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输血感染的急性丙型肝炎16例临床分析
2012-04-13胡雪梅
胡雪梅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1)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急性丙肝)转为慢性的几率高达70%~85%,对健康危害极大。由于目前无有效的丙肝疫苗可用,因此尽早诊断和治愈急性丙肝,调查并切断其传播途径尤显重要。输血是丙肝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但今年来非输血途径感染的丙肝有增多趋势。2009年2月~2011年3月,我院共收治非输血途径传染的急性丙肝患者16例,现分析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临床资料:本组16例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同时具备排他性诊断。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中丙肝病毒抗体(ELISA法或化学发光法)惟一阳性,其中入院当时阳性14例,另2例于发病2~4个月后因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再次入院时转为阳性。
本组男8例、女8例,那女比例为1∶1。年龄24~60岁、平均(43.2±11.7)岁。均为本地居民。15例来自城乡结合部同一社区或毗邻社区,其中12例病前1~3个月内有社区诊所静脉输液史。居住在市区1例。全部无输血史,无牙科和外科治疗史以及针灸、纹刺等血液暴露情况。无家庭内聚集发病。发病时间2009年2~4月5例,2010年2月1例,2010年8~10月8例,2011年3月2例。
全部无基础疾病病史。15例临床分型为急性黄疸型,1例为淤胆型。12例急性起病,主诉全身乏力、纳差、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尿色加深1~2周;4例亚急性起病,因尿色加深伴食欲减退或乏力1个月就诊。上述症状伴随发热1例,皮肤瘙痒1例。脾脏轻度肿大4例。
结果:丙氨酸转氨酶(ALT)峰值389~1 952 U/ L,其中>1 000 U/L者10例;总胆红素(TBIL)峰值45~322 μmol/L,其中>171 μmol/L者2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峰值168~901 U/L,其中>200 U/ L者12例。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检验均正常。短暂的尿淀粉酶升高1例,蛋白尿3例,白细胞减少1例。16例在恢复期检测了血清HCVRNA(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阳性6例。
16例入院后采用一般性护肝治疗,淤胆型肝炎给予静点腺苷蛋氨酸、口服熊去氧胆酸片。1例接受聚乙二醇α-2b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治疗。在病程5~8周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消失,ALT降至正常。平均住院时间(23.3±7.65)d。6个月内ALT再次升高9例,仅为单项ALT升高,经护肝治疗,ALT可恢复正常。
讨论:丙肝病毒在体液中含量少,体外抵抗力弱,故其传播方式局限,主要经血液传播。近年由于献血员筛检的普及,输血途径感染的丙肝发病率明显降低,但非输血途径感染丙肝有增多趋势。本组患者为社区居民,不属于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然而发病时间集中,居住地点聚集,提示有可能共同暴露于某一因素。对于非输血途径传播的急性丙肝应当引起关注和调查,以便切断其隐匿的传播途径。
普遍认为,丙肝临床表现轻微,很难及时诊断。结合本组病例,考虑原因之一是部分急性患者亚急性起病,症状轻,发病至就诊时间延长,而且从最初的病毒血症到抗-HCV阳性要经过32~46 d[2],容易造成急性丙肝漏诊。丙肝感染的慢性型更为多见,慢性丙肝患者多数无症状,可能仅有ALT波动。但是输血后急性丙肝的临床特征明显[3]。刘冠军等[4]报道52例输血后丙肝,急性黄疸型占84.62%。本组病例症状也较为明显,而且62.5%的患者ALT峰值大于1 000 U/L,100%有总胆红素升高。是否由于获得感染的途径不同,急性丙肝的表现和转归有所不同,仍值得探讨。
急性丙肝的肝功能复常并不总是代表感染的消退[3]。本组56.3%的急性丙肝患者在6个月内出现ALT波动,在恢复期也有37.5%的患者HCV RNA检测阳性,表明同时监测ALT和HCV RNA对评价急性丙肝的预后很有意义。资料显示,如果HCV RNA持续阳性,在急性丙肝病程8周和12周开始抗病毒治疗,其持续的病毒学应答高于在20周开始治疗者[5]。因此应当重视急性丙型肝炎的早期抗病毒治疗,达到更好的疗效。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5-61.
[2]Cox AL,Netski DM,Mosbruger T,et al.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community-acquired acute-phase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J].Clin Infect Dis,2005,40(7):951-958.
[3]杨金龙.难治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7-138.
[4]刘冠军,王合群,殷海燕,等.急性丙型肝炎52例临床分析[J].中原医刊,2005,32(15):61-62.
[5]Kamal SM,Moustafa KN,Chen J,et al.Duration of peginterferon therapy in acute hepatitis C:a randomized trial[J].Hepatology,2006,43(5):9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