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人的和谐发展
2012-04-12赵淑华赵扬王飞
赵淑华,赵扬,王飞
(1.淄博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室,山东淄博255314;2.淄博市博山第八中学,山东淄博255202)
德国美学家席勒(sohiller.f)早在18世纪末,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发展使现代人追求权利、物欲而丧失人性的和谐与尊严,致使社会问题增加,于是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要通过美育来促使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塑造和谐完善的人格,达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进步。他认为:只有审美教育才能恢复完全的人性,“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别无其他途径”。[1]116席勒把美育提高到改造和完善人类以及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虽然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对于我们培养造就和谐发展的人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
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的要求”。[2]9马克思将人类这种爱美本性的行为总结、升华为一句著名的论断:“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3]97他认为:“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4]54很显然,这样的建造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行为,人类所特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省、自控、自强等理性之美,能够使人类在这样的建造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中,充分的体悟到成功地征服、驾驭自然及人类社会的智慧和力量的伟大与自豪的美感和满足感,让人类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和谐美中,激发人再接再厉;也可以在失败中体验到失意、沮丧和畸形等等的丑感,让人类的身心承受着沉重而痛苦的矛盾感。这种极不愉快的人生体验,会激起人类的思考、判断、选择、修正、规范自己的认识与行为,人类皆有的爱美之心会自觉不自觉地为美所役使,促使人类不断积淀、更新、完善成功经验与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在不断的奋斗和完善自我中,形成个体人健康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如果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语)的话,那么人类本性中爱美的要求则是人类的身心可持续地和谐发展的内在因素和根基。
二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人类的爱美、求美之心,必须要有一门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来引领、规范,这就是美育。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就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5]310美育规范人类的爱美、求美之心,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美育淡化德智体教育的功利价值观,重视受教育者修身养性的主体能动性建构,即美育重视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思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能力培养,因而能逐步形成受教育者的“审美自律意识和审美自律能力”[6]这一高尚人格的自我塑造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并积淀在人类的素质结构中,就会自觉地承担起监控人类的审美与创造美的全过程,不断提升人类的审美评鉴能力、审美感悟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敦促人类自觉摒弃假恶丑,不断趋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其次,美学作为美育的理论核心,是最能直接地回答关于真善美、假恶丑以及审美和创造美等问题的,因而能为受教育者认识、评鉴美丑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这无疑对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美丑观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建构作用。此外,美学中的优美感及美的作品对人性的熏陶和净化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别林斯基说:“在普希金的任何情感中永远有一些特别高贵的、温和的、柔情的、馥郁的、优雅的东西。……在教育青年人、培育青年人的感情方面,没有一个俄国诗人能够比得过普希金。”[7]59因此,对美学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对优美感及美的作品的充分体认、领悟,不仅可以缓解人类因执着追求真理而带来的生存压力,消除灰暗、沉闷的情绪,增强人的信心、爱意和灵感,使生活充满乐趣和阳光。而且对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人、事、物的感受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心境,提升人的品位,塑造高雅的风格。使人在美和善的光辉照耀下健康成长。
再次,现代美育以激活受教育者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自觉追求为己任,避免了应试教育生产“单面人”、“工具人”的培养误区,突破了传统美育只重艺术的教育模式。因此,美育对受教育者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美育对人人皆有的爱美之心有培养和规范的作用,这种作用使得受教育者在“以美启真”、求知为美、无知为丑中,甘愿经受“头悬梁、锥刺骨”历练,在自觉地追求客观真理中,体验以知识强身报国之美。此时,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苦差事,而是确证和展示自己能力美的对象性存在;在美的作用下,受教育者以崇尚道德鄙视丑恶为美,因此,能自觉约束人本性中恶的一面,自觉地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信念。在“以美储善”互利互惠的双赢中,体验人性之美,此时的道德规范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受教育者自觉追求善的一种行为习惯;在美的作用下,受教育者以自觉追求身心健康为美,以诚信友爱、活泼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美,向往成功但不急功近利,面对挫折而又永不言败。在“以美促健”、乐观向上的和谐心境中,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之美。在美的积极作用下,受教育者会由被动接受德智体美教育转向主动追求自身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全面而和谐地健康成长。
第四,学校美育是教师的能动性和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师生双向互动活动的和谐律动。无处不在的美与审美渗透在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悄然影响和提升着师生的一言一行,形成了寓教于乐、寓学于美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师生的教与学不再是一种负担、一种任务,而是在对美的共同向往、感召、领悟和欣赏中自由地融合在一起,师生的精神、人格、言行举止,得到了美的浸润、熏染,形成双向良性循环的互动性建构。从而彰显出美育在以美育人、构建和谐人格时所特有的教育学上的意义。
三
首先,学校美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中,让理想与现实“和谐”相处。所谓审美态度,是指主体以物质上的非功利性和精神上的功利性相对立统一的态度去静观对象,从而把客观世界结构成一个充满意蕴,具有美的形式和丰富内涵的世界。于是世间一切都变得那么有滋味、有灵性、生命的律动与主体息息相通。成熟的审美态度,不是让学生逃避生活,不顾现实,一味地去做清凉美梦,而是将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幽默感和敏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般来说,现实主义是学生从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中获得深度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若没有理想主义的照耀、升华,就会成为无原则、无目的的彻头彻尾的庸俗,以致人除了接受一切、认同一切以外,将不会有任何的积极情感。理想主义则使学生超越现实一段距离,使学生有了行使“自由意志”的空间,督促学生去设计生活和人生。而幽默感则是一种深沉而明觉的智慧,而不是轻薄。成熟的审美态度,可以使学生既与现实又与理想保持适当的距离,在审美的层面上达到明智、适宜、融合。使学生酷爱人生而不过度——不被现实的功利因素——权利、名誉、金钱所奴役;向往理想而不矫情——不沉溺于虚幻世界,在空想无为中虚度光阴;能够站在超越现实的地位,却不敌视现实——正视现实,以客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复杂多变的人生。成熟的审美态度,总能使学生对人生在批评中欣赏,在欣赏中批评,执着情深而又旷达超脱。
其次,学校美育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的同时,将“和谐”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素质中根深蒂固的一种愿望和追求。这是因为,美育把对美的认识、欣赏和创造作为重要的传授内容,在培养学生亲近并正确地发现和欣赏自己的美时,能促进学生悦纳自己,并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复杂多变的人生。如我院工商系一位同学在作业中写到“早晨帮值日生拎走垃圾袋,下楼时的脚步都会因此而轻松愉快……。瞧!一个平凡的我发现了自己有上述诸多的美点,真的感觉更加自信、更具有魅力了!”美育培养学生亲近并正确地发现和欣赏他人的美时,能促进学生在宽容、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悦纳他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我院工商系另一位同学在作业中写到:“老师这次布置的作业让我很头痛——发现自己最不喜欢的人身上的优点。……静下心来仔细想想,那个曾经让我非常讨厌的人,其实也有很多的优点……,这样一想,我就不那么讨厌他了,甚至还有点欣赏他,想要接近他。”美育培养学生亲近并正确地发现和欣赏自然与社会生活中无限丰富的美时,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曼妙和生活的苦辣酸甜皆成趣味的多姿多彩的美,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人群,在自觉地体悟大千世界的美中,修养心性、意志和人格。从以上的实例中可以看到“和谐”的种子正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诚如席勒所说:“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唯独美的沟通能够使社会统一,因为它是同所有成员的共同点发生关系的。”[1]152这里的“共同点”正是源自于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本性,很显然,席勒早已把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提高到了人的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了。可见,以美育人,对于促进个体人与自身与自然界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人类学、社会学意义。尤其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殊历史时期越发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最后,学校美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自觉地远离假恶丑。审美观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审美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关于美、美感、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对事物美丑属性进行判断、评价的原则体系。正确的审美观是在美育、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的,又反过来指导和制约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规范学生的审美与创造美的言行。因此,审美观的正误、高下与否,不仅涉及对事物美丑的辨析力,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学生的人生之路的走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悦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8]爱因斯坦与历史上许多成功人士一样,以正确的审美观烛照自己的人生,把对“善、美和真”的执着追求,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追求,从而铸就了辉煌的人生。而那些不辩美丑,甚至以丑为美者,最终走向堕落、犯罪的人亦比较多见。因此,通过美育培养学生以真善美为标准来看待、评价周围世界的人、事、物,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地远离生活中的假恶丑。
四
总之,以美育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既需要有一种宏观的、整体的视角,即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又需要有中观的深入解决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的办法,而美育则不失为一种从人的心灵深处解决个体人的和谐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说社会的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方式,是用一种外在的、强迫的手段在调动、保护人类努力工作的积极性的同时又抑制了人性中自私、贪婪、占有欲等功利思想,或者说是人性中丑的品质,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的话,那么美育则有所不同,美育尊重并且张扬人类的主体精神,关注人类的价值观、精神境界、修养趣味,培养人类更多的是超越物质功利的品质,即“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卸去了一切关系的枷锁,使人摆脱了一切称为强制的东西,不论这些强制是物质的,还是道德的”。“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则”。[1]152换句话说,美育是把人类对美的追求深深地植入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心中,使他们在不断地“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过程中,心悦诚服地将外在的道德、法规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求,通过自我修养,自觉唾弃卑下,塑造自尊、完美、和谐的人格,自觉达到对伦理道德和社会法纪的遵守和体认。此时,遵守伦理道德和社会法规不再是一种约束,而是充满了自由愉悦的和谐美。当和谐的个体人一批批、一群群融入社会,社会被一批批、一群群甚至一代代和谐的“细胞”所占据、所拥抱时,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协调,利害冲突会减少,人与人之间就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正如高尔基在《母亲》中借安德烈之口所说的。“在美的光环照耀下,人们互相友爱,每个人在别人眼前都像星光一样明亮的时刻一定到来!由于获得自由而变得崇高的人们,将无拘无束地在大地上走来走去。人人都襟怀坦白,每个人的心地都纯洁真诚,毫不嫉妒,大家都没有恶意。到那时,人们将为着美而生活在真理和自由之中,谁能更开阔地胸怀世界,更深切地热爱世界,谁就是最优秀的人;谁是最自由的,也必定是最优秀的——因为他们身上有最大的美!……”。[9]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个体人的发展自然会与自我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和谐,人类的发展亦会与自然界相和谐。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赵淑华.论美育的自律性[J].美学,2006,(4).
[7][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M].梁真译.北京:新文艺出版社,1958.
[8汪涵,等编.名人名言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9]齐大卫.论“最大的美”——世纪审美之维兼美学方法论初探之三[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5dd74010 00b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