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2012-04-13王文华向延菊
王文华 向延菊
(塔里木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课程,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其学科内涵十分广泛,是以生物学如植物学、果蔬采后生理学、果蔬病理学、酶学、食品微生物学等为基础,研究如何延缓果蔬在贮藏运销期间的衰老、保证周年供给、减少损耗、增加收入等问题的一门应用技术科学。课程涉及植物生理、生物化学、制冷和运输等相关知识领域和技术。由于该课程内容多而杂,知识点多,且应用性又很强,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程度地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的全部知识,为将来更好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基础,是在该课程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其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谈一些体会。
1 合理选用教材,构建完整的教材系统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其涉及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等学科内容,要学好本门课程,需要做好与基础内容过渡衔接和新知识的展开,并需广泛联系实际,向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知识。我们选用了邓伯勋先生编写的《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作为教材,并参考了罗云波教授等主编的《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等优秀教材。在教学内容编排上,根据园艺产品的特点,阐述了园艺产品所含营养物质及其作用、影响园艺产品贮运的采前因素、采后生理、成熟衰老及控制、商品化处理及园艺产品的贮藏方式等几个方面基础内容,另外增加了园艺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的商品策略、定价策略、流通策略、促销策略等章节内容,突出了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且各章内容前后连贯,使教材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启发性,适合进入专业知识学习阶段的学生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将本学科的最新成就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其进一步学习深造提供帮助。
2 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创新式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模式中,大多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讲授,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课后学生背书、背笔记,考试结束后,学生掌握的知识所剩无几。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只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听”的东西太多,“想”的东西太少,缺乏参与感。因此,灵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因此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着重建立以“参与、自主、合作、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式课堂教学模式。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沟通调整等三方面。首先是课前准备,园艺产品运销学课程包含有生物化学与植物生理方面的知识,仅靠一本教科书、几个简单的实验在教学中显然是不够的,何况园艺产品种类繁多,要想将每类果蔬产品都在课堂上讲解也是不现实的,同时对于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只凭教师口授,则会使课堂内容显得十分空洞,学生难以接受。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对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在回顾以往基础课程基础上,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了精彩的图片、动画等材料,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有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教师就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和讲述园艺产品的各种病害特征、相关实验仪器的基本构造、常见实验技术的演示等内容,让这些理论知识更形象、更深刻地印在大脑中,使学生能对本课程形成明晰的思路,便于理解和掌握本课程核心内容。同时在备课的时候,还要针对各章节,准备好若干启发性的问题,并对重点内容作标注和适当的总结。其次是课堂组织。本课程涉及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内容时,可举些实例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避免陷入“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等误区。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穿插着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对某些问题不要直接讲给学生,而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找寻答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深入浅出的讲解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索,学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疑问、讨论、释疑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领会吸收课程内容,而不是茫然的被动灌输。最后是课后的沟通调整。把个人电子邮箱和联系方式留给学生,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在课后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及时整理教学总结,对教学方式方法及时作出相应的优化调整。
3 改革实验课结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通过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拓展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在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上,也侧重选择符合实验室实际的操作而非完全照搬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操作与最后结果之间的密切联系,做好实验报告中的结果分析与讨论一栏内容,真正做到“思考—动手—思考”这样一种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式,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学生开放式自主实践实习方式,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工艺流程,查阅资料,从原辅材料的选择、采购、到仪器设备的调试和准备、药品的配制等均由学生自行完成,最后还要对产品进行理化分析、保藏实验、感观评定等,从而完成整个实习过程。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总结,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以此方式进行实习实践,避免了单项实践的枯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了解食品科学及其产业的前沿动态和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样,当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时也能自如应对,不会束手无策。
4 挖掘教育因素,培养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
爱因斯坦曾说,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专业轻基础、重实用轻人文、重人才教育轻做人教育、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育的毕业生懂得技术却缺乏人文素养,缺乏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的了解,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生具体的专业知识,更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具体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教育做人方面笔者尝试着在课程教育过程中挖掘内含的教育因素,并利用这一因素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的目的。譬如,面对我国比较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从毒豆角、毒豆芽、四环素豆腐等案例中挖掘出教育性因素,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不符合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原则的事例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增加学生从事食品行业的责任心。
通过对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这一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三个主要环节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同时关注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及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君兰,张有录.《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教学设计实验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4,20(5):90~95.
[2]唐丽.《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1,(8):170~172.
[3]黄振喜.《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116~118.
[4]刘忆冬,翟金兰,罗鹏,陈国刚.《果蔬加工贮运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201~202.
[5]吴瑕,廉华,王茹华,靳亚忠,刘芳.“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教学改革探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0):131~132.
[6]杨叔子,吴波,杨克冲,等.专业课中大有人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