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针灸标准化的古代文献依据

2012-04-13何文菊席强赵雪陈泽林郭义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针具针灸学标准化

何文菊,席强,赵雪,陈泽林,郭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天津 300193)

·文献研究·

现代针灸标准化的古代文献依据

何文菊,席强,赵雪,陈泽林,郭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天津 300193)

【关键词】针灸学;针刺手法;针具;标准化;腧穴学

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订共同的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标准是以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标准既是自然规律、实践经验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

针灸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与古人在标准化方面有意识或无意识所做的工作密切相关。在针灸发展史上,尽管未见“标准”其名,但不可否认,在针灸学理论体系中,标准的内涵十分丰富。笔者试从现代标准分类的角度,就针灸发展史中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当前的针灸标准化工作提供基础和经验。

1 针灸发展史中的基础标准

针灸发展史中,经络理论、腧穴名称及定位和针灸模型的标准化客观上起到了基础标准的作用,为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体内容如下。

1.1 经络方面

经络理论从《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到《十四经发挥》、《奇经八脉考》不断地进行补充完善,最后形成基本统一,为后世医家确立了规范。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载经脉只有十一条。《内经》补充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完备了十二经脉体内循行的路线,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经络系统,基本确立了经络学说。《难经》在《内经》经络学说的基础上补充了奇经的循行路线、生理特点和病理表现。元代滑伯仁将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与十二经合并,著《十四经发挥》,论述了十四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以及与脏腑的联系。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对奇经八脉在生理、病理及临床各科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4]。至此,经络理论已基本完善,形成统一。

1.2 腧穴方面

腧穴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无定位到有定位,由定位到定名,由定位定名到系统分类,腧穴的数量由少到多到逐步统一的历史过程。《内经》论及了腧穴的部位、名称、分经与主治等内容,共记载了160个左右的穴位名称。《针灸甲乙经》对《内经》腧穴理论的框架结构作了完备而又周详的补充,将十四经腧穴按头面躯干分区划线、四肢分经排列,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并将腧穴数目发展至349个。这次历史性的总结,也使腧穴理论得以完善充实,成为针灸取穴的标准而沿用至今。而腧穴数目至宋元时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及《十四经发挥》增加灵台、腰阳关与膏肓俞、厥阴俞、青灵5个,共计354穴。而至明代《针灸大成》又增加了眉冲、督俞、气海俞、关元俞、风市5穴,成359穴[5,6],直至清《针灸逢源》增加中枢及急脉,而成361穴,至2006年发布GB/T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之前一直承袭此数。

1.2.2 腧穴定位方法

古代的腧穴定位方法主要有骨度分寸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及“以痛为腧”定位法3种,为腧穴定位提供统一的标准。①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之法,最早见于《灵枢》。《灵枢·骨度》:“人之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灵枢·骨度》记载了人体各部的长度尺寸,但“骨度”之法最初并非专为腧穴定位而设。至晚在隋唐时期,名医杨上善等人已将“骨度”之法用于取穴标准而倡用“骨度分寸定位法”。如《黄帝内经太素》中所述“取一合七尺五寸人身量之,合有七十五分,则七尺六寸以上大人亦准为七十五分,七尺四寸以下乃至婴儿亦准七十五分,以此为定,分立经脉长短,并取孔穴。”这里即是以《灵枢·骨度》为准,将设定的骨节两端之间的长度折成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寸。无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均以此标准折量作为选取腧穴的依据[7,8]。②指寸定位法。中指同身寸及拇指横寸的记载源于《千金方》:“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的论述。其后,宋代王惟一以《太平圣惠方·明堂》中所载的“取中指内纹为一寸”的同身寸取穴方法为统一标准。四指横寸(一夫法)最早出自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之三·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第二十一》:“灸三里,二百壮以病人手横掩下并四指,名曰一夫。指至膝头骨下,指中节是其穴,附胫骨外边,捻之凹凹然也。”可见该书已明确提出了一夫法,并将一夫之法作为三寸进行度量。其后,孙思邈在《千金方》再次论及 “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过为一夫”。现今所用一夫法与此论述完全吻合[9]。③“以痛为腧”定位法。“以痛为腧”定位法即以痛点作为针刺治疗取穴依据的方法。《灵枢·经筋》明确提出“以痛为腧”,孙思邈首创阿是穴即是“以痛为腧”取穴法的典型代表。《千金要方·灸例》:“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现代临床上以所在部位压痛或特殊反应做取穴依据,源自于此。

1.3 明堂图及针灸模型

“明堂图”主要指全身腧穴总图、“孔穴图”。鉴于唐代被尊为针灸经穴规范的《黄帝明堂经》在宋代亡佚,北宋政府组织医官着手制订新的针灸经穴国家标准。王惟一等人将腧穴理论进行考证并规范,于天圣四年(1026年)编撰完成新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书中绘制十二经穴图十二幅及经脉三人图各一幅。王惟一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编成之后,按真人大小,用铜铸造了两具腧穴模型,严格按照《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腧穴定位,准确地标示了原书所有腧穴的位置。在人形实物上标示腧穴,使得腧穴定位更加准确,对于提高针灸医者的技艺大有裨益,成为当时针灸教学和考试的重要工具[10]。王惟一所铸针灸铜人开创了针灸模型的先河,为腧穴理论的规范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针灸发展史中的技术标准

针灸发展史中,针具及针刺手法的标准化客观地起到了技术标准的作用,是针灸应用、发展和传承的重要保障。具体内容如下。

2.1 针具

古人最初使用的针具是用石头磨制而成的砭石。至《黄帝内经》时期,金属针成为当时针刺的主要工具。《灵枢》中记载了九种针灸针的形状、尺寸及主治病症,可以说是一个针具标准。在针灸发展史中,其确立的标准一直受到尊重,历代都没有再发生大的变化。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指出:《灵枢》记载的锋针即“今所谓三棱针是也”。现代各种针具均由九针发展而来,且规格、用途并无明显变化[11]。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对微课的运用下,是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微课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个挑战,如何正确熟练的运用微课,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技术操作能力.希望能在上文对微课的应用研究下,有助于实际数学教学发展.

2.2 针刺手法

《内经》中以大量篇幅论述了针刺手法和操作技术。对针刺操作过程的基本方法,《灵枢》诸篇归结为进针、提插、捻转、针刺深浅、留针和出针等内容。后世所论述的徐疾补泻、开阖补泻、呼吸补泻等其他针刺手法,基本上就是《内经》中所载的。《难经》对于针刺操作,强调左右手配合行针。《内经》和《难经》奠定了针刺手法的基础,此后经金元时期的发展,历代医家对针刺手法进行了补充完善[12]。

3 针灸发展史中的管理标准

针灸发展史中,针灸教育的逐步规范化客观上起到了管理标准的作用。在古代,针灸教育相伴于中医学教育而生。隋开始设太医署为全国最高的医学教育机关,其中设有医博士、按摩博士、祝禁博士,但没有针博士。唐代沿袭隋制,在宫廷设有太医署(唐代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针灸作为医、针、按摩和咒禁四个部门之一首次被专门提出。并设置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关于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的官职及职责,《新唐书·百官志》载:“针博士一人,从八品上;助教一人,针师十人,并从九品下;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教如医生。”同时,针灸教育已不限于宫廷,而是遍设于全国。针科教育课程设置,不但有《黄帝针经》、《针灸甲乙经》、《明堂脉诀》、《流注偃侧图》、《赤乌神针经》及针灸经络腧穴图谱等针灸医著,还有《黄帝内经·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等经典医著。宋代的针灸教育进一步发展,不仅在职官中置太医局设太医院,更建立了大规模的针灸医学教育机构。这一时期王惟一的针灸铜人腧穴模型作为针灸教学、医疗和考核之用,并成为国家统一的考试标准[13]。

4 结语

尽管未见“标准”其名,但毋庸置疑,标准化工作始终贯穿整个针灸的发展史。古人在标准化方面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工作,逐步形成了针灸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仍为针灸学界所遵循。尽管用现在的眼光评价,这些标准略显粗糙。但我们应该看到,古代的针灸标准在客观上推动了针灸的进步,对针灸学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现阶段开展的针灸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基础和经验。

参考文献

[1]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5.

[2] 郭世余.中国针灸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7.

[3] 吴富东.针灸医籍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6.

[4] 欧阳八四.针灸溯源——论经络学说的形成[J].针灸临床杂志, 1998,14(7):1-3.

[5] 翟伟,任秋兰,郭义.古代针灸标准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5(7):561-563.

[6] 欧阳八四.针灸溯源——九针的起源、运用与发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47-48.

[7] 诸毅晖,李静,郭晖,等.腧穴定位法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0, 20(2):123-126.

[8] 黄龙祥.中国针灸史图鉴[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23.

[9] 李仁述,刘秀英,贺玉芳,等.一夫(扶)法之源流考[J].针灸临床杂志,1994,10(3):6.

[10] 周一谋.王惟一与铜人及针灸图经[J].湖南中医杂志,1990,4:56 -58.

[11] 欧阳八四,高洁.针灸溯源──腧穴的起源与发展[J].针灸临床杂志,1999,15(7):1-4.

[12] 陆寿康主编.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7.

[13] 岗卫娟,武晓冬,张立剑.古代针灸官方教育发展概况[C].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6:171 -175.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2.01.058

文章编号:1005-0957(2012)01-0058-03

收稿日期2011-04-29

作者简介:何文菊(1985 - ),女,2011级博士生

通信作者:郭义(1965 - ),男,教授,E-mail:guoyi_168@163.com

猜你喜欢

针具针灸学标准化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标准化简述
云南省清洁针具交换在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效果及经济成本分析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交通运输标准化
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模型针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