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融入服务服务创新管理四川推进动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2012-04-13勇,王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9期
关键词:社会化兽医养殖场

余 勇,王 英

(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随着四川省现代畜牧业的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比例越来越高,动物产品生产供应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给动物疫控部门的工作提出新的挑战。笔者通过下基层走访、座谈、调研,深刻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积极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履行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责,有效推进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畜产品安全工作,保障四川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发展。

1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新要求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动物疫控工作者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认真贯彻落实“24字防控方针”,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充分履行职责,切实落实措施,迄今为止全省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防控成效显著。但是,新时期我省动物疫病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1.1 取得的显著成效

1.1.1 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继续得到稳定控制。近年来,四川省开展了以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为主,适时补免为辅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强制免疫工作做到了应免尽免,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有效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农业部规定标准。同时,组织开展了仔猪腹泻、猪链球菌病等常见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血吸虫病防治新增4个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家畜布病和结核病得到有效控制,狂犬病阳性率较2010年大幅下降。继续保持了我省猪Ⅱ型链球菌病清净无疫,无马鼻疽病和马传贫阳性,保证了省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疫情发生,实现了基本清净无疫。

1.1.2 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建立了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评估会商新机制。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实现了将监测和流调成果应用于指导疫病防控工作的机制创新。二是设立了定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点。开展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完成了仔猪腹泻紧急调查工作,为有效指导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举办了全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处置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全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展现了四川兽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和业务水平。

1.1.3 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一是通过组织开展防疫技术、实验室操作技能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了操作规程,提升了全省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兽医体制改革以来,通过公招,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充实到了各级疫控机构中,提升了全省疫控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三是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结合四川省畜禽养殖现状和规模养殖场(小区)防疫技术从业人员实际,启动实施了四川省规模养殖场(小区)万人培训行动计划,健全了培训体系。四是完善和规范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规章制度,并将相关程序固定下来,转为常态化工作。

1.2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新型兽医工作责任体系的构建和兽医职能的拓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暴露出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软肋”,主要表现:一是对规模养殖场(小区)防控动态不能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影响了防控策略的有效转变和实施。二是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意识淡薄,无法与规模养殖场主、养殖户和兽医从业者建立良好管理体系。这些问题制约了动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三是县级兽医实验室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制约了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预警预报工作的开展。

经分析,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有政策、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一是动物防疫工作观念跟不上形势的转变。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四川省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序越来越高,规模养殖场的防疫已逐渐成为疫控部门工作的重点。然而,许多基层防疫工作依然采用以前的管理模式,对规模养殖场防疫工作管理不能真正到位,使疫病防控工作难度加大。二是基层疫控机构改革后职能职责履行尚不够到位。兽医体制改革后,疫控机构的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但许多地方的防疫工作依然局限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而对非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指导不足,不履行其他职能职责或只履行部分,不能真正体现疫控机构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基层兽医实验室没有真正发挥好作用。由于基层兽医实验室经费保障不足,除完成定期监测、检测任务外,不能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和病原学诊断,导致疫控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各养殖场的免疫抗体水平,也就不能指导养殖场进行及时的补免或加强免疫。

1.3 新时期对动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要求 按照《农业部2012年兽医工作要点》,要积极构建新型兽医工作责任体系,以有效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为落足点,调整目标、策略、布局,紧紧围绕“两大任务”,着力提高“两个水平”的新要求,各级疫控机构要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从防控科学化、服务多样化、机制创新化、队伍专业化四个方面着手,全力提升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水平。

1.3.1 防控科学化。以各级疫控机构为依托,依靠技术、人才和设备优势,依据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指导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真正做好科学防控。

1.3.2 服务多样化。要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公益性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工作。各级疫控机构应围绕防疫技术的宣传推广、疫病诊断、免疫抗体监测和驻场兽医的技术指导培训等全方位地开展社会化服务,真正地满足基层动物疫病防疫需要。

1.3.3 机制创新化。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全方位地调动疫控机构、养殖企业(户)、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积极性,整合服务资源,做到设备、人才、信息、成果共享,使各方资源、力量都主动参与到社会化服务中。

1.3.4 队伍专业化。各级疫控机构要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和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人员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水平高、专业技术过硬的社会化服务队伍。

2 构建动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2.1 构建动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时代赋予的新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兽医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0年世界兽医协会提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的理念,OIE和FAO也将兽医服务定位为全球性公共产品。我国先后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也时刻提醒只有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才能保障动物源性食品有效供应和食物安全。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理清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创造性地推进工作,既要做到管理创新,也要做好服务创新,切实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2.2 构建动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科学化水平,就是要求动物防疫工作要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行业自主服务水平。落实各方责任,构建兽医工作责任体系,着力提高兽医工作管理水平。只有积极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把管理融入服务中,在服务中创新管理,变发现问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解决问题,才能切实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科学化水平,推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发展。

2.3 构建动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养殖结构变化后的新举措 四川是全国规模养殖大省,随着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发展,禽畜规模养殖比例逐年上升,2011年全省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34.06万户,比上年增长11.23%。适度规模养殖出栏量达到56%,比上年提高5.92个百分点。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逐步成为全省畜牧生产主导形式。同时要清晰地认识到现阶段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点已发生了转变,抓好规模养殖户的动物疫病防控就是抓住了当前的关键。做好规模养殖场的免疫、监测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当务之急。

因此,要加快转变兽医工作方式,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手段,强化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大力探索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的防控规律,以服务养殖户为立足点,以发挥专业技术支撑作用为切入点,构建专业、便捷、多样化的动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公益性、社会化服务二维一体的服务格局,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科学化水平,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3 推进动物疫病社会化服务的思考

3.1 普及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进场 规模养殖场驻场兽医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大型规模养殖场有专业兽医,业务水平较高,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的驻场兽医水平较低,有的场甚至没有驻场兽医。因此,各级疫控部门要以场为单位,明确责任技术指导员,对不同规模的养殖场要进行养殖安全和疫病防控技术培训、指导和管理。创立技术指导规模场,定人帮扶适度规模户,拉网服务散养户等新模式服务,以帮助其真正做到科学防控。要结合实验室工作,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和抗体水平监测,并对辖区内动物疫病发生趋势和防控要点通报到场。

3.2 实行规模养殖场定点专家联系制 组织全省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专家和技术骨干到规模养殖场开展定点动物疫病防疫技术咨询服务。先在省内16个猪病监测点和6个畜禽监测点的规模养殖场中设立定点联系专家点,再逐步推行至全省。定点联系专家根据养殖场饲养品种、规模、管理水平等情况科学指导整个养殖过程中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科学指导用药、疫苗使用,提升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提高养殖场主抵御市场和疫病风险的能力。

3.3 建立省、市、县三级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 各级动物疫控机构要结合当地养殖需要,定期组织辖区内专业技术人员和规模养殖场驻场兽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免疫操作技术、实验室技能和动物疫病防控新技术等,及时学习新知识并转化成能力,注重培训的实践和成效,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基层防疫队伍的实际工作能力,特别要注重驻场兽医和村级防疫员的培训。

3.4 激励县级兽医实验室开展疫病检测服务工作 县级兽医实验室是疫控部门服务基层的第一窗口,要充分发挥县级兽医实验室的作用。应有效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人才优势,在完成日常工作、定期监测任务的同时,开展疫病防控咨询服务和血清学抗体检测工作,逐步创造条件开展病原学检测,对养殖场内出现的动物疫病进行快速诊断和指导,为养殖者提供便捷的诊疗服务。

3.5 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 把加强机制创新作为动物疫病防控公共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的切入点。通过机制创新,提高各级疫控机构参与和开展动物疫病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整合服务资源,促进服务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促进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一是加强动物疫控机构之间的整合与协作,做到仪器设备共享、人才共享、信息共享。二是加强与大型养殖企业的合作。建立“中心+养殖企业+农户”、“中心+专合组织+农户”等服务形式,形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三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协作,做到技术成果、疫病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动物疫病防控事业。

3.6 加强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要利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高速性,加强网站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以网站和信息化建设推动全省动物疫控工作科学化开展。目前,应以四川省动物防疫协会网站为平台,构建最完整的兽医专业书库、最前沿的兽医成果和论文库、最齐全的动物疫病病例库、最权威兽医专家库、最快捷防控技术信息发布、最方便的在线专家交流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推进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远程服务。

猜你喜欢

社会化兽医养殖场
我是兽医志愿者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