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2012-04-13陶海生王晓晓

关键词:课程体系大学生课程

陶海生,王晓晓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

对于创业教育,有着多种界定。正确认识创业教育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广义的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开设创业相关理论、实践、实训课程,使得大学生具备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修养,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地自我评估,并在未来的就业和创业过程中能把握机会并创造价值,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狭义的创业教育,指的是针对大学生就业,培养学生创业的能力。本文所指的高校创业教育是广义范畴的创业教育。

一 构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展“创业教育”的理念被西方国家首先提出后,经过几十年地不断研究和探索,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在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尤其是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等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人才为目标的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不仅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这些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源泉。与国外成熟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教学才刚刚起步。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能力即开创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看作高等教育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创业教育课程仅仅属于大学“就业指导”的范畴,只有个别选修课、讲座、竞赛活动等,尚未形成独立的创业教育和系统的创业课程,亟待于研究和实践中解决。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积极构建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符合时代要求,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对于满足大学毕业生成长需求,缓解就业压力,还是对于增强高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一、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建设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创新型国家建设正式确定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目标。这系列的政策和理念都表明,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已成为贯彻落实国家强国战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高等院校加强以大学生创业和实践为基础的基地建设,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将新知识转化为财富的创业能力,对促进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产生极其深远的意义。

第二、从高校教学层面来看,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建设是推动高校向研究型和综合型转变的有效渠道。我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目前正处在转型期,由单一型向着建设研究型、创新型的综合性大学的趋势发展。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努力构筑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核心目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向研究型和综合型转变。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并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当前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此,高校应把培养创新性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大创业教育的力度,逐步构建与创业教育相适宜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不断深化和发展素质教育内涵,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之中。

第三、从学生成长需求来看,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建设是提高创业能力,体现自我价值的迫切需要。“教育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使人们在其生存的世界中获取一种舒适而诚实的谋生手段,然而又不致使人的至高无上的、敏感的精神追求遭受挫伤”(肖川:教育的真义)。高等教育亦然,它的一切活动和主旨在于育人,即必须帮助广大受教育者适应社会生存并朝着自己伟大的人生目标迈进!创业教育强调大学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应该成为未来岗位的创造者。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更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而且,通过创业教育,能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一个人的创业潜能,必将提高大学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未来企业家群体。

二 开展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两个面向、三个结合、四个渗透”的原则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为此,在努力构建整合型、多层次、差异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坚持“两个面向、三个结合、四个渗透”的原则。

(一)坚持“两个面向”,进一步树立创业教育的正确理念

“两个面向”原则,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员化的创业教育,面向部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业指导。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员化的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意识。因此,创业教育首先应该是面向所有学生开展的,以本校学生普遍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为教育目标。二是面向部分学生个性化的创业指导。不可忽略的是,大学生因其家庭成长环境不同,其性格、观念、能力、爱好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又存在着个性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创业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二)坚持“三个结合”,充分提高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三个结合”的原则,即结合本校专业设置、结合市场需求、结合校内外资源。一是结合本校专业设置。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将创业教育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同时,应结合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规范化、系统化的创业管理课程,将高校创业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相互渗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创业能力才能相互促进,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二是结合市场需求。创业最终要面向市场,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体现在对毕业生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也体现在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上。其中,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不仅包括工作技能的专业性,更主要的是专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专业创新能力。这就对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创业教育过程中,应依据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设置课程内容,以课程目标为核心,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三是结合校内外资源。学校现有资源,如教学设备、教学和实践场地、指导力量、经费、资金等。社会资源,如社会上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等,他们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方面的理论修养,又从事着实际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创业教育的一大助力。同时,社会资源也包括地方上举办的一系列创业培训班、讲座等。

(三)坚持“四个渗透”,不断增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注重抓好“四个渗透”:一是要将创业教育课程渗透到专业知识教育课程中去。一方面在专业课授课中向学生灌输创业思想,另一方面教授专业知识时穿插介绍本专业创业的基本原理、方法,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创业形式、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二是要将创业教育课程渗透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中去。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创业教育为核心,互相渗透,功能互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和生产日益一体化的趋势。[1]三是要将创业教育课程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去。创业意志与创业技能的训练依赖于经常而有效的实践活动。要根据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要求,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商务促销、社区服务、模拟创业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充分组织好课程见习、假期见习、毕业实习,用实际经历去验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创业,累计经验,消除学生对创业距离感、模糊感和恐惧感,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培养组织管理能力。[2]四是要将创业教育课程渗透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构筑独特的创业人文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充分发动宣传鼓动,形成正确的创业舆论导向,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感染,不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养成良好的创业习惯。[3]

三 以“三大模块”为内容,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本任务,也是创业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影响着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生存发展空间。根据课程设置原理、国外创业教育的前沿理论和当前国内创业教育课程探索实践的经验,可以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模块,即创业理念课程、创业知识课程、创业实践课程。

(一)建立创业理念课程,培养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灌输创业理念,培养创业意识。因此,创业理念课程是构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从思想认识和精神层面为大学生创业做了充分的准备。此类课程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心和创业世界观的培养等。通过教育,不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形成对“创业”的价值认识,构建创业型人格。此类课程应在大一开设,要求全体大一学生参加。

(二)建立创业知识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创业是一项较为复杂、交叉学科多、涉及的知识与领域相当广泛的系统性、基础性工程。因此,创业知识课程是构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从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上为大学生创业奠定了理论基础。此类课程分为公共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两类,其中公共类课程是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要求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学习,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人际交往、法学、公共关系、合同与交易、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市场竞争以及外语和计算机等。通过教育,不断拓宽知识面,累积文化底蕴,提升整体素质。此类课程应在大一、大二开设,要求广大学生参加。[4]专业类课程是创业教育的更进一步拓宽、加深和细化的进阶课程,学生可根据创业行业不同而有选择地学习,主要内容应当为所选创业领域相关的产品知识、政策法律、市场分析、供销情况等。以餐饮类的创业为例,内容涉及面向客户类别、相关工商税务政策法规、食品卫生、加盟方式等等。通过教育,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的所选择创业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该行业的所需的专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此类课程应在大三、大四开设,以选修课形式进行。[5]

(三)建立创业实践课程,积累经验基础

创业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创业者自身所储备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将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效益。因此,创业实践课程是创业教育知识课程的延伸,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课程方式,是实现创业教育目的具体途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该课程也可称之为“经验课程”,主要是以学校设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形式,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是结合专业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创业模拟活动、创业计划竞赛、企业实习等为主要载体,在全真的社会环境下,开展创业实践。创业策划的内容可以来自社会热点、学科研究话题、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活动时间与场所可以灵活多样,按照大学生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体验和学习。课程提供创业的社会平台和机会,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把创业教育与实际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创业个性意识倾向和创业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很好地熏陶和磨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 健全和完善保障体系,确保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

建设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基础性工程,贯穿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涉及公共课程、专业教学等方方面面,渗透到校内授课、社会实践等诸多环节。要想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健全完善保障体系,推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顺利开展。

(一)成立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保障

各大高校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通过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各大部门相互配合的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明确校领导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实施强有力的创业教育组织领导。研究制订本校创业教育工作方案,科学合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并定期检查评估,及时总结与调整,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建立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加强服务保障

建立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具体担负全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是具体落实学校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计划,协调校内外涉及创业教育的方方面面,跟踪和反馈各项目的实施情况,通过牵头组织检查、评估等方式,推动学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二是通过开展创业指导和专题讲座,提供创业信息咨询,积极宣传大学生创业的国家政策,推广成功创业的经验。三是积极开展创业与创业教育学术研究,组织申报创业教育研究课题,进行创业教育的学术理论研究,为学校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交流提供平台,进一步推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三)开展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践保障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一批高标准的创业实训基地是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和根本保障。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一是校内仿真平台,即主要是学校建立在各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室基础之上的各类仿真平台。它可以帮助广大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模拟游戏,仿真创业环境,通过组建团队、角色定位,了解创业流程,开展各项创业模拟活动。二是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合,在企业内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在真实的环境中加以锻炼,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三是学校自主建立或与政府联合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园,学校或政府提供一定的扶持,如技术指导或资金等,让学生独立经营。

(四)打造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加强师资保障

实施创业教育师资人才培养工程,提高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确保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定期组织校内外创业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加强全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选送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创业培训(研修)班或赴校外考察学习,选派教师参与一线创业实践、企业咨询、企业挂职,不断提高教师在专业教育中进行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等担任兼职教师,与高校教师合作,为学生创业提供技能和经验方面的支持,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也是高校提高创业教育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目前,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在我国仍是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崭新领域,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全面构建适合国情的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1]黄红焰,李玉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业增刊,2012(12):24-27.

[2]吴成海.加强创业教育应对就业难[J].中国中医药报,2011 (11):2-3.

[3]尹万昀,刘旭.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教育探索,2011(10):34.

[4]张兆强,冯兰东.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3):80-83.

[5]黄龙华.浅谈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教科教导刊,2010(5):37-38.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大学生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大学生之歌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