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推广跨学科研究述评
2012-04-13吴慧
吴 慧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国南昌330022;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中国 武汉430074)
在我国当代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献中,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国际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等概念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内涵与外延互有交叉,因而常常交替使用。“汉语国际推广”甫一提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在继续做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同时,从教育学、文化学、传播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各自熟悉的角度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内涵、战略意义、推广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无论是有关汉语国际推广文章的刊发,还是国家和地方汉语国际推广相关部门的设立、课题的立项,乃至汉语国际推广专业网站、刊物、学位点的开办等,都反映出汉语国际推广研究的火热。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汉语国际推广的研究成果,理清汉语国际推广的动力因素、发展机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于加快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教育学视野中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
“汉语国际推广”被正式确认并纳入国家战略发展框架要上推至2005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世界汉语大会。“这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我国汉语推广工作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战略阶段。正如许嘉璐所说:“对外汉语教学改称为汉语国际推广,名词的转化就标志着这种关系,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一)如何理解“汉语国际推广”?
“汉语国际推广”内涵丰富,如何理解这个概念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郑定欧在《汉语国际推广三题》中指出:“汉语国际推广应该面向学习者当前和未来的、与语言能力相关的需要,即应该面向由于中国经济崛起而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具有市场价值的工作需要。换句话说,汉语国际推广必须以汉语教学为重点,不能用旧的思维扭曲对汉语国际推广的理解而延误时机。”朱小健认为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以国内外汉语应用需求为先导,以大众媒介传播为载体,并以汉语能力的提高和中华文化知识的普及为依归的工作。”陈永莉则强调汉语国际推广的核心内容是“将汉语视为一个可以激活、可以互动的完整的符号系统。”汉语国际推广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较之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在发展战略、工作重心、推广理念、推广机制、推广模式、教学方法等六个方面实现了重大转变,着力凸显“走出去”、“全方位”、“共同推进”、“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等几个关键词。从六大转变所凸显出的关键词可以推知,汉语国际推广之“推广”至少应包含“让人知道、了解”,“大众化、通俗化”,“普及性、范围性”等三层语义元素。
(二)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反思
对外汉语教学60年,在“教什么”的问题上基本上是在字词句上做文章。教学研究关注的是词汇多少和重现率问题,语法点的多少及如何排序;教材编写,关注的是甲级词、乙级词的编排问题,哪个语法点应该在哪出现的问题;教师上课,关注的是先教哪些词,语法点“冒没冒”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汉语教学不能从汉语自身的特点出发,设计出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套高效率的理论原则和操作方法,要想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益是非常困难的,这也必然影响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而随着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汉语国际推广的师资及教学资源日益匮乏,“教师、教材、教法”渐渐成为制约汉语国际推广的三大瓶颈问题。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马箭飞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现在制约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主要还是年轻教师的培养问题。……要编写真正能贴近外国人的习惯,贴近外国人的思想和生活,能充分带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兴趣的教材,由什么人来编写,以及教材中昂贵的多媒体制作费用等问题,都是需要长时间慢慢摸索和改善的。”
有鉴于此,有学者提出要优化汉语教学资源,加强教育模式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李慧针对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优质资源匮乏、资源组织技术落后、资源研发机构欠缺”等三个主要问题指出:汉语国际推广要突破传统教材局限,优化已有资源,研发新型优质资源;增强针对性、科学性和适应性;注重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建设中的文化资源的建设。谭春健从新加坡华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得到启示,要树立成本意识,从宏观上加以规划,优化当前有限的汉语教学资源。李军、王靖认为: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在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上,应树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教育理念,以汉语国际推广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需要具备语言类、教育类、文化类与经管类等四个方面知识与能力为原则,制定“以汉语言教学为核心,以第一外语听、说教学为辅助,以教育类与文化类教学为支撑,以经管教学为补充”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孔子学院(课堂)为主的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微格教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孟繁杰指出,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必须转变面授为主的教学观念,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汉语教学。今后远程汉语教学应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课程设置的多样化、教材及课件的国别化及“教”与“学”的互动化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应用于汉语国际推广的研究也越来越多。2006年9月在香港召开的第五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中就有多篇涉及到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环境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面的研究。徐燕在《基于网络的汉语国际推广是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一文中更是明确提醒人们,汉语国际推广要对网络技术加以足够的关注。有学者指出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应该对信息技术予以充分开发利用,并提出建设电子题库的构想,讨论了对外汉语教学与测试用电子题库的建设原则和未来电子试题库的基本功能。这些都有助于今后在第二语言中更好地开展语言测试和多媒体教学。网络技术在汉语国际推广领域的研究,不仅变革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备课方式、授课方式、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也为汉语提供了全新的推广平台。可以预见的是,网络技术将会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汉语国际推广中。
大凡一个学科,都需有自己的学科理论。“要使得推广汉语工作取得成效,高水平的学科研究是必要的支撑和基础。如果离开了学科研究的支撑,推广工作必然软弱无力。”为此,不少学者纷纷撰文阐述汉语国际推广的学科地位、学科作用、学科功能。金立鑫指出,“推广汉语的效率依赖于学科研究,其中包括教学法理论的研究和解释汉语规律的本体研究”。李泉在回顾了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项事业和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情况后指出,事业和学科是一种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同时强调二者的出发点、着眼点及建设手段等不尽相同,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地位、学科归属、学科作用等方面存在的某些隐忧提出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在庆祝《世界汉语教学》创刊二十周年笔谈会上,与会专家提出要建立国际汉语教学大学科,要把国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纳入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体系之中,改变把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主要局限在国内汉语教学研究的观念和做法。拓展学科研究和建设的视野,整合海内外学术力量和学术资源,研究和解决海内外汉语教学遇到的共同问题和各自不同的问题,建立起一个兼顾海内外、有共性、有个性的国际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深刻理解汉语国际推广的内涵与教育本质,明确当前汉语教学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国际汉语教学大学科的理论建设都是非常重要并需长期深入研究的。
二、文化视域中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
(一)既推广语言,更推广文化
在汉语国际推广之前的对外汉语教学阶段,国内曾就对外汉语教学是纯粹的语言问题还是同时是文化问题有过一些讨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已普遍认识到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积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因此,以汉语为载体的汉语国际推广不单纯是语言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汉语国际推广不仅仅是推广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传播中国文化,这已成共识。因为,作为一项旨在促进“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语言政策,汉语国际推广的目标在于顺应国际社会对汉语学习的强烈需求,通过普及性的“走出去”教学,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触和学习汉语,进而达到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
汉语作为中华文化传播载体的重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已经达成共识,而对于中国文化资源的整合及其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的创造性转化有一些相关研究,但仍需进一步深化。朱瑞平高屋建瓴,强调汉语国际推广不单纯是一个语言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向世界推广汉语,介绍中国文化,就应该考虑处理好“精华与糟粕”、“共性与个性”、“传统与现代”、“局部与整体”、“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内容与手段”等关系。亓华认为,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巨大的文化事业的要求,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研究需要进行文化观念的转型,要突破“交际文化”的观念,建立国际文化的大视野;突破“文化定型”观念,以克服跨文化理解的障碍;变“文化依附”为“文化交融”。
(二)既重本土化,更重国际化
目前,汉语国际推广的地域发展很不平衡,海外讲汉语的地域分布很不均匀,聚集地仍以东南亚诸国和欧美等国的“唐人街”为主,这与我们要求的“国际化”目标相差甚远。沈荭、袁继锋从“地域性”角度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的思路值得重视。他们提出的“地域性”概念着重考察基于不同地域及文化两个层面的复杂关系,强调不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语言及文化特性,是汉语国际推广中一个潜在的重要命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对理解、研究并提升这个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却从未有学者整理挖掘。他们从这一概念出发,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多种教学形式、教材建设等相关论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国内、国外教学及面临的问题做了可能性思考。
汉语国际推广不仅要推广文化,还需做到“文化融合”,汉语国际推广政策要体现不同国家、民族的特点,要注重“本土化”。黎亮从对全球语境下的中华"和合文化"的精神阐释入手,探讨其在汉语国际推广当中的可行性——即如何使其具备有益性、可知性和趣味性,并进而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和合”策略,对外汉语教师如何以平等对话的文化心态解决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我们不能说语言推广是文化多元化形成的唯一途径,但不可否认,语言推广过程及其结果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了语言的生存能力。因为,语言推广作为一个系列活动,从最终的社会需求来看,无论是单个国家、民族还是整个人类,最终体现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还有通过语言推广所形成的人类多元文化、语言生态系统,以及所营造的更为和谐丰富的人类文化环境。
汉语国际推广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贡献度。然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有许多优秀的文化资源等待挖掘,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汉语国际推广模式研究
谈到汉语国际推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传播四海、发扬光大,借此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然而,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诸多负面报道中,或多或少流露出对中国迅速崛起的担忧,强势的传播策略有时反倒可能适得其反。这种现象已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反思。
李建军、韩明杰从概念的适用范围、词源、施事主体、传播艺术和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推广具有主动性、强制性和目的性的一面,传播呈现出自然性、温和性和学理性的特点。汉语国际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都具有政治性,代表国家形象,都体现国家的意志和核心利益。但从传播艺术和传播策略来看,汉语国际传播相比汉语国际推广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在汉语国际推进中,要讲究文化方略和全球视野,注重推广效果,不因我方强力推进汉语而掉入他国所设的传播“陷阱”中,为他人留下口实和把柄,在语言使用方面还是采用柔性的汉语国际传播为上,并认为“汉语国际推广”应该改为“汉语国际传播”,颇有见地。梁融融运用传播学理论审视汉语国际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传播学的视角开展汉语推广对策研究,旨在推进汉语的跨文化传播,实现汉语推广途径的突破。
(一)淡化政府作用,突出民间行为
“汉语国际推广主要着眼于汉语和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过去海外的汉语传播大多是自主行为且目的不那么突出,今天探索汉语推广,则是一种国家行为,一种主观行为,动机明显,很容易被人理解为文化侵略而遭到抵制,它是适合做而不适合说的。如果过于高调地加以宣传,恐怕事与愿违,尤其是现在西方国家对我国怀有偏见,持有“中国威胁论”者不乏其人。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认真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的策略和模式。因此,“我们要区别不同背景,注意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借助不同的推广外力,积极、有序、稳妥地推进汉语的国际传播”。“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增强广播电视对外宣传与汉语国际推广互动”。也应该“改变观念,建立新的汉语国际推广机制,充分利用外国政府、高校、教育组织针对汉语教学的有力政策和支持项目,不断加大与国外高校和组织的合作力度,把政府主导行为与市场自动调节机制结合起来,把教育系统内部推广渠道和民间外部推广途径有效地结合起来。”张幼冬认为,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应运而生,已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项伟大事业。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华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特点。新时期的文化传播在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要加强教师及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及网络技术的使用、增强文化活动的实践性、推进文化传播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有学者认为汉语国际推广“不应该大张旗鼓地在国际上宣传推广汉语,这种工作只能低调进行。国家可以大投入,大制作,但不宜大宣传。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努力扩张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在文化和语言宣传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超过中国,但是这些国家在宣传上都出奇一致地保持低调。道理很简单,过分的地域文化宣传和某一语言的推广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接受国有意无意的抵制,更不用说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与很多国家尚有差异”。因此,“国家要鼓励高校走出去联合办学,互派留学生交流,国内汉语学界在国外举行汉语教学以及汉语学术研讨会等,所有的工作最好都尽量由民间出面,政府支持。”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院长魏崇新也说到,许多外国人不理解中国政府为什么花费如此巨资来推广语言,于是产生了恐惧和抵触心理。官方可以考虑与民间结合办学的思路,企业与文化名人的参与将会让文化传播显得更加自然,取得更好的效果。近年来,大量有关汉语推广的报道和文章也都在呼吁,应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汉语国际推广,比如参与汉语教材的建设。国家把汉语作为一门外语加以推广,客观上也是出于文化传播和经济实用的需要。既然“推广模式由政府承办的计划实施转变为政府推动下的市场运作”,那么,汉语在未来是可以像英语那样以商业化的模式来推广的。这对汉语教材建设与出版而言,尤其重要。事实上,现在的对外汉语教材开发已经有了商业运作的痕迹。确实,“只有形式多元的市场主体,让这些主体在相互的竞争中优胜劣汰,才可能最终培育出优质的教材和优秀的教材出版商。”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通过市场运作机制推动汉语的教材建设与出版工作。”
当然,淡化政府行为,并不是降低政府作用。宁继鸣引进“公共产品属性”这一概念,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汉语国际推广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学习和使用汉语,这些国家和人们在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能够增加彼此的信任,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从而可以降低国际贸易中机会主义倾向。“在具有国际推广一般产品属性的同时,其全球公共产品和国家公共产品双重属性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等具有明显的国情措施。”因此,在强调政府在汉语推广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语言推广全球公共产品属性,通过政府间协议、契约、选择性激励等手段促进国际合作,探索不同的融资与推广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国家、社会团体为语言推广融资的激励作用。
(二)加强汉语推广基地建设,架好桥梁
汉语国际推广在于架桥梁、通全球,关键词就是“交流”。郑定欧将“交流”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交流要“知彼”,现在国外的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消极面还是大于正面。其次,交流要“知己”,要构建良好的中国形象,让西方更多地了解中国。再次,是要建立中国自己的价值观,让人家认识、理解、尊重我们的价值观。我们思考世界,谋求平等的沟通,只能求诸于我们自身,这要求我们在汉语推广的发展过程中百倍谨慎地面对还相当不理想的国际舆论环境。
孔子学院(孔子学堂)是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桥梁,以孔子学院为核心的汉语推广基地研究,是顺应国外汉语学习日益增长需求,拓展汉语在海外实际使用空间的需要。朱小健提出“建立独立运营的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是实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较好形式。”此后,学者们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具体项目开发层面进行研究。孔子学院成为中国与其它各国进行教育、文化、经济、贸易等交流合作的综合平台和基地。对它研究应该成为应用性研究的重中之重。针对国别、地区开展的研究分析,不仅符合当地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的发展现状和要求,也是进一步加快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性课题。不过,这一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
四、汉语国际推广中的语言学研究
汉语本身是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载体,汉语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有科学、统一的规范。汉语的国际传播对当前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因此,推广汉语的首要任务是统一汉字规范,改善语言结构,并增强本国人民对自身语言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做到固本强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陆俭明教授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中指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继续坚定地坚持使用普通话、规范字、汉语拼音方案,以确保汉语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促进汉语的国际推广。
(一)语言本体研究方兴未艾
目前,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语言研究大都聚焦于语音、词汇等语言要素本身,如刘传清在《汉语国际推广与汉字规范化》一文中明确指出汉字系统内存在严重的汉字异形现象,破坏了汉语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在当前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制定统一的汉字规范,实现汉字“书同文”迫在眉睫。刘振平结合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从历史的角度论述《汉语拼音方案》拼写规则的利与弊,并从国际汉语教学的角度提出《汉语拼音方案》拼写规则的两点改革意见:(1)与辅音声母相拼的 iou、uei、uen不必省略为 iu、ui、un;(2)以 ǖ 开头的韵母与 j、q、x相拼时不必省掉两点。许艳平以《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甲级词汇为参照,从语素义的来源、义项的多少、构词后语素义的特点等三个方面对语义的复杂性进行了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汉语国际推广的困难所在。王建勤认为语言要素是应该关注的问题,但是这种只注重语言知识传授,忽视交际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实社会的发展对语言教学“教什么”的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二)语言标准、语言服务等研究逐渐深入
不过,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及相关问题的凸显,人们也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面前,仅仅关注汉语本体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语言标准、语言传承、语言服务、语言资源、语言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和指导下一步的工作。许琳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中希望尽快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在各国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以及适合各国不同文化和国情条件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与条件,逐步形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标准语言框架。王建勤呼吁“必须尽快研制面向全球的汉语学习教学与评估标准,建立标准的兼容机制和竞争机制;开发基于标准的、面向海内外的新型汉语教材,满足海外汉语教学市场的需求。”王路江指出,要积极制定科学的语言战略,发挥语言在中国和平发展及提升“软实力”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将汉语国际推广纳入到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框架内予以推进和落实,通过外交、外宣、外经贸、教育与文化交流等多种渠道,实现汉语国际推广的跨越。从现今汉语国际推广面临的种种困难来看,语言标准建设“仍在路上”,而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语言服务是近几年来国家语言规划讨论研究中逐渐引起重视的一个概念。林华东指出,要打开视野,从语言传承的整体因素入手,从语言在不同民族的教学策略上入手全方位探索汉语国际推广。屈哨兵站在语言服务的视角,从教师的培养与使用、教材的编写与推广、教法的研究与实践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能主导”、“学界及研究机构能引导”、“市场及相关实践领域能回应”三位一体,是语言服务视角中进行汉语国际推广应该考虑协调的三个重要因素。三位一体,全面协调,一定会为汉语国际推广做出重要的贡献。必要的时候,设立专门的语言服务协调与推进机构也可以是个不错的选择。
语言是国家资源,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有效整合和开发汉语资源对于提升汉语的国际地位,对于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在汉语资源的开发与国际推广上应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进一步加大语言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努力做到“以培养高素质语言人才队伍为根本”,“以汉语资源的整合开发为核心”、“以汉语国际推广为平台”的“三位一体”的科学发展。
五、总结与展望
国内学者采用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教育学、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等诸多方面对汉语国际推广进行了综合研究。由于学科视角的差异、研究范式的不同,使得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成果呈现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放射状格局。这些研究成果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1)基础性研究:一方面围绕推广背景与现状展开,分析推广的形势、任务以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另一方面围绕推广政策和策略展开研究。(2)应用性研究:包括在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师资、教材、教学研究、推广基地及孔子学院研究以及推广中的国别研究、经济效益研究。纵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各界从语言作为国家文化资源竞争的战略高度对汉语国际推广给予了广泛的关注、详尽的考察和有益的分析。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跨学科视野中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跨学科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仍处于学科交叉研究的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二是对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仍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至今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较为成功的、清晰明了的学科理论。三是部分研究成果缺少理论的提升和凝练,缺乏系统性,不具推广价值。有必要在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前提的明确和结论的理论提炼。
未来汉语国际推广研究的重点应在各学科基础研究上,对汉语国际推广进行综合分析,大胆探寻汉语国际推广的动力、机制,从而为汉语国际推广的深化及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国际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应开阔视野,加强研究的前瞻性。另外,要在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整合对外汉语教学的优秀成果,在方法和模式上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的成功经验,充分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状况、教育水平、汉语发展、教学对象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情况,研制出多种具有针对性的有普及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
陈永莉:《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文化战略定位》,《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樊荣等:《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融合”问题——以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为例》,《东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5期。
姜红:《论汉语国际推广的经济价值》,《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6期。
焦翔等:《远航,鼓动文化的风帆——对外汉语教学思考(上、下)》,《人民日报》2010年第7期。
金立鑫:《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战略和学科战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黎亮:《“和合”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2009年第6期。
李华:《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电子题库的建设原则与实践》,《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李慧:《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建设的战略思考》,《长江学术》2010年第4期。
李建军、韩明杰:《汉语国际传播的核心概念及问题辨析》,《当代传播》2010年第5期。
李军、王靖:《基于汉语国际推广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第17期。
李泉:《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第2期。
李亚明、王鸿滨:《论广播电视对外宣传汉语国际推广的互动策略》、《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梁融融:《高校汉语国际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传播学的视角》,《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林华东:《制约语言传播的几个因素——论汉语的国际推广》,《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刘传清:《汉语国际推广与汉字规范化》,《三峡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刘振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汉语拼音拼写规则的改革》,《汉语学习》2010年第6期
陆俭明等:《<世界汉语教学>创刊二十周年笔谈会》,《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
吕浩雪等:《汉语国际推广的理念与策略》,《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7期。
马箭飞:《“汉语热”源于“中国热”—访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马箭飞》,《中国报道》2006年第12期。
孟繁杰:《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新方向——基于网络的远程汉语教学》,《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第1期。
宁继鸣、王海兰:《汉语国际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东岳论丛》2009年第5期。
宁继鸣:《汉语国际推广:全球公共产品和国家公共产品的二重性》,《文史哲》2008年第3期。
宁继鸣等:《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汉语国际推广对我国经济贸易的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屈哨兵:《语言服务角度下汉语国际推广的几点思考》,《广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
沈荭、袁继锋:《汉语国际推广的地域性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谭春健:《新加坡华文教学改革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第7期。
王建勤:《汉语国际推广的语言标准建设与竞争策略》,《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王路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1期。
徐燕:《基于网络的汉语国际推广是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第1期。
许嘉璐:《放开眼界,更新观念,让汉语走向世界——在北京师范大学纪念开展对外汉语教学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增刊。
许琳:《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
许艳平:《从语素义的复杂性看汉语国际推广之难》,《孝感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叶子:《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教材建设与出版》,《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2期。
张幼冬:《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文化传播》,《现代传播》2010年第5期。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http://dszb.whdszb.com/bl/200612/t20061211_1210233.htm
赵军:《试论新形势下的汉语资源开发与国际推广》,《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郑定欧:《汉语国际推广三题》,《汉语学习》2008年第3期。
朱瑞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2期。
朱小健:《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建设构想》,《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