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年龄词汇的认知·文化考察

2012-04-13

华中学术 2012年2期
关键词:词汇年龄分类

吴 芳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先秦年龄词汇的认知·文化考察

吴 芳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相较于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年龄的词汇而言,先秦汉语中的年龄词汇具备了数量众多、系统严密、分类细致、表现生动、分布不均、同名异实现象突出等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不难管窥汉民族先民在认识世界、发现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独具魅力的认知视域和伦常传统。

年龄词汇 分类 伦常

有文献材料可考的先秦时期是我们人伦观念萌芽、成熟,年龄词汇形成、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是华夏先民跨越蒙昧、走向文明、拓展认知、建构文化的至为关键的历史时期。发掘这个时期内年龄词汇的形成发展规律,可管窥整个汉语词汇系统的形成发展规律。这个时期内年龄词汇的由无至有、由少积多、从具体到抽象、从零散到系统,可以充分反映出汉民族先民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独具魅力的传统华夏伦常。

笔者整理先秦文献中出现的年龄词汇,发现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年龄词汇数量众多、系统庞大、分类细致、分布不均、同实异名现象突出。先秦文献中常见的年龄词汇有:冠、少、童、壮、老、耄、耆、艾、考、耋、颐、齿、龀、笄、弱、迟暮、季年、大耋、老耄、耆老、昆弟、老者、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年寿、中寿、三寿、黄耇、耇长、年长、老童、成童、既龀、老夫、长者、年长、黎老、孤终、眉寿、年寿、年老、长幼、长弟、年少、少者、长生、不衰、不寿、同寿、青春、未老、寿耇、寿考、艾服、中身、中年、成人、幼冲、幼艾、弱冠、孩童、孩提、少者、冲人、冲子、耆寿、黄发、台背、年先、年耆者、陈人、胡耇、耆艾、孺子、耆童、后代、后嗣、后昆、总角、耇成人、季女、顽童、齿长、齿未、百年、蚤世(早逝)、齿尽、强老、百岁、二毛、还年、登年、引年、大故、行年[1]。本文拟从这些年龄词汇数量分布、意义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着手,探寻上古年龄词汇的深层认知、文化意蕴。

上篇 分类与年龄感知的类型化

如果说事物的意义体现了人与事物的多重关系,构成了人与世界交往的基本方式,是人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前提,那么语词符号则是人与事物多重关系的中介,是人与世界交往的中介,因而同样也是人生存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事事物物,并不是每一种都能在同一历史时期获得一个名称,通过语言符号进入人的世界。历史事实证明,只有那些与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共同生命活动、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密切相关的东西,只有那些与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共同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基本相应的东西,才能受到语言的特别关注,从而获得一个名称,进入语言之中。人生存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之中,必然不断地接收生存空间中的外物的刺激,从而获得外界的丰富信息,掌握各种知识。然而如若人们只重视吸收和存储信息和知识,那么庞大的信息量与已开发的脑容量之间必然存在矛盾。“人们需要使知识尽快地条理化、系统化,并在其过程中增值。然而,要实现这样的转化及增值,就人的认知活动而言,又必须实现范畴化、概念化以形成概念或词义。所以,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一直十分重视对于认知活动中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探究。”[2]而所谓“范畴化”,是对事物进行分类、概括、形成概念的过程与能力。如果没有范畴化的能力,人类便无法理解、把握自己在生存环境中感知到的复杂现象。在语言中,“范畴化”首先指人们运用语言将其所在世界进行分类的过程:语言形式的意义形成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正是范畴化的结果,因此,范畴化首先是语义学关心的对象。其过程就是人认识世界的过程。它通过分类和概括,实现事物的类型化,从而使世间万千事物,有了成为语词所指对象的可能性。

在年龄词汇范畴化、概念化的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人进行分类具有非常重要的先导作用,它直接决定了先民年龄感知的类型化,制约了年龄表达的概念化。正因为分类是词汇的基本特性之一,而命名造词活动本身就以分类为先导并且依赖分类的过程与结果,所以,为了深入探讨汉语年龄词义词汇形成的内在根据和基本规律,为了了解汉语年龄词义词汇形成对于促进民族人与生存空间互动的意义,我们首先应该将民族人的年龄分类活动提出来予以重点研究。

而要重点研究民族人的分类活动,首先又必须关注分类标准的问题。因为人们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分类,总要遵循一定的分类标准,否则,分类活动就不能进行。尽管分类自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千差万别,然而无论对年龄采取何种分类标准,都是一方面来自年龄本身固有的特性以及其他与年龄相关的事物特性的相同相似关系,另一方面又来自民族人在与生存空间互动中形成的对年龄的既有知识、经验和目的、兴趣。正如卡西尔在其经典著作《人论》中指出的:“人类言语中出现的名称……并非被派定专门指称实体性的东西,指称独立存在的实体,倒毋宁是被人的兴趣目的所决定的。但是这些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分类也不能在随意制造的人类言语中去寻找,而是基于我们感觉经验中某些经常重复出现的因素。”[3]所以,人们对其生存空间中的个体按照年龄特性进行分类的标准,都是来自人与其生存空间的互动。

为了对此能够有更切实的认识,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长者的不同称呼。先秦文献称呼60岁以上(包括60岁)的老人有多种不同方式:迟暮、鳏寡、大耋、老耄、老者、知天命、耳顺、期颐、从心、黄耇、耇长、老夫、长者、黎老、孤终、长生、寿耇、寿考、耆寿、黄发、台背、眉寿、年先、陈人、耆艾、耆老等。中国古人何以会对这一年龄阶段的人有那么细致而又繁复的分类,而对有些种类的事物的分类又何以那么简单而又笼统?这里恰恰为我们真正了解中国先民对于生存空间万事万物进行分类所持的标准究竟主要来自何处、究竟有何研究价值提供了化石式的材料。先秦文献中出现的表示60岁以上长者的词接近30个,是先民基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标准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所形成的结果;在其分类命名过程中,创建的分类标准及其显示的分类角度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些分类的标准与角度固然首先来自年长者本身固有的多种特性,然而更重要的却是来自当时民族人基于自己在宗法社会中、伦理制度下生活而形成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目的、兴趣,在本质上则是来自当时民族人与其生存空间互动的历史进程。

例如《庄子·寓言》记载:“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王先谦《庄子集解》释云:“此为长老之言,则称引之。《释诂》:‘耆、艾,长也。’”《国语·周语上》亦云:“瞽史教诲,耆艾修之。”韦昭注曰:“耆艾,师傅也。”《汉书·武帝纪》:“然则于乡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颜师古注:“六十曰耆,五十曰艾。”《说文》:“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易·离》曰:“则大耋之嗟。”马注:“七十曰耋。”这是以年龄标准将年长者划分为“耆”、“艾”、“耋”等。另外,人们还统称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为耄,如“匪我言耄”(《诗·大雅·板》),“亦聿既耄”(《诗·大雅·抑》),“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有的时候,对年迈之人的指称除了凸显其年龄特征之外,还强调其人生成就。“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里所言“耳顺”、“从心”既从年龄上进行划分,又关注致力于学的成就,着重指的是到了某个年龄阶段应该达到的某种境界。

还有的是从年长者所具备的外貌特征对其进行命名,从而将其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区分开来的。譬如《书·秦誓》:“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这是通过年迈之人的发色来区别年龄。《诗·大雅·行苇》:“黄耉台背,以引以翼。”“台背”是凸显年迈之人的背部特征。“耇,老寿也。”(《尔雅》)《说文》进一步解释道:“耇,老人面冻黎若垢也。”也就是说“耇老”、“耇长”等是以老人面部的寿斑为区别性特征进行命名造词的。而“黄耇”则结合了老人的发色和面部寿斑两个典型特征来对其作分类和描述。《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毛传:“眉寿,豪眉也。”孔颖达疏:“人年老者必有豪眉秀出者。”高亨注云:“眉寿,长寿也。”这说明先秦时期人们还以豪眉秀出这一特征来判断高寿者。还有一个词“黎老”是通过老人黑中带黄的面色特征来将之与他类人群划分开来的,如“今王播弃黎老”(《国语·吴语》)。

另有一类词是以年长者独特的生活环境特征为之单独命名的。譬如“期颐”、“孤终”、“鳏寡”等。《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孙希旦《礼记集解》云:“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慤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百岁老人,行动不便,要依靠子孙尽孝侍养才能生活,是以称之为“期颐”,而老无所依之人则称“孤终”,老而无伴的人称之为“鳏寡”。

从上述分类标准看,先民对年长者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类,全方位的观察,细致而深刻的描摹,反映了年长者的区别性特征和社会价值,给予了年长者以无论哪个年代都没有达到过的高度重视。然而,自先秦以后,中国历史又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尽管年迈之人的基本特性并无显著变化,尽管国人对人自身的科学知识在增长,可是,《现代汉语词典》历来收录的关于老人的名称却都不足10个。也就是说,当代中国人对于60岁以上的长者的分类与战国时代相比反而粗疏了许多。究其原因,显然主要是因为长者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早已大大下降,一般人对于长者的钦敬、需要、关注也早已大大下降。在这样的相互对照之中,我们可以追溯当时社会生活的需要,了解当时文化的特性。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人对生存空间中的万事万物的分类动机与分类标准密切相关,它们主要都是来自人的目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来自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来自人与生存空间的互动。这种分类动机和分类标准,也反过来推动并制约人的认知活动和语言的词汇形成。

下篇 伦常与年龄表达的系统化

中华先民栖息于东亚大陆辽阔而肥沃的原野间,很早就从事农业,定居生活。农业生产是一种依赖经验和较固定模式化的生产,农作物的种植随四季的变化而形成一定规律后就代代相袭,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生活样态趋向经验化、固定化,沿袭经验、秉承传统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使得整个社会具有超常的同质性和稳定性。华人的主体——农民,世代相袭,大体稳定地聚居一处,安土重迁。白居易曾形象地描述过这种生存方式“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白氏长庆集》卷十)。这种生存方式培养了中国人对于土地的一种执着深沉的情感,导致故土难移,狐死首丘、叶落归根的定势在华人思维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遗留下来的,由血缘家族组合而成的宗族,世世代代得以保存。由于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血缘关系一直没有被契约关系所取代成为主导,因此,以自然性的血缘关系为土壤、以人“亲亲”的自然天性为基础的天然的人伦之道一直是维持中国社会的主要方式,它不仅没有像西方社会的人伦之道那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相反通过制度化、道德化、教育化而越来越自觉的加强与发展,成为维持中国社会的基本之道[4]。

在《周礼》所确立的全部规范和制度中,始终贯串着“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的原则。孟子把远古时期的人伦之五教发展为五伦:“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礼记·礼运》对宗法伦常作了精辟的论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在汉文化宗族和伦常思想的影响下,中华先民对年龄的指称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请看先秦文献中出现的下列年龄词:

第一组 迟暮、季年、大耋、老耄、耆老、老者、黄耇、耇长、老童、老夫、眉寿、寿耇、寿考、年老、耆寿、黄发、台背、年先、年耆者、陈人、耆艾、艾、年长、黎老、孤终、年寿、三寿、年长、长者、长生、耆童、耇成人、岁暮、齿长、耳顺、从心、齿尽

第二组 而立、不惑、知天命、艾服、中身、中年、成人、未老、不衰、不寿、未艾、中寿

第三组 少者、年少、青春、二八、幼冲、冲人、冲子、幼艾、弱冠、孩童、孩提、既龀、童儒、垂髫、孺子、总角、季女、顽童、成童、齿未、及笄、志学之年

这几组词都和年龄有关,充分体现了宗法社会、伦理治国前提下,各文化要素如孝顺、血缘、家庭、宗法制度、奉养、恭敬、生子、光宗耀祖之间的相互联系。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组和第三组的数目远远超过第二组。这说明在年龄表达中,老中青幼的比例严重失调,老者为最,幼者次之,成人居末。这实际上正迎合了华夏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礼记·礼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精辟论断,是宗法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观念深入人心的真实记录。

而第一组和第三组比较,又以第一组描述老年的词汇尤为丰富。在宗法社会中,统治者格外注重继承已逝“先王、先圣、前贤”的遗志,教化百姓敬老重贤,提倡恪守孝道,对于长者的社会作用给予了肯定。语言当中“长者”的异名如此之多,恰恰体现了这种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的行为关注。连“孝”的古字形都与老者有关,像孺子背负一黄发台背之老者,孝文化的根源就在于宗法社会血缘情感作用下的一种对年迈之人的价值肯定。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年龄词汇的数目庞大,年龄分类的标准多样。

虽然计时手段不甚发达,计时观念不甚成熟,但在先秦时期,汉语却有着发达的年龄表达系统,以及丰富的年龄表达词汇,形成了系统、严密、感性的年龄表达方式。有以年纪岁数划分的,如三寿;有以家庭状况划分的,如鳏寡(都指老而丧偶);有以社会期许划分的,如而立;有以形貌打扮划分的,如黄发;有以辈分排行划分的,如季女;有以心理特征划分的,如陈人(老朽之人)……人们观察各阶段的特征、体察不同阶段人的年数大小、社会职责、人生期许、身份地位、家庭状况等因素,有了诸如孺子、寿耇、黄发、垂髫、而立、耳顺、期颐、鳏寡等不同的称代方式。系统庞大、数量众多的年龄词汇、形形色色的年龄命名方式无不显示宗法社会的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的人伦关注。

相较于几千年之后的现代社会而言,随着现代物理科学的引进和时间测量技术的进步,关于年龄的丰富称谓却日渐减少,以至于今人对年龄的分类已经倒退至极端粗疏的地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宗法社会被法制社会所取代,等级伦常被平等观念所取代,今人不再提倡“父父子子”,而是高呼“理解万岁”。在这种情况下,老幼的地位差别、身份差别、心理差别、境遇差别都渐渐被模糊掉,当人们不再关注这些差别时,语言当中既有的词汇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称谓古旧词汇,只能见诸典籍了。

二是表象思维被科学思维所取代,时间之流观念为测度时间观念所遮蔽。随着现代物理科学的日渐发达以及先进记时手段的使用,今人日益习惯用精确的数值取代了过去形形色色的划分年龄的标准,从而失却了古人有过的那种关注和情趣,曾经发达的年龄表达系统逐渐萎缩。

说到底,这也都是由今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最终决定的。至此,不禁再一次想起卡西尔的著名论断:“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命名活动本身即依赖于分类的过程。”“每一种分类都是被特殊的需要所决定和支配的。并且显然地,这些需要是根据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不同条件而变换着的。在原始文明中,对事物具体的和特殊的方面的兴趣必然占优势。人类语言总是符合于并相应于一定的人类生活形式的。”[5]我们只有对这一原理有所认识,才能正确地解释为什么今天关于时间和生命体的寿命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越来越丰富,而关于年龄的分类命名却越来越粗略,才能正确解释汉语词汇发展历程中的许多重要规律,才能更好地揭秘语言这一文化的活化石中记录下来的华夏文明进程。

注释:

[1] 商周时期的年龄词汇收录,主要依靠现有的甲骨卜辞、金文研究成果,对卜辞、金文和确定为商周时期的文献当中出现的年龄词汇进行的整理和例证。春秋战国时期的年龄词汇,收录于十几部成书于这一时期的文献,主要有:《周易》、《尚书》、《仪礼》、《周礼》、《礼记》、《诗经》、《楚辞》、《左传》、《国语》、《山海经》、《论语》、《孟子》、《庄子》、《尸子》、《商君书》等等。

[2] 周光庆:《从认知到哲学:汉语词汇研究新思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38页。

[3] [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71页。

[4] 参见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93—194页。

[5] [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71、173页。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研究”(2011jytq118))

猜你喜欢

词汇年龄分类
变小的年龄
分类算一算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