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类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2-04-13施小英
施小英 黄 洁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江苏 无锡 214153)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广告、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要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娱乐产品等新兴文化业态。《规划》的出台给高职院校艺术类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以下简称多媒体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期,国家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及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也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与时具进、适应发展的挑战。
首先是人才就业市场的需求与要求。2011年我们走访了上海、南京、无锡等地的12家多媒体行业,认真听取了其对媒体市场的剖析、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通过调研我们及时掌握了目前媒体传播市场的发展情况及行业前景,了解到这些媒体企业的核心技术岗位以及急需的技能人才类型。目前主要有5种多媒体职位较紧缺:1.影视制作,要求熟练掌握常规的影视制作和特效软件,熟悉影视制作流程,最好还具有高水平的创意和策划能力;2.网页设计与制作,要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基础,包括构成基础、数字图像处理、动画应用等;3.多媒体创作,精通各种视频和音频的剪辑;4.多媒体动画设计,该类人才市场需求很旺盛;5.媒体策划与创意,该类人才是融合策划与创意的复合型人才,类似于项目管理人才。这些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学校培养创新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挑战。我院多媒体专业开办五年来,基本上每年都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过去五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多媒体专业办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培养目标需重新审视;其次培养模式必需坚持多元化;再次课程体系还需不断完善;最后是“双师”素质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综上所述,政策机遇、市场需求、建设现状对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多媒体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其实现的方式。[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2]为了专业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专业建设者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院多媒体专业实情与行业需求,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在已有的模式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定位方案结合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培养创新人才。
(一)人才培养定位。高职学校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为做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依据、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首先积极开展各种行业调研。本专业坚持对行业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并根据市场职业岗位,剖析所需的职业技能,来设置教学课程。其次是专业指导委员会调研。通过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和完善。最后对历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通过调研,收集行业发展的动态与信息,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新需求,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评价与要求。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使专业设置和建设更加适合于行业及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根据市场需求、调研学习及学生发展需求,人才培养方向概括的定位在多媒体综合应用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影视媒体(媒体策划、剧本写作、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短片制作)设计人才和网络媒体(网页界面、网络广告)设计人才的两个培养方向,其中又以影视媒体设计人才培养为主。影视方面主要培养具备一定艺术理论知识与素养,能从事电影、电视、新闻、广告、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媒体策划等工作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网络媒体方向主要培养的是网站设计(美工)、网络动画设计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式。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原则,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3]为培养学生职场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推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具体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依托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无锡职教园公共实训基地,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2.聘请企业核心技术人员执教,使学生掌握工作岗位的综合技能,顺利实现学生到企业职员的角色转变。3.加强校企合作,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边工作边学习,培养专项技能,实现顺利就业。4.依托学生工作室,用工作室的形式带动专业学习,通过真实课题和参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营造了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通过“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选修课”三结合设置多媒体专业课程结构。首先专业基础课是培养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为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设有《造型基础》、《构成基础》、《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其次专业方向课是培养学生就业岗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为注重培养岗位专项实践能力,设置两部分课程:一是影视方向以《影视概述》、《摄影摄像》、《影视编导》、《影视灯光》、《影视画面语言》为前修课程,以《影视场景设计》、《影视编辑》、《影视特技制作》、《三维数码设计》为后续课程,结合《影视动画设计》、《影视短片制作》等实训课程,形成满足“影视制作”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二是网络方向课程以《信息技术》、《网站美工设计》等为前导课程,以《flash动画设计》、《网络媒体与网页技术》、《动态网站技术》为后续课程,结合《网络动画实训》、《网页制作实训》等实训课程,形成满足“网站网页设计”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最后是专业选修课,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彰显专业特色。设有《影视作品解读》、《影视录音与音频制作》、《网络媒体制作》等。
基于以上的课程设置,教师必须认真解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解每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并积极投入课程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部分的改革,包括:主动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积极探索课程内容改革,对专业方向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多选择典型性、覆盖性、迁移性、可行性的项目来进行项目式教学,实现课堂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思政[2012]1号文件《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类专业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不少于50%。可见,实践是多媒体专业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没有实践,就无法实现教学与就业的对接,多媒体专业必须与职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据此,多媒体设计专业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服务产业”为目的,努力改善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主要措施有: 1.完善校内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建设。逐年替换一批陈旧机器,以满足影视媒体、网络媒体制作的需求。确保实验开出率100%、实验室开放率100%、加大综合性设计类实验在实验总学时中的比例。2.积极开拓校企合作,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真实的专业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环境,使学生感受企业工作氛围,提高适应能力。3.支持学生工作室建设,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设施。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双师型”教师作为支撑,没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3]在师资建设方面,主要是加大现有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力度。首先培养“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三高的教学团队,加大投入支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提高学历(学位)、职称层次和专业水平。其次培养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工程型优秀教学团队。根据专业特点,依托企业优势,提供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煅炼的机会,聘请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通过企业高水平的技师和工程师进行“传、帮、带”,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
(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2011年6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题为《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报告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教师要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近年来我院多媒体专业始终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一方面,学校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要成员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加以指导。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考察实践,获得了大量的一线资料,并与企业密切联系,研究教学过程和方法,总结教学经验,以期探索出能培养企业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支持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和参与技术服务,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多媒体专业作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快速发展的新兴专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转变高职教育观念,明确办学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琛. 实用性人才培养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模式研究[J]. 外语教学研究,2011(14):185.
[2] 郑树山.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DB/OL].[2008-03-20]. http://www.edu.cn/jylt_2008_6368/20080320/t20080320_286577.shtml.
[3] 葛郢汉.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200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