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评析

2012-04-12王添淼

海外华文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框架交际学习者

王添淼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国北京100871)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简称CEFR。以下简称《共同框架》)是欧洲理事会组织其成员国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方面的专家制定的一部在欧洲范围内推行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所遵循的纲领性文件。《共同框架》是关于语言学习、教学及评估的整体性指导方针与行动纲领,为全欧洲语言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语言测验及教科书的编写等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和统一的参考标准,于2001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随着欧洲各国语言教育领域对其不断地推广和应用,其影响日渐深远,作用日益明显,被称作是欧洲现代语言教育的“大革命”,也为世界语言教育揭开了新的篇章。(白乐桑,2008)

一、《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制定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从“二战”恢复过来的欧洲人意识到了和平共处的重要性。欧洲各国不仅在经济上积极推进一体化进程,而且强调多元文化并存。欧洲理事会在其部长委员会通过的1982年的《建议》中指出:“欧洲境内多元的语言及文化是一项丰富的遗产,也是一项值得保护与发扬的宝贵共同资源”。(欧洲理事会,2008)同时,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冲击也给欧洲人带来了更多的危机感,他们意识到了培养人们跨语界交流能力的紧迫性。因此,建立一个共同的语言考试和资格认证标准迫在眉睫。1971年,欧洲理事会在瑞士的鲁西利康(Rüschlikon)召开成人语言教育教学问题研讨会,拉开了系统地促进现代语言教学研究的序幕,并开始推行“现代外语项目”(Modern Language Project)。该项目确立了“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语言教学与学习模式,使外语教学与学习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世纪80年代,该项目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于1980年颁布了欧洲人有效交流与合作的语言水平等级描述框架《入门水平》(The Threshold Level)和《起步水平》(Way stage),这两个等级系统是制定《共同框架》的重要基础。1990年,欧洲理事会明确提出:“应为语言学习和测试发展制定出一个全面、透明和连续性的欧洲共同框架”。1991年,欧洲各国以“欧洲外语教学的透明度与协调性:目标、评估与证书”为主题,再次召开政府间专题会议。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承担了对《共同框架》语言水平等级进行分级描述和描述语言的实证研究项目。2001年,《共同框架》正式出版发行,截止到2003年共出版了19种语言版本。

二、《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理论依据

《共同框架》没有采取某种理论的某一方面的立场,也没有包含任何一种特定理论而排斥其他理论。(2001,18)《共同框架》认为“一个全面、一致、透明的语言学习、教学和测试的参考框架,必须建立在一种非常全面的语言使用和学习观念之上”,并指出现有的各种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都无法提供这样一种“全面”的语言使用和学习观念。(2001,8-9)然而,“面向行动”本身可以看作其一种理论取向。《共同框架》的作者之一布瑞恩·诺斯(Brain North)认为,《共同框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2001,4)以“行动为导向”(an action-oriented approach)的教学理念认为:“语言使用者是社会的成员,必须在一定的情况下或特殊的环境里或在某种特定的行为范畴中,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或议题”。(2001,15)此教学理念深受欧洲语言学功能主义传统的影响。功能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其根本属性是社会功能(交际功能),所以社会、文化意义决定了语言符号的性质和语言环境,语言使用推动着语言发展。因此,功能主义及社会语言学理论是理解《共同框架》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内容构架

《共同框架》以“行动为导向”,关注作为个体和社会组织中的人所进行的行动,以此来确定一般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范畴。《共同框架》由9章和4个附录组成。第一、二、三章分别为《共同框架》的政治及教育背景、制定方法、共同参考水平等级。第四、五章是关于语言学习的,包括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与学习者、使用者与学习者的能力。第六、七、八章是关于语言教学的,包括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任务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语言多样化与课程。第九章是语言测试。4个附录包括:《附录A:能力指标的制定》,它简述研制语言水平量表时的技术问题,即描述标准的确定和分级方法等;《附录B:语言能力示范性量表》和《附录C:DIALANG语言能力评估量表》分别总结两大项目——瑞士评估表研制项目(The Swiss Research Project)和DIALANG现代语言评估系统(The DIALANG Scales)的研制概况,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具体描述;《附录D:欧洲语言测评中心协会(ALTE)的语言能力评估机制》,它介绍ALTE中关于语言“应用能力”(Can Do)的评估机制及其语言学习的功能性标准,同时介绍该评估机制的目的和性质,以及根据ALTE的评级标准设计和制定该评估机制的方式和方法。《共同框架》的主要内容集中于第四至第九章,所以下文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和语言评估三方面对此六章进行评析。

1.语言学习方面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关于语言学习方面的内容。在语言学习方面,《共同框架》认为语言的学习者正在成为语言的使用者,并“以行动为导向”对语言学习者或使用者语言能力的各个等级进行了分类。学习者正在获得的第二语言(或称为外语)及文化能力与其母语和文化能力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学习第二语言及其文化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原有母语能力和母语文化能力的丧失。所以,学习者不是在获得两种迥异的行为和交际方式,而是通过第二语言的学习使原有的语言能力得以改变,并增进跨文化意识,增强交际技能和能力,丰富个性,提高语言学习和接受新文化的能力。具体而言,《共同框架》的第四章是“语言的使用与语言学习者/使用者的关系”,包括六部分:第一,语言使用的语境,从语言应用的领域、情境、条件与限制、语言学习者/使用者的心里语境、对话者的心里语境等方面指出特定的语境催生交际的需求和愿望,并决定焦急的形式和内容。第二,交际的主题,不同的领域有适用于专门的交际行为的特别主题,发言、对话、思考或写作均围绕这些主题进行,这些主题可进一步分为主题、副主题和“特殊意念”。第三,交际任务与终极目标,指出在不同的交际领域有不同的交际人物和终极目标。在个人生活领域,对话的意图可以是同一位来访者交际关于家庭、朋友或个人好恶的信息,对比生活经历和态度等;在公共生活领域,话题通常关涉商务活动;在职场领域,焦急的目的可以是为了弄清楚一条新规定及其对顾客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交际可以是为了参加角色游戏、讨论会,为研讨会或学术杂志撰写专题文章等等。第四,语言交际活动与策略,提出了语言输出、语言输入、互动活动、中介活动和非语言交际策略。第五,语言交际活动,指出语言学习者应当具备说、写、听、读的能力,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需经过规划、执行和检验等三个相关阶段。第六,文本,即语言使用者、学习者理解、表达和交流交际的所有口笔头语均称为“文本”。对文本和载体、文本的体裁和类别、文本和语言活动进行了说明和界定。总体而言,第四章的六部分内容分析了语言的使用和语言学习者或使用者所涉及的问题,提出了一整套语言能力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参数。《共同框架》的第五章从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两方面阐述了学习者的能力问题。综合能力包括:知识,分为一般知识、社会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能力与技能,分为应用能力与技能,跨文化的能力与技能;精神境界;学习能力,分为语言和交际意识、语音认知和能力、学习能力和发现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分为词汇能力、语法能力、语义能力、语音能力、拼写能力、正音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分为表明社会关系的标识性词语、礼仪规则、大众智语、语体差异、方言与口音;语用能力分为话语能力和功能能力。此章通过这些内容提出学习者能够调动自身经验中的某些能力去顺利完成交际情境中的任务和言语活动。

2.语言教学方面

《共同框架》的第六、七、八章分别围绕语言教学问题进行了阐释。第六章,首先从学习目标、灵活地掌控循序渐进性、多元化的语言能力和多元文化能力、根据《共同框架》调整教与学的目标等方面强调了学习者应该学习或习得的内容;其次,通过“习得还是学习”和“学习者如何学习”两个问题的解答,指明了语言学习过程;再者,《共同框架》各类使用者包括测试与证书主管部门、教学主管单位、教材编写者和课程设计者、教师和(语言)学习者,应该如何促进语言的学习;最后,提出了语言教学和学习的九种方法,包括一般方法、特殊方法、文本的功用、任务与活动、交际策略、发展学习者综合能力的不同途径、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社会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语用能力。本章从这四大方面阐明了学习者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利用《共同框架》顺利完成任务、参与交际活动、发展交际能力;教师如何利用各种教学设备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以及如何看待学习错误等;以及怎样利用《共同框架》制定语言教学大纲和促进语言学习。第七章“语言教学中的任务及其作用”包括三方面内容:任务的描述;任务的实施包括能力、条件和限制、策略;任务的难点,包括学习者认知、情感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和特性,以及学习者互动与表达和理解方面的条件和限制。此章从这三方面讲述了真实生活和教学任务在语言教学中的具体角色。该章对“任务”这一概念作了界定,讨论了任务实施所需要的能力、条件和限制以及策略,还讨论了任务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包括学习者认知、情感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和特性。第八章“语言多元化与学习模式”首先对多元语言与多元文化能力的定义及第一种教学方式进行了界定;其次,从整体构想中的语言多元化和有片面到全面两个视角探讨了学习模式的建构方式;再者,从学习模式和目标变化角度探讨了语言学习和教学模式的建构过程,并列举了不同教学模式的建构示例;最后,从学校教育的地位、《学习档案》和语言素质,以及多维度、模块式的发展方向三方面探讨了应该如何对校内校外及毕业后的持续学习进行评估。此章通过这四方面的研究,指出为了获得真正的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能力,在课程目标和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评估方面都需要注入更多个性化、多元化和模式化元素。

3.语言评估方面

第九章“评估”详细阐述了《共同框架》与语言评估的关系。首先,对评估进行了界定,指出任何语言测试和考试都是一种评估,效度、信度和可行或可操作性这三个观念的内涵和联系是确定一种评估合理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标志。其次,认为学生的能力不是惟一的评估对象,评估内容还应该包括教学资料和教材的使用效益、课程中实际产生的话语种类和质量、教师和学习者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等。再次,对评估的类型进行了概念、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的细致区分,包括13种评估类型,分别为知识评估与能力评估、横向评估与纵向评估、对语言掌握程度的评估与对语言分级能力的评估、日常测试与定期评估、形成性评估与结果性评估、直接评估与间接评估、语言应用能力评估与知识评估、主观评估与客观评估、语言能力量表评估与考查项目表评估、印象评估与引导式评估、整体评估与分解评估、系列评估与分类评估、他人评估与自我评估。最后,列举了实用的评估方式及其跟进系统。《共同纲领》指出,自我评估与自我反思是成功学习语言的本质特征。

三、《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的特点

(一)关注多元语言能力的培养

《共同框架》提出了关注“多元语言能力”培养的新的外语教学及学习目标。所谓“多元语言能力”就是“注重个人语言经验在其所处环境中不断增长的事实,即从家中语言到社会大部分人所说的语言,再扩大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生活中直接接触,这些语言在学习者心中并不是分隔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建立起一种由经验组成的沟通能力。这种能力会促进语言间的联系和交流。”(2001,12)比如,一个人虽然遇到了一篇用他完全不懂的语言写成的文章,但是他已经掌握了其他多种语言,所以他可以利用自己已经构建起来的多元语言能力来猜认这些他看不懂的生词。“多元语言能力”概念的提出改变了原有外语教学的理念,外语学习和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学会“掌握”一两门甚至是三门语言,不再以培养“理想中的讲本国语言的人”为终极目标,而是要使语言学习者具备各种语言交际能力的综合语言素质。为了支持此种理念欧洲理事会于2001年开始根据《共同框架》制定了《欧洲语言档案手册》(European Language Portfolio),将个人所有的外语学习及其跨文化经历记录在案,并予以正式承认,这样无论是正在学习外语和已经学习外语的人,都可以记录和思考他们的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的经历。

(二)注重跨文化意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跨文化意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具有“多元语言能力”的必经之路。《共同框架》认为“所谓跨文化意识,就是了解、认识和理解‘自己原本所处世界’和‘目的语世界’的关联,既包括差异性也包括相似性。必须指明的是,跨文化意识包括对‘自己原本所处世界’和‘目的语世界’的区域和社会多样性的认知,学习者要能够认识到除了自己所拥有的第一和第二语言文化以外,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文化。而且每个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在另一个社会群体眼中常会存在某种文化定势。”(2001,104)因此应主动培养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知识和技能,具有文化敏感性,能够辨别和运用不同策略与异域文化的人进行交际,积极了解和吸收目的语世界的文化知识,如“人际关系”、“传统和社会变化”、“工作时间和方法”等;在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扮演文化中介角色,有效地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尽可能避免对目的语世界的文化定势。

(三)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

《共同框架》强调语言学习者要向语言使用者转变,“语言使用”是整个框架的核心。“语言使用(包括语言学习)是由具有一定能力(一般能力,尤指交际能力)的个体和社会代理人发出的行为构成。他们在不同的条件和限制下,依靠和运用自己的能力,参加设计处理语言、生产与接受和特定领域的主题有关的语言活动,激活那些最适合完成预定任务的策略。”(2007,27)《共同框架》中的语言教学或学习的过程、课程设置和能力等级水平的测试和划分都紧紧围绕“语言使用”,“语言使用”不仅是《共同框架》的核心,也是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目标。根据《共同框架》中有关“语言使用”的内涵界定,交际能力是构成“语言使用”能力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语言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倡导终生语言学习

《共同框架》指出当今语言教育的目标不是精通一种、两种或三种语言,成为“完美的母语使用者”也不再是语言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多元语言”环境下,语言学习应是一项“终生事业”。“终生学习”、用一生的时间来培养个人“多元语言能力”才是当今语言教育的终极目标,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都应培养和锻炼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因此,框架鼓励自主学习,认为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终生语言学习的前提,指出元认知能力即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能力的认识是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成为自足的终生学习者。同时,框架还制定了终生语言学习目标,列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能力等级标准,并且对不同领域中不同情境所要求的语言能力给予分类,有利于个人在不断地语言学习中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白乐桑、张丽:《〈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新理念对汉语教学的启示与推动——处于抉择关头的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58页。

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编、刘骏、傅荣主译:《学习、教学、评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The European Council.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Valeur.Valuing All Languages in Europe.Graz:ECML.2007.

猜你喜欢

框架交际学习者
情景交际
框架
交际羊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