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诊治

2012-04-13金海林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8期
关键词:病鸽革兰氏沙门氏菌

金海林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1 流行病学

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多发生于1岁以下的幼鸽,其可导致幼鸽死亡,成年鸽发病后一般不出现死亡,耐过者多成为永久的带菌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环境卫生不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足,气候恶劣,疲劳,长途运输及其他不良因素均可促使疾病发生。

病鸽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病菌通过病鸽排出的粪便污染水源、饲料,经消化道感染健康鸽。

2 临床症状

病鸽采食量减少,有的废食,饮欲增加,精神沉郁,呆立,两翅下垂,羽毛松乱,闭眼、缩颈,排褐色或绿色水样稀粪,粪便中带有泡沫,肛门周围的羽毛沾污稀粪。病鸽迅速消瘦,常在发病1~2周之内死亡。有的出现瘫痪和神经症状。死亡鸽羽毛松乱,脚爪干瘪。

3 剖检变化

急性病例无眼观病变,仅见内脏器官有少量出血点。病程稍长的,消瘦、脱水,肝、脾肿大且表面有出血条纹和黄白色的针尖大小的坏死点。心包和心外膜粘连,小肠黏膜充血或出血,并伴有坏死灶,有时见小肠黏膜有突起斑,盲肠内有干酪样栓塞物。

打开胸腹腔,见气囊壁浑浊、增厚,有黄白色干酪样分泌物附着,部分病鸽心脏表面有灰白色的高粱粒大的突起,肝肿大,表面有淡黄色的纤维蛋白膜附着,腹腔内有纤维素性分泌物,肠系膜粘连。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检查 采取病鸽肝、脾制成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成簇、着色不均、革兰氏阴性的小杆菌,此为沙门氏菌。

取病鸽肝、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散在、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此为大肠杆菌。

4.2 细菌培养及鉴定 无菌采取病鸽心血、肝组织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 h后进行检查,结果见无色透明、圆形的细小菌落,将菌落染色,镜检,结果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此为赛鸽沙门氏菌。

无菌采取病鸽心血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 h后,取单个菌落接种于SS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 h后检查,见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表面长出直径约2~3 mm、圆形、隆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灰白色菌落。SS琼脂培养基上可见红色小菌落,此为大肠杆菌。

4.3 血清学试验 将血清与可疑菌落作玻片凝集试验,结果呈阳性反应。微量凝集试验是常见的鉴定大肠杆菌的方法。

4.4 生化实验 赛鸽沙门氏菌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不发酵乳糖、蔗糖、麦芽糖,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产生硫化氢。赛鸽大肠杆菌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甘露醇、木糖、甘油、鼠李糖、山梨糖和阿拉伯糖,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蔗糖和肌醇,不产生硫化氢,甲基红试验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呈阳性,V-P试验呈阴性,利用枸橼酸盐阴性,不液化明胶,靛基质及M-R反应阳性。

4.5 动物试验 取0.5mL培养菌液于小白鼠腹腔内注射,注射后48h小鼠死亡,从死亡小鼠的器官中分离出沙门氏菌。

4.6 药敏试验 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较敏感,对链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不敏感。

5 治疗

5.1 金霉素50mg,连用3d。

5.2 重病鸽每千克体重用10~30mg庆大霉素肌注。

5.3 做好鸽舍的消毒工作,定期对鸽粪进行检查,定期在饲料、饮水中投放维生素、抗生素。

5.4 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诺氟沙星对发病鸽进行治疗,连用7 d。同群鸽用此药进行预防。

5.5 2%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50 g加水45~65千克,一日喂两次,连用 3~5d。

6 预防

6.1 病鸽和隐性带菌鸽是导致发病的主要传染源,应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对鸽群进行疫病普查,并及时隔离和治疗带菌鸽。患鸽治愈后要进行粪便检查,以确定其是否仍在排菌。

6.2 搞好鸽舍卫生,定期用2%~3%烧碱液、5%~10%漂白粉、3%~5%来苏儿或0.1%新洁尔灭进行消毒,同时加强种蛋和孵化器具的消毒。

6.3 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注射沙门氏菌疫苗,幼鸽出生后4周龄可接种沙门氏菌疫苗。

6.4 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麻雀等野生鸟类及老鼠进入鸽舍。注意舍内的通风换气,保持地面清洁,彻底清除舍内的粪便等排泄物,并作无害化处理。饲料中的多种维生素的用量要加倍。淘汰病情严重的病鸽。

6.5 坚持自繁自养,种鸽必须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购进,鸽引入后隔离观察时间不少于30d,确认无病时方可合群饲养。病愈鸽禁做种用,应予以淘汰处理。

7 小结

7.1 鸽沙门氏菌病往往造成鸽的多器官出现器质性病变。对沙门氏菌病应以预防为主,一旦鸽发病建议全群淘汰并彻底消毒。

7.2 对本病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并持续用药可达到较好的效果,有条件的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治疗。

7.3 大肠杆菌是机体常驻菌,当鸽群抵抗力下降时,大肠杆菌可迅速繁殖而致发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多,相互之间交叉免疫保护力较弱,这增加了免疫的难度。

猜你喜欢

病鸽革兰氏沙门氏菌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如何识别病鸽与健康鸽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
鸽I型副粘病毒病防制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商品肉鸭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内毒素检测在上、下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