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坏死性肠炎的春季控制
2012-04-13张磊,于文贤,史世锋等
鸡群坏死性肠炎的春季控制
张 磊 于文贤(山东省乳山市大孤山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264500)史世锋 陶永明(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春季多风、干燥,随着气温升高,细菌、病毒开始滋生。对于有肠炎发病史的养鸡场,春季的防控压力巨大。一旦管理不善,如卫生打扫不彻底、环境控制不理想等,就会暴发坏死性肠炎。为了有效地控制坏死性肠炎的发生,根据春季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重点控制:
1 日粮控制
日粮配方应当限制粘性谷物(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和动物性蛋白补充剂(如鱼粉和肉骨粉)的使用数量。添加丁酸、中链脂肪酸(C6-C12,主要是十二烷酸)等有机酸和香精油(百里酚、肉桂醛、桉树脑)有助于预防肉鸡坏死性肠炎,具有抗菌特效,也能控制球虫感染。日粮添加2.5%的乳糖可作为抗生素的一个替代品,用以控制坏死性肠炎。乳糖能够促进乳酸杆菌在整段肠道内的发育,据悉,乳酸杆菌的增殖可以促进乳酸的产生,从而降低肠道pH值,抑制某些细菌,包括产气荚膜梭菌。
2 饮水控制
坏死性肠炎是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病原为产气荚膜梭菌属厌氧菌。水线、病鸡的肠道等厌氧环境为其创造了繁殖的条件。因此,保证水线的清洁度是控制坏死性肠炎的重要一环。对此,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源,另一方面做好水线的清洗消毒工作,尤其是一些生物膜的去除。
3 卫生控制
3.1 鸡舍卫生 鸡舍要及时打扫,保持地面干净,每周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在不同批次的鸡群周转之间,房舍、器具和设备等彻底清洗。
3.2 清粪 鸡粪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包括产气荚膜梭菌。鸡粪至少清除1次/d,并要发酵处理,粪沟最好用火碱或石灰等进行消毒处理。
3.3 鸡舍消毒 为防止耐药性的发生,轮换使用消毒药。消毒时,严禁用药物直接喷洒鸡体,喷头应与鸡体保持一定距离,使药物产生均匀细小的雾滴,散落到鸡体上。
4 减少应激
应激影响鸡群肠道的内环境,是诱发坏死性肠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4.1 环境应激 初春季节,温度不稳,忽冷忽热。鸡对于温热环境非常敏感,易出现肠道菌群的紊乱。此时,养殖者应当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如电解多维等一些抗应激添加剂的准备等。
4.2 管理应激 在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和人工授精时,抓鸡动作一定要轻,避免粗暴、用力过猛等行为。
5 药物防控
5.1 预防 在生长前期,使用微生态制剂(益生素)对鸡群肠道进行调理。在生长后期(蛋鸡35周龄以后),在饲料中使用安莱霉素,能发挥较强的灭菌作用。
5.2 治疗 新霉素与甲硝唑联合使用、强力霉素与甲硝唑联合使用或甲硝唑单独使用,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饲料组成、养殖方式和环境控制是导致鸡群发生坏死性肠炎的重要诱因,只要饲喂得当,管理良好,鸡场坏死性肠炎在家禽无抗生产时代就能被有效控制。
(2012–04–13)
S858.31
B
1007-1733(2012)11-0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