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食管炎26例临床分析
2012-04-13曹慧聪
曹慧聪
(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一科,山东 新泰 271200)
真菌性食管炎指食管受真菌感染所致的炎症,主要为白色念珠菌。真菌性食管炎易发生在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强酸抑制药治疗的患者[1]。现对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确诊26例真菌性食管炎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6~70岁,平均(50±3.6)岁。所有患者均行胃镜下刷检涂片见到霉菌或孢子确诊。
1.2临床表现 本组22例有食管不适症状,7例吞咽困难,8例胸骨后疼痛不适,4例烧灼感,3例反酸,4例无典型食管症状,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
1.3患者发病相关因素 合并反流性食管炎9例,贲门裂孔疝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糖尿病2例,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9例,肿瘤2例。
1.4内镜下特点 食管粘膜白色或乳白色斑点及斑片状附着物,多呈条状融合,粘膜见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溃疡。
2 结 果
确诊后所有病例均停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口服制霉菌素100万单位,每天3次,共用2周,2~3月后20例患者复查胃镜食管粘膜恢复正常。
3 讨 论
霉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正常机体发生菌群失调时成为致病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食管是消化道最易被霉菌感染的部位[1]。内镜检查是最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营养不良和老年患者易患病[2]。从本组资料来看,真菌性食管炎的发病还有以下原因:①真菌性食管炎与反流性食管炎和胆汁反流有关,有资料显示,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真菌感染率高达17.86%[3]。②胃炎或胃溃疡患者长期不规范服用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导致菌群失调易引起食管真菌感染。临床医生一定要规范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避免发生菌群失调。③以首发症状为霉菌性食管炎就诊的患者,应追问病史,近期内未使用抗生素、激素、化疗药物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发现相关基础病,认真排查肿瘤及糖尿病[4]。真菌性食管炎患者诊断后要立即去除导致真菌感染的诱因并服用抗真菌药,包括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治疗期间应密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肝功能损害。我们应用口服制霉菌素100万单位,每天3次,共用2周的方法治疗真菌性食管炎效果好,价格便宜,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 于皆平.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1.
[2] 李益农,路星华 .消化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55.
[3] 王娟,尹富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霉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消化内镜杂志,1999,16(4):353-354.
[4] 秦咏梅,张超贤,刘竹娥.念珠菌食管炎76例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5):43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