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鲁迅研究新领域的宝贵尝试
——《鲁迅小说的跨艺术研究》读后
2012-04-13刘中树
刘中树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6)
在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中,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无疑是成绩最为显然的领域,而在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中,鲁迅小说的研究又无疑是成绩最为突出的领域。因此,要在这样一个成果丰富、积累厚实、起点高峻,研究得十分充分的领域有所作为并作出有相当价值和意义的贡献,是很不容易的。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许祖华与他的博士生余新明、孙淑芳另辟蹊径,从“跨艺术”的角度对鲁迅的小说展开研究,其视点和框架的确让人耳目一新。现在,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当然首先要祝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研究的成果,为鲁迅及其小说的研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想利用这个机会谈谈我对他们研究成果的看法。
这一成果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鲁迅与其它艺术的关系,二是鲁迅小说与其它艺术的关系。在第一个内容中,该成果具体探讨了鲁迅与音乐、绘画、诗歌、散文、电影、戏剧的关系,提出了这样一种中肯而持之有据的观点:作为伟大文学家的鲁迅,一生不仅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与其它艺术也有密切的关系,如绘画、诗歌、散文、戏剧、电影等,并为中国现代其它艺术,特别是绘画、诗歌、散文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该成果以充分的史实很有效地完善了这种观点,并在某些方面作出了开辟性的工作,如鲁迅与音乐的关系,这是以前鲁迅研究中基本没有涉及的内容,而本课题却从三个方面很有说服力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其中对鲁迅“生存意识中的音乐感”的论述,不仅思辨强劲、激情洋溢,而且言之成理、颇具新意;不仅辨析了鲁迅生存意识中音乐感的特点,而且剔析了其音乐感所体现的鲁迅孤寂的生命体验以及反抗绝望的深沉情怀,读来让人很受启发。还有鲁迅与电影、鲁迅与戏剧以及鲁迅绘画活动的生命意义与精神意义的研究,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优长与新见,既持之有据,又成一家之言,将学界此方面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其贡献也是值得称道的。
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该成果的主体内容,具体论述了鲁迅小说的基本幻象与音乐基本幻象的关系,鲁迅小说的人物与音乐的关系,鲁迅小说的语言与音乐的声音的关系,鲁迅小说与绘画的关系,以及鲁迅小说的诗性特征、散文化特征、电影艺术手法的应用特征、戏剧化特征等。其中一些问题也是以前的此类研究没有涉及或语焉不详的,如鲁迅小说的基本幻象与音乐、鲁迅小说的诗性叙述、鲁迅小说的人物与戏剧、鲁迅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戏剧等。在研究方法上,该成果一方面采用“传记学”方法梳理鲁迅进行其它艺术活动的事实,另一方面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在鲁迅小说中考察其它艺术种类的“痕迹”,并采用其它艺术的一些思想、原理、技巧研究鲁迅小说,在寻求这些非小说艺术为鲁迅小说所增加的新的特质的同时,从新的角度对鲁迅小说中所包含的深沉的思想进行了新的发掘,如启蒙的思想、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小说中的这些思想虽然是早就引起过学术界的充分注意并有充分研究的对象,但本成果却从“跨艺术”的角度提供了一些新的内容,如阿Q、祥林嫂等人的时间意识与改造国民性的关系;人物戏剧性的思想逻辑与启蒙的关系等。此类具有启发性的内容还有很多。这些都显示了从“跨艺术”的角度研究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这也就说明,该成果的跨艺术研究,并没有局限于就鲁迅小说的艺术谈艺术,也没有在谈艺术的时候悬置对鲁迅小说思想内容的探讨,而是机智地通过在艺术层面的研究所形成的新角度适时地深入到鲁迅小说的思想层面并形成了对鲁迅小说所包含的思想的新认识、新判断、新观点,这不仅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是值得称道和富有启发性的,而且其所提出的新的认识、观点是经得起事实与逻辑的检验的,是有学术意义与价值的。
如果要概括本成果“跨艺术”研究的特色和贡献,我认为主要有四点:第一,从非小说艺术的角度来阐释、解读、研究鲁迅小说,无疑是在传统鲁迅小说研究(就小说研究小说)之外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在新的视角观照之下,本成果致力发掘了以前的鲁迅小说研究中尚未发现或发掘不深的一些问题;第二,本成果把一些非小说艺术对鲁迅小说的影响和渗透提高到追求相同或类似的美学效果的高度上来进行研究,具有了新的学术意义;第三,更进一步,该成果还研究了鲁迅小说对非小说艺术的吸收给中国小说增加的新的美学特质,不仅开辟了认识鲁迅小说历史意义的新角度,而且对繁荣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思路与范式。第四,提升了研究空间和层次,把研究重点从鲁迅小说与其它艺术表面上的简单比附转到二者相似或相同的美学追求的高度上来,较为有效地避免了生搬硬套或削足适履的研究弊端。
该成果在这些方面的特色与贡献,的确与其在“绪论”中所表达的一样,“不仅能更好地透视鲁迅小说对非小说艺术卓有成效地吸收的特点和主体原因,而且能更好地认识鲁迅、研究鲁迅,拓展对鲁迅的研究,也能更全面地认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
当然,该成果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很多很明显的优点和长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该成果在研究方法上竭力反对“比附”性的研究方法,但在该成果中,却还是有少数地方,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了“比附”性的方法。这作为一个缺点或者更确切地说作为一个问题,本身也是值得思考的,既然在“跨艺术”的研究中,此“比附”的方法在研究者有意的避免中却还会如影随形,那么,是否说明,这种方法虽然“蹩足”,但也有相当的合理性呢?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消除这种方法的“蹩足”性,有效地发挥它的合理性呢?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认真研究并进行实践,我想,对今后此类研究是不无裨益的,甚至是有重要启示性的,即使通过研究和实践,完全否定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其研究与实践也是有意义的,它至少告诉人们“此路不通”。
同时,该成果也还有一些尚可探讨或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问题主要有:1.鲁迅小说与其它艺术传播方式的研究(如鲁迅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戏剧、连环画等后,借助这些艺术形式的传播);2.鲁迅小说的修辞与诗歌、散文修辞关系的研究;3.鲁迅小说与其它视觉艺术(如雕塑、建筑等艺术)的关系的研究等。我这当然是从求全责备,或者说,是从更高标准的意义上提出的要求和看法,不过,这也是我对他们衷心的希望,我希望这班中青年学者能在此成果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特别是鲁迅研究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