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方治疗妇科疾病举隅

2012-04-13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721001

陕西中医 2012年4期
关键词:方选来潮泽泻

廉 伟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721001)

妇女经、带、胎、产的病变,可概括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以及冲、任、督、带损伤。经方短小精悍,药少力专,用当通神,常为后世医家所沿用。临床中应用经方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取得很好疗效,介绍如下。

1 月经不调 王某,37岁,农民。2011年2月3日初诊。Lmp:2011年1月20日。近1年来月经错后半月余,量少,色黑,经前乳房胀痛。平素患者胆小易惊,胸闷心慌气短,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白带量多,便秘,腹诊:小腹拒按压痛明显。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细。辨证为:肝郁血虚,痰热内阻。予以疏肝清热,养血利湿。方选当归芍药散合柴胡加龙牡汤。处方:当归、赤芍、白术、泽泻、半夏、党参、制大黄各10g,柴胡24g,黄芩12g,茯苓20g,桂枝、川芎各6g,生姜5片,生龙骨、牡蛎(先煎)、磁石(先煎)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连续服用10剂。2011年2月20日月经来潮,诸证缓解,经量明显增多。后继续治疗2个经期而痊愈。

按:当归芍药散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由当归、川芎、白芍、茯苓、泽泻和白术组成,有养血活血,健脾利湿之功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具有疏肝通络、清火降逆之功效,善能下肝经热痰。该患者本有血虚湿盛,加上肝郁化火,火灼津液,炼湿为痰,则痰热内生。血虚、痰热、肝郁三者互相影响,当归芍药散合柴胡加龙牡汤正切病机,故疗效显著。

2 痛经 李某,24岁,工人。2011年3月11日初诊。Lmp:2011年3月20日。近半年来月经来潮时腹痛明显,痛不可忍,无大汗淋漓,月经量少、血色暗红,有血块排出,白带量多质烯,平时四肢发凉,易感冒,肩背部时感困倦,头晕,无口干饮水心烦,大便一天3次左右、稀溏,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脉紧。腹诊:左小腹压痛。舌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紧微浮。辨证为:血虚湿盛,风寒外束。予以养血祛湿,疏散风寒。方选当归芍药散合葛根汤化裁。处方:葛根30g,茯苓20g,当归、赤芍、白术、泽泻、桃仁、生麻黄、桂枝各10g,生姜5片,大枣6枚,川芎、炙草各6g,共5剂,每日1剂,水煎服,予月经来潮前5d服用。患者4月19日月经来潮,腹痛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前后调理2个月经周期痊愈。

按:当归芍药散有疏肝养血活血,健脾益气,利湿化痰之功效。仲景运用其方治疗“妇人怀妊,腹中疗痛”,葛根汤具有疏散风寒、发越阳气的作用,其中葛根具有明显的舒张平滑肌而止痛的作用。两方合用共起养血利湿、散寒止痛之功效。

3 胚胎停止发育(优生五项异常) 赵某,26岁,工人。2011年3月15日初诊。Lmp:2011年1月24日。平素月经规律,3月1日自测尿HCG(+)。患者于3月10日阴道出现少量咖啡样分泌物,于3月14日来我院彩色多普勒检查示:胚胎停止发育,并行人流术。今早查优生五项:风疹病毒抗体、弓形体抗体阳性。刻诊:患者腰困明显,尿频,腿软,小腹拘急,口苦,胸闷心慌气短。患者平素情绪急躁,舌边尖红,脉弦细,两尺无力。辨证为:肾虚肝郁。予以补肾疏肝,泻火排毒。方选肾气汤合小柴胡汤。处方:生地24g,山萸肉、生山药、柴胡12 g,茯苓、丹皮、泽泻各9g,桂枝、附子各3g,半夏8g,生晒参10g,生姜5片,大枣6枚,黄芩、炙草各6g,共5剂,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后症状明显缓解,效不更方,前后调理2个月,复查优生五项恢复正常。

按:患者怀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此系素体阳气不足,不能固摄阴精,流产后更伤气血,出现要困、尿频诸证,用肾气汤补益下焦气血;患者平素情绪急躁,又出现口苦、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实验研究发现,肾气汤有明显增加机体免疫的作用[1],而小柴胡汤有明显调解免疫作用[2],两方合用切合病机,固能痊愈。

4 崩 漏 姚某,15岁,学生。2011年4月4日初诊。Lmp:2011年2月1日。患者形体消瘦,近半年来月经持续月余不尽,必须使用止血药物治疗。在妇幼医院查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今次月经已来潮2月余,先后使用“云南白药”、“止血敏”等药物效果不佳。刻诊:患者经色鲜红量多,无血块,无腹痛,失眠多梦,手心自觉发热,烦躁,舌尖红苔略黄,脉细数。辨证为:阴虚血热。予以滋阴养血、清火止崩。方选黄连阿胶加味。处方:黄连6g,黄芩20g,阿胶(烊)、茜草15g,生地50 g,乌贼骨(先煎)、仙鹤草、白芍各30g,共5剂,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后经血干净,前后调理月余痊愈。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素问·奇病论》说:“胞络者,系于肾。”《素问·评热病论》说:“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病本水亏火旺,心肾不交之证,肾水亏于下不能上济心火,心火反下移入胞中,逼迫经血淋漓不止。阴亏火炽,故治当壮水制火,泻南补北,交通心肾为法,投《伤寒论》的黄连阿胶汤,正与病之相宜,果数剂而愈。

5 闭 经 王某,21岁,学生。2011年3月10日初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今次末次月经1月1日,至今未至。刻诊:患者面黄消瘦,皮肤干,怕冷,易感冒,疲劳,便秘,口干口渴,舌暗淡脉沉细。既往有痛经,经色黑,小腹凉。辨证为:血虚阳衰。予以温阳补血调经。方选温经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吴茱萸、当归、白芍、桂枝、丹皮、鹿角胶(烊)、川芎各10g,半夏、阿胶(烊)、生晒参各15g,炙草、麻黄、附子、细辛各6g,麦冬30g,生姜5片,共5剂,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后月经3月15日来潮,经尽后继服上方10剂,后4月15日月经正常来潮。

按:《素问·阴阳别论》中,就有“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患者血虚阳衰,固用温经汤温胃养血,振奋中土,麻黄附子细辛汤振奋阳气,鹿角胶开通督脉,两方合用,使血气充足,经脉畅通,虽不用攻破之剂,而月经复潮。

6 顽固性老年性阴道炎 田某,71岁,居民。2011年4月10日初诊。2008年因“乳腺癌”进行手术并予以术后化疗。近两年来阴道反复出现烧灼不适感,并伴有小便涩痛。前后服用“苦参片”、“三金片”、“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症状时好时坏,严重时影响睡眠饮食,今求助于中医治疗。刻诊:患者声音高亢,自述怕热,阴道烧灼不适,小便涩痛。查妇科:阴道潮红明显,白带色黄。舌略红苔黄略腻,脉细数。辨证为:阴虚火旺、湿热下注。予以滋阴清热利水。方选猪苓汤加薏苡仁。处方:茯苓、薏苡仁各30g,猪苓、泽泻各20g,阿胶15g,滑石10g,共5剂,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上方20剂,诸症消失。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患者高龄本身真阴不足,又因为疾病手术化疗,加重了真阴亏乏。而患者湿热下注,更加重了真阴的进一步亏乏,导致阴虚与湿热互结,病情缠绵难愈。猪苓汤见于《伤寒论》24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主要针对阴虚湿热而设,薏苡仁加强利湿,全方直中病根,所以效若浮鼓。

[1]马 红,沈继译,张名伟,等.金匮肾气丸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6):5-6.

[2]唐小云,王志龙,李福娟.小柴胡汤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3):4-6.

猜你喜欢

方选来潮泽泻
泽泻到底“毒”不“毒”
长相思·江水东
《伤寒论》之呕吐治则探析
泄热渗湿的建泽泻
辨治支气管哮喘避开刺激因子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