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球虫耐药性及其调控

2012-04-13李明张大柱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2626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7期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病球虫

李明 张大柱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 262600)



肉鸡球虫耐药性及其调控

李明 张大柱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 262600)

鸡球虫病是鸡的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胞内寄生性原虫病,由一种或多种艾美耳属(Eirmeria)单细胞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不同部位所引起的。分布很广,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危害鸡的球虫,以柔嫩艾美尔球虫和毒害艾美球虫最为常见,前者主要寄生于鸡的盲肠内,雏鸡常见,死亡率可达70%以上,后者主要寄生在鸡的小肠内,青年鸡多见,死亡率达50%以上。本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鸡,尤其是15~45日龄以内的幼雏最易感染,11日龄以下的幼雏很少发生球虫病。

在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禽业的今天,球虫病对家禽生产的影响已相当突出。目前生产实践中,药物防治仍是最有效、最便捷、最常用的方法。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抗球虫药均有耐药虫株的出现,且表现出对与该药同类或作用机理相同的其他药物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耐药性,解决球虫耐药性的问题已刻不容缓。

1 抗球虫药物种类

目前用的抗球虫药有20余种,大致可分为2大类。

1.1 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

主要有莫能霉素、盐霉素、拉沙里菌素等。这类药物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能与碱金属离子相互作用,促进虫体细胞膜两边的离子转运,导致生物膜两侧K+,Na+,Ca2+,Mg2+等阳离子梯度的变化,引起虫体细胞膜功能失调而起抗虫作用。不仅抗球虫谱广,且能促进增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球虫药。

1.2 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

主要有磺胺喹噁啉、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间氧嘧啶等。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较复杂,如磺胺类通过阻断叶酸合成途径抑制球虫的生长发育。氨丙啉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虫体硫胺摄取而导致硫胺缺乏,阻碍虫体的糖代谢过程而抑制球虫的发育。

2 田间株球虫耐药性现状综述

1997年以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寄生虫病研究室对广东省柔嫩艾美耳球虫耐药性进行了系统跟踪调查,发现球净对野外分离株的耐药比例最低(13.6%),其次为氯苯胍(75%)、地克珠利(82.2%)、球痢灵(88.8%)、马杜拉霉素(95.2%),对氯羟吡啶、氨丙啉、盐霉素、拉沙霉素和马杜拉霉素的耐药虫株比例为100%。从上海市9个县区10个鸡场的球虫对6种抗球虫药的耐药程度的调查,发现莫能霉素、氯羟吡啶、氨丙啉的效果较差,出现完全耐药的比例高达67%~80%,马杜拉霉素中度耐药和完全耐药的比例为50%,相比之下,氯苯胍和地克珠利效果较好。柔嫩艾美耳球虫秦皇岛株对力克球中度耐药,对球敌轻度耐药,而对氨丙啉则无耐药性。

3 抗球虫药物及疫苗的合理应用

3.1 合理用药程序

3.1.1 联合用药 也称配合用药,即在同一饲养周期内,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球虫药,以扩大抗虫谱,增强药效,减少药物用量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试验证明,对常山酮、球痢灵、尼卡巴嗪等已产生严重耐药的地方虫株,复合药物对该虫株仍具有良好的抗球虫效力。从而说明,通过联合用药可恢复耐药虫株对药物的敏感性。

3.1.2 穿梭用药 即在同一饲养周期内,换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其目的是减少某种药物的接触时间,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目前,饲料厂一般用药模式为离子载体类/化学合成类的穿梭用药程序。在养鸡生产中,应有计划地更换穿梭用药方案,以避免虫株对所使用药物同时产生耐药性。

3.1.3 轮换用药 季节性地或定期更换用药,一般每隔3个月或半年改换一种抗球虫药,以避免耐药虫株的产生或恢复对原来药物的敏感性。但不要改换作用机理和作用峰期相同的药物,以免产生交叉耐药性或变换用药后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在球虫耐药性严重的地区,宜采取结合药敏试验结果、以轮换用药为主的用药策略。

3.1.4 合理使用老药 据认为,在一个球虫群中,5年或更长时间内不接触某药物的情况下,耐药性是可以恢复的,如使用地克珠利一段时间后再使用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可使以前不能用以防治球虫病爆发的这类药物重新获得抗球虫效力。

3.2 营养调控

球虫因改变了鸡的肠道功能而降低鸡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同时日粮的成分也影响球虫发育及致病性。因此,可以通过在日粮中添加某些营养物质或改变日粮成分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达到减轻或控制鸡球虫所造成的危害,从而减少因抗球虫药带来的耐药性及药物残留问题。研究发现,高蛋白日粮可以提高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的死亡率和增加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的球虫卵囊产量,而低蛋白日粮可降低球虫感染率。高能量饲料增加球虫病的发生,而低纤维日粮可降低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的死亡率。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A和硒可提高感染球虫鸡的增重,降低死亡率。

3.3 免疫预防

3.3.1 球虫的免疫原性 球虫的各发育阶段的免疫原性不同。子孢子是球虫侵入宿主免疫系统的一个阶段。细胞内子孢子与诱发对肠道损害的保护性免疫无关。球虫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免疫原性,很难确定哪一个阶段起关键作用,或许是虫体各阶段抗原共同组成保护性抗原。

3.3.2 疫苗的种类及特点 (1)强毒苗:强毒球虫苗是直接从野外分离强毒株研制而成的。一般研制方法是先直接从自然发病的病鸡体内或粪便中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收集球虫混合卵囊,然后采用单卵囊分离法分离并增殖各种艾美耳球虫卵囊,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配以适当的稳定荆,即组成强毒活苗。鸡在低水平感染强毒苗时不会发病,但球虫卵囊能循环在鸡体内繁殖,并排出新的卵囊于垫料中,鸡从垫料中可获得再次免疫,经过3次生活史循环,鸡就可以产生较好的保护性免疫。(2)基因工程苗:致弱虫株所制的活苗,有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即多次接种回归鸡是否能使其毒力恢复或加强。基因工程疫苗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策略。目前有重组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

4 总结

综上所述,鸡球虫耐药性在我国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由于我国地域的差别,用药习惯的不同,各地的耐药谱也不尽相同。为指导养鸡生产、合理选择抗球虫药物,应加强球虫耐药性的研究和检测工作,以克服用药的盲目性。

由于鸡球虫的耐药性问题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抗球虫药物的应用逐渐受到限制。而基因工程疫苗或抗球虫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将是防治鸡球虫病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2–06–04)

S85.31

B

1007-1733(2012)07-0034-02

猜你喜欢

艾美耳球虫病球虫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鸡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虫株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一起肉鸭球虫病的诊治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