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2012-04-12徐江萍
徐江萍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及持久缺血而产生的局部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的改变,并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功能障碍等。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10~2010-12笔者所在科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0例。男123例,女47例;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者29岁。其中并发心源性休克12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室性心律失常25例,室颤23例。158例患者好转出院,12例病死。
2 护 理
2.1 病情观察 ①密切注意胸痛缓解的时间,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及心电图ST段的回落情况;②心源性休克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意识改变、心率增加、血压下降及尿少,要遵医嘱给予扩充血容量及升压等药;③心力衰竭患者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原有呼吸困难加重,不能平卧,憋喘,咳嗽,咳痰,血氧饱和度降低,肺部湿啰音等,须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剂治疗;④心律失常患者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要密切监测并正确分析其心电图改变,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疗效。
2.2 药物疗效观察 ①应用鲁南欣康扩张冠状动脉治疗时,要观察输液速度及胸闷症状的缓解情况;同时密切观察血压,根据血压的变化来调节输液速度,一般收缩压不应低于 90mmHg (12 kPa,1mmHg=0.133 kPa), 舒张压不应低于60mmHg(8kPa);②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要注意输液速度,少数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烦躁等精神症状,停药后此症状可消失;③溶栓治疗的患者必须先检查凝血四项,溶栓成功血管再通时,患者用药2 h后可出现胸痛缓解,心电图示抬高的ST段回落,并可出现短暂的一过性心律失常,血清心肌酶升高的峰值前移等;在密切心电监护过程中,一旦出现室颤,就应马上除颤,护士要沉着冷静,反应灵敏,动作迅速;室颤发生的早期一般为粗颤,此时除颤易于成功,故除颤应争取在2min内进行,在除颤器准备好之前,应持续心脏按压,电击1次未见好转,可立即重复电击1次。
2.3 一般护理 ①卧床休息与适当活动:患者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无并发症者卧床休息48 h后,根据病情,可适当在床上定时活动,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危险,并告诫患者切勿用力蹬床或双脚用力抬高,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每天活动量根据具体情况安排,鼓励陪人参与;②疼痛的缓解与吸氧:疼痛是最突出和最先出现的症状,本组35例下壁AMI者入院时,胸前区疼痛剧烈难忍,时间持续>30min,而且伴随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恐惧或有濒死感,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对此种情况,一方面可安排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按医嘱给予镇痛剂或镇静剂;另一方面予持续吸氧,开始流量以6 L/min为宜,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将氧流量减少到3~4 L/min,维持1~2 d;合并心衰者,则用乙醇除泡沫吸氧,更换鼻导管1次/d;③饮食护理:宜进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保证热量供给(约4180~6270 kJ/d),避免过饱及进食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增加心脏负担;④保证大小便通畅:患者常因不习惯卧床大便或因进食减少而发生便秘,故保证大便通畅,对减轻心脏负担有重要意义,应教育说服患者养成床上大小便的习惯,告诫切忌用力排便以免加重病情;可每晚睡前口服液体石腊油30m l或便前用开塞露,保持大便1次/1~2 d,并应注意加强腹部按摩,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屏气,必要时用低压清洁灌肠以协助排便;对常有尿潴留的患者,可以脐下二横指气海穴处热敷,轻微按摩膀胱区协助排便,如上述无效可给予留置尿管,换引流袋1次/d,2~3 d情况好转即可拨除。
2.4 心理护理 在临床观察和交谈中,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对其心理征象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结果显示,一个患者可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心理变化,主要以兴奋与激动、恐惧、紧张心理为多,其它表现次之。①消除患者紧张与恐惧心理:从调查中可看出,1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恐惧者73例(42.8%),紧张者85例(50%),比例较大,在护理中尤其注重心理护理;在预诊工作时,护士一旦见到此类患者应立即上前迎接,并扶入床上;简单询问病史,带着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和医师一起积极采取抢救措施;救治过程中要始终关心体贴,态度和蔼,安慰患者,使之尽快适应环境进入患者角色,同时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向患者讲清情况与疾病的关系,使患者明白紧张的情绪会加重病情,使病情恶化;劝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必要时向患者介绍救治心肌梗死的特效药物及先进仪器设备,肯定效果与作用,使患者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在整体操作过程中做到忙而不乱,紧张而有秩序,迅速而准确,给人以紧张有序的工作情景,给患者讲解抢救成功的例子,使患者树立战疾病的信心,减少恐惧心理;②稳定患者情绪:由于发病突然,患者常无思想准备,护士应理解患者;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耐心解释,真诚坦率地为患者排忧解难,提供一切生活护理,如饮食、大小便护理等,并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安全、整洁的休息环境;③做好患者家属工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来心情紧张,情绪不稳定,心理负担重,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环境应安静,如果家属在旁边,患者见到家属焦虑、慌张的表情,反而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心肌负担使病情得不到控制或加重;所以,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应劝解家属尽量少探视,在探视时应以愉快的心情面对患者,尽量不谈使患者激动的事情,并随时提醒患者不要激动。医护人员在生活上应多关心患者,心理上给予理解、支持和鼓励,使患者安心,家属放心。
2.5 药物治疗的护理 ①镇痛护理:可用呱替啶、可待因等药时用量要从小剂量开始,防止因用药不当引起呼吸循环抑制;硝酸甘油静脉注射时要控制滴速,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根据血压及疼痛程度不同,随时调节滴速;②抗心律失常护理:对有室性心律失常者,除绝对卧床、吸氧等护理措施外,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50~100mg静脉注射,重复1次/5~10min,直至心律失常消失;也可以1~3mg/min静脉滴注利多卡因维持24~72 h,但一定要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对用阿托品肌肉或静脉注射者时要监测心率、数脉搏等;AMI急性期限的心电监护患者入院24 h内,测血压、脉搏、呼吸、心律1次/30min,严格地观察心电示波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血压下降时用多巴胺静脉滴注,并做好抢救准备;③溶栓护理:做好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心电图改变,监测患者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有无其它并发症,并及时记录。心肌再灌注后胸痛可突然消失,但常可发生一过性低血压、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颤、心脏骤停而易致死,故床旁需备齐抢救药物、除颤器、起搏器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医师在药物滴完后的0.5、1、2、4、6、8 h各查1次12导联心电图,与溶栓前比较,心电图的ST段恢复到基线是溶栓后出现再灌注的特征性表现;抽查心肌酶谱,以判定血清酶峰值是否提前出现;检测2次/d凝血酶原时间,如超过正常的2.5倍,应及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溶栓治疗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完善溶栓前各项检查,溶栓开始后注意观察胸痛程度、出血征象,定时复查心电图、心肌酶,溶栓过程中至溶栓后24 h内应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备齐抢救药物;溶栓后应长期随访。
2.6 出院健康指导 一般患者经4~6周的治疗,病情稳定后,即可出院。出院后逐步增加活动量,经3~4个月的锻炼后,可酌情恢复工作。患者出院后仍需按冠心病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并定期到医院复诊。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低胆固醇,少量多餐,戒烟酒,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过度肥胖,保持心情愉快、保持大便通畅等。