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2《心理访谈》栏目传播策略探析
2012-04-13苗阳
苗 阳
(许昌学院 文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中央电视台12频道的《心理访谈》栏目自2004年底开播以来,以其独特的谈话角度,直指内心的情感深度,专家的理性分析,以及栏目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引起广泛关注。由于传播策略恰当,该栏目开播至今吸引了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一、倾诉者感性宣泄与专家理性指导有机结合
(一)倾诉者非理性情感宣泄——诉诸感性
“感性遵循一种具像化的思维,它不是把事物作为外在对象去思考,不是用主观同客观分离、对立起来的二元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揭示事物的抽象本质,而是直接面对事物的整体存在,用感性形象思维来把握事物的具体存在。”[1]《心理访谈》栏目属于社教服务类节目,这类节目的突出特点是贴近生活,生动多样,通俗实用,情感丰富。受众往往通过节目所呈现的直观的形象、多样的现象、浓郁的情感去感受和接受内容。这一过程经历了感觉、知觉、表象和它们在心理过程中的运动与变化。而且感性信息的传输往往是在人们无意识、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的,却能深刻地印刻在人们心中,并对人们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诉诸感性符合思维的一般规律,即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社教服务类节目对于受众来说,传递的是一种基于情感的以感性认识为主的知识产品。对于现象的了解、事实的判定、情感的流露、态度的倾向,必然要经过直观的、直接的感性认识过程,才能达到预定的传播目的,即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就《心理访谈》栏目而言,只有首先完成吸引受众关注心理问题、引起情感共鸣的感性认识任务,才能达到深入分析心理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受众的理性认识目标。
《心理访谈》栏目通过表达情感以及营造“心灵体验”的氛围来实现诉诸感性的目的。讲述者带着某种强烈的情绪,倾诉时多从自身角度出发,强调内心的矛盾困惑,着重宣泄内心的情感体验。在某种程度上,表达本身就是目的。这样的表达虽然很难做到全面、客观、公正,但体现出倾诉者的个人视角、个人观点、个人感受、个人色彩等感性特点。节目通过电视语言和倾诉者的个人讲述相结合的方式对节目内容进行充分的表达,深入心理层面探询,营造平等、理解、关怀的谈话氛围,使受众以个人化的方式参与到心灵体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情感宣泄和满足。
(二)专家理性指导——诉诸理性
诉诸感性的传播方式确有其独特的传播效果,但对于《心理访谈》此类社教服务节目来说,仅使用这一传播手段,即使用到极致,也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即透过纷繁的现象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同时,节目仅表现感性的一面,往往流于煽情、滥情甚至是媚俗。如果节目对于受众来说只有迎合,就失掉了社教服务节目的服务、引导功效,也反映出媒体责任感的缺失。所以诉诸理性这一传播技巧的运用在节目中不可或缺。
在《心理访谈》栏目中,运用诉诸理性的传播技巧主要通过专家对心理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表述得以实现。理性分析主要表现为透过现象把握问题本质的分析讨论过程。了解事实、感同身受甚至辨清主要问题对于受众来说并无困难,但是拨开芜杂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廓清问题的主要矛盾,对于普通受众来说还需借助心理专家的理性分析才能实现。这一过程就是心理学专家根据所掌握的事实,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依据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方法,得到结论,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传播的过程。
理性表述主要表现为专家在谈话过程中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科学的、理性的表述态度。心理专家李子勋在接受采访中曾举这样一个事例:“比如说一个女性因后悔做了某事想自杀。使她痛苦的是她对自己的评价和她内心没有更融通的东西。我们要分析的是她为什么难受和想自杀。要找到她的核心理念,然后处理这个理念,围绕这个理念向她提问题,让她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更多可行性。我们不去告诉他怎么解决,但我们的讨论可以给她提供解决问题的可能性。”[2]这种不直接给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专家对倾诉者的尊重和信任,帮助倾诉者建立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使他们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但是对于相当多的受众来说,希望能从专家那里获得明确、具体、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以缓解心理矛盾,改变行为方式。专家在分析个性问题的同时,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给出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原则和建议,体现出专家的科学、严谨的态度。
二、在公共话语平台上拓展私人化空间
(一)大众传播语境下的人际传播是展现私人空间的有效传播方式
人际传播具有真实、自然和全息的特点。在面对面的交谈中,人们不仅能听到对方的语言,还能够看到对方的表情、动作、服饰,进而能够相互感知由这些复杂成分共同构成的谈话场。电视访谈节目把人际传播的形式引入大众传播,既体现了传播中生动具体、反馈及时充分的优势,又能达到大众传播对广泛的受众进行信息公开传播的目的。
私人空间的表达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个人隐私领域,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时,借助人际传播的交流模式是最自然、最恰切的表现方式。首先,当事者、主持人和专家三方互动交流,共同完成故事化叙述,使节目具备故事性、冲突性和戏剧性的特点。对于受众而言,这是私人空间表达的有效方式。其次,个体主动使用媒介公开隐私,其交流的愿望、动机、目的较真实地展现出来,而这种动机和意图与拥有影响力、传播力的大众媒介功能相契合,这样就使个人隐私事件合理地进入大众传播领域。
(二)从深度与广度上拓展私人空间的表达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媒介对个人隐私事件的表达很容易流于媚俗与肤浅。主要表现为内涵上的无深度与内容上的题材单一,使节目陷入狭隘的私人领域,成为琐碎、庸俗的“无聊之聊”,消解了本应有的大众传播功能和社会价值。《心理访谈》栏目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开拓了私人空间的表达。
在深度上,栏目定位为“心灵服务”,除了展现事件现象以外,还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解读个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用通俗的方式帮助人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另外,栏目倡导人与人之间进行真诚的交流与沟通,融化壁垒,消除矛盾,体会人间真情。防患于未然的心理疏导、心理矫正等心理文化理念的传播,使栏目的社会文化影响力更为深远。
在广度上,拓宽了节目的选题范围。私人话题的选题一般囿于单一的情感纠葛话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常出现追求大众同情、共鸣的“煽情”效果和追求新奇的“窥私”效果。这种做法在短期内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很快就会出现题材枯竭和受众审美疲劳的问题。同时这也与主流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感相背离。《心理访谈》栏目的选题比较宽泛,关注转型期大众面对现实表现出来的困惑、失落与辛酸,其中涉及子女求学教育、恋爱问题、婚姻问题、职场问题、个人性格问题、亲情问题、友情问题、犯罪问题、灾难问题等等。可以说栏目的选题敏锐地感知社会环境的变化,追踪变化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体现了追踪社会思潮、关注民众生活、体现时代风貌的选题广度。
《心理访谈》这类关注个人世界、帮助个人表达的节目显示了媒介发展的一种方向,即媒体除了作为“人体的延伸”发挥扩大信息流通,增强人的社交能力,整合社会的功能外,开始向个体关怀的方向和功能上拓展。媒介的功能由此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和应用。公共领域能够容许个人以私人的身份进入其中,并使用公共媒介资源表达和解决个人问题,是社会文明和民主程度的进步,是社会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
三、把握媒介传播的核心理念——人文关怀精神
(一)把握人文关怀精神的必要性
人文关怀是大众传媒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张扬和体现。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面对社会公平、道德失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大众文化呈现出享乐性和消费性的特点时,媒介负有守望、监测社会环境的雷达功能和社会协调功能。在法律等制度调控手段尚不够完善、健全的时候,媒介选择以“人文关怀”为理念的传播方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平衡。从《生活空间》采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种平民视角开始,越来越多的电视栏目主动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微观层面,贴近社会上的普通人,把曾经被遮蔽、被忽视的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呈现在受众面前。这些电视栏目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对普通人、弱势群体生活状态的展现,以及对真善美的发掘和讴歌,重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价值坐标。
人文关怀是社会转型期个体内心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转型期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化必然为社会中的个体所承担,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民工群体及其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城市下岗工人所面临的生活水平下降和心理失衡问题,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带给人们的焦虑、孤独等心理郁结问题,以及个人自我意识增强带来的人格问题和提升幸福指数的爱情、婚姻等问题。不同群体的人内心存在的矛盾和困惑各有偏重,但都迫切需要大众传媒提供人文关怀,来回应各个群体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心理需求。
(二)实现人文关怀传播策略的途径
《心理访谈》栏目把握并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传播策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
一是从选题上着手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媒介具有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选题能体现栏目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把握,反映传媒人的视野和情怀。《心理访谈》栏目选题广泛,除了选择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情、友情、爱情话题外,也选择反映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话题。选题还牵涉到媒介为受众营造的“拟态环境”。“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3]选题只呈现负面问题,易给受众造成社会问题过于严重的印象。为避免出现认知偏差,该栏目也选取心态积极、乐观坚强的人物,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从正面给受众带来启示,平衡选题,让受众全面了解社会。
二是平民化视角体现人文关怀精神。视角的把握反映了媒体人的受众意识。平民化视角必然从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选题制作;节目内
容必然关注民生,反映民情;对受众体现出平等、民主、尊重的态度。《心理访谈》栏目围绕受众、服务于受众,通过平民化视角制作出通俗、实用的节目,与受众建立起平等、友好的沟通关系。
三是对私人空间有限度的进入。《心理访谈》栏目所涉及的心理问题关系到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心灵秘密,对于展示隐私空间“度”的把握,是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方面。心理专家杨凤池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专家没有太大的必要探究隐私细节的每个画面,而是大概知道这个隐私事件里面显示当事人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对他适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怎么帮助他改变。有的当事人希望把他们的隐私事件讲得再仔细一些,我和李老师有时候会打断他们,不需要再继续讲下去了,我们知道这件事对他意味着什么。我们讨论怎么更好应对这件事件。”[4]专家科学的态度和人文关怀精神是保证节目合理展示私人空间的重要因素。另外,栏目的宗旨和理念在节目中的贯彻也确保了对展示私人空间的适度把握。
四是媒介代言人即主持人体现人文关怀精神。主持人既是媒介的代言人,又是隐私倾诉者交流的对象,他们的表现直接影响对方的表达以及现场的节奏和气氛,也影响节目在受众中的传播效果。《心理访谈》栏目中的主持人是询问者,更是聆听者,用善意的方式关注对方的内心感受,使倾诉者说出心里话。主持人真诚、平等、尊重他人的人文关怀精神,折射出所在的媒体也具有这种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荣. 从理性选择到感性体验[D]. 吉林:吉林大学,2004.
[2] 封新城. 李子勋论道中国运势[EB/OL].[2012-03-29].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84741_56024.html.
[3]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27.
[4] 上电视节目就要把自己的内心暴露给大家?[EB/OL].[2012-03-29]. http://health.sohu.com/20060104/n2412789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