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探讨
2012-04-12陈志强
陈志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一个根本点在于校企合作”[1]。 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旨在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2]。 因此,职业院校的企业化管理,就是不断根据职业人才市场变化,重新整合理念、专业和资源要素,以满足职业人才市场对不同层次职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 由此可以明确提出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的问题。
1 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的缘由
1.1 职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需要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
职业院校作为不同层次职业人才市场中的供给方,是为满足需求而存在的。 那么,在职业人才市场迅猛发展且不断变幻的今天,职业院校应当为职业人才市场提供什么种类和规格的人才呢? 对此,2011 年11 月13 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南京召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上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其对应的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端应用型人才等四大类人才需求”[3]的论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据此,可以将职业院校培养的职业人才概括为“各个层次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是职业院校生存的前提条件,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强劲动力。 然而,技能、应用型人才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不同的职业人才市场会对技能、应用型人才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期望。 因此,职业院校作为与市场和社会息息相关的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根据职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推行企业化管理,不断培养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技能、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的毕业生。 反之,职业院校若不及时根据职业人才市场变化的需求,通过企业化管理,适时进行局部或全局性调整,在生源逐渐萎缩的今天,就很有可能被不断变化的职业人才市场环境所淘汰。
1.2 职业人才市场竞争的变化需要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
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谁能获得和拥有所需要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普通法则。 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尽力争夺所需要的人才。 恰当的、不同层次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更是企业之间人才竞争的关键。 这就对以培养不同层次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职业院校提出了挑战。 职业院校是否具备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环境和条件? 职业院校是否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否符合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企业化管理对职业院校的纵深渗透。 因为,企业化管理的特征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 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如果能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能够满足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能够长期、持久地被企业青睐,其生存和发展就不是问题。
2 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的手段
2.1 理念整合是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的先导
职业院校属于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在财政给养方面与政府机关近似,运作模式与企业化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这是客观存在。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点,使得职业院校不能像企业那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而“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也“勉为其难”。 然而,职业院校已融入市场机制,且受市场机制制约。 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职业院校的企业化管理问题”。 应当深刻认识到“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职业院校是技能、应用型人才市场的供应主体,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声誉,质量就是效益[4]101的含义”。 职业院校只有遵循企业化管理的规律,不断提供高质量的、不同层次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其生存才能得到保障,其发展目标才能够实现。
当然,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 长期事业单位运行模式的积淀,会形成推行企业化管理的阻碍,尤其是在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的过程中,更是如此。 因此,职业院校应深刻认识到:推行企业化管理是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 职业院校应充分理解推行企业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向教职工全方位灌输企业化管理的理念和价值观,全面确立以培养不同层次技能、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整合为重心、以资源整合为保障的创新理念,深刻认识成本和效益、投入和产出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入理解“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5]211的道理,真正懂得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等,从而为推行企业化管理奠定思想基础。
2.2 专业整合是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的重心
职业院校的专业方向决定着它的培养方向,专业方向的取舍来自于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信号,地,而企业化管理就是围绕市场需求所从事的管理。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根据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整合,或者说“必须针对(专业设置)流程从根本上进行反思”[4]20,进行组织再设计等。 这是推行企业化管理的工作重心。
进行专业整合,需要注意3 个方面的信息。 一是就业信息。 党和国家非常关注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就业好的专业给予支持,对就业差的专业限制招生。 2011 年11 月22 日,《新京报》记者王南从教育部获悉,“对于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6]。因此,从“居安思危”的角度来看,对职业人才市场的调查、预测,对专业趋势的储备及应变能力建设等,都应纳入专业整合的前期工作。 二是师资信息。 事业单位的运行模式,使得职业院校若干年一贯制成为必然,教学工作基本处于年复一年的重复状态,教学创新的幅度较小,教学改革的步子不大。 目前,“双师型”素质是职业院校师资必备的条件。 然而,专业整合对职业院校师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即,职业院校教师要具有知识、技能、科研、市场素养及其传授能力。 “四师型”团队的形成和存在状况,是职业院校专业整合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是环境信息。 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环境。 也就是说,要看新整合专业的教学能否在企业环境中进行。 具备企业环境,就有利于企业化管理,反之则不利于企业化管理。 为了创造企业环境,校企合作是首选因素,当然也包括校内的企业环境设计、建设等。
2.3 资源整合是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的保证
企业资源指的是“人、财、物、时间、信息”。 资源整合指的是资源再配置,以实现其最佳结合,从而发挥最大优势。 职业院校中的资源整合应从以下方面把握:一是“人”的整合。 要根据企业化管理的需要,重新设置机构、岗位,核定人员编制等,并按照科学配置原理,实现教职工的重新组合,达到人与人之间自然“和谐”的程度。 二是“财”的整合。 应当对全校资金实行统一调配,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安排分配和使用资金。 应特别强调“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7]34观念,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 三是“物”的整合。 “物”在这里是指不动产,即设备、场地、教室、实训室、办公室等。 对“物”的整合主要从管理角度考虑,如:物质总量、运行状况、使用效率等。 应本着发展的眼光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和再分配,使之达到企业化管理要求的程度。 四是“时间”的整合。 时间整合在事业单位非常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院校对上级负责,校内中层对领导层负责,多部门工作交叉等,导致时间管理非常混乱,时间浪费非常严重,时间控制无法进行。 如果“某些控制工作(时间)显得太多、太复杂、涉及面太大,不易由部门的一般人员来承担时,就应该让一些专业人员来做。”[5]39具体来说,就是建立由高层管理人才组成的“中央控制室”,本着效率优先原则,所有工作都通过“中央控制室”来安排。 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时间利用率。五是“信息”的整合。“一条信息救活一个企业”早已成为现代企业熟知的理念。 职业院校也可通过“中央控制室”及其现代信息工具进行信息整合。 无论是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信息,还是毕业生就业跟踪信息, 或是培养过程的动态信息等,都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室”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常规的信息传输还可以通过专门设计的软件系统自动处理。 各职能部门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员,他们既履行本部门“中央控制室”的职能,又接受学校“中央控制室”的领导。 这种现代信息处理系统的广泛使用,会使各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沟通顺畅、信息真实,从而为职业院校应对市场变化提供最佳信息服务。
3 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的目标
3.1 满足职业人才市场的潜在需求
潜在需求是指消费者虽然有意识和欲望,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明确显示出来的需求[8]。潜在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大部分需求是由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引起的。 同理,职业人才市场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潜在需求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为职业院校适应职业人才市场需求提供了空间和时间。
要满足职业人才市场的潜在需求,就需要职业院校在市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积极应对,做出回应。 职业院校应把握技术发展方向,预测人才市场潜力,进行风险投资决策,确定新设专业或课程,调动院校力量,优化培养要素,调整管理方式等,以创造和引领技能、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方向。
3.2 满足职业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
现实需求是指已经存在的市场需求,表现为消费者既有欲望,又有一定的购买力。 职业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也是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批量”需求,它呈现的是良好的就业形势,以及职业院校受到市场和社会认可的程度。
要满足职业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就需要职业院校调查、分析和确定技能、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的内容和边界。 在此基础上,优化培养要素,调动学院力量,稳定学生规模,延续管理方式,执行已经建立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发挥学院各级组织的正常功能,不断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3.3 满足职业人才市场的差别化需求
差别化需求表现出职业人才市场“挑剔”的特点。 这种差别的产生,或是因为经济形势,或是因为企业需要。 这就对职业院校提出了竞争性挑战。
要满足人才市场的差别化需求,就需要职业院校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多方了解用人信息,实现高素质培养要素的优化组合,减少管理环节,加快决策过程, 提高决策质量, 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灵活、迅速地向人才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符合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3.4 满足职业人才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需求是指带有顾客独特性质的对产品或服务的需要。 人才市场的个性化需求表现出对“特殊人才”的需要。 由于这种需要的复杂化程度,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广、更深、更快。
要满足职业人才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就需要职业院校考虑整体资源的分配情况。 学校有关部门应通过信息化手段,与个别需求者建立直接的联系,切实了解这种需求是否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并按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应注意储备雄厚的教育实力,以对职业人才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
4 结语
校企合作是解决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根本点。职业院校要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就应当推行企业化管理。 职业人才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变化是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的直接缘由;教育理念、专业设置、教学资源的整合是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的具体手段;满足职业人才市场的潜在需求、现实需求、差别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是职业院校推行企业化管理的最终目标。 只要职业院校迈出了企业化管理的步子,并在实践中遵循企业化管理的规律,职业教育必将成为社会迅猛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支撑力量。
[1] 李剑平. 袁贵仁给职业教育致命弱点支招:解校企合作难点[N]. 中国青年报,2010-3-19(3).
[2] 我国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已确定[N]. 中国教育报,2010-9-20(1)
[3] 张祺午,李玉静. “十二”五,体系年:部长解读[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0):26-28.
[4] 陈莞,倪德玲. 最卓越的管理理念[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 陈莞,倪德玲. 最经典的管理思想[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 王南. 就业率连续不及格专业将停办[N]. 新京报,2011-11-22(2).
[7] 于中宁. 现代管理新视野[M].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
[8] 潘昊,多功能回忆,Patrick. 百度百科:潜在需求[EB/OL].[2012-02-08]. http://baike.baidu.com/view/261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