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道变迁与徐州社会兴衰
2012-04-13孟凡超
孟凡超
(江苏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水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水资源的短缺甚至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水的研究历来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当前对水的研究中更多的还是基于水的物理特性,主要是研究水对社会、经济等发展的承载力,研究对水的可持续性利用。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交互作用的,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给人文历史留下特殊的印记①王建华:《鉴湖水系与越地文明》,王建华:《越文化与水环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1-38页。,水环境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迁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演变,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②韩宝平,冯启言,焦险峰:《水环境变迁对社会 文化演变的影响——典型实例简述》,《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62-66页。,但这种影响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则主要从水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选择徐州市作为研究的区域。
一、研究区域概况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处于苏、鲁、豫、皖四省的交界地带,地形为平原与低矮山丘交错。由于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境内河流湖泊较多。在宋朝时苏轼就称徐州 “其地三面披山”,“其城三面阻水”;苏辙在《黄楼赋》中也称徐州“缭青山以为城,引长河以为带”。这些描述都很贴切地反映了徐州的山水与城的格局③陈苑:《徐州老城历史文化要素分析》,《山西建筑》2008年第34卷第28期,第24-25页。。1128年开始至1194年黄河正式夺泗水侵淮水入海,直至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为徐州增添另一重要水系。在黄河改道的七百多年间,徐州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均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导致了徐州社会经济的衰败。现在徐州境内黄河故道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
二、徐州水环境的变迁
(一)徐州的起源
徐州又称彭城,具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人将中国划分为九州,徐州即为其中之一。例如《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尔雅·释地》将天下划分为“冀、幽、兖、营、徐、扬、荆、豫、雍”九州,徐州均包括在其中。其中《尚书·禹贡》对徐州有极为详细的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义,蒙羽其艺,大野既潴,东原底平。厥土赤殖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中上,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嫔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九州之一的徐州,大致范围西自济水,东至大海,北抵泰山,南到淮水,其范围包括现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部分地区及鲁南和豫东的一些地域①肖爱玲:《徐州城市历史地理浅论》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今徐州正位于这一区域。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楚汉时,西楚霸王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徐州市现辖5区5县(市)。
(二)徐州市水环境的变化
历史中徐州市水环境几经变化,如沂水、泗水等,但距今时间久为久远,持续时间也较短,产生的社会影响较小。对徐州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水环境变化莫过于黄河的改道,夺泗水侵淮入黄海。黄河改道侵淮入海可谓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南徙。最早的黄河南流侵淮的文字记录见于公元前132年,据《史记·河渠书》记载:“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②葛兆帅,吉婷婷,赵清:《黄河南徙在徐州地区的环境效应研究》,《江汉论坛》2011年第1期,第102-107页。。现徐州黄河故道也成为明清黄河故道,其形成始于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东京留守杜充企图以黄河之水阻挡金兵南下,在滑县李固渡西人为决堤,使黄河夺泗水入淮入海,之后黄河几经泛滥,最终导致重大改道,直到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再次夺大清河入渤海,南徙夺淮入海共持续七百多年。
黄河改道期间对徐州社会产生极大影响。一方面黄河水患不断,洪涝灾害频发,破坏了农业生产,洪水侵袭还致使土地肥力下降;另一方面也直接促成徐州漕运重镇地位的丧失。本文在分析中将徐州水环境的变化以黄河改道为节点进行划分,以1128年黄河改道之前为一阶段,1128至1855年黄河改道期间作为一阶段进行分析,最后以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观点,对徐州市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1.黄河改道前的徐州
(1)农业 1128年以前的徐州经济发展虽有波动,但一直为上升态势,在当时属于发达地区。直至北宋时期,苏北绝大部分地区所在的淮南东路是东南六路中经济发达之区,尤其是沿江一带的农业生产堪与两浙媲美③彭安玉:《试论黄河夺淮及其对苏北的负面影响》,《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第121-126页。。古有“丰沛收,养九州”之说,徐州地区早期可称为当时的粮仓。
经历史考究证明,历史上徐州地区土质确实肥沃,据《禹贡》中记载该区域“厥土赤殖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即徐州地区土质为赤殖坟,土质为上等,草木茂盛。加之气候温和湿润,河网稠密,在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徐州地区为经济发达区域,直至北宋神宗年间时任徐州太守的苏东坡仍称徐州“土宜菽麦,一熟可资数岁”。
(2)漕运 徐州地处南北要冲,区内河网稠密,交通条件优越,可以说徐州是兴于水,盛于水。境内泗水北接菏水通济水,东与沂水相连,西有汴渠,南通淮水经邗沟可入长江。隋朝大运河开通,南段即利用汴泗水道,连接东西两京与苏杭地区。至宋代,汴泗航道已经成为漕运的主要航道,经徐州而运抵京师汴梁的漕粮,岁达600至800万石④朱浩熙:《名城徐州》,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275-277页。。徐州由于其独特的交通位置,北方齐鲁之地和南方江淮地区的物产均汇聚于此集散转运,成为当时著名的经济都会。
2.黄河改道期间的徐州社会变化
黄河夺泗水侵淮水入海后对徐州带来重要影响,导致了徐州经济的衰退,黄河改道对徐州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业的影响 黄河改道给徐州农业带来的影响最为直接,黄河下游河道历来以 “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黄河改道给徐州带来的第一个影响就是洪涝灾害的频发。其中以明代最为严重,据民国《铜山县志》记载,自万历元年至三十五年的30多年间,水灾即达16次之多。洪灾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大水的冲击,还使黄泛区内肥沃的表层土壤大量流失,而洪水漫流所经之处,挟带的泥沙则不断淤积沉淀,在地面上笼盖了一层厚薄不一的沙土,形成了多为粉沙组成的沙荒地,降低了耕地肥力。黄河的多次泛滥还导致地下水位的升高,由于缺乏良好的灌排水系统,低洼之处的积水无法排泄,土壤盐碱化。黄河改道把原先农业生产很发达的地区,变成了旱、涝、沙、碱的灾区。农业生产力下降,直接导致粮食产量降低,遇到灾年只能靠“赈米”度日。往日一熟可资数岁的情景再难重现。同治《徐州府志》的作者因此感叹“盖自河水荡决,黄沙无垠,徐下邑多被其患,向所称诸物产,或荒淤不复生。”①李德楠:《河道变迁与城市衰落:〈明徐州蠲免房租书册〉解读》,《江淮论坛》2008年第4期,第189-192页。
(2)对漕运的影响 黄河的改道也直接威胁到了徐州漕运主航道的地位,黄河改道后徐州地区洪涝灾害增多,严重影响到了漕运的畅通。据唐龙《吕梁洪志序》记载,当时每年400万石漕粮及18万石白糙粳糯经此北上②(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唐渔石集(卷一八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而在宋朝每年经此运送漕粮为600至800万石。
洪涝的频发和河道的淤塞还直接导致了泇河的开凿。明万历间利用泇水天然河道开凿泇河,泇河的开凿前后历经50余年,全长260里,上自沛县夏镇引水经韩庄至邳州直河口入黄河,避开了330里的徐州洪、吕梁洪之险。泇河开通后,漕船大部分沿泇河北上,开通的次年就分走约三分之二的漕船,由于泇河漕运地位的开通,政府对黄河的重视也随之下降,河道不断淤塞。后来徐州附近黄河决溢倒灌,运河彻底阻塞,漕船便全部出邳州直河口经泇河北上。自此徐州兴起的漕运优势彻底丧失。
3.政府和民间对黄河水患的应对
(1)政府治河 黄河水患严重影响到漕运的畅通,为保护漕运各朝代均对黄河治理极为重视。为消除黄河决溢之患,主要采取筑堤、塞决、分流、导河等措施。对黄河故道地区影响较大的为元代惠宗至正年间的山东贾鲁和明代万历年间的潘季驯。
贾鲁采取疏、浚、塞相结合的方法,疏通故道280余里,开凿新河70余里,浚凹里减河180余里,最后是堵塞专固、白茅等决口,挽河东南回归徐故道,经泗、淮入海。潘季驯采取蓄清刷黄的方式。针对黄河多泥沙淤积,导致河道淤塞侵夺河道的特点,采取“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方针。一方面修归仁堤阻止黄水南灌洪泽湖,另一方面大筑高家堰蓄淮水与洪泽湖,抬高其水位,使之全出清口,以生刷黄之效。到清代治黄虽仍以漕运为出发点,但已经认识到黄河的治理关系到数省的安危,认为“即或无关运道,亦断无听其冲决而不修治之理”③鲁枢元,陈先德:《黄河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7-323页。。
古人治河未能认识到黄河泛滥的根源是上中游涌来的洪水及挟带的大量泥沙。但随着对黄河认识的加深,明清时已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明嘉靖时周用便指出“以数千里之黄河,挟五六月之霖涝,建瓴而下,乃仅以河南开封府兰阳县以南之涡河与直隶徐州、沛县数百里之间,拘而委之于淮,其不至于横流溃决者,实徼万一之幸也”。在周用之后的徐贞明、徐光启等人,则提出沟洫治理的方法,主张在上中游开展沟洫建设以拦蓄洪水,解除下游水患。而清代陈潢更直接指出中国河流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导致水量多、水流湍急,加上西北地区土质疏松,故“湍急之水即随波而行,于是河水遂黄也”。同时他还指出“黄河伏秋之涨,尤非尽自塞外来也。类皆秦陇冀豫,深山幽谷,层冰积雪,一经暑雨,融消聚集,无不奔注于河”④鲁枢元,陈先德:《黄河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7-323页。。但是以上这些认识均未能付诸实施。
(2)居民避河 受黄河水患之害最为严重的是徐州百姓。据《铜山县志·河防考》记载,自宋代以来,徐州受黄河水灾五十余次,特别是明中期以后,黄河水灾次数明显增多。水患坏民庐舍,人畜溺亡,为躲避水灾,徐州居民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官宦之家及当地富商等大户人家为避黄河水患纷纷迁往府城南门外高亢的户部山 (今徐州市区户部山)居住。发展至明代后期,城市一般富裕的居民也迁向户部山附近居住。自此形成了徐州市区“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人住在户部山”的顺口溜。居民的迁移也使得户部山在天启四年(1624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9年)这三百余年中一直是徐州市城经济和文化重心。现如今户部山尚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房屋400余间,民国房屋700余间,较为完整的院落20余处,比较著名的有状元府、崔焘翰林府、郑家大院、余家大院、翟家大院和号称徐州第一楼的李家大楼等。这些古建筑已成为徐州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个缩影。
三、徐州市发展展望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结束了七百多年南徙夺淮入海的历史,但徐州并未因此得已恢复往日风采,直至1911年津浦铁路、1915年陇海铁路的先后开通,徐州城市才重获生机。新中国成立后,在治理淮河的同时,在徐州成立沂沭汶泗治导委员会,积极整治徐州周围的河道并恢复航运,特别是1958年为缓解津浦铁路运煤的压力,而对京杭运河的治理,使得徐州航运在百年后重新振兴。
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是使城市居民处于田园或绿色的人居环境中。早在19世纪,英国人E·霍华德就提出了“田亩城市”的设想;1932年美国建筑家赖特也在其《正在消失的城市》一书中提出“广亩城市”的概念,以解决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也根据我国的历史文化特征适时提出了“山水城市”的设想,并指出“山水城市”才是东方文化的未来城市,强调城市文化应包括历史文化、时代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及城市民生等,是全方位的文化①王铎,王诗鸿:《山水城市的哲学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第2期,第46-51页。。
徐州市区及周边有云龙山、九里山、凤凰山、小泰山、狮子山、泉山等低山丘陵,河流湖泊包括故黄河、楚河、玉带河、荆马河、徐新运河及云龙湖等,低山丘陵和河湖之间地理分布较好,山水与城市之间具有良好的自然搭配,城中有山,城外环山,山环水绕,山水与城市紧密相连是徐州的一大特色。徐州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净化,为现代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城市建设中应在交通优势的基础上发挥其真山真水的城市特色,结合浓厚的汉文化及彭祖养生文化,打造亲近自然,与文化交融的现代宜居城市。不只是江南的城市可以“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地处苏北的徐州也可以建设为“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苏北江南。
徐州经历了兴盛至衰弱又兴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徐州是因水而兴因水而衰,但都已成为历史。过去给徐州带来近千年水患的河流,现在已成为徐州的宝贵财富。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水,将其与文化、社会发展结合,才能更好的把握水的影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