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

2012-04-13樊旭东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9期
关键词:疫病出版社动物

樊旭东

(四川省南部县黄金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南部 637300)

动物的生态环境不但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主要是牧业生产活动),它们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及其致病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一个整体。因此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生产及疫病防控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1 生态环境对动物生命活动及其致病因素的影响作用

1.1 生态环境对动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1.1.1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由于物种进化的直接原因导致了动物种群结构的不同,最直接的例子是农区与牧区在家畜、家禽的品种、数量及生产性能上就有明显不同。仅以牛为例,西部主要是牦牛及犏牛,中东部主要是黄牛,而南方多为水牛。

1.1.2 生态环境对动物种群结构的影响主要受自然因素制约。如不同的气温、海拔、日照、湿度、植物结构、降水、河流分布等直接选择并影响动物的品种。

1.1.3 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动物及其生命活动的选择也深刻地影响了动物种群结构。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地选择了动物的进化方向和动物的种群结构。如牦牛和麋鹿的饲养就体现了这种选择的影响。

1.2 生态环境对动物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的影响 同一动物品种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下,其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的差异十分明显。

1.2.1 同一畜禽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地方品种之间在形态、颜色、生产性能方面差异较大。

1.2.2 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其内部畜群结构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人们的生产方式直接干预品种内部的公母比例、配种过程、妊娠过程、分娩孵化过程及畜禽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直接影响了动物的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

1.3 生态环境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3.1 生态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影响着动物生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国西北牧区畜群的一个典型现象——“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就是这一影响的结果。我国的黄牛从东南到西北,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从平原到山区,其产肉性能、泌乳性能及皮毛肉乳产品的质量差异也主要是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

1.3.2 人们的生产生活及需要直接干预了动物的整个生命活动。比如:汉唐初期国家为了战争需要,全国大规模饲养战马;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国外奶牛、生猪及家禽,使我国本地畜禽品种数量锐减甚至个别消失;为了提高产量,人们大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采用规模化养殖方式等技术,使动物的每一个生命活动都受到人为的干预,其影响已然明显。

1.4 生态环境对动物致病因素的影响

1.4.1 动物致病因素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可以看出直接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季节、气候、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发生、传播、感染及防治具有明显的不同。川西北地区网尾线虫在不同季节,其寄生于绵羊体内的数量不同,在不同地区其寄生数量也不同,在草地上其寄生数量变化也很大;细菌性传染病如大肠杆菌在犊牛、生猪、禽类都表现不同;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的发生、传播及预防亦是如此。

1.4.2 人们的生产活动对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播等影响很大。快捷的交通运输使动物快速频繁地流动,导致传染病在传播时间、传播范围等方面发生了相应改变,我国几次全国性大规模传染病的暴发就主要是这一因素的影响结果。因此,在防疫时间、防疫程序上应该相应地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防控动物疫病。

2 动物生命活动及病原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1 动物生命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1 生物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进化论及生态学证明了生物链中任何一环的失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十分巨大。例如物种之间的竞争、物种内部的竞争都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改变。

2.1.2 动物的个体生命活动、群体生命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也相当深刻。例如动物的季节性迁徒、动物的排污,特别是动物的疾病、死亡后的尸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

2.2 病原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

2.2.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致病因素作为负面的对象进行研究,其实致病因素特别是病原微生物本身就是生态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环,也是微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环。动物疾病的发生从本质上讲是致病因素在生态环境中从微观到宏观水平上的失衡所导致的。因此动物致病因素深刻地影响着生态环境中动物的生命活动,使其个体、群体在微观和宏观水平上失衡。

2.2.2 病原微生物对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在个体水平和微观水平上不突出,但重大的动物疫病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整体水平和宏观水平上特别巨大。例如:近年来重大动物疫病如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病的发生,就扰乱了社会及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2.3 病原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可以深刻地影响人类活动。人们利用牛痘预防天花,最终使得人类消灭了天花;青霉素的生产和使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现在的滥用又给人类和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3 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的关系,在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的关系,就会发展衍生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动物环境医学》,研究和利用《动物环境医学》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3.1 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的指导意义与作用 利用生态环境对动物致病因素的影响作用,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可以从畜禽圈舍的选址、水源的净化、排污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生产管理过程等环节来考虑动物生产及现实需要,使畜牧业经济建设既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平衡,又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而不仅仅是一味地追求利益和存量的最大化,最终达到畜牧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3.2 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与作用 在临床上,防控疾病要从生态环境的整体水平上进行考虑,采取综合性措施,做到既能有效地防控疾病又不损害生态环境。

3.2.1 在消毒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微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平衡,不能以伤害生态环境作为防控手段。特别是在养殖生产中,消毒工作是一把双刃剑,杀灭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是对微生态环境的一种损害,甚至是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比如饮水消毒,其实就是对消化道菌群的一种重组行为。因此,从消毒药品的选择、消毒时间、浓度及消毒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应该慎重。

3.2.2 临床诊治、防控疫病的指导思路要从微生态环境及整个宏观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而不能单一地从临床治疗和疫病预防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诊治方案、疫病预防方案及程序、用药品种与剂量等都应该从大局着手,根据季节、环境及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以达到既可防制疫病又能保护环境的目的。

4 结论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等)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及其致病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有机统一体。传统动物医学的目的是控制并治疗好疾病,动物环境医学的目的是怎样让动物及其群体不生病或尽可能少生病,因此对环境医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动物医学在研究对象上应该从宏观角度把生态环境(包括微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社会活动、政府政策等等)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只有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流行方式,才能综合采取措施,做到既能防控病症,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使畜牧业朝着健康、持续、科学的方向发展。

[1)李维炯.生态学基础[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13-16.

[2)王庆镐.家畜环境卫生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3)刘震乙.家畜育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5-20.

[4)王秉秀.畜牧业经济管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30-45.

[5)佘锐萍.动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226.

[6)樊旭东.谈谈环境和兽医学[J].甘孜州畜牧业,1993,(1).

[7)王心田.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623-627.

[8)杨汉春.动物免疫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255-256.

[9)侯从远.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50-62.

[10]王建民.现代畜禽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14-142.

[11]张存根,王晓霞.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分析,2005.

[12]文传良.动物免疫与消毒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3-204.

[13]张彦明.兽医公共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852-870.

[14]马驿,孙永学,等.兽药残留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0,(4).

猜你喜欢

疫病出版社动物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我等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石油工业出版社
猪主要疫病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