家同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国家可划入汉语国际传播外围圈。此观点参见吴应辉(2012)《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具有同中国一道向世界传播汉语的能力。两国都有站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高度,根据国情、世情,积极主动地制订语言政策的意识。《泰国促进汉语教学,提高国家竞争力战略规划》(以下简称《泰国规划》)是泰国教育部制订的一份促进泰国汉语教学的五年战略规划。作为一个国家制订出全国性促进汉语教学的战略规划,在这方面泰国当属第一。而日本教育部门也在充分尊重异文化、重视语言交际作用的基础上,规划了本国的英语语言政策。②日本文部省平成23年(2011年)6月30日公布了《提高作为国际共通语——英语的五点建议和具体措施——旨在通过提高并充实学习、使用英语的意识和机会来培养真正的交际能力》(笔者译)。资料来源:日本文部科学省网,http://www.mext.go.jp。
四、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对日本汉语传播的启示
泰国汉语教学的状况与日本有同有异,两国汉语传播模式不能相互复制,然而,相互学习借鉴,有助于各自国家汉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泰国汉语传播中的下列经验可供日本参考:
(一)政府主导,推动汉语教学顶层设计
政府主导作为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推动泰国汉语教学蓬勃发展的内因。《泰国规划》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描述了泰国汉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动了泰国汉语教学的规范、快速发展。《泰国规划》特别重视国民教育体系内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相关规划,开创了世界范围内制订阶段性(2006—2010年)汉语教学总体规划的先河,体现了泰国政府对汉语教学顶层设计的高度重视。汉语传播顶层设计的有无和优劣会影响到一国汉语传播的整体水平和长远发展,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汉语输入国家对汉语教学的重视度。顶层设计必须建立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同时要体现权威性、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的特点。
汉语的使用范围、使用人口、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汉语是未来增强日本竞争力的重要语言,也是连接中国和周边其他广泛使用汉语的国家的纽带。促进汉语教学与日本和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相契合,是推动未来日本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中日睦邻友好必不可少的积极因素。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日本第一大贸易对象国,不论从地缘政治还是经济贸易的角度来看,日本都需要为数众多的高级汉语人才。从学习者个人角度而言,日本社会各界有了解中国文化、来华留学、求职等多种需要,汉语传播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日本政府可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引导国民充分认识到汉语的重要性,制订日本汉语传播战略。即在国际理解教育理念①二战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下,日本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并于1953年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合学校项目”,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学校各种教育策略和教育活动,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懂日本传统文化;既有民族感情,又有国际精神的国际公民,使他们既能在国际社会中尊重对方的立场,又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杨晓斐,2010)的指导下,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加大对汉语教学的投入力度,广泛、深入地开展汉语教学,提高日本国民的汉语语言能力,培养在专业领域或参与国际事务方面具有高水平应用能力及综合性理解能力的汉语人才。
日本汉语教学应理顺教学思路,适应时代要求。为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汉语教学效果,制订一系列汉语教学标准便是当务之急。需要制订的教学标准应包括大学专业汉语教学与课程大纲(以汉语为第一外语)、大学公共汉语教学与课程大纲(以汉语为第二外语)、12年制汉语教学与课程大纲(小学到高中)、6年制汉语教学与课程大纲(初中到高中)、短期培训教学与课程大纲(以交际和工作需要为目的的短期培训)、汉语师资与培训标准、师资汉语水平标准等在内的各类大纲和标准,这些大纲和标准要符合日本汉语教学环境的实际。
(二)加强与中国的合作,重视中小学汉语教学
中国的支持已成为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推动泰国汉语教学发展的外因。中国领导人多次指出,中泰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典范。中泰建交以后,高层互访频繁密切,促成了两国间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具体合作项目的实施。在汉语教学领域,中国在师资、教材、汉语考试等方面给予了泰国大力支持和协助,比如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提供汉语教师进修的机会、提供到中国留学的奖学金、中泰合作编写汉语教材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约现阶段泰国汉语教学的一系列问题。
从1992年起汉语教学就被写入泰国中小学教学大纲,汉语走进中小学课堂,正式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体现了泰国政府对汉语教学重要性的肯定和对中小学汉语教学的重视。2011年,泰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了80万(中国国家汉办驻泰国代表处提供数据),绝大多数为中小学生。
《泰国规划》中的五个战略在推动泰国汉语教学的高效、快速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广泛支持汉语教学,让全国人民都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促进汉语教学方面的合作”列为五大战略之首,充分体现了泰国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引导全国汉语教学的力度,既有广阔的视野——全民学汉语,又有国际化眼光——促进合作。
由此看来,日本应建立完整、统一、连贯的汉语教学体系,从娃娃抓起,重视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层次的汉语教学。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中日汉语教学合作氛围,而这离不开两国政府间高层互访的积极开展,以及两国在汉语教材、师资、教学法等方面理论与实践研究上的合作。从官方到民间的中日两国合作是推动日本汉语传播的重要力量。
(三)加强汉语传播研究条件建设,构建互助交流平台
《泰国规划》中提出:“促进合作,建立泰国汉语教学互助网。”此战略的具体步骤及其作用如下:一是绘制泰国开展汉语教学的学校分布图,以此确定需要支持和帮扶的地区;二是以点带面,扩大汉语教学区,择优建立汉语教学促进中心,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三是以各级各类校际互助网为平台,使教学资源实现跨区和跨级合作;四是发挥教学互助网的功能,组织与汉语交流有关的比赛和活动;五是联合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和其他东盟国家的力量,通过合作范围的扩大和交流活动的增加,进一步为泰国汉语教学助力。
日本可以借鉴泰国的经验,并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需要,建立日本汉语教学资源数据库和国际汉语教学互助网。基于数据库,相关机构和人员发现、研究、解决汉语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有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基础;教育部门在制订、调整汉语政策,配置教学资源时,便有动态信息和原始数据的支撑。建立国际汉语教学互助网,可以及时了解汉语国际传播的最新态势,并依靠网络平台实现跨地区、跨国家的教学合作与交流,从而在提高日本汉语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可以提升日本汉语传播的国际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
五、结语
国际汉语教学时代已经来临,许多国家出现了汉语传播迅速发展的可喜势头,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亚洲是“汉语热”的中心地带,近几年,东南亚的汉语教学以泰国为代表异军突起,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及其对其他国家汉语传播的启示值得研究。日本的汉语教学,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却一直保持着“恒温”状态。本文尝试从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中提取可供日本借鉴的经验,针对现阶段日本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提出推动日本汉语传播的新思路,希望能对未来日本汉语传播事业有所裨益。
古川典代(2005)对日汉语教学法的一个新的提示——“软诱导方式教学”和“翻译训练法”,《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川裕(2008)日本“中国语”教学的新面貌——中学汉语教学和大学汉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2期。
郭春贵(2005)日本的大学汉语教育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王顺洪(2008)《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应辉(2011)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的国际化历程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吴应辉、龙伟华、冯忠芳、潘素英译(2009)泰国促进汉语教学,提高国家竞争力战略规划,《国际汉语教育》第1辑。
吴应辉(2012)《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吴应辉、杨吉春(2008)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央 青(2011)泰国汉语快速传播对其他国家顶层设计的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杨晓斐(2010)日本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外语教育发展策略,《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郑艳群(2004)日本早稻田大学Tutorial汉语远程教学模式评析,《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