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语中的数词及其相关表达①
2012-04-13尚国文
尚国文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新加坡 637616)
新加坡华语中的数词及其相关表达①
尚国文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新加坡 637616)
新加坡华语;普通话;数词;语法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新加坡华语中数词及其相关表达的语法特征。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中的数词用法大体一致,但在整数、分数、小数、倍数、序数、概数等表达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深入研究新加坡华语各个层面的语法特征,可以为汉语学习者了解世界各地华语的语法概貌提供参考。
0.引言
新加坡是个多种族共存、华人人口占大多数的东南亚国家,华语是其官方语言之一。由于受到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新加坡当地所使用的华语虽然与中国的普通话大体一致,但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语言层面与普通话相比又都有所差别。本文以数词及其相关表达为例,从一个侧面阐述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语法上的异同。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语。汉语中与数目相关的表达非常丰富。尹小林(1993)曾整理编纂了一部《汉语数目词辞典》,其中收录从上古至清末含数目字且具有特定含义的“数目词”,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典章、哲学等多个门类,共计2760余条。在语言学中,“数”和“量”常结合起来归为数量范畴,根据计量对象的不同可以分成物量、时间量、空间量、动作量、程度量等次范畴(李宇明,2000)。自王力(1943/1985)将数词列为一个独立词类以来,有关数词的语法问题就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尤其是在数量词语对于语法结构的制约作用问题上研究颇多(参见杨素英、黄月圆、曹秀玲,2004)。
在语法体系中,数词一般看作是体词的一个下属类别,内部可以分为表数值的基数词和表次序的序数词,而基数又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倍数等(朱德熙,1982;胡附,1984;刘月华等,2001;陆庆和,2006)。基数从构成上看可分成系数词和位数词两部分,如“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两”等属于系数词,而“个、十、百、千、万、亿”等属于位数词。序数词通常使用“第”加系数词或系位结构来表达(如第一,第一百)。另外,数词中还包括表概数的词语和结构,如“三十来个”就属于不精确的计数。
新加坡华语中的数目表达跟普通话基本一致,却又不尽相同。在以往的研究中,陆俭明、张楚浩、钱萍(2002:111-119)曾从数词中的省略现象、百分数表达、万位数表达、约数表达、年龄表达、时间表达等方面考察了新加坡华语中数词使用的特征。不过,他们的分析还有待深入,并且还有很多与数词相关的表达并未涉及。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新加坡华语中数词及其相关表达的用法特征,从而为汉语研究者和学习者了解全球华语语法的面貌提供部分参考。
本文中有关新加坡华语的用例,除个别采自当地口语外,其余均摘自当地的华文报章,主要包括《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及《我报》,在文中分别简称为《早报》、《晚报》、《新明》及《我报》。另外,为了反映新加坡华语的最新用法,报章的用例都摘自2009至2011年间发表的文章。
1.新加坡华语中的数词表达
由于基数是数词的核心,我们首先从整数、分数、小数、倍数等4个次类来探讨新加坡华语中数词表达的特点。
1.1 整数的表达
1.1.1 系位数的省略
在普通话中,当基数是由“一”与“百、千、万”等所组成的系位结构时,前面的“一”要读出来,如130读作“一百三十”,1100读作“一千一百”。而在新加坡华语中,这种系位结构不仅前面的系数“一”可以不读出来,后面的位数词也不必读出来。例如,120可说成“百二”,1400可说成“千四”。这种数目表达方式在闽南话和粤语中都很普遍,新加坡华语中的说法应该是受这两种方言的影响而形成的。我们考察发现,这种系位数省略的条件如下:
系数“一”省略时,最末的位数词必须同时省略。如果后者不省略,“一”也不能省略。例如,150可以说成“百五”,但不能说成“百五十”。不过,当“一”保留时,最末的位数词仍可省略,如1200可说成“一千二”。
数词必须只有相邻的两级位数,多于或少于两级或者级位不相邻时,“一”不能省读。例如,12300有“万、千和百”三级位数,10300中含有“万”和“百”两级不相邻的位数,所以都没有省略读法,即不能读成“万二千三”、“万零三百”。
可省略的系数“一”必须位于数词的首位,非首位的“一”不能省读。如1100可读成“千一”,但后面的“一”不能省读。
数词必须是整数,含有非整数成分时不能省读,如110.1不能读成“百一点一”。这可以看作b)的延伸,因为小数的存在使得数词含有不相邻的级位①我们不把个位和小数看作相邻的两级位数。,未能满足省读条件。
数词是具体数目时,省略式后不能与量词、名词等相结合,否则省略用法不能使用。例如可以说“买书花了百三”、“两门考了百七”,但不能说“买书花了百三块”、“两门考了百七分”。也就是说,当具体数词与名词、量词结合时,数词一般需要读全。然而,当数词是概数时,省略式后面则可以接量词、名词等成分。例如:
(1)她被捕后承认,自2010年7月起,总共骚扰了百多户人家。(《早报》,2011年3月2日,P7)
(2)结果,反应非常踊跃,只有百多个空缺,却有千名新加坡人抢着到中国银行界工作。(《新明》,2010年6月25日,P10)
这里的“百多”、“千”都是概数,“一”可省略,且后面可接量词。
当位数是“亿”时,系数词“一”不大能省读,如一亿五千万一般不说成“亿五”。只有符合上述条件,基数词的省略读法才能成立。
在新加坡华语中,某些“一+量+数”结构中的“一”也可以省略,如“一块三”可以说成“块三”,“一尺三”可以说成“尺六”。这里的量词只能是单音节的,双音节量词不能用,如“公里三”、“小时半”都不能说。
1.1.2 “万”的表达
新加坡华语中,“万”可以说成“十千”,如30,000常读成“三十千”,120,000常读成“一百二十千”。这种读法是受英语数字读法的影响。我们知道,英语中的千位数以上的数字表达是从右向左每三位加一个逗点,第一个逗点读thousand,第二个读million,第三个读billion。如45,000和960,000在英语中分别读作forty-five thousand和nine hundred and sixty thousand。新加坡华语中的“十千”就是把英语中的数字表达直接翻译过来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当数字中有比“千”更大的位数词时,“十千”的读法就不再适用,如100万不能说成“一百十千”,305万也不能说成“三百万零五十千”。
1.1.3 “二”和“两”
关于数词“二”和“两”的区别,很多汉语语法教材中都提及过。但是新加坡华语中“两”的使用频率远比“二”要高。在普通话中,当位数词“百”、“千”、“万”、“亿”位于数列中间时一般用“二”。另外,处于开头时,“千、万、亿”前通常用“两”,而“百”前则一般用“二”(吕叔湘等,1999;刘月华等,2001)。而在新加坡华语中,除多位数中十位和个位的2仍读“二”之外,其他位置上则一般读作“两”,无论处于数列首位还是中间。如2200读作“两千两百”,22222读作“两万两千两百二十二”。
普通话中含“二”的成语或习惯用语(如“一心二用”、“三心二意”等),在新加坡华语中常把“二”说成“两”,如“一心两用”、“一石两鸟”、“三心两意”、“两者不可兼得”、“一山难容两虎”等。
新加坡华语中偏好用“两”很可能是受闽粤方言的影响,另外用“二”较少也可能跟当地人的发音习惯有关。由于[er]的读音包含卷舌音,以南方方言为母语的当地人读起来比较吃力,所以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两”来表达“二”的数字概念。
1.2 分数的表达
1.2.1 分数的读法普通话中,分数的读法是“分母基数+分之+分子基数”,如三分之二,四分之三等。在新加坡华语中,“之”常可以不说,而直接使用“分母基数+分+分子基数”。例如:
(3)尽管如此,建屋局文告说,9月份的组屋转售交易量比8月份少了四分一。(《早报》,2010年10月2日,P8)
(4)来临大选将有15个集选区,须有至少一名马来族候选人的集选区,不能超过集选区总数的五分三。(《晚报》,2011年4月16日,P6)
(5)住在山区里、没有机会上幼儿园的儿童占约三分二,即600万人左右。(《早报》,2011年11月19日,P25)
这里的分数在普通话中都要在分之后使用“之”。
另外,百分数在新加坡华语中常用“巴仙”表示,如30%说成“三十巴仙”,5%说成“五巴仙”。“巴仙”是英语percent的音译,在港澳、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也这样使用(李宇明,2010)。需要指出的是,“百分之百”在普通话中可用作副词,表示“全部、十足”,如“百分之百地服从”是说完全听从。相应地,新加坡华语中的“一百巴仙”也有类似的用法,例如:
(6)这个人看起来像我,声音也像我,但并非一百巴仙是我。(《早报》,2011年10月11日,P2)
(7)中、台会统一,他说他一百巴仙相信。(《早报》,2009年12月4日,P4)
这里的“一百巴仙”用作状语,与“百分之百”的副词用法一致,表示“完全、绝对”。“一百巴仙”之所以这样用,大概是因为在华语使用者看来,它与“百分之百”意义相同,因此“百分之百”的句法功能也理所应当地适用于“一百巴仙”。
1.2.2 “成”的用法
当分母是“十”的时候,“十分之”可以省去并在分子基数后加“成”,如十分之三可以说成“三成”,十分之七可以说“七成”。无论在普通话还是新加坡华语中,“X成”都是书面语中常见的用法,口语中用得不多。“成”所表示的数目不一定是整数。例如普通话中有“半成”及“X成X”的表达,后者的两个X都可以是1~9之间的基数词。以下用例摘自北京大学的CCL语料库。
(8)六成会考虑工作地点的远近,考虑安全问题的只占三成四。
(9)施虐者多为与受虐儿童同住的家人,有四成七是亲生父亲,三成五是亲生母亲,…
(10)女性有失眠问题的比率约达三成一,男性约为二成五。
这里的“三成四”相当于34%,“四成七”相当于47%,诸如此类。
而在新加坡华语中,“半成”虽然可以说,但“X成X”的结构基本不用,如果用的话,后一个X一定是“半”。例如:
(11)在美元贬值下,今年泰国米进口和批发价均已向上调整一成及半成。(《早报》,2010年12月15日,P18)
(12)自由行旅客,较去年同期上升四成;跟团旅客则占一成,也较去年增加五成半。(《早报》,2010年10月5日,P17)
可以看到,在新加坡华语中,如果数量不足“一成”时,只能使用“半成”的说法,用“成”时不能像普通话那样有其他的零头。
1.3 小数的表达
1.3.1 小数的读法
在普通话和新加坡华语中,小数的读法都是“整数基数+点+小数后系数”,如1.3读成“一点三”。但是当整数是零时,新加坡华语口语中可以省去零,直接说成“点+小数后系数”。如0.8可以说成“点八”,0.51可以说成“点五一”。
1.3.2 “半”的用法
“半”用作数词相当于1/2或0.5,我们权且将其放在小数部分加以讨论。
“半”可以出现在“半+量”及“数+量+半”结构中,前一结构中的量词没有限制(如“半块”、“半条”),但后一结构中的量词主要是度量、时间、容器等类量词或“倍”及“个”(吕叔湘等,1999:60),如“三寸半”、“两年半”等。这些量词都是“表示确定数量或确定实体相联系的可二分单位的量词”(邢福义,1995:107)。
“半”在与表示货币单位的量词(“块”、“毛”)结合时①虽然“块”和“毛”可以与“半”结合,但更正式的货币单位“元”和“角”则不能与“半”搭配。可见,“半”表示货币数值是一种口语性的表达。,新加坡华语的用法与普通话有所不同。普通话中的“块”和“分”之后可以带“半”,但“毛”之后则不能。而在新加坡华语中,“毛”之后带“半”(相当于“五分”)则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如“三毛半”、“五块两毛半”分别相当于0.35元、5.25元。需要指出的是,“半”只能位于货币单位之后,不能置于其前。例如“5角”不能说成“半块”,“5分”也不能说成“半毛”。
再来看“半”与时间词结合的情况。“半”与“年”和“日”的组合没有什么特别,但“半”与“月”组合的情况在普通话和新加坡华语中有所不同。在普通话中,含“半”的数量词结构“X个半”与“月”连用时,“半”应置于“月”之前(陆俭明,1993),如“三个半月”。而在新加坡华语中,“半”置于“月”的前后皆可。“半”置前时,“X个半月”既可以表时段(例13),也可以表时点(例14)。
(13)在因伤告别赛场四个半月之久后,意甲豪门AC米兰的功勋前锋因扎吉(Inzaghi)28日带来的消息振奋人心。(《新明》,2011年3月30日,P13)
(14)萧菲纪莲(Sylvie Guillem)在撒特勒井剧院的新节目,三个半月前订票时还没正名,去到现场才知道叫《六千里外》——纪念日本311地震海啸。(《早报》,2011年8月7日,P27)
而“半”后置时,“X个月半”只能表时段,不能表时点。例如:
(15)家中安装两年的过滤器,平均一个月半更换一次过滤芯,但上个月,滤芯变得非常肮脏,他得每六天就换一次。(《早报》,2011年6月9日,P4)
(16)1MMSC由马来西亚旅游部主办,为期两个月半,从6月15日开始,直至8月31日的开斋节止。(《早报》,2011年7月18日,P3)
(17)假设高薪职员的薪金是¥8000,两个月半的花红加上几个月薪水,“湿湿水”(小儿科)啦!(《晚报》,2011年1月3日,P11)
这里含“半”的数量结构都表示时段,“X个月半”都可以换成“X个半月”。
1.4 倍数的表达
在普通话中,倍数一般用来表示某数比所比之数大或增加的量,对于小于或减少的情况通常不用倍数表达。而在新加坡华语中,“小于”或“减少”的量仍然可以用“倍”来表示。例如:
(18)获得工作机会比其他人高出4倍,失业机会减少15倍。(《早报》,2011年5月23日,P2)
(19)它使用的加密和压缩技术,把数据传送量和时间减少超过50倍和加快50倍,但不牺牲其表现。(《早报》,2010年9月27日,P9)
(20)宝宝的一部分血管,仅有两三公分宽,比一般人的小3倍,所以……(《新明》,2011年7月29日,P8)
(21)这次旅游展的规模比2月举办的小6倍,仅有27个参展商,但还是吸引不少公众。(《晚报》,2010年5月1日,P4)
在普通话中,这里的倍数都应该用分数来表示,如(18)中的“减少15倍”应说成“减少至1/15”,而(20)中的“比一般人的小3倍”应说成“是一般人的1/4”。
另外,普通话中表比较的副词“更”不能与倍数同现,但在新加坡华语中,表示倍数时用“更”也可以接受。例如:
(22)外国有调查发现,女性有六倍更可能要求工作与生活平衡。(《早报》,2010年7月21日,P25)
(23)其实,这个世界比他们更可怜一百倍一千倍的人,还有很多。(《晚报》,2010年3月15日,P9)
(24)产品拥有专利成分Rucinol,比任何现有的美白成分更有效60,000倍。(《晚报》,2011年4月29日,P14)
例(22)很可能是受到英语表达的影响,如英语中可以使用“X timesmore adj.than”结构表示倍数关系。而后两句则很可能是说话人对汉语中“更”表比较用法的误用,属于由不完全习得而造成的语法偏误。当然,随着这种用法越来越普遍,语法偏误也有成为华语规范的倾向。
2.新加坡华语中其他与数词相关的表达
新加坡华语中还有许多与基本数词相关的表达很具特色。下面我们以几个有代表性的数量表达为例,探讨它们在新加坡华语中的意义及使用特征。
2.1 概数的表达
概数指的是不精确、大概的数目,可以通过数词连用(如“两三天”、“四五岁”)或表约数的词语(如“约”、“近”、“上下”、“左右”等)来表达。这些词语或结构的用法在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中基本一致。不过,数词“多”的用法值得关注。在普通话中,当“多”跟“月”、“星期”、“小时”等时间词搭配时,“多”一般要紧随数量结构(数词通常是1~10之间的整数或“半”,而量词是“个”)并置于时间词之前,如“半个多月”、“十个多星期”、“四个多小时”。而新加坡华语中,除此用法之外,“多”也常常置于“月”之后。例如:
(25)短短一个月多内,两个以孔子为名目的“和平奖”先后通过媒体造势,又都被上级主管部门叫停……(《早报》,2011年10月8日,P37)
(26)2011年还有一个星期多就将结束,在展望2012年的当儿,亚洲娱乐圈却传出负面消息……(《早报》,2011年12月23日,P10)
(27)道别之际,一问对方家住哪里,竟然是要打车1个小时多才能抵达的郊外。(《早报》,2011年4月20日,P5)
这里的“X个+月/星期/小时+多”与普通话中的“X个+多+月/星期/小时”的语义相同,但X常是10以内的数字。
对于普通话中“多”与数量结构结合的用法及成因,宗世海、张鲁昌(2008)做过详尽的分析。根据他们的论述,“多”用于模糊概化表达是说话人简化了一个复杂的量而又为了避免失真所做的补偿。对于“X个+时间词”结构来说,“X个”与“X个月/星期/小时”都有再切分、再细化的空间,根据汉语使用者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经验,“多”更倾向于置于“月”之前。而在新加坡华语中,“X个月多”的形式使用频繁,很可能是类推的结果:既然“多”可以置于表时间的“年”之后(如“一年多”、“三年多”),那么“多”置于其他时间名词之后也应该可以成立,因此便有了“X个月/星期/小时+多”的用法。
2.2 序数的表达
序数通常用“第”来表示。当序数是“第一”时,新加坡华语经常使用“首”来表示。例如:
(28)建屋发展局昨天在兀兰推出两个预购组屋(BTO)项目,但首天申购不热烈,总共1329个单位只有408人申购……(《早报》,2010年9月22日,P5)
(29)滨海湾金沙空中花园开幕首个月,超过10万人“登空”,平均每天3000多人高空200米看风景。(《晚报》,2010年7月28日,P6)
这里的“首”在普通话中一般要说成“第一”。
另外,在普通话中,天干和地支也可以用来表示序数(刘月华等,2001)。新加坡华语中也有用甲乙丙丁等表达等级的用法。例如:
(30)第一年考试每科及格,还有两科甲等,她说能升上第二年已不容易了。(《早报》,2011年9月22日,P15)
(31)那年代左邻右舍,也没听说出什么大人物,有读书念到英文九号拿甲等文凭的,已经很不得了。(《早报》,2010年3月30日,P2)
但是,最常见的等级表达方式则是用英文字母与“等”结合的形式。例如:
(32)死者也说所有的科目都要考获“A”等,备感压力。(《早报》,2010年4月7日,P4)
(33)李资政也说,如果他的英文水平达A等,华文只属于C等。(《早报》,2010年6月30日,P6-7)
(34)我校大部分学生在小六会考中的数理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一般在B等以下。(《早报》,2010年4月22日,P15)
这种通过字母顺序表达等级的用法在普通话中远没有新加坡华语中普遍。
另外,在普通话中,序数表达不一定都用“第”,如楼层、楼牌号都不用“第”。而新加坡华语则可以用“第”来表示楼层、楼牌等(周清海,2007)。这很可能是受英语的影响而来的。例如:
(35)你家住第几楼?
(36)你住第几座组屋?
这两例中的序数词表达在普通话中分别要说成“几楼”和“哪一座”。
2.3 星期的表达
新加坡华语中经常使用“拜X”来表示“礼拜X”的概念,而“礼拜天”可以略为“礼拜”。这种用法是受闽南语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
(37)以前只是拜六礼拜,后来又多了个拜三;如果有得选择,不知道会不会希望每天都有?(《晚报》,2011年5月3日,P16)
(38)在汤申的分店,我们周末开到半夜,拜五拜六不少人都是11点多才来。(《早报》,2011年1月26日,P1)
陆俭明等(2002:118)曾指出,“拜X”这种表达方式“无论在口语或书面语中,用得都很普遍”。然而,我们考察发现,这种表达方式在口语里非常常见,但在书面或正式语体中则很少用。因此“拜X”应该看作是华语口语中“星期”的表达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周日”除了说成“礼拜”以外,也常说成“拜日”或“拜天”。不过,也有不少本地人认为,只有周一到六可以用“拜X”来表示,“拜天/拜日”则不能说。
2.4 钟点的表达
很多研究已经提到,新加坡华语常使用“X个字”表达“分钟”的概念。1个字相当于“5分钟”,如2:35说成“两点七个字”,11:05说成“十一点一个字”。当时间点不是“5”的整倍数时,则可以说成“X个字出”或“X个字半”,表示大概的时点。如“九点三个字出”指的是9:15~9:20之间的某个时点,“差一个字半十一点”是说“差七八分钟十一点”(陆俭明等,2002)。“个字”在口语中有时还会省略,如“八点三”所指的时间是8:15。
“X个字”这种表达是从粤方言来的,在新加坡华语口语中很常用,但在书面语中则不多见。2.5最底价表达
新加坡华语常使用“数词+元+起跳”来表达商品的最底价。在现代汉语中,动词“起跳”指的是“跳高、跳远、跳水等开始跳跃时的动作”。而在新加坡华语中,“起跳”常与表价格的数量词连用,指的是产品价格的最小值,常用作广告宣传。例如:
(39)音响之家(Audio House)成立本地第一间电器厂商直销店,电器产品¥9起跳!(《晚报》,2010年1月14日,P2)
(40)久田哲也在滨海湾开设的餐馆“Waku Ghin”,一人份从400元起跳,菜单上的美食食材肯定是顶级的。(《早报》,2010年8月28日,P6)
(41)例如到芬兰的旅游配套,至少是4000元起跳。(《新明》,2011年11月9日,P6)这里“起跳”前的价格都是商品的最底价格。“起跳”有时也会说成“起”。例如:
(42)读者只要剪下优惠固本,只需付费699元起(原价1099元起)。(《新明》,2011年6月22日,P11)
(43)CoCo壹番屋的咖喱饭从11元起(单只配蔬菜的咖喱饭从10元起)。(《早报》,2011年11月22日,P6)
普通话中原来没有这种用法,但近来这种说法也逐渐流行起来。经营者使用“数量词+起/起跳”,目的是突出商品的价格实惠,借此达到吸引顾客光顾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商店中常见的英语广告“From X¥”,其意义和功能与“X起”是一样的。我们据此猜测,数词与“起跳”连用来表达最底价,很可能是受英语的影响而形成的。
2.6 “形容词+过+数量名”结构
新加坡华语经常使用“形容词+过+数量名”结构来表示一个数目范围。这里的形容词一般是表示度量、大小等意义的单音节形容词,而“过”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于”。例如:
(44)一个家庭要拥有多过一部车,得付出更高代价。(《早报》,2011年7月9日,P20)
(45)搞怪博客林宜傧(Steven Lim)网上找小女友,年龄不可大过22岁!(《晚报》,2011年5月28日,P5)
(46)调查也指出,很多老人每天进食少过2餐,也少吃蔬菜水果和奶制品。(《晚报》,2011年10月3日,P6-7)
(47)本地小学生不只课业繁重,连书包也重过一包米,平均重量超过5公斤。(《新明》2010年10月14日,P6)
在普通话中,这些句中的“形+过”分别要说成“多于”、“超过”、“少于”及“比…重”。
新加坡华语中这种含“过”的数词结构可能是受闽、粤方言影响而来的,也可能与英语中的相关句式有关。闽南话与粤语中经常使用“形+过+比较对象”的结构,而英语中的“形容词比较级+than+比较对象”是典型的比较结构,二者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新加坡在多语共存的环境中把这些结构移植到华语中是很自然的事情(祝晓宏,2008:140)。
3.新加坡华语中的数量询问词
在普通话中,询问数量最常用的疑问词是“多”或“多少”。“几”也常用来询问数量,但询问对象的数目一般应少于十。而在新加坡华语中,“几”作为疑问词的用法并不限于小数目,语义上跟“多“、“多少”相当。例如:
(48)20几年前,我曾问您:“奶奶,您今年几岁了?”你答道:“六加零。”(《早报》,2011年11月13日,P4)
(49)劳工法没有规定员工每周需工作几小时才能享有公假。(《新明》,2012年2月22日,P7)
(50)记:你最胖的时候是几公斤?欧:应该是我读硕士的时候,有50公斤。(《晚报》,2010年9月15日,P11)
这里的“几”在普通话中都要说成“多”或“多少”才合适。正是由于对疑问词“几”的语义范围理解不同,造成了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对数量问询上的语用差别。
又比如,新加坡华语中通常使用“几时”来询问“什么时候”。例如:
(51)工作人员预计今天凌晨能把所有污水抽出,至于地下通道几时开放则还无法确定。(《早报》,2011年9月13日,P1)
(52)李:你几时能完成博士研究?沈:多两年。(《早报》,2011年9月16日,P7)
(53)结了婚的艺人经常会被媒体“催生”,追问几时生孩子,郑斌辉体恤媒体的工作,但说一切顺其自然!(《我报》,2011年8月25日,B19)
这些例句中的“几时”在普通话中一般都要说成“何时”或“什么时候”。新加坡华语中的“几时”的用法是受粤语的影响而形成的。另外,古汉语中常用“几时”询问时间,如“明月几时有”。新加坡华语与粤语中使用“几时”,很可能是古汉语语法的保留所致。
此外,马来西亚华语中还常使用“几+度量形容词”的形式来询问重量、长度、厚度等,“几”仍然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疑问词“多”,如“绳子几长”、“他几重”在普通话中要说成“绳子多长”、“他多重”。这种疑问句式来自于粤语,在新加坡华语中也偶有使用,但并不普遍。
4.结语
新加坡华语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重要的区域变体,其语法与普通话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很多方面又与普通话存在着显著或细微的差别。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入手,详细讨论了新加坡华语中的数词表达相对于普通话所体现的语法特性。我们发现,在整数、小数、分数、倍数、概数、序数及其他与数词相关的表达上,新加坡华语有自己的呈现方式。这些差异大多是受方言的影响造成的,也有一些与英语的表达有关。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新加坡华语中的语法现象虽然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但很多用法并不是新加坡独有的,不少数词表达方式在港台及东南亚其他地区也能见到。
本文的讨论也显示,新加坡华语中的语法规则比普通话中要灵活和宽泛,很多普通话中不能成立的说法,在新加坡华语中都可以接受。当然,普通话中也有一些数词的表达形式在新加坡华语中是基本不用的。例如,财务票据中用于记录人民币金额的大写数码“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在新加坡未见使用。又如,“俩”和“仨”分别是“两个”和“三个”的合音词形式,在北方口语中很常用,例如“姐妹俩”、“他们仨”等。但新加坡华语中则只用“两个”、“三个”,如“姐妹两个”、“他们三个”等。
在规范化方面,我们认为,对于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不一致的地方,不宜简单地归结为语法偏误,而应该在充分尊重当地用法习惯的基础上进行协调与引导。这是因为在新加坡华语成为独立的汉语变体这个事实面前,一味地拿普通话的标准去评判它的语法体系是不现实的。按照徐杰(2007:46)的说法,新加坡华语应该在自身现状基础上进行规范;判断某个语用法规范与否的标准来自新加坡华语本身,而不是普通话或其他华语。
总之,深入研究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华语的语法特征,对于增进全球华语圈的相互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附1984《数词和量词》,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宇明2000《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宇明(主编)2010《全球华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刘月华潘文娱故韡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主编)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1993《说“年、月、日”》,载《陆俭明自选集》,大象出版社。
陆俭明张楚浩钱萍2002《新加坡华语语法的特点》,载周清海(编著)《新加坡华语词汇与语法》,新加坡:玲子传媒。
陆庆和2006《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力1943/1985《现代中国语法》,商务印书馆。
邢福义1995《现代汉语数量词系统中的“半”和“双”》,载《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徐杰2007《语言规划与语言教育》,学林出版社。
杨素英黄月圆曹秀玲2004《现代汉语数量表达问题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尹小林(主编)1993《汉语数目词辞典》,中华书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
周清海2007《全球化环境下的华语文与华语文教学》,新加坡青年书局。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祝晓宏2008《新加坡华语语法变异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宗世海张鲁昌2008《汉语量代词“多”的用法及其解释》,《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On Numerals and Relevant Expressions in SingaporeMandarin
Shang Guowen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637616 Singapore)
Singapore Mandarin;Putonghua(Standard Chinese);Numerals;Grammar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numerals and relevant expressions in Singapore Mandarin.The numerals in Singapore Mandarin,though similar to the usage in Putonghua(Standard Chinese),demonstrate som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xpressions of integer,fraction,decimal,multiple,ordinal,and approximate numbers.A thorough exp loration of the grammar in Singapore Mandarin is significant in that it enables the Chinese learners to perceive the grammatical profile of the Mandarins in theworld.
H179;H146.2
A
1674-8174(2012)04-0067-09
【责任编辑 刘文辉】
2011-12-21
尚国文(1979-),男,河北灵寿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语法、语言教育与规划研究。
① 衷心感谢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另外也特别感谢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研究助理王志豪先生在本文初稿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